荷兰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
2024-05-13孙河川
孙河川
荷兰虽然国小人少,但在欧洲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排名靠前的经济强国,更是屈指可数的教育强国。2021年,荷兰统计局数据显示,荷兰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年,远高于世界平均的8.7年。此外,在《2023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中,荷兰排名全球第五。荷兰的职业教育,更是被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评价为“世界一流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备、结构灵活、能很好地和劳动力市场接轨并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022年欧盟发表的《欧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荷兰篇》中的数据显示,中等职业教育满足了荷兰劳动力市场大约40%工作岗位的用人需求,而高等职业教育几乎占据了荷兰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在2019/2020学年,所有荷兰高等教育毕业生中,获得高等职业教育学士学位的几乎占了一半(46%)。荷兰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离不开以下六点经验。
通过顶层设计和立法,确保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职业教育在荷兰被看作是“经济的基础”和“社会的脊梁”,这一定位由法律所保障,并被写入荷兰成人和职业教育法中。荷兰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和系列立法,确保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这其中包括1987年中等职业教育法、1993年的业余职业教育课程培训法、1996年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法、 2001年的职业教育就业和薪酬法、2016年有关确保所有人参加职业教育与培训权力的立法、2021年5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和高等教育政策协议案等。这些立法将荷兰原本散乱的职业教育机构进行了整合,规范到同一个国家框架体系中,对职业教育的目标、价值、定位也进行了界定,同时明确规定了各职业教育机构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等方面的自治权,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职业院校与劳动力市场的紧密连接。
在教学层面,荷兰制定了统一的《职业教育课程指南》,并严格实施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高中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常涵盖四个领域:绿色/农业、技术、经济和护理;提供两种学习途径:校本制和双元制(学徒制)。在校本制课程中,学生到企业或工厂实习的时间不超过总学时的20%—59%;在双元制中,通常是每周1天在校学习、4天在企业或工厂中学习,两者可以获得相同的文凭。在制定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的内容方面,在获得教育部批准的前提下,学校可以与企業合作开发课程,拥有相对较高的自由度。
除此之外,荷兰通过法律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制度化的合作关系,各自的教育范围和责任在法律中得到了清晰划分和界定,形成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模式和体系。目前我国仍然是因校而异,缺乏全国统一的有关职业技能教育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指南,建议借鉴荷兰的上述经验。
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形成了较为灵活的贯通和衔接机制。
初职教育、中职教育、高职教育之间无缝衔接,更高一级的职业学校或学院在招生时首先招收职业教育体系的毕业生,充分保障职校学生的发展,不存在自我歧视的内部壁垒。荷兰的高等职业教育大学除引领初职教育、中职教育外,还设有职业本科和职业硕士学位,形成了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另外,通过“过渡桥”(额外一年的学习)制度,职业教育学生也可以转到非职业教育的学校学习。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联盟和中等职业教育委员会达成协议,决定以高等职业技能教育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来设计中等职业技能教育课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从中职到高职的转换。2020/2021年,52%的荷兰初三学生选修了初中职业前课程,58%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生就读职业大学提供的学士课程。这一灵活的普职衔接和中高职衔接体系,既保障了职校学生升学和普职转换的合法权利,适应学生的终身发展,也保障了职业技能教育对劳动力需求的供给能力。
发挥政府主导地位和行业指导作用。
在系统规划和全面的统筹管理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通过立法确保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技能教育,真正做到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多方联动。一方面,推动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积极对接产业地图和信息平台,把产业和劳动力市场最新信息及时传递到职业院校。另一方面,让职业技能教育全口径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当地的建设,不断促进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零距离对接,最大程度地保障职业技能教育的质量、就业前景以及职业学校师生的权益。
建立全国性的职业技能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荷兰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统一的课程标准。在国家层面制定了《职业教育课程指南》,规定了各种职业技能教育的核心任务和具体质量指标,对学科课程、职业学科专业考核标准、职业院校考核等进行规范化和统一化。二是倡导能力导向教学。为了保障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采用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边干边学。三是推进职业学科专业标准化考试。加强职业教育考试检查,定期开展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如国家督导评价),对不达标的学校停止其办学的资格。四是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课程注册体系,开设公开透明的课程,供社会和公众查询。五是实施“绩效预算”机制。2012年起,荷兰的中等职业技能教育引入了“绩效预算”机制,中职院校必须向政府提交提高教学质量的计划和目标,如果教学质量最终达标或者超标,就能获得政府的额外奖金。六是荷兰的《教育专业法》(2016年)规定了小学、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普通成人教育领域内教师和其他教育人员的能力标准。要成为职业技能教育体系的教师,必须拥有职业教师证书。高中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拥有职业教育的硕士证书。
组建和扶持服务于职校毕业生就业的第三方机构。
在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荷兰政府设立了培训、就业咨询指导办公室,以架起职业技能教育的供需桥梁。办公室与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技术大学和研究型大学通力合作,向公众、雇主、雇员和求职者提供培训课程、学徒项目、职业发展指导和培训资助等相关服务,为当地政府的职业技能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咨询等。此外,专门从事劳动力市场预测和技能预测的第三方机构“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ROA)每两年发布一份报告,其中包括对教育和劳动力市场趋势的概述,以及根据特定政策问题对劳动力市场趋势的分析。定期向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学校提供最新的地区劳动力市场信息和数据,促进职业技能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结对子,以及实施“计划—执行—检查—行动”机制作为组织和项目开发的基础,通过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及鼓励教师参与研究活动,为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和有效性提供情报。
通过立法,提供强有力的职业教育资金支持。
为了保证职业教育质量,荷兰教育部进行了特别拨款,对职业前教育和培训原则是整笔拨款(生均经费加上每所学校的固定经费)。在高中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原则上是根据每门课程选修的学生人数以及每个机构颁发的证书数量来提供整笔拨款。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还有其他资金来源,例如来自公司和个人的合同、市政当局为成人提供公民融入培训课程以及学生的费用。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是固定的,部分取决于生源数量和毕业生数量,部分基于绩效。
荷兰的职教教师每年有权要求59小时时长的培训和专业发展,并获得年薪0.8%的个人专业发展预算经费,企业也会为职教教师和培训师提供短期实习机会。2018年,教育部对职业高中的拨款为生均8200欧元/年。在2018年和2019年,政府、家庭、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教育拨款和投资合计占GDP的6.0%。2019年政府有关职业教育的总拨款占GDP的0.7%,加上家庭和企业的投资,职业教育的拨款和投资占GDP的1.1%。2019年,职业高中经费的66%来自政府,34%来自公司(如学徒和实习生的工资以及员工培训费用)和学生家庭(如报名费和购买学习工具的费用)。2022年,荷兰政府推行STAP(提升技能再培训)的补助项目,凡年满18岁并参与相关技能培训的人员均可申请。预计到2025年,荷兰将有20万—30万人获得总金额超过2亿欧元的提升技能培训补贴。荷兰通过专门机构(DUO)管理几乎所有中央政府的教育拨款,拨款经费直接流向学校或通过市政当局间接流向学校。
(作者系教育部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中国侨联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