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与新时代美好生活

2024-05-11张夏青

文化产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技艺传统生活

张夏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与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正在形成新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依存关系。一方面,人们开始通过非遗文化回归传统、追求本土文化认同,寻找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更加注重精神生活。另一方面,非遗文化也在适应和融入现代多元生活方式的需求,通过传承和创新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新的依存关系有利于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美好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服务人们的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瑰宝,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当前我国非遗分为十大门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截至2021年,中国已经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四级名录共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一大批珍贵、濒危和具有重大价值的非遗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非遗文化与人们生活方式相互关联的历史发展脉络

非遗是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凝聚了先人的思想和智慧,不仅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也记录着各族人民的生活,贯穿古今,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生活愿景。从历史发展脉络研究非遗文化与人们生活方式的相互关联,探索非遗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让人们从文化中汲取力量,寻找自我价值。

第一,初步形成和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时期,包括周、秦、汉、唐、宋等朝代。在这一阶段,非遗文化以口头传承和手工艺制作为主要形式。民间技艺如渔猎、手工艺制品、传统漆艺、染织技艺、木工技艺等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发展,非遗文化逐漸与宫廷文化相结合,并得到了宫廷的保护和推广。明清两代,尤其是清代,宫廷对文化艺术的关注和扶持使得一些非遗技艺的发展达到巅峰,也使得非遗文化被重视并流传后世。

第二,本土传承和逐渐流失阶段。到了近代,一些社会精英和学者开始对非遗文化进行整理、研究和保护。一些濒临失传的非遗技艺重新得到了公众的关注。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科技发展和全球化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非遗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

第三,国家保护扶持和传承创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大力保护和传承非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非遗文化的价值。我国还建立了四级名录制度和传承人认定制度,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

总之,非遗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相互影响、相互适应。非遗为广大人民群众持续提供认同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身份和精神标识。在当代社会,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对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时代意义

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工艺品,更不是简单想编就能编出的歌舞表演,而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历史创造,代表着一个民族某一历史时期传统手工技艺、传统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传承非遗文化能够让人们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有利于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人民的

生活水平

发挥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和非遗文创产品的价值,不仅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例如,传统节日和庆典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通过庆典等活动,可以展示乡村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为乡村带来独特的魅力,吸引众多游客。此外,提高非遗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也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非遗旅游的宣传推广,提高游客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这不仅能增加乡村的经济收入,还能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资源,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有利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非遗作为载道的文化,凝结于中华传统文脉,呈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序传承,更是民族文明成果的汇聚。非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一种宝贵且有益的文化资源。通过社会教育和文化普及如举办非遗文化的展览、讲座等,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非遗,让公众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例如,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达着茶和天下、兼容并蓄的理念。中国人通过制茶、泡茶、品茶,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茶的饮用与分享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着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者,更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递者。他们所展现的劳动精神和奉献精神,是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时代,应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为传承人提供更好的学习和传承环境,让他们的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

有助于时代青年不断追求卓越、创新、创业

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新时代为青年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对于年轻人来说,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可以提升其文化素养,增强其文化自信。对于年轻人来说,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机会。他们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非遗进行再创作和再设计,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这不仅可以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产品,更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通过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年轻人可以增强文化自信,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将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的重要动力。

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对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的推动形式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新时代美好生活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新生活样态。

加大非遗文化传播力度,更好地融入人们生活

利用文化媒体和宣传渠道,通过广告、电视节目等形式,结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使非遗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激发公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这种传播方式不仅能让受众实时在线欣赏非遗的魅力,还能通过互动功能参与到非遗传承与传播中,感受非遗背后的文化底蕴,从而使非遗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通过展示非遗风采,讲述传承人的故事,可以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非遗文化传播过程中,积极弘扬道德模范的高尚品格,大力宣传非遗传承人的事迹,传递正能量,将非遗文化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提高其影响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因此,充分利用文化媒体和宣传渠道,可以让非遗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

通过组织社区非遗技艺展示、表演、工作坊等活动,鼓励社区居民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可以增强其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不仅能让居民有机会亲身体验和学习非遗技艺,还能促进社区内部的交流和合作,拉近居民之间的距离,营造出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例如,2020年8月22日,位于广州恩宁路粤剧艺术博物馆西侧的广州非遗街区(永庆坊)正式开市。两年时间里,广州非遗在这一“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空间中展现、传承与创新。目前,广彩、广绣、珐琅、骨雕等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和市场运营能力的项目进驻于此,建立了11间集展销、体验、交流、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大师工作室。非遗街区的开办,拉近了传统文化和都市生活的距离,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身感受非遗魅力。

将非遗文化纳入教育体系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向年轻一代传授非遗技艺、知识和道德准则,可以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例如,将非遗文化引进校园,开展非遗文化讲座、体验非遗技艺、开设非遗课堂等,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对非遗的学习兴趣。

推动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拓宽青年创新创业渠道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具有独特的价值。通过将非遗文化与现代设计、科技与创新相结合,青年创业者不仅可以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非遗产品和艺术作品,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还可以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例如,青年创业者可以挖掘非遗文化的内涵,设计出融合非遗元素的时尚产品,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光彩。还可以开展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的人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从而推动非遗文化传播。

发展乡村非遗文化旅游项目,推进乡村振兴

非遗与乡村文化振兴是一种耦合共生的文化互洽关系,正確把握二者间的文化互洽逻辑将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非遗文化作为乡村的独特资源,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还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非遗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游客可以亲身参与非遗技艺工作坊,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观赏传统表演并参与其中,深入了解乡村的传统文化;品尝地道的非遗美食,享受独特的非遗盛宴。这不仅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还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为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展乡村非遗文化旅游项目,能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彰显乡村的魅力,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2020年度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通识课程人文素养培养路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0YB32),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项“非遗文化传承创新与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技艺传统生活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老传统当传承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