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不要刻意追求“迫在眉睫”
2024-05-12黄旭
黄旭
摘 要 探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中存在的组文结构、课堂负荷、内外部需求、课堂组织等问题,避免将教学目标置于过高位置,从而在学生阅读体验和思维发展上寻求更恰当的平衡。
关键词 群文阅读 存在问题 恰当平衡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关键策略应超越短期考试压力,摆脱“迫在眉睫”的焦虑情绪。
一、组文结构性问题:重回靠“量”促增长的老路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靠‘量促增长”的共性问题,即在设计与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时,强调文本资源的“多”、群读范围的“大”。而这通常伴随一些结构缺陷,需要语文教师谨慎应对。其一,信息过量和混淆可能在群文阅读中显现,学生需要在多个文本间快速切换,可能导致他们难以准确捕捉关键信息,影响整体理解。其二,为了涵盖更广泛的内容,学生可能倾向于片面了解每篇文本,忽略深入剖析單篇文章的深刻内涵,从而影响其深度理解能力。其三,容易流于表面性对比,学生可能过于关注文本之间的表面差异,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联系和议题,限制了他们全面把握文本内涵的能力。其四,跨文化理解也是挑战之一,不同议题和文化背景的文本可能考验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跨文化敏感度,影响其对多样性观点的理解。其五,多文本分析的强调可能导致学生在分析时过于依赖文本之间的联系,而忽视对个体文本的独立思考,可能降低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度阅读能力。
为克服结构性缺陷,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针对信息过量的问题,要明确学习目标,平衡广度与深度,借助清晰的学习目标,引导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掌握广泛内容的同时,能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群文阅读前,要强调共同议题和联系,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之间的共同议题和深层次联系,促进更全面的文本分析和思考。实施过程中,为应对片面化的功利性阅读,要引导学生深度分析,鼓励他们挖掘每篇文本的核心观点、议题和情感。在涉及跨文化文本如魔幻现实主义题材、剧本时,要提供相应的背景知识支持,方便学生解读文本。此外,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深入分析,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度阅读能力,更好地应对复杂文本的挑战。
二、持续减效的恶性循环:对课堂负荷造成冲击
持续减效的恶性循环是指群文阅读课堂系统陷入了连续性恶化的状态,其中一个问题导致另一个问题出现,而后者又进一步加剧前者,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恶性循环。这种循环导致学生阅读学习状态的长期低迷、学习压力问题的加剧以及课堂负荷过大的困境。其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首先,不合理的时间安排可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阅读和分析多篇文本。过于紧凑的教学设计可能导致学生感到时间紧迫,影响他们对每篇文本的深入思考。其次,每篇文本的阅读要求和分析任务可能过多或过于复杂。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感到压力增加,他们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大量任务,影响他们的学习体验。另外,在课堂上引入多篇文本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难以保持对每篇文本的深入关注。
为减轻群文阅读教学对课堂负担的冲击,教师要合理规划群文阅读任务,确保阅读和分析任务不过于繁琐,有充分时间深入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定阅读策略,简化阅读流程,如快速浏览获取主要观点、提取关键词、做笔记概括要点;为学生提供分析框架,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如观点、证据、论述结构等)对多篇文本进行分析等,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整合和分析多篇文本信息。教师要灵活安排课堂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深入理解每篇文本。群文阅读的任务设计应关注学生的认知负荷,根据能力和背景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减轻压力感;将多篇文本融合到一个综合性任务中,提升学生阅读的针对性和聚焦性。
三、群文阅读需求拉动乏力:学习氛围不足
从实际教学来看,群文阅读存在需求拉动乏力的现象,即高中生对群文阅读的内部和外部需求都相对疲软,无法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从内在需求角度看,学生可能表现出对群文阅读内容的兴趣缺乏和投入不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情感共鸣,无法与文本内容建立联系,因而难以产生持续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不足导致学生逐渐逃避群文阅读任务,甚至产生负面情绪,进一步减弱了他们的内在需求。在外部需求方面,学生在多文本阅读中外在需求乏力呈现多种表现,如仅为了应付教学而参与,忽略学习过程;以机械方式完成任务,缺乏深入思考;因刻板任务失去自主性;表现出无动机行为,只追求最低要求;外部激励对其影响有限,难以激发内在动力等现象交织,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受外在需求驱动的限制。
基于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策略重塑群文阅读的内外部需求。在内部需求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和有挑战性的多文本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入情感共鸣元素,让学生与文本内容建立情感联系,增强内在需求。或者借助群文议题设计与实施开放式的探索性任务和问题驱动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提高内在动机。在外部需求方面,可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积极的激励和奖励,以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支持,进而增强学生的外部需求。
四、教学韧性不足:面临课堂组织挑战
“教学韧性”是指教育系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因素时,能够适应和应对的能力。教学韧性强的系统能够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内容和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个关键领域的组织挑战,包括课程设计、学生差异、评估方式、课堂互动以及文本选材,直接影响着群文教学的韧性。这些挑战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和应对,以确保有效的教学和学习。
课程设计方面的挑战涉及如何平衡不同文本之间的教学安排,以及如何将多文本阅读融入整体课程框架。同时,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内容重点以及教学进度都需要教师精心策划和协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跨主题、跨文化的课程模块,将不同文本有机地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共同议题和联系,同时设置清晰的学习目标,确保教学进程有序而有重点。
学生差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学生在阅读水平、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是一个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实施不同水平的文本选择,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借助分层指导和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水平和需求。
评估方式是一个重要的挑战。需要设置创新性的评估方法,如综合性项目、多媒体呈现、问题探究等,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积极参与讨论、分享思考以及如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都需要教师在课堂组织和引导方面下功夫,如制定小组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文本,引导学生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理解等,以从多方面增强课堂互动和学习氛围。
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选材要多样化、有针对性,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多元观点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结语: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当秉持着培养学生全面素养的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内涵,超越应试的狭隘取向,从而培养出具有深度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如皋市搬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