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全世界都想上的课》
2024-05-10王聪颖
王聪颖
很荣幸,我邂逅了黑岩祐治著的《全世界都想上的课》。全世界都想上的课是怎样的课呢?带着这种好奇,我沉浸字里行间。
从书中看到“恩师”的样子
桥本武是黑岩祐治的老师,是一位在神户私立滩校任教达50年之久的国学老师。
黑岩祐治讲述了“恩师”的六种样子:一是有能力满足期待,即能通过授課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事物的关注;二是不辞劳苦,有创意、有个性、有笑声、有味道、能钻研;三是做永远的挑战者,即想法新于常人、不纠缠于琐事、永远保持好奇之心;四是拥有自己的世界,即做有吸引力的人,活出自己的个性,活出丰富的色彩;五是不厌于绕远而行,让授课于20年后大放光芒;六是要以坚定的信念和火一样的热情与学生碰撞。
从桥本武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的钥匙不在别处,而是握在教师的手里。教师以火一样的热情与学生交流碰撞,把火一样的激情深深印入每一位学生的脑海,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恩师”,必将成就教育该有的样子。
从书里发现语文教学的本质
桥本武带领学生只是在修习《银汤匙》吗?显然不是。他利用这本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跑题、绕远、走岔道”等方式给了学生真正的学习能力、国语能力、生存能力。桥本武从语文绕到了全学科的学习,从全学科的学习绕到了学习能力的生长,从学习能力的生长绕到了面对未来解决问题的一种及多种能力,最后绕到了学生在未来世界的生活状态、生活能力和生活方式上去。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实施,在围绕“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下,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阅读指导,提高读书品味”,强调向课外阅读的延展,在语文课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构建由教读、自读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这也正与桥本武的貌似天马行空、实则紧密相连的“超级大跑题”有着密不可分的深度联系。
帕斯卡尔曾说:“人,就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我很庆幸与《全世界都想上的课》相遇,也在阅读中看到了教师的光芒和教育的理想。愿每一个有幸与这本书相遇的人,都能从桥本武先生的话语中有所感悟,从而获得心灵自由的能力,突破藩篱,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