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5-12干霖
干霖
摘 要:数字经济时代下,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进入新阶段,通过数字化转型维持其竞争优势并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我国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业务数字化、流程自动化和决策智慧化三个阶段的发展路径,结合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缺乏整体规划、标准化建设落后、专业化分工低和数字人才储备不足的制约因素,需要推动政府层面的整体布局,加快数字化公共平台建设,鼓励不同规模物流企业的差异化转型并促进数字化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物流企业在实践层面的探索与变革。
关键词: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志码: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08.016
Abstract: In the era of digital economy,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have entered a new stage. Maint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rough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uilding a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in China.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ree stages of business digitization, process autom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intelligence, logistics enterpris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needs to consider the constraints of lack of overall planning, outdated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low specialization division of labor, and insufficient digital talent reserv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is, logistics enterprises adopt strategies such as promoting the overall layout at the government level,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public platforms, encouraging differentiated transforma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of different scales, and promoting digital talent cultivation, further promoting the explo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at the practical level.
Key words: logistics enterpris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model
0 引 言
物流业是与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相结合的复合型服务业[1],具有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特征,拥有强劲的经济渗透力和带动效应,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近些年来,我国的物流产业经历了从起步到迅速发展的过程,实现了从思想传播到实践探索的跨越。因而,优化现代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推进物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可以为促进我国及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3]。在数字经济的大浪潮下,数字化转型战略既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成为新的引导目标[4],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物流企业传统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成为物流业发展的新业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持续上升,外部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企业进入转型升级的深水区。因此,在数字经济的大浪潮下,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受到国家政策、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多方关注。
针对国内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学者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开展了相关研究。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能力是由微观层次的数据能力、中观层次的许可能力和宏观层次的分析能力共同组成的,三者相互联系且交互影响[5],其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受到数字技术的应用、组织制度、资本多元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6-7]。然而埃森哲发布的《2019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报告》指出,大部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不顺利。研究发现,治理体系不健全、数字化人才不足、物流协调发展体系不完善等因素进一步阻碍了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8-9]。物流企业的发展与其自身的流程及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应从多个方向进行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
为弥补上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推进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本文拟对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过程及实践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背景下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参考,促进物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1 数字经济下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现实基础
1.1 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概念
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最早由Negroponte提出,即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生产资料的数字化渗透、商业活动的数字化创新和生产关系的数字化重构[10]。之后有许多学者对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进行了定义与讨论,但并未达成统一。大部分学者认同数字化转型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变革,是组织通过改变价值创造以提升企业效益的过程。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从微观层面来看,是从企业内部管理协作到更大规模的产业链多主体协作,核心是战略的转变,包括技术的使用、价值创造的变化、组织结构的变化和财务安排等方面的轉变[11];从宏观层面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质上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最终带来的社会效益远远超过其创造的行业价值[12],在涉及产业效率、产业组织、产业竞争等多方面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带来价值影响[13]。
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技术作为物流价值差异性的关键与竞争优势的增长点,持续影响着物流企业的发展。而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不是简单的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叠加,而是运用数字技术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是推动企业生产方式革新的过程[14]。因此,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概括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推动组织、业务层面的数字化变革,以改变物流企业自身价值创造路径的过程。
1.2 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即业务数字化、流程自动化和决策智慧化。首先,业务数字化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阶段,是物流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传输与存储,对物流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存储并动态更新,实现物流节点的可视化,提高数据综合价值的阶段;其次,流程自动化是过渡阶段,是物流企业利用自动化设备对物流过程进行自动控制,提高组织资源利用效率的阶段;最后,经营智慧化是升级阶段,是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组织智能决策,提升组织柔性的阶段,其核心在于通过数字技术确定生产活动所需设备与工具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实现人机的柔性沟通与协同作业,促进运作效率提高。
2 数字经济下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制约因素
2.1 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缺乏整体规划
在数字经济推动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推动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例如,延长《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安徽省促进网络货运行业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了政府对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视和支持。然而,当前的法规多由相关部门或地方制定,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推动力量。不同部门、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使政策和资源分散化。这种分散化使物流企业难以确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重點,进一步影响了物流业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2.2 物流企业标准化建设落后
我国物流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起步较晚,导致物流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集成和兼容性问题。尽管我国已积极推动包装术语、包装材料、自动化物流装置、托盘等方面的标准化发展,但在物流业的通用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的推广及执行上依然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在不同地域和产业间存在条块分割,影响着跨区域物流效率的提升。
此外,信息孤岛问题仍存在于部分已推动数字化发展的物流企业中。缺乏统一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将阻碍企业间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进而限制物流企业间的协同发展能力。这种信息孤岛现象使物流企业难以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无法充分利用数据资源进行智能化决策和优化运营。
2.3 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专业化分工程度低
当前,物流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缺乏明确的专业化分工策略,导致资源和人才浪费,影响了数字化转型的效果。一方面,物流企业的组织结构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很难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专业化分工的优化,部门之间的职责和任务没有得到明确的划分,导致资源和人才浪费。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对数字技术的认知不足,使物流企业无法充分发挥技术在专业化分工中的作用,进而影响了数字化转型的效果。
此外,缺乏与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或科技公司等合作伙伴进行专业化分工合作,使企业无法充分利用外部专业知识和资源,同样限制了专业化分工策略的发展,使物流企业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导致其竞争力下降。
2.4 物流企业数字人才储备不足
物流企业存在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物流行业是一个复杂而多元化的领域,需要掌握供应链管理、运输规划、仓储管理、货物跟踪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由于行业的复杂性和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许多人才缺乏足够的行业知识和技能,导致数字人才储备不足。同时,工作性质特殊,如较长的工作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等,将进一步增加物流企业员工的流动率,企业需要不断招聘和培训新的员工,从而增加了人才储备的难度。
此外,相比于一些新兴行业或高科技领域,物流行业的吸引力较低,导致优秀的人才更倾向于选择其他行业,而不是进入物流领域。缺乏吸引力也会导致物流企业在招聘人才和人才留存方面存在困难,进一步加剧物流企业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
3 数字经济下推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对策
3.1 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的整体布局
首先,为加强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布局,政府可以制定明确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和规划,为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提供指导,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加强政府与物流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可以充分考虑物流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政府可以委托物流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进行调研和分析,以了解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和挑战。调研内容可以包括对物流企业的现状分析、技术应用情况的调查、市场需求的预测等。在这一合作关系中,政府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战略和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应对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所带来的政策障碍。
其次,为了推动物流业的数字技术投资,需要加强财政和税务方面的激励。例如,提供税收减免、补贴政策,降低数字化设备和技术的成本,鼓励物流企业加大数字化转型的投入等,通过财政资金支持物流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完善有效的财政保障体制。
最后,加强监测和评估机制对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至关重要。政府可以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行评估,及时了解进展和问题,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开展调研、组织专家评审等方式,全面了解物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和需求,为物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进一步推动物流企业效益的提升。
3.2 构建物流企业数字化公共平台
在物流产业层面,加强物流企业间的共享与协作是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通过构建物流行业的数字化公共平台,促进信息共享,物流企业可以将其数字化过程中的运营数据、供应链信息等集中存储在公共平台上,实现数字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共享、避免信息的重复采集和处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而对物流运营活动进行更好的规划和优化。
数字化公共平台还可以推动物流企业间的协同工作,推进不同物流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平台来分享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运营经验和实践活动,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包括共同解决供应链中的问题、共享资源和设施、合作开展物流配送等,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透明度、促进企业间的互利合作、共同应对行业挑战,进一步推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不同规模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各有侧重
从企业层面看,应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发挥领头羊作用,同时推动中小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大型物流企业通常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资金,能够更好地进行数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中小企业,帮助它们更好地应用技术。中小物流企业通常缺乏强有力的支撑。为了减少资源浪费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应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在专业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专业化分工的优势。通过专业化分工,中小企业可以提供更加专业和高效的物流服务,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大型物流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和技术的共享,合作可以包括共同研发数字化技术、共享物流网络和设施、共同开展培训和知识交流等。通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物流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也能激发创新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持续发展。
3.4 物流企业培养数字化人才
物流企业应重视对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从企业层面积极参与制订数字化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路径,在企业内部鼓励持续学习与创新,为员工提供参与培训和学习的机会,鼓励员工尝试新方法、新技术。除理论培训外,还需要为数字化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和项目经验,让员工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的数字化技能,特别是通过与数字化技术供应商、物流科技公司的合作,促进数字化人才在实践层面的深化。
此外,加强物流行业层面的合作关系与数字化人才的交流,促进物流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人才交流和合作项目,包括共建实验室、开展联合研究、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等。这样可以吸引优秀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参与物流企业的数字化人才培养,同时也可以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趋势。
4 总 结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为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的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物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受到数字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面临的生存问题日益严峻,需要在数字化浪潮中加快业务数字化、流程自动化和决策智慧化的实践。但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包括缺乏整体规划、标准化建设落后、专业化分工程度低和数字人才储备不足等;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共同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包括推动政府层面的整体布局、加快物流行业数字化公共平台的建设、鼓励不同规模的物流企业的差异化转型以及促进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促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在业务流程或价值创造领域发挥效能,以促进物流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维持竞争优势,持续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琴梅,张玉.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物流业效率的综合评价及比较[J].中国管理科学,2016,24(S1):152-157.
[2] 后锐,张毕西.基于MLP神经网络的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12):43-47.
[3] 何黎明.我國物流业2022年发展回顾与2023年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23,37(2):3-7.
[4] 王才.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21,43(3):34-42.
[5] 魏冉,刘春红,张悦.物流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与数字化能力研究——基于菜鸟网络的案例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22(3):154-163.
[6] 陈玉杰,刘学军.防疫常态化下物流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机理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2(2):118-121.
[7] 王洪涛.风险投资、市场响应与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效性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1(11):103-106.
[8] 张博.推动我国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路径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20(10):103-105.
[9] 吴谢玲.数字经济时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2(2):134-136.
[10] 刘东慧,白福萍,董凯云.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J].财会通讯,2022(16):120-124.
[11] 陈威如,王节祥.依附式升级:平台生态系统中参与者的数字化转型战略[J].管理世界,2021,37(10):195-214.
[12] 徐蒙.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J].企业经济,2020,39(12):54-60.
[13] 肖旭,戚聿东.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与理论逻辑[J].改革,2019(8):61-70.
[14] 钱晶晶,何筠.传统企业动态能力构建与数字化转型的机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1(6):13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