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刍论

2024-05-12唐蕴静

成才之路 2024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新课标核心素养

唐蕴静

摘要:语文学习不仅是学习文字和语言规则,更重要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感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锻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新课标背景下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品味课文语言,深刻领悟语感意义;体会文章情感,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利用影视资源,拓宽语感能力培养渠道;品析推敲文字,体会语感内涵。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语感能力;核心素养;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1;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2-0077-04

语文学习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交流方式,学生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能够提高自身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其文学素养及社会价值观。语文学习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语感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因此,重视学生语感能力培养,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方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从文本内容和语言表达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提高其语感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新课标背景下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

一、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语感能力,能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在语感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和启发式教学,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动力[1]。

2.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培养语感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语感能力,能提高学生用语准确性,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沟通效果。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语感能力,能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4.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语感能力,能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彰显

以往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識灌输,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是主动参与者和实践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教师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缺乏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学评价偏重于对学生记忆能力和机械运用能力的考查,忽视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评价。这种教学评价方式使得学生过于注重应试技巧和答题技巧,而忽略语文学习的本质,无法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此外,部分教师教学理念守旧,忽视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全面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彰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影响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2]。

2.教师教学方式滞后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语文教学已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为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实践能力培养。然而,部分教师教学方式滞后,语文教学仍然存在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际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情况。学生更需要、更愿意接受多样化教学方式,如游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等。但部分教师仍然采用单一化教学方式,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无法培养其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潜能,提升其语感能力。

3.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

以往语文教学主要侧重基础知识传授,如拼音、生字、词语等,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往往忽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语文能力,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然而,部分教师缺乏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开发,使得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语文学习需求,影响学生语感能力培养。

4.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部分学校和教师过于注重语文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忽视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主要强调背诵课文和默写知识点,对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缺乏重视,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影响语感能力的培养[3]。部分学校和教师追求考试成绩,将教学重点放在应试技巧的训练上,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背诵模板,套用固定的句式,使得学生缺乏对语言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运用。这种以应试为导向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语感能力的发展。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多元化教学资源和方法的运用,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无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缺乏课堂互动和交流

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守旧,课堂教学往往以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缺乏师生的有效互动和交流,不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未能引入互动式教学,也未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低下,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三、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基于新课标要求,语感能力培养受到广泛关注。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感能力。创设教学情境可通过构建具有真实性和情感性的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场景中开展语文学习和交流,更好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创设教学情境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创设方法,使教学内容与所创设的情境相契合,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4]。例如,教师可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将教学内容融入故事中,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也可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为学生创设更多语言交流的机会,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扮演活动,让小组成员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再现课文情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带领学生考察和参观,使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真实性。

例如,在教学《小红帽》一文时,教师可安排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并进行表演。通过扮演角色,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情感体验。教师还可运用教学情境创设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例如,在教学《找春天》一文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校园或校园周边观察季节的变化,让学生写一篇描写季节变化的作文。通过实际观察,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表达技巧。又如,在教学《小猫钓鱼》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模拟小猫钓鱼的场景,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小猫的动作和心情。比如,小猫握住钓竿,轻轻地抛钩入水,眼睛亮亮的,满怀期待地盯着水面,等待鱼儿上钩。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品味课文语言,深刻领悟语感意义

语言作为一种沟通交流工具,能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观点和交流情感。通过正确运用语言,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5]。通过品味课文语言,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言的美感和表达的情感。知识的承载和表达需要正确运用语言,学生只有学会品味语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通过让学生接触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诗歌等,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提高学生语言品味能力。同时,教师可利用游戏、朗读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节、音调的敏感度,提高学生语感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家通过描写小蝌蚪的行为和情感来表达主题的写作手法。具体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描述小蝌蚪找妈妈的动作和表情,了解通过动作和表情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并让学生描写自己寻找爸爸或妈妈的情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又如,在教学《动物王国开大会》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细节以及热闹非凡的场景,了解如何运用形容词和副词丰富语言表达。教师也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见过的热闹而有意义的场景,要求学生运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副词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体会文章情感,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体会文章情感,能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其丰富的内涵,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之情[6]。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感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培养语感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感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语感能力培养。比如,可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言材料,扩大其知识面,培养其语感能力。同时,教师还可通过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例如,在教學《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古诗时,教师可选取多首古诗,通过讲解诗的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情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了荷叶的碧绿和一望无际,突显了荷花别样的红。作者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将西湖六月的绚丽景色表现得更加传神、更加夺目。诗句运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表达一个完整句子的意思,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诗句所表达的韵意生动迷人、含蓄内敛。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情感,能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

4.利用影视资源,拓宽语感能力培养渠道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影视资源拓宽语感能力培养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视作为一种直观媒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优秀的影视资源,能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生语感能力和表达能力。影视资源的引入,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素材,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另外,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学生能学习到丰富的语言。影视作品中的对话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技巧,学生可通过模仿,学习其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影视作品可帮助学生理解语用语境,培养其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兔子乖乖》一文时,教师可借助相应的动画片和电影片段加深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影视作品以生动的画面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使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学生还可通过观察角色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方式,学习实用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能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

例如,在教学《白雪公主》一文时,教师可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更全面的了解,并对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进行分析品味。教师通过引入影视元素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其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

5.品析推敲文字,体会语感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品析推敲文字,体会语感内涵,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感知能力[7]。为此,教师可设计一些品析推敲文字的活动,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为学生表达情感和思想提供更多机会。比如,教师可组织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书中人物、情节的感悟和思考,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情感和观点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欣赏其语言,体会其情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教师可设计一些品析推敲文字的活动,引导学生品析推敲文字的使用,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体会语感内涵。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角色对话的方式,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实例分析,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语文素养。教师还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例如,在教学《小池》这首古诗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创作一首小诗,并通过对比经典诗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技巧,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又如,在教学《小公鸡和小鸭子》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绘画作品,学习并感受语言文字与图画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可采用游戏化教学,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动物儿歌》一文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课本中的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时,教师可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有关宇宙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提高其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另外,教师还可采用一些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语言训练,提高其语感能力。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通过朗读、演讲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可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结语

语文学习不仅是学习文字和语言规则,更重要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感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锻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立足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语感能力非常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语文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沈钰华.学生语感的培养意义和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2(09):3.

[2]邹佳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J].辽宁教育,2022(21):53-55.

[3]杨棵.论小学属对教学的语感培养———以《对韵歌》《古对今》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02):122-124.

[4]郑红霞.九层之台,始于累土———浅谈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J].新教师,2022(05):2.

[5]耿林广.以读促思,培养小学生语感[J].黑河教育,2022(06):43-44.

[6]顧丹,王晓春.把握语文要素,发展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21(13):2.

[7]周冬兰.农村学校小学生语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基础教育论坛,2021(23):2.

Discus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anguage Sense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ang Yunjing

(Xiannv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Jiangdu District, Y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22520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is not only about learning words and language rules, but more importantly, it is about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ies. Language sense ability helps students develop their thinking ability, exercises their observation, thinking, and analysis abilities, and cultivates their logical think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anguage sense ability can adopt the following teaching strategies: creating teaching situations to cultivate students language sense ability; taste the language of the text, deep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sense; understand the emotions of the articl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language sense ability; utilize film and television resources to expand channels for cultivating language sense abilities; analyze and refine the text, and appreciate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standards; primaryschoolChineselanguage;languagesenseability;corecompetencies; teaching situation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新课标核心素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