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之间关系的历史渊源与原创性贡献
2024-05-10李永杰郭彩霞
李永杰 郭彩霞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福州 350108)
习近平同志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一系列重大关系,其中一个重大关系就是“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1)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求是》2023年第19期。。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人类现代化历史上对这一重大关系进行探索得到的经验教训,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经验,也是继续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处理好的一对关系。
一、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中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之间关系的历史渊源
中国式现代化对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之间关系的科学处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对人类现代化历史上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吸收和总结,在吸收历史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既充分发挥顶层设计的有力作用,又充分彰显实践探索的创新与探索作用。
(一)原发现代化对“实践探索”的倚重及其优点和不足
在人类现代化历史上,以英、法、美等国为代表的第一次现代化浪潮中的现代化模式是一种内源型的现代化模式,这种现代化的动力源于社会有机体内部,是社会有机体内部生发出的现代化因素,这些现代化因素经过长期的自然积累逐渐推动了社会向现代化演进。这种现代化呈现如下特点:第一,动力的内生性。在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现代性因素逐渐生成,随着现代性因素的生成和逐渐积累,以启蒙运动为代表的现代思想逐渐形成,现代思想的形成反过来又强化了现代性因素,进而引发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现代化转型,整个现代化的动力源于社会内部。第二,发展的自发性。这种现代化更多地呈现为自发自然的过程,很少有人为因素控制和影响现代化的进程,但自然自发性并不意味着这种现代化进程速度慢,实际上这种现代化进程以加速度的方式前进。现代化初期,这种现代化进程速度较慢,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现代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第三,模式的自下而上性。现代化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它深刻地改变了发展的方式和性质,改变了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重塑了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形成了现代性的文化,等等。总之,现代化是一个系统而综合的过程,但第一次现代化浪潮中的现代化国家基本是自下而上地实现现代化的。
在唯物史观看来,现代化最根本的动力源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深刻改变了生产方式,进而深刻改变了整个社会有机体。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集中体现,前现代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生产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直接表现为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生产,这一过程受资本逻辑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4页。,可以说现代化过程就是资本逻辑“创造”现代社会的过程,在马克思的语境中,现代社会就是资本主义。资本逻辑塑造了现代的经济系统,塑造了高效的现代市场,塑造了“看不见的手”,塑造了高速发展的现代经济。资本逻辑塑造了资本主义的现代民主政治,因为资产阶级必然要在政治上掌权,经济的深刻变革最终导致了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改造了政治系统,最终塑造了一个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现代民主政治系统。资本逻辑不仅塑造了经济系统、政治系统,还塑造了现代化的文化、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可见,资本主义现代化是资本塑造的结果。资本主义现代化就是资本逻辑自下而上地塑造现代化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05页。。资本主义为什么能够创造如此巨大的生产力呢?源于资本的力量,资本彰显其威力的场域就是市场,西方早期现代化过程普遍倚重市场,尤其是英国主张“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化模式,政府基本不干预市场的运行。
早期现代化基本倚重市场,市场机制确实优点很突出,其优点包括:(1)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市场经济理论相信个人是理性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基于这一本能,每个人都能够理性确定投资方向,能够把资本投向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领域,而利润最大化的领域也是社会最需要的领域,个人的理性选择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且市场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场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2)市场能够高效合理地配置资源。市场通过价值规律调节社会生产,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的价格会引导投资者将资本投向最需要的领域。市场还能够通过竞争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者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创新能力。(3)市场能够自发调节供求关系。哈耶克所崇尚的“自生自发”秩序就是市场自发性的表现,社会存续和发展的前提是使社会对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需求得到满足,前现代自然经济的满足方式是“自产自销”,自己生产的物品基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商品交易不够发达。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所谓的满足市场就是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通过价格的波动反映需要程度的高低,价格高意味着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同时价格高也会激励市场主体积极投资该领域,市场通过价值规律调节供需平衡,这一调节过程是自发进行的。但过度倚重市场也有不足,这些不足包括:(1)宏观的无政府状态。单纯的市场模式在微观层面是高效的,但在宏观层面却是盲目的、无政府的,身处市场微观环境中的市场主体无法宏观把握市场的总体趋势和走向,这就导致了“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市场主体具有一定的短期性,它更多地关注短期利益,忽视了宏观整体和长期走势,这就造成了市场经济宏观的无政府状态。(2)市场会导致两极分化。市场机制本身无法催生社会公平,市场的竞争会造成成功者越成功、失败者越失败的“马太效应”,很多实力较弱的市场主体逐渐被市场机制所淘汰,而能够留下来的市场主体又逐渐做大做强。市场主体为了最大化追求利润,会将工资压到最低,低到“只限于保持工人后代不致死绝的程度”(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6页。,此时,资本获得的利润会随着再生产的扩大而增高,整个社会的自发趋势就是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3)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社会化大生产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到了19世纪末期,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使得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日渐强化,这种趋势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对抗性越来越强烈。
(二)苏联现代化对“顶层设计”的倚重及其优点和不足
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这种“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明确提出,未来“新的社会制度首先必须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经营权,而代之以所有这些生产部门由整个社会来经营,就是说, 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计划、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经营”。(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02页。《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未来的社会要“按照共同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 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22页。。未来代替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应该进行“有计划”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的最大缺陷就是“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就是完全倚重市场所造成的结果,未来社会必然要消除资本主义的缺陷,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语境中,“有计划”的生产消除了资本主义的不足,这些理论引导苏联走出了一条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相对于纯粹市场支配的发展模式,计划经济有其优点,这些优点包括:第一,消除自由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状态。以资产阶级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生产的盲目性,这使得社会从宏观上呈现一种无政府状态,这种特点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最终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也正是针对资本主义的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才提出未来社会是有计划地开展生产的社会。计划经济的实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这一认识的落实,也确实消除了生产的盲目性,实现了自觉生产。第二,使社会主义得到快速的发展。计划经济使苏联这样一个在经济文化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世界的一极,成为一个敢同美国抗衡的国家。据相关研究,苏联自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去世,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0倍,超越了当时的英、德、法三国,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7)沈宗武:《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74页。其发展还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打断,即便如此,苏联也能发展得如此迅速,应该说计划经济功不可没。计划经济自觉调控社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自觉将社会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领域,推动社会快速发展。原发现代化国家最先发展起来的领域必然是轻工业,待轻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重工业的发展才提上日程,而苏联的发展是自觉计划的结果,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推动了社会发展。虽然苏联经济发展迅速,但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计划经济的弊端也十分明显:第一,计划经济体制僵化滞后、平均主义压制劳动积极性。计划经济体制以共同体的价值为旨归,把个体视为共同体的零部件,强调个体对共同体的服从;与计划经济相配套,分配领域奉行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是能力弱的人对能力强的人的 “剥削”。能力强的人虽然为社会作了较多贡献,但回报却不一定高;能力弱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偏低,但收入却不少,这种分配体制抑制了社会的劳动积极性。第二,计划经济导致经济结构的失衡。科学的计划需要全面掌握各种信息,但实践证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是无法全面掌握信息的,因此,实施计划的人所制定的计划存在不科学的可能性。第三,生产效率低下。计划经济条件下,经营者利益与企业发展绩效不挂钩,缺少利益激励机制,经营者的任务就是按照指令进行生产,经营者不需要自负盈亏,从而导致经济效率低下,这是计划经济饱受诟病的原因。
苏联计划经济的现代化过度倚重政府的顶层设计,这种现代化有其优点,但不足也十分明显。从人类现代化的历史可以看出,过度倚重市场的这种自下而上地自发探索的现代化模式有缺陷,而过度倚重政府顶层设计的现代化也有明显缺陷,只有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现代化才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中国式现代化对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之间关系的原创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吸收了人类现代化的成功经验,有效规避了人类现代化的诸多弊端,正确处理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
中国对现代化的追寻可以追溯到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曾经探索和尝试过各种具有现代化意义的社会变革途径,比如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核心理念的洋务运动,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进行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以改良为手段推动社会变革的“戊戌变法”,以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这些革命运动具备现代化的因素,最终却归于失败。这说明,中国的封建士大夫、中国的资产阶级、中国的农民阶级等难以胜任领导中国现代化的重任,中国的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成功领导中国的现代化。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尝试基本上是强调自上而下地推动现代化,这是由我国贫穷落后的国情决定的,后发现代化需要更多地强调自上而下的力量,但这些尝试最终还是失败了。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起点是新中国的成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8)《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第18页。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起点是新中国的成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道路上逐渐正确处理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是学习借鉴苏联模式,逐渐形成了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模式。应该说,计划经济在当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完成之后,我国现代工业产值占全国工农业产值比重只有43.1%,而重工业产值只占35.5%,这些数据甚至低于新独立的印度。(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2022年,第414页。毛泽东同志说:“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0)《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80页。重点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这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编制的“一五”计划突出了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初步基础的核心要点。(1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415页。五年计划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前,我们“打下了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医疗等事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还实现了‘两弹一星’等重大突破”(12)谢春涛:《中国共产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光明日报》2022年1月19日,第11版。。计划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这种经济手段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充分彰显了顶层设计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党中央提出科学合理的计划,并把这些计划上升为国家政策,然后在全国落实,计划经济自上而下地、自觉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计划经济存在明显的不足,其抹杀了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分配的平均主义压制了劳动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们逐渐调整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使得这对关系在实践发展中逐渐得到合理处理。
改革开放以来,最能体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之间关系的调适过程的就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调整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一个从“强政府、弱社会”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逐渐调整的过程。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十四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让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们党一直在调适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就是顶层设计的体现,而市场就是实践探索的体现。这一调适过程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实践探索的积极作用,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了顶层设计的积极作用,这一调适过程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两种现代化推动力的积极作用,同时规避二者的消极作用的过程。顶层设计主要靠党和政府完成,实践探索主要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市场和社会进行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很多成功的顶层设计就源于实践探索,如“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就是源于地方的实践探索,“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力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在经过充分实践、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把这种实践探索的成果上升为顶层设计,并在全国铺开。因此,成功的顶层设计依赖于成功的实践探索,成功的实践探索也离不开有力的顶层设计,而我国成功的实践探索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完成的。
纵观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我们对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关系的原创性贡献在于:第一,实现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西方原发现代化更多地倚重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有优点也有缺点,计划经济的现代化片面倚重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虽然有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既重视实践探索,又重视顶层设计,正确处理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推动了社会的健康发展。第二,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优点,又充分规避二者的不足。实践探索的优点在于有探索精神、有创新精神、有敢闯敢干精神,但在宏观整体、长远眼光等方面略显不足;顶层设计则在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方面有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发挥了顶层设计的积极作用,并用顶层设计规避了实践探索中的不足,也充分发挥了实践探索的优点,用实践探索补充了顶层设计的短处。第三,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的决定性意义。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顶层设计就是对党的领导的落实。习近平同志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顶层设计。”(13)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求是》2023年第19期。党的二十大的科学谋划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但是我们的顶层设计不能离开实践探索,要在成功探索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并且中国共产党的顶层设计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顶层设计。
三、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正确处理的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成功,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正确处理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未来我们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继续走向成功,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继续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之间的关系。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正确处理中国式现代化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关系的根本,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4)《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20页。习近平同志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并提出“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15)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求是》2023年第11期。党的正确领导最集中的体现就是顶层设计,“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16)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求是》2023年第19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实现科学的顶层设计则离不开实践探索。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实践探索,改革开放之初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先在安徽小岗村进行探索,待实践探索成功之后,再把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顶层设计在全国铺开。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很多政策一般先在基层实践探索,一旦成功,就上升为顶层设计在更大范围内铺开。在这一过程中,党的正确领导是最关键的因素,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过程证明了坚持党的领导是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关系的关键,这是历史的成功经验,也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二,不断汲取在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来的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非只有“摸着石头过河”,总结“摸着石头过河”的成功经验,并将其上升为顶层设计,然后在全国铺开,这是我们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也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经验。基层实践重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根基,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重视自觉总结经验,并把成功的经验上升为顶层设计,通过深化改革使顶层设计在全国落实为制度和政策。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过程中的顶层设计依赖于实践探索,实践探索是顶层设计的前提,只有实践成功了的成果才会上升为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也不是自发的实践探索,而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的实践探索,是自觉指导下的实践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过程中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过程的成功经验。习近平同志说:“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17)《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光明日报》2023年2月8日,第1版。
第三,在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过程中进一步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人类历史走过的历程表明,社会的发展表现为两类模式:一类是按照“自生自发秩序”进行的社会发展,这种发展充分彰显了“自发”的特点;一类是“人为设计”的“理性建构主义”发展模式,这类发展充分彰显了“自觉”的特点。哈耶克把这两种发展模式概括为“人造的秩序与自生自发秩序”,“自生自发秩序”不是“一系列具有明确目的的制度”,而是“既不是设计的结果,也是发明的结果,而是产生于诸多并未明确意识到其所作所为会有如此结果的人的各自行动”。(18)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67页。这种发展是人类社会按部就班自发发展的模式。“理性建构主义”的发展模式则更多地彰显人为控制着的发展的特征,哈耶克认为这种发展模式是“致命的自负”。哈耶克的偏见很明显,他主要针对计划经济而批判“理性建构主义”,虽然哈耶克的批判不无偏见,但他的批判也给我们一定的启发,那就是我们在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之间关系的时候,要充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推进顶层设计,才能更加科学地制定顶层设计,从而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拓展和发展。
第四,进一步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坚持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上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顶层设计上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理论创新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上逐渐提出并完善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擘画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的宏伟战略。在实践探索上推动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等等。这些重大成果、重大实践必须继续坚持推进和不断深化。(2)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在微观市场领域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在宏观经济层面,政府的“顶层设计”就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真正“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再比如,在科技创新领域,市场的自发激励作用固然重要,但政府的顶层设计作用更加关键,尤其是现代化科技创新领域,政府应该更加积极有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19)《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29页。,在科技创新领域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顶层设计作用。比如,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等等,都是在充分发挥政府顶层设计的积极作用。(3)要把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之间的关系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中考虑。中国式现代化是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是统筹兼顾的一系列关系中的一个,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能孤立地考虑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而是应该把这对关系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考虑,根据系统整体的需要来确定某个领域该侧重于顶层设计还是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