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后”大学生群体精神需求问题研究
2024-05-10李文英王菁华
李文英,王菁华
(宁波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逐渐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所谓的“美好生活需求”既指物质生活的丰富,也指精神生活的提升。使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其健康成长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提升其精神生活水平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然而,新时代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以及多元文化思潮的激荡交织,深刻影响着“零零后”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与价值判断。如何以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精准分析该群体的精神需求特征,并引导其走出迷茫、树立崇高的精神价值追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的难点。
一、关注“零零后”大学生精神需求问题的理论基础和社会背景
(一)马克思精神需求理论
需求即需要。《辞海》把“需要”定义为“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脑中的反映”[2]。黄楠森等主编的《人学词典》把“需要”解释为“有机体、人和整个社会的一种特殊状态”[3]。心理学则把需要看作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动力与行为的基本动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需要层次论”,将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 个由低到高的层次[4]121。马克思在多篇著作中对“人的需要”理论均有涉及和讨论,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首次提出了“人的需要”这一概念,而后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又对这一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并将其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精神需求”的概念,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与人的精神需要理论、精神生产与精神发展理论、物质与精神关系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对探讨精神需求问题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马克思认为,人是有需求的。他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人有肉体的需求、交往的需求、个人的需求[5]。马克思认为,精神需求是“同物质相对立、和意识相一致的哲学范畴,是人的意识、思维和一般心理状态的总称”[6]132,“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7]。马克思还在《资本论》《论犹太人问题》等著作中对人的需求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其理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人的精神需求理论基于对人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人的精神需求是人的真正本质,是实践和创造性的、多样化和动态发展的;人们实现自己的精神需求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前提;人的精神需求能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于精神需求的内涵,不同学者持有不同观点。袁贵仁认为,“人的精神需要就像人体需要维生素一样,没有意识、理性、意志等精神活动的生命就是缺乏人性的动物的生命”[8]。薛晓阳认为,“人的生活意义全部在于人的精神的高贵性,是精神给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给予关系是不能被颠倒的”[9]28。张嘉昇认为,“人的需要的社会性、客观物质性以及历史和无限性,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始终的,是一个永恒的范畴”[10]26。刘锋认为,“需要专指主体人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愿望、志向和追求,而与客观物质世界发生隐性和显性联系的必然性条件和状态”[11]。
上述学者关于精神需求的观点虽有差异,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即精神需求是人的本性,是人类生活特有且不可缺少的。从内容上看,人的精神需求虽以物质需要为基础,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程度上看,人的需求是有层次区别的,精神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其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为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跃进的历史进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123。
(二)社会背景与“零零后”大学生的精神需求
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生不同阶段的精神需求必然刻上时代烙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提道:“我注意到,今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多已经退休,大批‘零零后’进入高校校园。”[12]新时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日新月异等都使“零零后”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
1. 经济转型和社交媒体的影响
一是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我国社会引入了竞争机制,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民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日益开放的背景下,文化由单一、封闭、排他逐渐向多元、开放、交融发展,大学生群体在汲取世界不同民族文化养分、不断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精神生活单调,消极对待竞争,“躺平”“啃老”“摆烂”成为不少年轻人的选择,其成长发展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二是网络技术。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方面的,还包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更新。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媒介的更迭创新改变了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方式,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共享,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知识获取渠道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其学习更加快捷和高效。同时,网络的便捷性和互动性还提升了大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扩大了其社交圈子,年轻人的思想交流与碰撞更能激发其创意和想象力,这有利于其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但是,论坛、微博、微信、QQ等的盛行,也并非都是积极的,不仅会出现信息超载、隐私泄露等问题,还会造成一些学生因沉迷虚拟世界而荒废学业。
2.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家庭结构的影响
“零零后”大学生成长于新世纪,亲身经历了我国经济腾飞和国际影响力巨大提升的过程。从身心发育看,“零零后”大学生的父母大多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的独生子女,其家庭结构是典型的“4+2+1”。经济条件较好、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子女教育管理方式倾向于民主型,这使得一些“零零后”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层面呈现出自信、进取、自我意识强的特点,其情感丰富多变,在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从思想行为看,“零零后”大学生开放程度高、自主意识强、思想活跃,追求个性,强调个人尊严,重视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对不同价值观念、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包容性强。然而,现实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压力也导致其重视现实利益的获取,物欲化倾向、道德冷漠化倾向较为严重。
3.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与职业规划需求
批判性思维是“零零后”大学生群体精神需求的重要方面。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零零后”大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以对海量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和筛选,使其在面对社会或个人问题时,能够做出客观判断和明智决策。创造力也是“零零后”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之一。创造力是指通过独立思考,能够提出新颖观点和解决方案的能力。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创造力是一种重要竞争力。培养创造力可以激发“零零后”大学生的潜能,使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提出独到见解和解决方案。此外,创造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在艺术、科技和创业等领域发现和创造机会。在当今社会,“零零后”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多样的职业选择,职业规划对其以后的人生和发展尤为重要,他们需要通过明确自己的兴趣、优势和价值观,来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零零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精神需求是人类意识的高级形态,为人类发展所必须,主要包括自我实现、归属感、尊重、安全等内容,既涉及人的基本生存问题,也关系人的情感、社交和认知发展,精神需求的满足对于个人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人的精神需求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征。
(一)“零零后”大学生的精神需求特征
1. 多层次性
人的一切活动都由人的需求引起,都围绕人的需求进行。人的精神需求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形成与满足的,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不断满足的过程也就是人们的精神动力不断增强的过程……精神需求可以分为精神适存需求、精神发展需求和精神完善需求”[4]121。精神适存需求是人们作为社会成员或个体角色所必备的最基本精神需求,包括亲情、友情、爱情、自尊、尊严、归属感等;精神发展需求是人们在精神上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实现精神进步的需求,如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新知识和情感充实;精神完善需求则指人们对生活、生命、人生价值及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的最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包括文化创造、个性发展、精神信仰等。为了解“零零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现实状况,以科学合理地引导其精神需求,笔者以浙江省30 所①本科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在线调查问卷5250 份,收回4830 份,结果调查率为92.1%。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从10 个维度展开,依次为: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需求,求知需求,情感(亲情、友情和爱情)需求,荣誉、自尊和获得感需求,社交需求,心理健康需求,个性需求,生活品质需求,休闲娱乐需求,其他精神需求。问卷共设置问题100道。本次调查全部以网络方式进行,通过问卷星系统,分别设计了微信版和网页版问卷,问题编排遵循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规律,由浅入深。对本次调查所收集的数据,笔者运用SPSS进行了频次分析和交叉分析,依此可以深入细致了解“零零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通过对调研问卷的多维度分析可以发现,“零零后”大学生精神需求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求知需求、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需求、情感需求、生活品质需求、自尊和获得感需求、个性需求、休闲娱乐需求、心理健康需求、社交需求和其他需求。其中排在前三位的需求占比分别是求知需求(100%)、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需求(97.2%)、情感需求(96.5%)。这组数据反映出德育即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密切,德育体现了教育的社会性和阶段性,德育与教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共同育人。当前,高校重视“零零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的学习,“零零后”大学生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积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学习为人民服务精神;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理想信念。此外,调查结果显示,“零零后”大学生的社交需求占比仅为37%,为各精神需求层次最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零零后”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化时代,是互联网的原生代用户,对网络有着天然的依赖,其学习、生活、交友、娱乐、消费等绝大多数行为均通过互联网实现,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对现实的干预程度越来越高,既影响了个体的精神和行为,也消解着虚拟与现实的边界,这些都弱化了“零零后”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交往的需求。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零零后”大学生对“生活品质需求”的比例较高,这应与国家经济发展、家庭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公民精神文明素质提升等紧密相关,反映出新时代经济发展对社会主流意识的深刻影响。
2. 求知自主性强
“零零后”大学生求知需求非常强烈,在问卷调查中的比例高达100%。其中,高校的专业学习只占其精神需求的17.1%,通过网络、实践、实习等途径学习的比例为73.9%,通过父母、朋友、同学等途径学习的比例为8.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零零后”大学生自主求知的渠道比较宽广,除了专业课程,还有专业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网络自学、师友交流等。通过调查结果还能看出,九成以上的“零零后”大学生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着清醒认识,他们认为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内卷化严重,用人单位对被招聘人员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专业成绩,还会对外语、营销策划、写作、组织沟通、计算机办公软件操作等与所学专业无太大关联的能力进行考察。这也倒逼着“零零后”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之外,加强对其他知识和能力的获取,从而影响其求知自主性。
3. 理想信念崇高
如今,伴随着国家富强成长起来的“零零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价值目标和理想信仰紧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以奋斗之姿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问卷调查中,73.9%的“零零后”大学生认为“实现中国梦”“实现现代化”与自己息息相关,81.4%表示要“为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尽力”,93.7%热烈希望“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出力”,表示“不能置身事外”。当被问及“你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时,有73.7%的“零零后”大学生选择了“愿意”,当被继续追问“入党动机”时,有88.9%的“零零后”大学生表示通过入党“可以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此外,有11.1%的“零零后”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信仰共产主义”。当被问及“你周围大多数同学的价值追求”时,有25%的“零零后”大学生选择了“利己主义”,有39.2%认为身边的同学存在“享乐主义”,不少人甘作“啃老族”,有10.1%觉得身边同学存在“拜金主义”倾向。由此不难发现,“零零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比较坚定,不容易受外在环境和舆论思潮影响,有独立自主的判断和选择能力,热爱中国共产党,发自内心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当国家发生重大灾难时,能勇担责任、主动奉献。可见,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背景下,“零零后”大学生的价值观虽受多种文化思潮影响而呈现多元化倾向,部分还出现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消极取向,但其主体趋势是正能量和崇高的。
4. 情感丰富
虽然“零零后”大学生均已成年,但由于家庭长辈的过度庇护和宠爱,他们的心智仍不够成熟,尚未脱去孩子的稚嫩,表现之一即是其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调查问卷显示,87.1%的“零零后”大学生渴望获得父母“温暖的亲情”,94.7%希望在“人生教育引导”“遇到问题紧急求助”“提供经济来源”等方面,父母能够为自己提供第一帮助。除了亲情,“零零后”大学生受朋辈、老师、偶像明星、英雄人物的情感影响比例分别为71.2%、56.3%、10.1%、34.1%。有52.1%的“零零后”大学生表示希望在大学期间谈恋爱,并对校园爱情充满期待;13.2%的大学生不愿意在大学期间涉及感情问题,对校园爱情持反对态度;还有一部分大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对大学校园恋爱的态度是顺其自然、不强求也不反感。此外,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了一类有意思的现象,九成以上的大学生热衷于饲养宠物,90.7%的“零零后”大学生认为“养宠物能释放情感、舒缓压力”“弥补没有兄弟姐妹的遗憾”。综上可知,“零零后”大学生的情感内容丰富且深刻,他们情感表达趋于理性,情感变化趋向稳定,但仍存在许多尚不成熟的方面,如:在处理各类情感关系和学习生活问题时易走极端;面临人生重大抉择时,往往呈现矛盾心态。
5. 实践功利化
“零零后”大学生物质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日常消费水平较80 后、90 后显著提高,但仍有69.5%的“零零后”大学生希望改善经济条件,以有更多的旅游机会和有更高品质的生活条件。在调查问卷中,认为“上大学的首要理由”是“找到好工作”“实现高品质的生活”的占71.9%,“学知识”的占21.5%;67.4%的“零零后”大学生在展望生活时选择了“财务自由与高品质生活”,30.7%“希望自己未来收入丰厚、享受生活”。这说明,大多数“零零后”大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找到好的工作”,他们认为上大学可以学习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从而增加毕业后找到好工作的机会。这点也可从“找到好工作”选项占比高于其他选项体现出来。当被问及“你最希望从事的职业”时,编制内的公务员、医生、教师等和自由职业、公益志愿者、新媒体从业者、手工设计师等是较多的选择,这说明“零零后”大学生的职业观越来越多元化和新颖化,这也符合当今社会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形。
(二)“零零后”大学生精神需求的矛盾
1. 需求多样性与精神产品生产落后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需求的多样性与精神产品生产落后之间之所以存在矛盾,主要是由于大学精神生产方式相对滞后而未能及时满足多元思潮文化背景下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则是大学精神产品生产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零零后”大学生有着丰富多彩的精神需求,如:收获爱情、荣誉、自尊和成就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学习理论知识的需求,休闲娱乐的需求以及追求理想、信念与树立价值观的需求。但大学无法完全满足这些需求,甚至会抑制大学生进一步向上发展的需求。以求知需求为例,根据调查问卷,只有14.0%的“零零后”大学生认为专业学习能够满足其求知需求,57.7%的人认为“一般”,28.3%的人则认为不能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零零后”大学生将获取知识的途径转向了社会。在调查中,37.5%的“零零后”大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是他们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而主张“学习理论知识”的仅占28.1%。此外,只有9.8%的“零零后”大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休闲娱乐活动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而29.2%的大学生认为“不能”。以上数据表明,高校需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扭转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局面,从而生产更多高质量的精神产品,以满足“零零后”大学生们合理健康的精神需求。
2. 需求客观性与满足方式主观性之间的矛盾
人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满足人们需求的方式则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二者之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以客观、科学的方法分析和满足人的需求。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在考虑需求客观性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个体的主观感受和需求多样性,让其灵活地选择满足需求的方式。通过分析调查问卷不难发现,近三成“零零后”大学生出现了“精神空虚”“摆烂”“躺平”等精神消极现象,这是一种缺乏内在动力和目标的消极、无动力状态,表现为对外界的各种需求都漠不关心,感到生活无价值、无意义、无目标。这一状态的产生源于多种因素,如抑郁症、人际关系紧张、理想目标缺失等。这需要通过心理咨询或治疗来帮助该群体重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高校为代表的有关部门应摒弃经验主义的方法,在深入了解大学生真实情况和需求的基础上,创新出适应时代的方式方法,以满足“零零后”大学生合理、健康的精神需求。
3. 需求的多变性与校园硬件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对校园环境和硬件设施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零零后”大学生具有独特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交需求,他们希望拥有先进的科技设施、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满足他们的学习、交流和创新需求。与“零零后”大学生需求的不断发展相比,由于经费限制、规划和建设周期等各种原因,校园硬件设施更新往往滞后,致使与“零零后”大学生多元化需求不匹配。这一矛盾给“零零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带来了诸多不便。一是影响学习体验。过时的硬件设施无法满足“零零后”大学生对创新学习环境的需求,如实验室先进设备、技术设施的缺乏会限制他们实践能力的发展。二是局限社交与交流。不完善的校园硬件设施会限制“零零后”大学生的社交和交流空间,先进的交流设备、共享学习和合作场所可以促进“零零后”大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及其合作能力的培养。三是降低生活品质。校园硬件设施的滞后也会对“零零后”大学生的生活品质造成影响,老旧的宿舍楼、不完善的餐饮设施和体育休闲设施必然影响他们的居住体验和生活质量。
三、“零零后”大学生精神需求满足的路径与价值导向
(一)满足“零零后”大学生的精神需求
1. 培养“零零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能使个人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并激励他们为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做贡献。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社会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社会变革。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有助于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塑造,当个人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力时,他们会更加注意对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的遵守,从而使他们做出更有意义、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决策和行动。而当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能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时,他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通过为社会做贡献,他们可以获得更高层次的成就感和快乐感,从而提升个人幸福感,甚至可以带动他人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共同奋斗。可见,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关键要素。当个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时,他们会更加关注环境、社会公正和人权等重要问题,并主动采取行动去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可以通过设置课程和增加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零零后”大学生认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性。例如,学校通过道德、伦理、社会正义等课程的讲授,鼓励“零零后”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了解社会问题,从而提升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组织可以为“零零后”大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通过使其亲身参与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接触真实社会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学校还可鼓励学生拓展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使其积极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创新方案,如建立一套激励机制,鼓励和认可学生在社会责任和使命方面的积极行为和成就,让年轻人将他们的创意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为社会做出更多积极贡献;设立相关奖学金,对那些在社会服务和创新创业方面有杰出表现的学生给予表彰。
2. 促进“零零后”大学生的实际社交和面对面交流
实际社交和面对面交流是培养沟通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首先,通过直接面对面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倾听他人观点、表达自己想法,从而建立更真实、更深入的人际关系。这种真实的人际关系既对个人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又有助于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能力,对于个人的社交生活和职业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其次,面对面交流有助于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当与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直接交流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文化和观点,拓宽我们的视野,增进跨文化的理解。最后,直接面对面交流有助于减轻孤独感、缓解社交焦虑。当人们直接与他人交流、建立真实的人际联系时,更容易被接纳和理解,而被接纳和理解是减轻孤独感、克服社交焦虑的重要一环。为培养学生的面对面交流能力,学校可以开设社交技巧培训课程,教授学生基本的社交礼仪、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管理方法;在课堂上,可采取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后实践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实地调研、社区服务等实践项目,以锻炼学生的面对面交流能力。此外,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交流机会和条件,如举办学生俱乐部、社团组织、体育比赛、文艺活动、志愿者项目、聚餐、派对、座谈会等,使学生之间有条件、有机会面对面交流,以分享经验和观点。
3. 培养“零零后”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为其提供发展机会与职业规划支持
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评估信息、分析问题、形成独立观点,而创造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当前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对新一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与平台,鼓励他们参与实践项目、学术研究和创新创业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出挑战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多元观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学校还可开设跨学科课程或组织跨专业项目,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的综合思考和跨领域创新能力。而职业规划能够通过职业咨询、实习推荐和就业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从而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路径,实现个人的健康长远发展。学校可以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此外,学校还可组织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激发创新潜能,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和创业精神。
(二)引领“零零后”大学生的精神价值追求
1.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心
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正、诚信友善、自由平等、法治精神、敬业奉献、优秀传统文化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零零后”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价值,因此要帮助大学生理解和内化这些价值观,使这些价值观成为他们行为和决策的指导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肯定,鼓励他们积极追求个人发展和成长,并使其追求的价值与社会的需要、发展相契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各高校应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相关理念。社会公德心是个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集体利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零零后”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具备社会公德心,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培养,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并尝试通过个人力量做出积极改变。通过培养社会公德心,大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他们将更加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强调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联
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个人的追求和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个人的精神价值追求应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零零后”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在追求个人成长的同时,应关注社会问题、迎接社会挑战。只有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赢。“零零后”大学生不仅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广泛的社会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应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并积极地为社会做贡献。在教学活动中,各高校应当引导学生认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将社会发展的问题和挑战纳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课后实践中,大学应为“零零后”学生提供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既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健全激励与鼓励机制,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一定程度的激励与鼓励可以激发“零零后”大学生内在的积极向上精神,使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以强大的自信心和高昂的勇气面对挑战并追求卓越,从而帮助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大学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正面激励,如奖学金、荣誉称号等,来鼓励“零零后”大学生积极追求卓越。这些激励措施既可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是对他们努力付出的肯定和鼓励。
注释:
① 其中杭州地区10 所、温州地区5 所、宁波地区5 所、金华地区2 所、舟山地区1 所、绍兴地区1 所、嘉兴地区3 所、湖州地区1 所、衢州地区1 所、丽水地区1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