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专创融合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究

2024-05-12郭鑫任会文

关键词:专创融合融合路径专业教育

郭鑫 任会文

摘    要:文章针对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趋势,探讨了专创融合教育的实质,剖析了专创融合的意义。提出亟须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策略与方式,落实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增设不同的专创融合教育场景,以确保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内培养创新性思维和创业意识。建立专创融合教学评价体系,设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的关键指标,推进高校对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专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5-0031-03

创新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起源于美国[1],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将丰富的实践教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推行实践教学模式,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渗透,侧重于实践项目的演练。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清华大学首次为本科生开设了高新技术创业管理课,MBA也增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教育部先后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认定为“双创”教育试点学校。

一、高校专创融合教育的实质与意义

专创融合教育是指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通过不断优化设置将“双创”教育合理地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逐步用创新或创业的教学场景贯通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专创融合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2],是一种加速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革新,是推进专业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国家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动力源泉。

(一)专创融合教育的实质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双创”教育对专业教育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专业教育同时对创新创业教育也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将学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融合,可以有效契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对“双创”人才的需求。从创新的本质上来看,专创融合教育并没有一种固定、最优的教学模式[3]。因为任课教师的风格不同、专业性质与特点不同,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去束缚教师和学生,就会与创新的初衷背道而驰。专创融合教育应该遵循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循序渐进和需求导向等基本原则。专创融合教育的实质在于能够将创新创业教育系统、有机地融入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和目标,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整体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技能素养。

(二)专创融合教育的意义

1.显著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综合实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业中,使学生未来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创新创业课程通常要求学生主动寻找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实践和尝试创业项目,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潜力,使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加具备创意的解决方案。通过将创新和创业概念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整合、综合各学科知识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就业创业综合实力。

2.有效拓宽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途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紧密融合,开创了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可以真正满足社会企业单位用人需求,持续提高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能够完善传统专业教学内容,将专业领域当中较为新颖、契合社会需求的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实现传统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更新,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

二、专创融合的策略——化“学创矛盾”为“学创相长”

专创融合策略的提出,是在“双创”大背景下,确信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各行各业、社会各层面激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与无穷的活力。专创融合通过推动学业和创业场景相融合来解决“学创矛盾”问题,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路径,“学创相长”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

间和优质的创新教育资源与就业机会,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力。

(一)合理衔接专创融合教育内容

在高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过程中,研究如何巧妙地将两者的教育教学内容相融合最为重要。通过无缝衔接“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高校才能够培育出更多具有“双创”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动力和双创项目。增设多门专创融合的创业实践课程,以期探索出更为合理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如创新创业导论、创新思维、商业计划书编写等,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支持。

1.把握学科特点,促进专创融合。促进专创融合要把握学科专业的特点,除了系统化专业知识之外,还可以将前沿的学科知识、交叉学科知识、学科案例、学术创新等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使其具备层级式、进阶式的特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认知能力与学习需求进行全面设计。在專创融合的过程中,立足于学科专业的基础,充分利用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补足传统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短板。

2.采用翻转课堂,凸显学生主体。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实施项目式、启发式、多样化、混合式的教学方式,采用翻转课堂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创融合”实践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创新创业的案例分析,引入创新思维和创业过程的知识。同样,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也涉及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3.投运科创项目,实现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在专业领域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挑战创新创业项目,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专业知识。不断尝试提出方法创新点,并总结宝贵的科学实践经验。借助科研项目与实践,获得学校及教育部的资金资助,验证其可行性和商业价值,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激情。

4.资源云端共享,化解学创矛盾。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两者的交流与合作。组织专业教师和创新创业导师的交流研讨会,分享教学经验和创新创业案例。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的团队合作,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与支持。合理衔接融合教育内容,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广阔的平台。

5.建设校园文化,提高专业素养。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学校可以举办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如创新创业大赛、讲座、展览等,营造浓厚的创新和创业氛围。创新创业项目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因此学生需要学会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中团队合作的要求。

(二)建立健全专创融合教育组织机制

明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这将有助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促进融合教育的有效发展。专业教师与“双创”导师要在教学理念上同步并与时俱进[4],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重视学生高阶的思维训练。注重融合专业知识与创业知识,不斷夯实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增强学生创新竞争力,提高创业成功率。

1.成立跨学科团队,提升专业教育资源。设立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导师指导无缝衔接,组建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以促进知识、经验和资源的共享,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设立融合教学平台,集约实验实训资源。建立共享的融合教学平台,提供各种教学资源和工具,以支持融合教育的开展。平台可以包括在线教学资源、创新实践项目库、导师资源数据库等。以科教融合思路建设科研教学共用的实验平台,有利于统筹资源集约建设实验资源。

3.制定协同教学计划,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专业教师与“双创”导师之间可以共同制定融合教学计划,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双创”竞赛极大地补充了“双创”教育的课堂教学,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增强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竞赛经验与能力。

4.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注重校企资源互补,营造积极向上的“双创”校园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利用新媒体、网络空间等平台,构建专创融合竞赛群,增强各学科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组建跨学院、跨专业、跨课程的学科交叉专创融合实践平台,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便利,搭建桥梁。

5.引导校园文化方向,加强跨机构合作。在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同时,应充分挖掘校园优秀主题文化元素,使其有效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建设众创工厂、“双创”空间等能够彰显创新文化底蕴魅力的平台,建设蕴含德育文化的人文环境,以辐射院校“双创”教育的影响力。与企业、创新园区等外部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实践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有效提升融合教育效率。

(三)加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

1.建立创新场景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场景指的是创设一种以创新为手段,以创新研究、创新实践为主线开展的人才培养教育场景。创新场景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激活教育资源。在创设专创融合的教育场景过程中,需要确保教育场景能够覆盖绝大多数专业培养目标,触及行业绝大多数领域,确保是以学生自我成长为主体,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

2.创设专创融合教育创新场景。在专业所指向的行业里寻找创业场景,当把专业教育与创业行为的场景完全融合在一起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更纯粹,更有指向性,也更有学习目标。这些场景的运用是将传统班级细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或创新团队,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观察和理解专业的前景、行业的未来及企业技术产品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加深对创业项目行业背景的了解,使其有机会提高创业项目的技术质量。在这种综合场景下,专创教育的效果比传统教育的效果更精准,更有效。

三、专创融合教学评价的“变”与“不变”

(一)培养的目标不变,教学的形式发生变化

明确评价目标。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标,将创新创业的核心能力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评价目标应当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实践能力。

(二)人才的标准不变,考核的模式发生变化

建立多元化评价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表现、实践项目评估、个人报告、团队合作评估等。还可以考虑引入同行评议、校外专家评估等,以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可靠。

(三)培养的逻辑不变,课程的逻辑发生变化

以专创课程逻辑关系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为切入点,合理设置专创课程,探索专创课程能力培养途径,即理解与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关注实际能力培养,将学生的专创教育培养取向、质量内涵、课程逻辑、实施策略、评价管理等转化到项目主导实践之中。

(四)师资的规范不变,队伍的结构发生变化

强化师资建设,打造专业团队,建立“就业创业导师库”,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壮大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校内外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吸纳各类专业师资,让校内外专家、校友、企业负责人等走进专创课堂,对学生就业创业进行针对性指导。

四、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关键指标

评价过程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而非仅仅在知识方面的考核。评价过程应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应重视对学生的反馈和改进机制。可以引入项目评估、实践成果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表现和能力,及时给予学生评价结果和建议,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并进行改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度

不仅关注专业知识,更关注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创造性兴趣的提升。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引导以学生“学”为教学根本,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素养的提高,在探究能力和思维素养方面为学生搭建更好的创新平台。

(二)学生对就业环境的适应性

在项目牵引的过程中,采用以小组讨论、团队探究为主的方式,让学生参与项目的全周期,“主导”项目的全过程,提早体验创业者的主人翁角色,增强今后就业创业的自信力。

(三)科学研究的行业针对性

关注素养而非知识、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创新创业素养多采用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档案评价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培养更多掌握专业知识、具备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四)创业型成果的丰富性

举办专创融合团队成果展示活动,增加专利发明、创意产品设计、创新创业比赛、专业技能竞赛的成果比重,并在综合量评、升学深造、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充分认可。帮助学生在专业领域中发现创新创业的机会,并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创业项目。

五、结论

专业教育是“双创”教育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应逐渐融入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实现专创融合。在专创融合的过程中,依托不同创新创业竞赛要求,采用项目主导的方式,在学科专业领域,选择有价值的和能够解决社会现实需求的选题,通过项目开发,将其转变为具有专业基础的创新創业教育项目,再通过项目管理的流程推动,达成专创融合教育的目标。如何促使项目的开发成为专创融合的有效结合点,是一项需要长期探索实践的开发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杨,管伟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3(6).

[2]  杨凯凡.“专创”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12).

[3]  花雨阳,郜庆路.以可迁移能力培养为抓手的专创融合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23(4).

[4]  李明.高校专创融合教育体系及实践平台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9).

[责任编辑  姜    雯]

收稿日期:2023-08-12

作者简介:郭鑫,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重点课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学风建设的实施路径研究”(GJB1423066)

猜你喜欢

专创融合融合路径专业教育
高职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浅析民办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基于“创新工作室”的高职电子类专业专创融合教育改革的研究
传统商贸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模式比较及融合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路径分析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