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应急产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及路径
2024-05-10中共广西区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课题组
摘要:应急产业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特殊的地缘区位和自然环境决定了其面临更加复杂的应急管理形势,亟须大力发展应急产业,以满足应急管理的需要。当前,广西应急产业发展面临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东盟深化区域合作以及自身发展战略等多重机遇,但也存在不少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广西要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明确应急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完善支持配套政策、重点推进园区建设、大力推进产业人才培养等,进一步推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广西;应急产业;公共安全
中图分类号:F127;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4)01-0075-09
基金项目:2021年度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培育项目(2021PY02)。
应急产业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先导作用日益凸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1]54,“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1]54。这既为应急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又对应急产业发展和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同时,我国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2]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是全国唯一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中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华南地区通向西南地区的枢纽,特殊的地缘区位和自然环境决定了广西面临复杂的应急管理形势。当前广西应急产业发展仍相对滞后,亟须大力发展应急产业,不断满足区域应急管理的需要。
一、广西发展应急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广西发展应急产业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重要部署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凸显了应急管理在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广西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同时又是边境地区,在维护国家安全上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隐蔽险情长期存在、尖锐复杂。广西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各类自然灾害和道路交通等事故隐患交织叠加、易发多发。随着广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概率更高、防控难度更大。这些影响国家安全和边疆社会稳定风险因素的存在,不仅对广西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也对发展应急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广西发展应急产业能为防范和应对突發事件提供物质保障、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对于提升基础设施和生产经营单位本质安全水平、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提高广西公共安全基础水平的迫切要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和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需要。
(二)广西发展应急产业是广西服务国家周边外交战略,在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更好发挥作用的需要
东盟是中国近邻,也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方向。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份,在国家安全稳定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边疆安则国家安。加快广西应急产业发展,为可能造成重大安全风险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应急专用产品和服务,对于提高广西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持边疆地区和谐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西、守好祖国“南大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与东盟同处自然灾害频发区域,自然灾害种类相似。当前,正值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起步之际,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大力发展应急产业,对于推动中国—东盟应急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区域灾害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广西发展应急产业是调整和优化广西产业结构,催生新业态,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
应急产业作为国家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具有安全和发展双重属性,发展前景广阔,是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内容。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部署2024年的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广西要积极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众安全意识提高,社会各方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加快发展广西应急产业,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的同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广西中小微企业发展,增强广西经济活力,扩大社会就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广西应急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一)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广西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频发和多发的趋势日渐明显,公共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外溢性加剧,不仅给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压力,也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增加了潜在风险和新隐患。因此,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为应急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产业发展政策不断深化,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保证。我国应急产业发展历程短,属于新兴朝阳产业。从“十一五”规划[3]起国家开始关注应急产业;“十二五”规划[4]首次对应急领域各层面进行了细节性的规划描述;“十三五”规划[5]则首次提出“风险管控体系”的概念,并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引入基层;“十四五”规划[6]中不仅明确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还首次将应急产业基地规划纳入安全保障工程中,明确提出了应急产业建设量化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7]中共中央、国务院从安全生产领域、信息通信领域、应急物资生产领域、应急救援能力领域、综合应急保障领域和社会协同应对领域等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推动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产业建设,将应急产业建设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2.建设投资进一步加大,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支撑。2021年4月,2021石化产业发展大会在广西钦州市召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领导出席指导,大会解读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将钦州石化产业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重点打造的五大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之一的泛大湾区石化产业集群。2021年11月,广西实施《广西钦州石化产业园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政府加强对钦州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在有关规划编制、体制创新、政策实施、用地保障、节能降耗、环境容量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目前,钦州石化产业园的园区专业配套服务日臻完善,北部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等重要配套设施正积极推进,将全面提升应急抢险救援处置能力,为广西应急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二)中国—东盟深化区域合作为广西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1.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基地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区域环境。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应急管理合作基地的区位优势明显。广西的交通运输环境不断改善,公路、铁路、航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通达东盟国家的交通网络较为顺畅。广西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物流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应急物资配送资源丰富,物流企业培育良好。广西应急物资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较高,应急物资在生产、包装、运输、储备、采购、服务等方面经受了历次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应急物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比较完备。广西已建有中央救灾物资南宁储备库,自治区、市、县、乡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基本形成以自治区级库为龙头、市级库为骨干、县级库为基础、乡镇储备点为补充的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应急救援培训基地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合作经验,如广西消防救援总队非常重视与东盟国家在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领域的交流合作。2015年,派出化工救援专业队赴马来西亚参加东盟救灾演习。2018年,成功举办第二届东盟地区论坛城市应急救援研讨班。当前,广西正积极推进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基地建设,利用南宁市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国家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的区位优势,打造应急管理的交流合作平台。
2.RCEP正式生效实施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3.0版为广西应急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后,各成员国将兑现货物贸易自由化承诺,成员国之间贸易关税减让,促进区域内经贸往来。这为广西应急产业带来无关税或低关税的优势,从而扩大优质商品进口和优势产品出口。同时,由于通关便利化带来的物流优势,为广西应急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通过采取预裁定、抵达前处理、信息技术运用等手段促进快速通关,提升物流环节衔接转换、联运转运效率,从通关模式、通关流程、通关效率、通关成本等方面实现通关便利化,为应急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3.中国—东盟博览会提供了扎实的产业发展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展销平台,有效促进了应急产业建设。首先,实现以较低的成本接触更多有效客户。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能够直接跟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向客户全方位展示产品,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沟通的效率和质量更高,成交的概率更大。其次,展现企业实力,树立品牌形象。可以通过展台的设计、参展人员的专业性,以及对整个参展流程的把控和服务的专业性,给应急产业的同行和客户产生深刻的影响,树立好品牌形象,有助于挖掘更多潜在客户,获取更多的合作机会。
(三)广西发展战略为广西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1.北部湾石化产业发展有力促进应急产业发展。广西印发的《2020年全区制造业发展攻坚突破年实施方案》中提出,通过深入推进绿色化工新材料等九大产业集群建设,将北部湾石化产业集聚区建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世界级石化基地[8]。当前,广西已经培育形成了行业门类比较齐全、产品结构比较丰富、技术水平比较先进、具有一定规模的石化产业,为应急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有力支持应急产业发展。应急产业发展能为平陆运河经济带当中的石化企业等提供多元化、定制化的应急产品与服务,如智能化安全工程、网络信息安全工程、消防安全工程、系统控制工程、应急救援工程等专业化、精细化的应急处置方案,有力提升石油石化行业安全生产与应急保障水平,推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体系能力现代化,强化广西石油石化企业的应急硬实力。钦州石化产业园入驻的各类相关企业近百家,2023年1—6月该园区重点企业完成工业产值达505亿元[9]。要保障如此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活动安全有序,就必须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精准治理,切实做到安全监管与服务企业相结合。
3.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生产协同优势。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深化,广西制造业不断向科技创新方向转型。当前,广西机械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初步建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广西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随着广西不断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产业转移带来的产能增量,将有力推动广西应急产业实现上下游一体化、联动发展,从而获得生产协同优势。
三、广西应急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一)企業零散经营,产业集群效应不足
广西存量工业企业存在“小、散、弱”的问题,在应急产业中能够走出广西、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较少。以装备制造业为例,近年来广西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对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有所提高,但仍处于加快转型升级、完善产品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攻坚时期。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装备制造业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规模优势不足、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高端产业相对滞后、效益水平不高等问题,影响着整个产业提升的步伐。
(二)科技创新程度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应急产业所涉及的产品使用环境具有“急、难、险、重、大”的特点,“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对应急救援一以贯之的要求,应急特征决定了其产业发展在科技创新和投入上均高于一般产品。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数据显示,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广西科技创新水平仅位列第22位[10]。
(三)专业人才匮乏,专业团队不足
目前广西从应急基础教育到专业培训,从行业技术需求到应急管理需求,从服务需求到产业需求,均没有体系化的人才培养系统,应急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还未能得到有效保障,亟须培养应急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着眼于构建与实施科学完整的应急人才培养体系,广西高等教育及相关行业部门、社会培训服务机构和行业团体需分层级和分板块做好应急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共同肩负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担当的应急人才的使命。
(四)缺乏产业基金,金融支持不足
目前,广西还没有应急产业发展相关专项基金以及配套的产业扶持资金,没有对应急产业关键技术和产品进行研发,如应急救援装备等尖端性产业没有得到重点资金支持,影响了应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制约了技术创新型项目和安全可靠的应急产品生产和服务项目的孵化与发展。
(五)政策支持有待加强
广西现有制造工业、信息技术、安全卫生、医疗器械等领域产品中均有应急属性产品,但相关企业生产此类产品更多以市场需求和利润实现为优先考虑,没有得到来自应急产业顶层规划的指引,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还有待提升。因此,大力发展广西应急产业仍需进一步完善应急产业的相关规划,把应急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四、大力发展广西应急产业的路径
(一)明确广西应急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要增强内外联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11],“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在商贸、劳务、产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11]。广西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以此推动广西成为面向东盟的应急产业发展的主要阵地,使广西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应急产业要素的聚集地。要突出跨境特色,聚焦应急物资和装备生产制造、贸易、物流、市场、服务等全链条重点环节,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建成若干条以广西为基地、以面向东盟为主要特色,高效连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川渝滇黔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跨境应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要在构建现代应急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围绕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基地、中国—东盟安全应急产业园等,为优质产业项目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要发挥“链主”作用,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引育壮大应急产业“链主”企业。通过“链主”企业的龙头作用,带动广西应急产业的发展。
(二)持续完善顶层设计
1.成立应急产业发展协调机构。建议成立广西应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自治区应急管理厅、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自治区地震局、自治区气象局等,下设办公室,可以考虑放在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或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其职责是做好广西应急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助力搭建应急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等。
2.出台相关重要政策文件。建议出台发展广西应急产业的相关文件以及应急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应急产业的政策措施、方法步骤、组织机构、地方政府职责、企业职责、监督检查、绩效评判等,把发展应急产业的工作抓好抓实。
3.编制应急产业统计栏目和制定相关标准。加快制订和完善应急产品和应急服务标准,建立健全广西应急产业的运行监测分析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完善应急产业认证制度,鼓励广西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国内外应急产品和服务标准制定、修订工作,鼓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应急产业标准目录清单,帮助相关企业提升标准化水平,促进应急产品升级。
(三)进一步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1.加大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对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的应急产品和服务,在有关投资、科研等计划中给予支持;建立政府引导应急产业发展投入机制,落实和完善适用于应急产业的税收政策[12]。加大对企业研究与开发、产业化、技术改造的财政资金补助力度,按研究与开发投入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企业财政补贴。对新认定的创新平台、列入《推广先进与淘汰落后安全技术装备目录》的产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或获得工业企业名牌产品的企业,根据评价等级及广西实际情况,给予一定奖励。此外,还可对有一定销售额且纳税行为规范的小微企业,通过银税互动、以税定贷等方式解决无担保贷款问题。
2.完善投融资政策。为吸引民间资本、金融资本、私募股权投资等投向广西应急产业,应考虑向国家申请在广西设立应急产品期权交易、应急产业股权交易等场所,调动各方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使新的应急企业能够获得投资资金,解决企业的启动资金问题。
3.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的透明度和便利度,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组建应急產品企业注册公司,免费协助有关人员或企业登记注册工作,从而吸引社会资本和多方力量参与应急产业发展,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应急产业发展内生动力[13]。
(四)加强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合作
1.建立“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按照“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办学定位,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合作。组建以应急救援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为主的专业群,为东盟国家培养输送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领域所急需的多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借智借力开展中国—东盟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重点课题研究、重要政策制定、重大决策咨询等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常态化举办应急救援管理论坛、学术交流、应急指挥员集训、演习演练、应急装备和技术展、应急装备技能操作培训、应急技能竞赛等。加强对东盟国家开展应急方面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东盟国家的灾害现状、灾害管理水平、应急产业现状及人才需求等情况,制定符合东盟国家需求的应急物资目录和标准等。加大宣传力度,以论坛为契机加强与东盟国家领事馆交流合作,做好应急科普宣传工作。
2.举办中国—东盟应急产业博览会。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中国—东盟应急产业博览会,通过会展集聚带动产业集聚,推进产学研对接、产需对接、产融对接[14]。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救灾技术装备、消防救援体系、医疗体系建设、应急救灾物资供应、高新技术融合发展产业、应急通信和指挥、交通物流、特种装备和公众防灾减灾应急文化教育普及等多层次、多方面加强建设和管理。联合国内相关展览会,共同举办中国—东盟应急产业专题展览,组织中国—东盟应急产业发展和应急管理交流论坛,共谋应急产业发展。
(五)推进有关应急产业园区建设
1.组建中国—东盟安全应急产业园。根据《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将在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中国—东盟安全应急产业园。广西要立足南宁高新区已有相关企业,大力引进广西区外消防、森林防灭火、防汛、救援设备、储能设备等应急产品生产企业以及提供应急演练、培训等应急服务企业。
2.组建柳州应急车辆和工程救援设备产業园。依托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组建柳州应急车辆和工程救援设备产业园,推动应急车辆和工程救援车辆生产集群化发展。
3.组建玉林应急电力产业园。以龙潭产业园为基础组建玉林应急电力产业园,围绕应急电力设备制造加工、电工电器检测业,补齐电子电器深加工业,并延伸发展电线电缆、变压器等高端制造,打造集电力施工、电力设备制造及检验检测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特色产业链。
(六)大力培养产业人才
1.建设应急安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跨学校、不限于应急专业的多学科集群。通过实施应急技能人才培育示范项目,依托广西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人才创业平台、大学生创业平台、引智服务平台等,以及广西大学、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加快培养应急产业所需的人才队伍。建设安防与应急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打造教、学、练、战、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基地。
2.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应急产业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重点培养技术型的蓝领人才和创新型、复合型的核心技术科研人才,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产业领军人才。树立人才全球化观念,完善相关人才引进、培养等配套政策,加大对应急产业相关领域高端人才的扶持力度,努力营造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注重保护人才的创新成果。结合广西应急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人才管理办法,建立适合未来应急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
3.完善人才配套支持政策。要加大产业领军人才引进力度。按照“人才+项目”引才模式,加快引进应急产业急需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领军型、紧缺型、复合型人才及研发团队。对开展岗前就业技能培训、专业技能提升培训、职工安全技能培训的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
4.充分保护知识产权。清晰的政策、法律、法规,对人才研究成果的充分认可肯定,是留住人才的关键。要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确发明人或主要研究人员对应急产业研究成果的处置权利,明确发明人或主要研究人员的收益,包括与发明、科研成果相关的产品上市,可以根据成果在产品中的作用确定发明人或主要研究人员的收益比重,保障有关人员的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9-1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3):178-22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1-03-17(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03-18(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人民日报,2021-03-13(1).
[7]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20-02-15(1).
[8]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全区制造业发展攻坚突破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20〕26号)[EB/OL].(2020-05-07)[2023-12-10].http://www. gxzf.gov.cn/html/zfgb/2020nzfgb/dqq-84613/zzqrmzfwj2020061602/tq788531.shtml.
[9]罗继梅,劳干琼.聚力千亿级产业链条支撑万亿级产业集群[N].广西日报,2023-09-14(8).
[10]《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发布[EB/OL].(2023-12-18)[2024-01-13].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9680.
[11]习近平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N].人民日报,2023-12-16(1).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1):38-43.
[13]陈莉,廖义军.多措并举加快应急产业发展[EB/OL].(2020-02-12)[2023-07-16]. http://www.qstheory.cn/llwx/2020-02/12/c_1125562554.htm.
[14]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部财政部科技部关于加快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32):30-34.
责任编辑王彩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