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交通背景下公交服务适老化评价研究

2024-05-12李小强贾志绚

物流科技 2024年8期
关键词:适老化智慧交通结构方程模型

李小强 贾志绚

摘 要:随着城市老龄化进程加快和公交系统智慧化发展,对公交服务的适老化评价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公交服务技术在不断改进升级,因此公交服务评价体系也需不断进行动态调整。以太原市为例,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引入新的评价指标,构建公交服务适老化满意度评价体系,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公交服务适老化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无障碍性、可靠性、智能化与满意度均存在正向相关性,其中舒适性对满意度影响最大;车内拥挤程度、车辆运行安全性、步行至公交站点的便捷度、车内LCD屏、高峰时段成功搭乘率、定制公交等观测变量对其所属潜变量作用更显著,是影响适老化的主要因素。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善策略,为提升公交适老化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交通;公交服务;适老化;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F572.88;U491.1文献标志码: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08.021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 aging and the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 the evaluation of aging suitability for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 is increasingly receiving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society. The technology of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upgrading, so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 also needs to be dynamically adjusted. Taking Taiyuan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aging adap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 by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onducting field research, introducing new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e paper also us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evaluate the satisfaction of aging adapt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fort, safety, convenience, accessibility, reliability, intelligence, and satisfaction all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omfort having the greatest impact on satisfaction, that the observed variables such as the degree of crowding in the bus, the safety of vehicle operation, the convenience of walking to bus stops, the LCD screen inside the bus, the success rate of boarding during peak hours, and customized buses have a mor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latent variables, which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aging adapta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paper proposes improvement strategi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elderly-oriented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public transport service;aging adaption;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0    引    言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预测,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20%;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占比将超过30%[1]。在智能交通的基础上,融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可使其进一步发展成为智慧交通。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模块之一,其市场近年来在我国持续增长,预计2024年中国智慧交通技术支出将达到840亿元[2]。

随着智慧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会影响老年群体的交通习惯和出行活动。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已有的公交服务若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就会降低老年人的公交满意度,增加其出行风险。这些都催促着我们要对既有的公交服务的适老化水平进行评价,从而优化老年人的出行环境,提升老年人出行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关于适老化研究,王先进等[3]提出各地应对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工具、运输服务的适老化水平进行动态评估,引导政府企业加强对交通运输设施的适老化建设,提高适老化服务水平。李晨静等[4]提出通过改善公交系统的可达性、候车乘车环境、公交服务信息这三个方面,提高公交服务的适老化水平。余蔚[5]采用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和三因素理论分析法对上海市公交适老化服务水平进行评价,發现上海市公交适老化服务水平较低,还需要在舒适性、功能性、安全性等方面做进一步改进。

总体而言,国内对公交服务的适老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有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太原市公共交通在智慧交通的推动下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充分反映老年人的真实需求,对太原市目前公交服务的适老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因地制宜地提出改善老年人公交出行的建议,为公交系统服务的优化提供现实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对公交服务适老化水平进行评价的指标有很多,本研究首先通过收集、梳理、归纳总结相关国内外文献[5-10]中提及的指标;其次对太原市经常乘坐公交出行的老年人进行实地调研访谈,选取其认为影响较大的指标因素;最后融入专家学者的意见,确定公交服务适老化评价指标体系。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无障碍性、可靠性、智能化六个维度以及30个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1.2    问卷调查

1.2.1    样本量的确定

式(1)中:V为变异系数;X为样本均值;P为相对误差。

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变异系数V是样本标准差S除以样本量平均值X得到的比率。变异系数V越小,代表样本更加一致;反之则代表样本更加不一致。本文主要对老年公交乘客满意度进行调查,样本中的满意度观测值存在较大差异。选择较大的变异系数V可以更好地反映这种差异,且大多数情况下变异系数V的取值范围在0.1~0.5之间,所以V取值0.5。本次调查取置信度95%,该置信水平下对应的统计量Z取值1.96,相对误差取5%,将这些值代入式(1),即可求得本次调查所需的最小样本量为384份。

1.2.2    调查过程

问卷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出行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居住时间、乘坐公交频次等。第二部分是适老化评价指标体系中观测变量的调查题项。量表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即1为“很不满意”,2为“不太满意”,3为“一般”,4为“满意”,5为“非常满意”。调查地点选取太原市老年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附近的公交站,如彭村、大南门、矿机宿舍等站点;调查线路则以围绕以上站点开设的公交线路为主,如1路、6路、25路、51路等,此外,还包括新开设的18路与812路两条适老化公交线路。本次研究选取太原市老年人公交出行比较集中的5个站点以及13条线路,展开为期两周的随机问卷调查和跟车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整理得有效问卷421份,有效率为93.6%。

1.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问卷中出行者的信息统计如表2所示,受访老年群体中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其中71~75岁老年人占比最高,达31.75%;大部分受访者居住于杏花岭区与万柏林区,在太原居住时长以5~10年为主;此外,受访者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部分为初中;平时乘坐公交车的频率主要为每周6~10次。

1.3    问卷信效度检验

1.3.1    信度分析

采用SPSS22.0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Cronbach a系数值越大代表问卷的信度越好[11]。具体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总体问卷信度系数为0.914,表明本调查问卷的信度非常好。

1.3.2    效度分析

对样本数据首先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值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KMO值为0.902,P<0.001,代表项目间存在相关性,样本数据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旋转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因素负荷量选取指标因子负载均高于0.5,说明所有观测变量均能够有效地反映潜变量的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无障碍性、可靠性、智能化。最后再对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6可知,各个潜变量对应题项的标准载荷系数均大于0.6,各个潜变量的平均方差萃取(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值均大于0.5,且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值均大于0.7。至此,该量表通过效度分析检验。

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2.1    模型预设

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同时评估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容许存在测量误差,更适用于对一些主观测量项的研究;能够估计整个模型的拟合程度。基于SEM的綜合评价步骤包括模型假设、模型构建、模型检验等过程。首先对模型做出如下假设:六个潜变量均对适老化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如图1所示。

2.2    模型建立与检验

根据前文所描述的结构方程预设,用AMOS24.0软件绘制模型路径图,将处理好的样本数据导入AMOS数据文件,运行AMOS得到模型标准化路径系数图,如图2所示。从标准化路径系数图可以看出,六个潜变量对适老化满意度均有正向影响,与预设模型一致。应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发现模型各项拟合指数均达到理想数值范围,具体拟合参数见表7,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

2.3    结果解释

对修正后的模型标准化路径系数归一化处理[12],从而确定公交适老化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和二级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的权重可通过式(2)计算。

式(2)中:Wi表示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ti为模型中一级指标对公交适老化影响的路径系数。

根据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路径系数计算出各项二级指标对公交适老化影响的权重系数,权重计算公式如下。

式(3)(4)中:Ti为模型中二级指标对公交适老化影响的路径系数;tij为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影响的路径系数;Qj为二级指标对公交适老化影响的权重系数。权重计算结果如表8所示。

3    结论与分析

本研究从老年乘客感知的角度出发,以太原市的公交服务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公交服务的适老化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如下。

六个潜变量对公交服务适老化满意度均存在正向影响,影响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舒适性>可靠性>便捷性>安全性>无障碍性>智能化。

车内拥挤程度、车辆运行安全性、步行至公交站点的便捷度、车内LCD屏、高峰时段成功搭乘率、定制公交对各自维度的影响权重最高。影响公交服务适老化满意度的最重要的观测变量是“车内拥挤程度”,最低的是“刷脸支付乘车方式”,权重值分别4.89%和2.41%。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对公交服务的需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同时,我国智慧交通建设不断推进,国内众多城市倾力打造智慧公交系統,用科技为公交服务赋能。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考虑了这些方面的进步,如新增加了无障碍性、智能化两个维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可以更加系统地评价公交服务在老年人视角下的优劣势,且本文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均符合要求,具有结构形态、因子载荷上的稳定性,可为提升公交服务的适老化满意度提供科学的依据。

4    改善策略

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公交服务适老化满意度的改善策略如下。

在舒适性方面:以改善车内拥挤程度为重点,引入智能运营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实时车辆调度、乘客导流和分流、预测乘客需求、提供实时乘客信息等措施,有效降低车内拥挤程度。另外,针对老年群体的出行热点线路配置符合老年人体工效学需求的公交车,确保老年人拥有良好的乘车环境[13]。

在可靠性方面:政府应号召老年人错峰出行,公交公司应在高峰时段加大运力,以提高老年人在高峰时段的成功搭乘率。

在便捷性方面:老年人更关注步行至公交站点的便捷度。以往的改善策略是在老年人较多的社区增加公交站点,但已有研究表明只通过加密公交站点并不能有效提升老年人公交出行的便捷性,应采取多重干预策略,在公交站点布局合理的前提下,重点关注公交站点连通路径建成环境建设[14]。

在安全性方面:以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为主。以往研究发现,在公交车的起步、刹车阶段,老年人非常害怕跌倒,也最容易受伤。因此,需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考核,让驾驶员掌握起步和制动技巧,对老年人乘车时的安全问题要特别关注,尽可能地避免突然起步或急刹车等行为。此外,通过公交专用道与公交优先信号优化路况,增加公交车的畅通性。

在无障碍性方面:除了增加对低地板公交车的投入使用外,还应对公交车的车内无障碍设施进行进一步改善。据调查,老年人对现有的语音播报系统比较认可,对LCD屏显示到站信息功能不太满意,所以应对LCD屏的字体大小、颜色以及显示位置等进行合理调整。

在智能化方面:定制公交作为公交智能化建设的一部分,目前太原市的定制公交服务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大多数老年人对于该项服务并不熟悉。利用大数据分析、智能调度等技术手段定制满足老年乘客个性化需求的公交路线、班次和站点,并在老年人集中的区域开展定制公交服务的推广活动,给予老年人直观的体验,让其亲身感受定制公交服务的便利。此外,增加智能化公交站的建设,智能公交站台可以显示车辆的实时位置,并对车辆内部的拥挤度进行实时监测,让老年乘客在站台候车时便可了解到公交车的服务信息,从而有效缩短候车感知时间。

5    结    语

本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样本量仅可满足小样本分析的要求,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主观臆断性,整个评价过程和结果也都是主观性的。而且本调查研究是基于当前的时间背景的,具有时间局限性。

未来应从以下两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一是针对不同老年人(低龄、中龄、高龄)的不同需求、痛点、期望的目标等展开差异化、精细化分析;二是加入平均行程车速、满载率、智能公交站覆盖率、低地板公交车占比等客观指标的实际数据情况,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以得到更全面的公交服务适老化满意度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 李璐.从七普数据看我国人口老龄化[J].中国经贸导刊,2021(10):62-64.

[2] 方陵生.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报告[J].世界科学,2020(9):43-45.

[3] 王先进,刘晓菲.推进我国交通运输适老化、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21(1):69-74.

[4] 李晨静,陈陆洋.老龄化背景下关于城市交通适老化对策的思考[J].山东交通科技,2020(1):30-32.

[5] 俞蔚.上海市公交服务适老化评价及改进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21.

[6] 李俊达.基于服务质量的老年人常规公交出行幸福感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22.

[7] 张玉,李明帅.保障老年人独立出行的德国公交系统适老化服务及设施设计[J].装饰,2022(1):104-108.

[8] 冯小伟,刘路.老年人公交出行特征及引导策略研究综述[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23,21(1):29-48.

[9] 兰景旭.老年人视角下哈尔滨公交出行服务优化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22.

[10]  GB/T 36953. 2—2018,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评价方法  第2部分:公共汽电车交通[S].

[11]  苏扬.体育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9.

[12]  罗立杰,丁晨旸,王纪云,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公园绿地适老性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3):10230-10237.

[13]  翁剑成,潘晓芳,邸小建,等.基于乘客群体差异的公共汽车满意度提升策略[J].城市交通,2022,20(6):56-64,129.

[14]  李康康,杨东峰.影响老年人公交出行便捷性的个体与建成环境要素[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23,23(2):161-167.

猜你喜欢

适老化智慧交通结构方程模型
适老化居住空间设计
城市建设莫忘关注老年人需求
养老社区建筑中适老化设计研究
我国信托业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企业内部知识源R&D搜寻活动对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
宁夏银川:创新驱动“智慧交通”
一种基于像素分析的夜间交通路况侦测方法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改进ARMA模型参数估计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交通大数据应用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