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逻辑相统一视角下“三个务必”的整体性思考
2024-05-10邓育苗
邓育苗
(1.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872; 2.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页。。这是我们党对建党以来历史经验和时代课题作出的科学总结和深刻回答,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正处于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和重要关头,习近平同志提出“三个务必”,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新号召,一方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形势任务所具备的政治自觉和战略警醒;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赶考之路上毫不懈怠和勇往直前的奋发踔厉,这种精神和气质需要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我们对“三个务必”的理解,要在“三个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结合中进行整体性思考,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同时,必须在理论、历史、现实的交错中抓住“三个务必”的本质,从而厘清三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三个务必”的整体性逻辑
(一)三个逻辑相统一是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性的重要方法
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从整体性视角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法,是习近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中对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肯定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二条道路”时,将资本主义历史的和现实的经济活动在理论的逻辑结构中呈现出来,论述了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进程以及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联系性,即抽象的思维规定在历史具体的再现,从而说明理论逻辑的思维过程与历史逻辑进程的一致性。在马克思看来,“比较简单的范畴”在整体中可以表现为两种关系:当这个整体是“一个比较不发展”的状态时,它处于“支配地位”;当整体在“一个比较发展”的状态时,它就是“从属关系”,并且所有这些关系“在整体向着以一个比较具体的范畴表现出来的方面发展之前”,已经存在于历史之中。(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页。理论是对历史的分析和理解,是用思维逻辑体系和思维范畴体系反映历史的,但在运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时,应当依据历史发展的现实进程,因为“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也是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范围内“才具有充分的适用性”(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29页。,这也是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前提要求。
习近平同志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方法。三个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相互融合形成的“辩证统一”,习近平同志指出,这是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意愿和中国具体实践的必由之路。(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1页。习近平同志站在理论创新和历史发展的角度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定和基本特征,并且将其所蕴含的实践逻辑放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之中进行了论述,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一脉相承性。理论来源于实践,面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时代课题的转变,同时为了直面新问题新挑战,表明实践发展对于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8页。进一步在方法论层面将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中划分出来,实现了从两个逻辑相统一到三个逻辑相统一的飞跃,说明三个逻辑相统一的整体性方法是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法。
(二)“三个务必”的整体性逻辑
“三个务必”需要与“三个逻辑”相统合才能揭示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必须确保对其整体性逻辑的把握,即在问题导向和实践逻辑的结合中,不仅要从纵横交错的历史进程中把握“三个务必”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同时要在理论创新的发展中回答新征程的时代问题。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学习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联系起来。理论逻辑统一于历史逻辑,历史逻辑是理论逻辑生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也就是说,理论逻辑是蕴藏于历史事实并且在其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6)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5页。因此,要从理论深处把握“三个务必”的本质层面,不能简单地从概念进行理解和阐释,必须以唯物史观为研究基点,从大历史观角度探明其历史渊源和历史本真(7)陈隽:《“五史”学术研究的史观与方法论》,《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揭示历史规律,才能讲清楚“三个务必”是怎样形成并且如何发挥作用的,即将“三个务必”纳入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的深度思考并进行具体化阐释,同时能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中映射其内在蕴含。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又是统一于实践逻辑的,它们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逻辑的科学反映。一切实践都是当代鲜活的历史,一切历史也都曾是存在过的实践,实践逻辑表明着时代的实践、发展的实践,是历史同现实的结合。实践逻辑是反映客观关系和社会制度的系统实践,它不仅是对时代问题的回答,也是对历史规律的概括和发展。探究“三个务必”的整体性,需要在三个逻辑相统一的前提下,深刻理解其必然性,揭示其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呈现包含其中的严密逻辑整体和逻辑脉络,从逻辑继承、逻辑发展的角度反映“三个务必”理论,以刻画“三个务必”的历史整体、时代特征和实践导向。
二、“三个务必”统一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历史逻辑对“三个务必”历史逻辑的探索,必须回溯其历史起点,才能完整准确地讲明“三个务必”的思想渊源和发展脉络。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党的历史关系着革命事业的成败,如果搞不清党的历史,那么“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8)《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9页。。因此,我们必须从整体的历史发展场域出发,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中,是如何一以贯之地勇担历史使命,如何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如何彰显历史自信,从而真正领悟“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和理论魅力。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在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持续不断地努力。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三个务必”的逻辑起点,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也是其思想本源和原初动力的核心所在。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9)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页。在披荆斩棘走过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付出了无数的血汗和牺牲,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致力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始终将初心和使命贯穿于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的时代课题之中,并将其具体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将初心使命贯穿于28年浴血奋战之中,成功推翻了“三座大山”,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基础和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初心使命具体化为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等,以坚实的制度要件和政治基础为支撑,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带领中国人民主动打破思想的束缚,积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生活得到历史性的提升,从最初的温饱不足实现了向小康水平的跨越,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体制保障和重要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如期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并坚定不移地追求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制度层面、物质层面以及精神层面提供了更趋完善、坚实和主动的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彰显着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历史担当的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践行初心使命,如果忘记这个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就会改变党的性质宗旨和旗帜,就会失去人民、丧失未来。从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视角来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贯穿于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伟大历程之中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10)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第8页。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卓越品质,这一品质不仅标识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而且在党的作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的重要胜利,中国民主革命这一历史任务行将完成,中国共产党将向执政党这一政治身份转型,党的工作重心也即将发生转变,即从革命战争转向和平建设。在这个转折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在回顾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如何执政和能否执好政,对全党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基于此,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虽然实现全国胜利已不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但是巩固胜利成果,还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气力的事情,因为胜利可能会导致骄傲、贪图享乐、不求进步、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在漫长的征程中,夺取全国胜利只是第一步,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下一步的任务更加伟大而艰巨,既面临困难和考验,又面向光明和希望。(1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8页。因此,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同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2)《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38-1439页。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问题的省思,不仅是对中国革命长期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居安思危、增强全党的忧患意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即在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即将发生变化之前,自觉认识前行道路的困难和风险,进而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接续奋斗,开拓进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根基和价值内核,在5000年的历史传承中,其蕴含的勤劳勇敢、艰苦朴素、自强不息等精神基因构成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义,滋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历史成绩有目共见,面对一系列的伟大胜利和重要成就,面对新型糖衣炮弹的诱惑,能不能继续保持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踏入新征程的严酷考验,这时刻警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战略定力、保持头脑清醒。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同志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延安革命纪念地瞻仰,他深情地指出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功绩,用一句话总结了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及作用,即“‘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13)习近平:《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 弘扬延安精神》,《求是》2022年第24期。。回顾历史,使我们的认识愈发清晰和全面,并且深刻意识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是关系党执政成败、政权兴亡的重要因素,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同志继续告诫全党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这是在洞察时代发展脉络、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基础上对全党同志作出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不可少的独特气质。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面对外族入侵和自然灾害,中华儿女以奋起抗争的勇气、逆境而上的姿态,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塑造了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赋予了中华文明血脉相承的顽强生命力,从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在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英勇顽强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气概日增月盛,斗争精神始终贯穿于自建党以来多个历史时期的演变之中,影响深远。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取得的一切重大历史性成就从来不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实现的,而是领导中国人民历经磨难、百折不挠,在持续不断的斗争中取得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的自信,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并非恃强凌弱和大国霸权,而是在面对危害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面对危及国家主权、危害国家利益和安全,面对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时必须进行坚决斗争、毫不退缩直至取得胜利的坚定态度。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旗帜,同一切欺负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内外强敌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美帝国主义的武装威胁,毛泽东同志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政治远见,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艰难决策,用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的斗争勇气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的危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其背后的逻辑内涵不仅包含着对我们历史本身的肯定和认同,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党内外、国内外、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多种复杂的严峻考验时,那种高昂的敢于胜利、善于胜利的底气和风骨。习近平同志2021年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讲道:“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80页。历史发展绝对不会一帆风顺或者一蹴而就,经历曲折起伏恰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如何应对历史进程中的风风雨雨和千难万阻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当我们身处“两个变局”的时代潮流中,迈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的重要时刻,习近平同志强烈要求全党同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作出的精准研判,同时也表征着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心。
三、“三个务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逻辑
理论逻辑反映历史逻辑,历史逻辑是理论逻辑建立的前提基础。“三个务必”的理论逻辑正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础之上、扎根于历史逻辑的土壤之中的。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发展史,使“三个务必”不仅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基因,也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的文化基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动体现。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其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所有政党显著不同的标志。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有所不同,但都与党的性质宗旨密切相连,具有共同的政治属性和时代蕴含。无产阶级政党的崇高使命和价值追求,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从马克思主义政党创始人的角度来看,站在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立场并为其根本利益奋斗,是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初衷。《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积极参与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分析的辩论,推动其从法的研究转向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将无产阶级情怀置于具体的物质利益层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不仅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理想和伟大使命,同时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与无产阶级利益的一致性,“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一项“独立的运动”,其目的在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在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不同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同时,也赋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的时代表达。民主革命时期,面对国家蒙辱和人民蒙难的历史境遇,毛泽东同志对初心使命作了具体化表达,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方面不仅提出共产党“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同时在方法论层面提出了“为群众的问题”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16)《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页。;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层面提出了“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17)《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75页。,“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18)《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615页。。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同志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任务,这是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拓展。(19)史敏、王贵熙:《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民”话语的价值性论析(1921-1949)》,《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习近平同志强调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红色基因的政治本色和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本色,是确保中国共产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动摇的重要基础。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优良作风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铸就了中国共产党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老子有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20)罗安宪:《老子》,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6页《诗经》讲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21)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第593页。蒲松龄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22)这是清朝诗人蒲松龄为了自勉而刻写在铜镇纸上的一副对联。他借用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典故,以此表达自己不达目的决不放弃的雄心壮志。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但是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并不是简单地从个人修养角度提出,也不是仅从共产党员的修养角度提出的,而是在与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结合中,从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纯洁性、战斗性的思想高度中提出的。抗日战争时期,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文章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进入北京后,因骄傲腐化丢掉政权的教训。毛泽东同志看完这篇文章后给予很高评价,并且在给郭沫若的回信中写道:“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23)《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27页。此后不久,毛泽东同志总结党的历史上因骄傲导致中国革命遭受的四次损失时,告诫全党:“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24)《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948页。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共产党也有他的作风,就是:艰苦奋斗!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25)《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132-2133页。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同样不等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意义,它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和传家宝,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重担和政治本色决定的,是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环境中形成的。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鲜明特征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是无产阶级斗争学说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斗争学说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阐明了斗争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共产党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31页。共产党人所从事的运动,旨在为工人阶级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因此,他们不仅代表着运动的当前还代表着“运动的未来”。(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65页。除此之外,马克思论述了斗争对于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意义,“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6页。。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铭刻着敢于斗争的烙印,并且在百年奋斗的风险考验中,在与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的结合中,锤炼出一身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本领和品质。社会的前进与发展离不开基本矛盾的推动,这些矛盾的存在必将引发激烈斗争。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际,百年走来就是不断地在各种复杂的斗争中生存和发展,这也是马克思所讲的无产阶级政党带领最广泛的无产阶级通过政治斗争、经济斗争、思想斗争的形式,为其他一切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谋求合理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列宁指出:“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29)《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2页。这也是检验人们是否真正理解和认可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在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下,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斗争学说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例如,毛泽东同志将武装斗争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提出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斗争策略;改革开放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逐渐转向经济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等;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同志要求共产党人必须积极主动地应对各种可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成威胁和阻碍的风险挑战,掌握斗争主动权并采取果断的应对措施,在战斗中提高本领,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先锋闯将。
四、“三个务必”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逻辑
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统一于实践逻辑。历史逻辑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活动规律性的总结和概括,实践逻辑则是对现实的实践活动必然性的归纳和推演;理论逻辑来自于对社会实践的规律性总结,理论创新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表达,才能验证理论逻辑的正确性和生命力。“三个务必”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历史逻辑,其所连接的实践逻辑就是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我们只有且必须把“三个务必”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结合,才能从整体上领悟其理论核心,才能厘清“三个务必”的层次性逻辑。
(一)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旨归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直截了当地指明了其根本宗旨在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为谁服务、为什么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问题。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人类社会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后,向着更高文明层次前行的必然选择。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领导人在学习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现代化的表述,考虑到我国经济文化相对滞后的现实情况,把现代化的重点主要聚焦在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从解决人民温饱层面对现代化作出了具体量化,即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并将此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具体表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在于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必然选择和阶段性特征。习近平同志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苏联失败和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苏联共产党最终背弃了人民,“成为一个只维护自身利益的特权官僚集团”,同时强调执政党如若始终处于脱离人民的状态,那么即便国家实现了现代化,其成果也终将会被“损害”。(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171页。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的重要思想基础。
(二)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态度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在时代主题变化中对历史主动精神的把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必须持有的实践态度。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大会主题,这是我们党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确立的新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历史任务为引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局面,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继续在实践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心存敬畏、不骄不躁,虚心学习一切值得学习的东西,科学吸收优秀的物质和文化成果,合理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在同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结合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毛泽东同志曾经谈道,政治方向的“坚定正确”与工作作风的“艰苦奋斗”是紧密结合的,二者绝不能脱离开来,因为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够激发砥砺奋斗的工作作风,而艰苦的工作作风能够坚定执行正确的政治方向。(31)《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第2133页。艰苦奋斗的实践态度也是由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艰苦性所决定的。新时代以来,尽管党和国家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大等突出问题,要在此种情形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除了在实践中落实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可能有其他选择。
(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路径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并不逊色于“一场艰巨而伟大的社会革命”,因为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敌对势力,他们绝不会袖手旁观,更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3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82页。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正确面对逆风恶浪的重大考验的科学态度,是正确面对惊涛骇浪和艰难险阻的关键所在。首先,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必须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强化斗争意志。坚定的斗争意志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基础,决定着共产党员能否在苦难面前挺身而出,能否在关键时刻豁得出去。其次,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科学把握斗争方向。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也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首要问题,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武装头脑,保持战略清醒,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与真正的困难和挑战作斗争。最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必须总结斗争规律,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不断提升斗争本领。斗争本领是决定斗争成败的关键,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核心,必须牢牢抓住斗争战略与斗争策略的统一,及时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态势,不断调整斗争方式,争取斗争的最大胜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