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技术助黄河流域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2024-05-11王双祺
王双祺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流经九个省(自治区),哺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水是万物之源,从古至今,我国劳动人民一直依河而居,孕育了灿烂的文明,形成了辉煌的黄河文化。黄河流域的文明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除了农业文明外,还有医学、天文学、时令节日、民俗戏曲等。这些内容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它代表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气质情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难度很大,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开始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关学者进行了一些探索,这些探索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益借鉴。
大力开展实地调查,初步建立数字资料库
要想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清楚黄河流域非物质遗产的分布区域、分布情况等基础信息。只有清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信息,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所以,加快建立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料库是保护和传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步。
第一,全面普查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黄河流域面积广阔,风土人情各异,要想全面普查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就必须借助国家力量。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料库的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首先,国家通过多种数字技术手段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范围的普查,从国家层面建立起了科学正确、内容完备的数据库。例如,通过遥感等技术探查流域内现存的农田耕地情况,以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通过数码相机、摄像机以及相关测量设备等对黄河流域内庙宇的保存情况进行全面的探查;使用摄像机对黄河流域的节日庆祝、民俗活动等进行记录等。目前,国家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普查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数字资料库的搭建已初步完成。其次,国家调动各级政府建立起了分级分类管理工作方案,让各级政府、文旅部门等都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的调查中来,分区域、分重点地展开调查,再将数据汇集到统一的平台。最后,对现存数据进行充分整理。要想建立数字资料库,就必须把数据资料的正确性放在第一位。在汇总资料建立资料库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借助数字分析技术对数据资料进行及时校对,确保资料的正确性。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精神层面的遗产,收集资料时要求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收集水平,通过录像、录音、扫描等多种途径展开收集工作,所以政府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推进数字资料库的建设。收集到一定数量的资料后,相关人员需要根据数据资料的内容和形式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做好数据的校对工作,确保数据分类清晰、条目明确。
第二,依托高校数据库完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料库。建立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料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整合现有的资源,也需要查阅相关的档案资料。高校数据库拥有丰富的资料,在数字资料库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高校加快了文献资料的数字化进程,数字资料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戏曲文化为例。近年来,开设戏剧戏曲学专业的学校将戏曲资料数字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他们遍访各个乡村和城镇,使用摄像机、录音设备等将庙会、集市、剧场的戏曲表演以音频的形式进行存储,一些高校学者还邀请老艺术家将不再演出的剧目进行还原演出,尽可能地传承更多戏曲濒危剧目。其次,庙宇戏台是重要的戏曲文物,承载着戏曲演出的历史,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戏曲文物,一代又一代的高校学者通过照相机等高科技工具将相关资料保存为图片形式,这为还原和研究传统的剧场演出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最后,为了更好地完善戏曲资料库,高校学者们遍访戏曲名家、戏曲从业人员以及票友,一方面,通过录音的方式保存戏曲资料,另一方面,通过为他们撰写传记等方式还原过去戏曲演出的场景。总之,在戏曲资料的数字化转化和保存方面,很多高校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这也是高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出的努力。为了更好地建设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料库,政府与高校建立了数字资料共享机制,加强了和高校学者之间的交流,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宝贵资料。
实时监测,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类众多,涵盖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在漫长岁月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但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逐渐衰落的困境。所以,实时动态监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的必要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全面覆盖,坚持整体性原则。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首先要坚持整体性原则。黄河流域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气息,一旦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文化就会失去原有的色彩,甚至会面临消亡。因此,要想保护和传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整体规划,全面部署。以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为例,保护农业文明的整体生态,首先要发挥国家的力量。國家可以定期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航空监测技术、GIS等对黄河流域的耕地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探查,及时了解不同地区的土壤情况,整体把握黄河流域农业的发展情况。其次,国家可以将探测到的影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之后传送给当地政府,当地政府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主体要立刻根据影像数据对土壤、耕地等情况进行再次摸排,摸排之后再将更新后的数据反馈给国家有关部门。最后,地方政府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区域增加监测设备,设立专人专岗,让专业人员随时汇报区域内的土壤、耕地情况,做到保护优先,防患于未然。总之,不仅仅是农业文明,各地政府针对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建立实时监测机制,通过周报、月报、季报等形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实现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
第二,精准定位,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抢救性保护。近年来,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亡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消亡,就很难重新再现整体生态。黄河流域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消亡的危机,所以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非常有必要。在对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监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就一目了然,一些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被提上了日程。陕西、甘肃、山西等地的一些民俗活动由于时代的变迁而濒临消亡,对此,一方面,当地政府针对具体的民俗活动制定了保护措施,对一些民俗活动加大了支持力度,针对相关从业人员制定了帮扶政策,让相关从业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大力利用数字技术储存民俗活动的资料,通过对民俗活动进行录音、录像等来保存其演出资料,为民俗活动的研究保留了必要的数字资料。总之,在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目录后,各地政府及时根据目录制定了保护措施,并聘请专家学者对保护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监管,这些措施极大地避免了因保护不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重新走进百姓生活。
与时俱进,促进数字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而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民众的生活,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够永葆生机与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会面临消亡的危机,归根结底是因为其远离现代人的生活。当今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人們生活的各个方面,利用数字技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条重要路径。近年来,利用数字技术保护和传承黄河流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借用数字技术加大宣传力度。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了常态。相关工作人员抓住这一时机,借用互联网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宣传。首先,相关工作人员打造了官方网站和官方数据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公之于众,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高校也积极将自身数据库的资料进行共享。其次,相关工作人员积极通过视频平台、社交平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例如,在戏曲演出结束后,工作人员会及时将戏曲表演的精彩片段进行剪辑,并将其上传到视频平台上,短小精彩的视频片段大大增强了戏曲演出的吸引力,也为人们了解戏曲文化提供了一个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戏曲文化的传承。最后,相关工作人员鼓励大众参与到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中来。近几年来,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在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上发布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视频,同时积极宣传非遗保护的相关知识,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加入非遗保护的队伍,极大地提高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促进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第二,利用数字技术扩大传承范围。过去,黄河流域民俗文化、民歌文化、戏曲文化、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依靠口耳相传,传播范围十分有限,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了后继无人的情况。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范围逐渐扩大,其他地区的人们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传统技艺。首先,网上课堂的出现扩大了传承的范围。近两年,直播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人都可以做老师,人人都可以做学员”成了教育培训的新常态,这也是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常态。以山西地区的面塑文化为例,擅长面塑的农村妇女在直播平台上开设了面塑技艺学习课堂,全国各地的面塑爱好者都可以通过观看直播学习面塑技艺,这直接推动了面塑技艺走出山西,走向中国。除了民众自发的非遗培训外,官方也大力推进非遗的传承培训。为了更好地保护传统手工艺,地方政府聘请了专业的面塑大师录制网上教学课程,为更多想要学习传统手工艺的民众提供了更为专业的课程,也从侧面促进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其次,延长文化产业链,增强非遗传承的活力。市场经济体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不能仅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而应该积极融入市场,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是其融入经济社会的重要措施。近些年来,黄河流域各省区加大了对非遗文化产品的开发力度,创造了一批经典的动漫、电视、电影等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满足了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打开了全新局面。一些由动漫、电视、电影作品衍生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商品一经发售便被抢购一空,大大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为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多可能。除此之外,一些省份还建立了非遗文化馆,建设了许多不同主题的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数字展厅,通过VR等技术还原非遗的整体生态,让年轻人能够沉浸式体验非遗的魅力,大大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在信息时代,数字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不仅是国家的工作,也是每个民众的责任。近几年,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之后的工作中,有关部门应该继续发挥数字技术的力量,做好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工作,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关系,在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为实现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