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价值意蕴及实践进路

2024-05-10刘雅静

桂海论丛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刘雅静

摘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要求。作为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新质生产力将关注点更多地聚焦于技术和产业领域的“新形态”、过程涵盖和目标锁定的“高质量”,体现了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吸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理论精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跃升,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从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着力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强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等维度协同推进,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加速生成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0-0;F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4)01-0004-11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部署,并将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1]35,明确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1]35。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正是对这些重要部署的积极回应,正是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体现,反映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來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202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再次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3]“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科技创新步入密集活跃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背景下提出的,作为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这一全新命题的提出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学理上的厘定,明晰其内生动力、理论渊源和价值意蕴,进而探索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进路,应成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

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及理论渊源

(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

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无疑将引发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生产力革命”,即推动传统生产力向现代生产力的迭代跃迁,这一战略抉择和全新探索,有助于稳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变革与创新。因此,厘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逻辑,明晰其基本特征,应成为解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生产力变革的逻辑起点。在当下全球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情境中,新质生产力将关注点更多地聚焦于技术和产业领域的“新形态”、过程涵盖和目标锁定的“高质量”,体现了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其核心内涵包括以下两点:

1.新质生产力之“新”:关涉科学技术和产业领域的“新形态”

新质生产力中的“新”内涵丰富,涉及新产业、新技术、新领域、新模式、新业态、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等,其主导和关键则在于创新驱动。就其本质而言,新质生产力与新兴科学技术、生产要素和产业形态密切相关。作为新质生产力的起点,“新”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代表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密不可分,其核心要义是要通过对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新生产要素的深入挖掘,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进而开辟出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出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从一定意义上讲,新质生产力是各类创新科技对传统生产力进行“武装”后的产物;更确切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科技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对传统生产力进行颠覆性改造后的结果。这意味着科技创新已从生产力提升的外在手段日益转变为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核心,其在生产力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明显的跃迁,从之前的辅助地位跃升至核心地位,进而使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决定性力量。总体而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新质生产力是更加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要素、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新形式、新样态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新的飞跃,更加契合新发展理念,能够在克服传统生产力种种缺陷的基础上,依托新兴科学技术的转化应用和新兴产业形态的生成与培育,构筑物质价值创造的新机制,将会引发技术经济范式的革命性变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对中国在经济领域实现由大到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新质生产力之“质”:聚焦发展过程和目标锁定的“高质量”

生产力发展涵盖量的增加与质的飞跃两个方面。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生产力,具有科技含量高、关涉领域新、要素配置优等特征,代表着生产力水平质的跃升和变迁。新质生产力的“质”虽具有多重含义,但其基准则定位于高质量发展。这一定位源于生产力的变革趋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的高度一致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28这是基于对国际局势的正确研判、对我国所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精准把握,在顶层设计层面将高质量发展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4]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表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种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领域的发展,关涉多个层面,但其中最基础的支撑和最有效的引擎均来自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先进生产力。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将会推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根本性改变,即由数量合理积累朝向质量有效提升的目标演进。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创新被视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方面要求通过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增强生产力的整体效能,另一方面更为注重以先进生产要素的最优排列组合提升生产力的协同效率。而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则进一步深化了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的最新质态,能够直面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痛点和短板,摆脱对传统经济增长路径的依赖,强调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检验标准和终极目标,以求真务实的科技创新、高效顺畅的成果转化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深度融入经济发展,将成为引领经济内源动力转变、将潜在发展势能转化为现实发展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驱动要素,指明了支撑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

新质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表述和诠释,具有牢固的理论根基。新质生产力既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在逻辑蕴含,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积极探索中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1.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汲取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范畴。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作为“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使其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5],它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它是影响社会形态和时代变迁的决定要素。他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產。”[6]172这一重要论断表明生产力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形态的变迁,而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也将呈现出不同的新质态。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7]520这表明,“新的生产力”更为强调生产力质的方面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的量的方面的增加。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这一关键要素对于生产力“质”的提升的重要价值。他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作用物的力量,而这种作用物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而是取决于科学的一般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这种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8]他强调:“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6]27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生产方式时指出:“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9]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论述阐明了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在推动先进生产力逐步取代落后生产力中的驱动作用,也进一步揭示了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本身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生产力迭代升级的必然趋向。

2.源自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不懈理论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赓续和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指导,从实践层面不断探索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另一方面,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对生产力发展理论进行不断创新发展,将成功经验上升至理论高度,重塑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逻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落后农业国的特殊国情下开启社会主义建设的,面对极为薄弱的工业基础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10]351他强调:“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0]351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邓小平同志基于对国际经济与科技发展大势的准确判断,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1]的重要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发展。江泽民同志结合科技发展新态势,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胡锦涛同志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他提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原动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技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地决定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12]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新态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洞察世界生产力发展新趋势,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3]7,强调“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14],以高度自觉的历史主动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与形成夯实了历史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33,表明新质生产力是在科技、人才、创新“三位一体”有机融合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和命题的提出,既涵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跃升的经验性总结,又面向未来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性判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超越,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面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奠定了思想理论根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

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意蕴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世界格局加速演变、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背景下,顺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破解新问题的理论结晶,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要素禀赋条件和国际环境变化及世界科技革命新特征等作出的重大论断和前瞻谋划,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培育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方面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当前,科学技术创新的速度、广度、深度及融合度前所未有,促发了生产力要素、性质、结构的革命性变化,社会生产力发展质量和水平日益成为主导国家前途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在此背景下,借助日趋完善的创新制度体系与自主可控的核心科学技术,以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是我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积蓄发展新动能、形成竞争新优势,从而有效纾解国际竞争压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战略抉择。

(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是生产力进步与人的发展的统一。立足于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深刻把握,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然成为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标。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科学技术的突破促发的生产力进步,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针对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基本事实,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科技发展的方向,初步实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深刻洞察科学技术所蕴藏的巨大力量,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将科学技术提升为“第一生产力”,将科技创新全面嵌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持续培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使社会生产力落后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创新被视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以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产业转型,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然而,从国内来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需求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伴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面对资源红利和数量型人口红利已逐渐减弱的状况,拼资源、拼廉价劳动力的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在此现实背景下,推动生产力升级换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正当其时。从国际来看,当前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进入了空前的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重构世界发展格局、重塑全球产业结构,新质生产力呼之欲出。从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来看,作为人类社会先进的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能够提供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具备最强的社会财富创造能力,能够将人从工具地位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因素。由此可见,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生产力水平的总体跃升,最终实现人民群众对社会生产力的全部占有以及每一个人作为社会性存在的富有,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本质遵循,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认为,“一个工业民族,当它一般地达到它的历史高峰的时候,也就达到它的生产高峰”[15]。这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与其历史地位相当的。对马克思的这一重要论断作进一步的延伸,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该国的现代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6],并在对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的敏锐洞察基础上,极具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概念,这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语境下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的体现时代特征的最新解读。追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表征之一。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机理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必然深嵌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之中和全局视野之下,并将深度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全面实现。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最新表达,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和生成为我们从生产力角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明确的理论根据,而新时代我国必须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则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利契机。在当前错综复杂、风起云涌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影响下,外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而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7]538,这意味着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成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跃升,依托高水平科技创新构筑起新质生产力,推进我国在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和发展道路上的根本性转型。这就要求我国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生产力升级换代的契机,瞄准世界前沿科技,提高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差距,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生产力质的飞跃突破影响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从根本上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有效应对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先导、基石和支柱,稳步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进路

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水平的跃升涉及理念、技术、人才、产业等关键构成要素的多方位支持和保障。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实现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变和跃升,逐步实现我国在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上的根本转型,需要依托系统性的路径建构,从发展理念、创新体系、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等维度协同推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思想根基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引擎的新型生产力,其生成和进阶对创新有着强烈的需求。而以创新发展促成生产力跃升作为人类社会追求进步的至为关键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则凸显了创新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它贯穿生产力发展的全过程,其影响力、辐射力和支撑力涵盖了生产力发展的诸多因素。创新作为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进的历史过程,需要依托科学技术的渐进式发展和关键性突破。尽管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依然隐含有大而不强的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发展理念将创新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强调以创新为发展基点提升生产力质量和效益、引领和驱动生产力跃升,可谓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找准了破解难题的突破口,对深化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关系的认识、找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正确方向、促进新质生产力的生成和进阶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为我国以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和培育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赢得新时代综合国力竞争先机提供了战略指引和根本路径。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与践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发展之于生产力进步的强大推动作用,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17],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1]35,从战略高度阐明了创新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时代内涵。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已经开启,在这一极为关键的历史时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能力的强大支撑,全党全国上下必须牢固树立、长期坚持、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将创新发展放在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迭代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位置,以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二)坚持不懈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为牵引,以产业优化升级为发展方向,更关注重点、关键领域的颠覆性科技创新突破,以开辟出生产要素投入更少、资源配置效率更高、经济社会效益更好、生态环境成本更低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正在兴起,世界局势复杂多变,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变量。习近平总书记从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作出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18]的前瞻判断。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稳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力“质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我国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科技创新要实现从“跟跑者”向“并行者”再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依然任重道远,可谓是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必须聚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持续发力,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创新所蕴含的巨大潜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和持续发展。

首先,应遵循将科技进步建立在自主创新基点上的原则,注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整体规划和路线设定,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尽快在国家层面制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发展战略纲要,明确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向和重点,在遵循科技发展内在规律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在牢牢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战略主动的同时,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赋予新动能、新优势。其次,加快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依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攻关力度。秉持问题导向,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颠覆性技术为重心,对诸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科技、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予以高度重视,集聚优势力量和资源,专门设置关键核心科技研究部门,加快部署重大科技研究专项,在科技创新人才、研发资金、科研仪器设施等关键要素供给方面加大保障力度,使这些部门成为我国研发和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的生力军,打好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最后,积极促进政府引领支持与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关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难度,有效发挥政府对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系统谋划和资源整合作用,又要持续激发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内生动力;既要重视国有企业作为中坚创新主体的功能发挥,也要通过成立研创项目专项基金、建立覆盖广泛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确保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地等切实有效的举措,对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民营企业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实质性支持,积极引导其参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达到整合和集聚各方力量协同攻关突破的目的,进而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全面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和有序发展。

(三)着力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充裕的人才资源保障

人作为生产力的创造者、使用者,是新质生产力塑造和培育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马克思认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19]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人才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13]119他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和显著优势。”[20]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智力支持。目前,我国科技人才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为实现生产力跃升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大国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围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高端创新人才的较量日趋激烈,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大而不强、基础研究人才短缺、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储备不足、培育滞后以及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等短板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相关高精尖创新人才储备明显不足,战略科学家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比较缺乏,不利于高精尖项目、颠覆性技术的研发攻关。

要破解以上难题,为新质生产力的生成和进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需要站在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三个维度协同发力。首先,建设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育力度。一方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快构建一流大学体系,持续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对现有学科和专业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升级,优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资源配置,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培育和科技创新能力训练,增加紧缺高素质科技人才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加强领军型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选拔。应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以全国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等为平台和载体,培养出更多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顶尖创新团队。同时,鼓励、支持发达地区率先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人才枢纽和国际人才高地,以更具吸引力的科研环境和更大的支持力度引进、集聚海外顶尖人才和战略性科技创新人才,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实力。其次,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坚持为科技创新人才松绑的改革方向,优化科研组织体系,赋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更大的技术路线选择权和人财物支配权。最后,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公平、公正、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科技创新氛围。加快构建以创新能力、实际贡献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人才评价体系,从根本上推动科技创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让科技创新人才获得与其创造价值和实际贡献相匹配的物质回报和精神激励,进而最大限度激发、释放各类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四)强力支持戰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产业牵引

产业作为经济之本,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最终呈现载体,因而产业体系的现代化程度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准。当前,前沿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有效转化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变革跃升的关键驱动和世界各国新一轮竞争的重要场域。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洞察到发达国家均加速布局前沿颠覆性科技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的深度运用,指出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1]3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重大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21]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发挥关键带动作用的存在,具有创新资源高度密集、前沿及颠覆性技术集中呈现的特点,蕴藏着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引领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新赛道,非常适宜成为孕育、催生、培植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

首先,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以更大力度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进而依托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发释放新质生产力,构筑新的竞争优势,稳步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占位。为此,在国家层面,应通过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的有效实施,以更大力度、更高效率整合科技创新要素和资源,依托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集聚、高能级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的搭建及高效科技成果转换机制的构建,以系统优势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在地方层面,各地区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瞄准潜在的产业变革新领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在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类脑智能、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领域超前谋划和布局,加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储备,加快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攻关,切实提高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率,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的全新产业生态,持续提升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打造一批新质生产力的行业领军型企业、产业示范基地和典型产业集群。其次,注重产业环境塑造,持续完善、优化产业支持政策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效率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性保障。具体而言,需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特点和演进规律,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顶层设计,引导社会对产业升级方向的正确认知,增强市场主体投资信心。就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十三五”以来,我国相关政策支持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外,我国又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当务之急是要扎实推进专项规划和宏观政策的细化优化和落实落地,增强政策的持续性和衔接性,规范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平稳健康发展。就未来产业而言,由于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相关的发展专项规划,因此,需及时总结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立足未来产业的“未来”属性,从产业格局重塑与产业链价值链重构的视角出发,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战略导向,从要素支撑与保障、产业和市场培育等维度精准发力,完善配套性鼓励和引导政策,推动未来产业高起点布局、高效率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9-10(1).

[3]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3-09-09(1).

[4]邱超奕,齐志明,王瑨,等.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N].人民日报,2023-03-11(10).

[5]徐光春.马克思主义大辞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7:58.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0.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27.

[10]毛澤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12]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0-06-08(2).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4]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81.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36.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92.

[17]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10(2).

[1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01.

[19]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3.

[20]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J].求是,2021(24):6.

[2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28.

责任编辑韦荣锋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