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与基层科技融合焕发新机

2024-05-11成日晟梁佳

文化产业 2024年5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文创气象

成日晟 梁佳

中国气象局党组在《新时代推进气象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中提到,要继续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深入交流探讨、开展理论宣讲等措施完善我国气象培训体系的建设,同时指出要突出气象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保障作用。气象文化产业是基层气象部门“软学科”服务的新途径与新赛道,实现气象文化产业与基层科技服务链的融合,对提升基层气象部门科研能力、创设地方气象部门“百花齐放”式的气象文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现结合地方气象文化品牌、气象科普文创产品等,对现有气象文化产业的创新途径等展开研究,以此实现气象文化产业与基层科技服务的融合。

气象文化产业与基层科技服务链的融合一方面能够开辟气象文化发展的新赛道,实现气象文化科普资源的活化和科普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有助于基层地区气象科学方法的传递、气象科学精神的培育以及气象科学知识的普及。基于此,本文结合气象文创产品,对气象文化产业发展与基层科技服务链的融合展开探究,深入揭示气象文化创意产品在基层气象科技服务中的应用价值,阐述现阶段基层地区气象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以此实现气象文化产业与基层科技服务链的整合发展。

文化与气象文化分析

不论是气象文化建设,还是实现气象文化与基层科技服务链的整合发展,其首要问题都是明确何为文化以及气象文化,而且对文化与气象文化的理解也会直接影响气象文创产品的设计构思。所谓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文化瑰宝更是不胜枚举,但是新时代下国内却面临文化软实力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中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出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旨在以此拉开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伟大序章。

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广义上的气象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当中关于气象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而狭义上的气象文化多指气象工作人员在气象服务工作过程中长期积累的工作能力、创新意识、职业道德素养、精神风貌等。气象文创产品是气象工作创新意识的集中表现,是创新工作形式的典型代表成果,同时也是彰显气象工作人员精神风貌的最好载体,因此可以将其归结为新时代气象文化建设的创新性成果。此外,在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气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文化与气象事业相互依存且共同进步。在气象事业中做好气象文化建设工作,一方面能够贯彻落实文化自信理论,进一步凝聚广大气象工作人员的智慧成果;另一方面能够为加快落实气象事业现代化夯实基础。由此,中国气象局在《新时代推进气象文化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中提出,要持续推进气象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深化气象文化的研究力度与交流水平,致力于构建一批优秀气象文化科普品牌,举办气象文化周活动,交流展示各类气象文化发展成果,通过开展气象文化作品创作,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气象文化精品,开展气象文化对外交流,提升气象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与引导力。

气象文化对气象文创产品的启发

中国气象局在《措施》中明确提出,为推动当前气象文化的发展,要举办气象文化周活动,通过开展气象文化作品创作,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气象文化精品,最终丰富气象文化的内涵。从历史角度来看,气象伴随人类社会始终,自人类社会雏形出现以后,人们就形成了对气象的初步认识。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气象文化已经实现多元共融,并积累了无数气象文化瑰宝,而这些气象文化为气象文创产品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创作素材与设计灵感。分析气象文化对气象文创产品的启发作用,总结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天气现象

作为人类社会能够直接感知到的天气文化,人们通过观察各类天气变化情况总结经验,并以谚语的形式使这些文化得以流传。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谚语可能缺乏理论支撑,但是在远古时期,这些谚语却代表了人们对气象文化的初步了解。天气情况变幻莫测且风格迥异,不论是晴天、暴雪、台风还是降水,均有独特的文化属性,而这种属性又具有唯一性,即自然界无法复刻这一行为,这种特殊属性就为气象文创提供了灵感。以天气现象为基础打造文创产品,能够使文创产品获得“天气”这一属性,天气文创产品甚至还能成为气候文化的“代名词”。目前,市場中已有融合天气现象的商品,而这些商品同样能够为天气文创产品设计指明方向。比如,2022年上海老字号服装品牌大地与上海气象博物馆的联动:1879年,徐家汇观象台台长能恩斯(1845—1923)依据有限的气象学知识,在当时没有先进科学仪器的情况下以手绘的形式将台风结构图绘制出来,且绘制的台风形态与现在的卫星拍摄图基本一致,而大地服装品牌则将此次天气现象巧妙地融合到服装当中,并使其成为一种服饰元素。这不仅丰富了服装领域的传统涂饰表现方式,还实现了服装文化与气象文化的融合。

气象历史故事

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资源,其中,不少典故与气象密切相关。比如,在“草船借箭”的历史故事中,诸葛亮巧妙利用大雾天气以及顺风逆风,顺利从曹魏带回十万余支箭,而在不久之后,吴蜀与曹魏赤壁鏖兵最终取胜也与大风天气有关。此外,国外也有与气象有关的历史故事,比如,在发生于公元前480年的萨拉米斯海战中,希腊海军能够以少胜多击败波斯舰队,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他们对风力的了解。与气象有关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以文创产品的形式再现这些故事,不仅能够起到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的作用,还能使气象与历史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许多与历史文化有关的文创产品,比如,西安市为宣传盛唐历史文化,分别打造了李白、杨贵妃等人物文创产品(见图1)。这些文创产品在宣传西安历史文化、拉近城市与游客之间的距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气象历史故事文创产品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产品持续演绎与气象有关的历史故事;相较于其他形式,“历史故事+文创产品”的形式更容易吸引大众的注意力,其气象文化传播效果也更加良好。

气象设备

我国在古代就已经出现气象设备,是世界上古代气象观测记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保存气象记录资料最为丰富的国家。公元1424年,我国出现了最早的雨量器——永乐铜制雨量器;而后,在乾隆年间又出现了现存最早的标准制式雨量器(见图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气象设备的功能与类型逐渐丰富,比如,当前可以通过激光云高仪以及微脉冲激光雷达等观测云的状态,通过风杯风速传感设备观测风的状态。这些现代气象设备一部分是依据气象观测原理发明创造出来的,也有一部分是以古代气象观测设备为原型演化而来的。比如,现代社会使用的雨量器就是自古代发展演变而来的,而且不论是造型还是功能,现代的雨量器均与古代雨量设备相一致。可以说,很多现代气象设备承载着古代气象文化历史,并已成为这些历史文化的最好载体。在气象文化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也应当抓住气象设备这一关键文化资源,通过文创产品实现与古代、现代气象设备的联动。当前,国内尚未出现与气象设备有关的文创产品,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借鉴一些其他行业领域的经验。比如,2022年,中国邮政以复古为主题,设计出一批有年代感的文创产品,其原型或已退出历史舞台,却以文创手办的形式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气象文创可以借鉴中国邮政的设计理念,将形形色色的气象设备搬到文创舞台上。由于气象部门所使用的设备非常特殊,普通民众很难自行深入了解气象设备,因此气象部门可以借气象文化实现与基层服务链的对接,以此达到拓宽气象服务渠道,填补现有气象文化服务空白的目的。

气象文化与基层服务链的融合

与党建文化保持高度统一

党建文化是气象文化与基层服务链融合的前提与基础,不论是气象文化建设,还是基层服务活动,都需要以党建文化为载体,这是因为党建文化不仅具备推动政党政治进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重要作用,还能让气象文化在基层服务链中增效出力,并为基层服务链注入强大的活力。在这种情况下,气象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其中,发挥党建文化的作用,不断强化党支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以此维持气象文化的强大动力,并确保气象文化能够与基层服务链完美融合。

加快构建具备当地特色的气象文创品牌

由于可供气象文化文创产品设计应用的气象种类非常有限,因此,在气象文创产品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适当考虑将地方特色与地方气象特色融入文创产品中,这对打造具备当地特色的气象文创品牌有一定的意义。比如,上文提到西安市以“盛唐”为主题设计文创产品,当基层群众接触到相关文创产品后,便能在第一时间想到古代长安的繁华场面。总之,各地区在设计气象文创产品的过程中既要摆脱“气象”因素对产品类型的限制,又要结合当地的气象特征,主动拓宽“气象”的覆盖面积,进而丰富气象文创产品的种类。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沙漠、戈壁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存在密切关联,同时草原等又是基层人民主要的生活环境,气象因素对人们的衣食住行、农业生产等均会造成显著影响。因此,在文创产品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可以实现“地域环境+气象因素+生活生产条件”的绑定,如向基层群众展现沙尘暴这一气象灾害,同时在文创产品中通过组画等形式向基层群众说明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发生规律以及对农业生产等造成的影响。同时,为了发挥文创产品的教育功能,设计人员还可以在产品中说明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由此提升基层群众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发挥气象文创产品的教育功能,气象部门还能借气象文创产品这一形式向基层群众提供更多气象服务。与传统气象服务不同的是,该类服务形式更为新颖,人民群众的接受度更高,因此气象部门通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满足设计文创产品的多功能需求

從设计理念来看,气象文创产品不仅要具备审美功能,带给基层群众以美的感受,还要具备科普教育功能,集审美、科普于一身。比如,浙江自然博物院AR科普文创系列产品以积木、小夜灯等材料为载体,利用AR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使人民群众得以在虚拟情境中沉浸式学习产品所包括的科学知识等。气象作为一门复杂、高深的学科,基层群众对气象学的认知一般仅停留在“天气预报”这一领域,而对气象监测原理、气象信息收集、气象数据分析等内容了解甚少。因此,气象部门可以借助气象文创产品对群众进行科普,并结合气象设备仪器文创模型等提升科普效果。气象部门在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气象服务的过程中,还要加大对气象文创产品的推广力度,发挥气象文化产品的科普价值,以便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气象学科以及气象部门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为气象服务工作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科普宣传和基层科技服务探讨不仅肩负着普及科学知识、传递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使命,还应在基层科技服务新赛道进行探索、在气象文化发展中开辟新的路径,这将有助于科普资源的活化和科普能力的提升。气象文创产品不仅是气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气象部门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桥梁。做好气象文创产品建设工作,将有助于传统气象服务模式的改进与转变,实现气象文化产业发展与基层科技服务链的深度融合。

(作者单位:1.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气象局;2.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气象局)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文创气象
陶溪川文创街区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大国气象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美丽的气象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