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性研究述评

2024-05-10沈富城

关键词:共同性共同体中华民族

董 强,沈富城

1.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贵州 贵阳550025

中华民族共同性是“历史性”“一致性”“共同性”“发展性”[1]等多重因素交织的产物。中华民族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和核心要素,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和前置条件,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和命脉”[2]37,具有凝聚性、关联性、归属性、认同性以及一致性等多维功能。总之,中华民族共同性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上自然生成的结果,也伴随时代发展不断形成新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话语的不断深化和丰富,掀起了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热潮。厘清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现状,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源起进行系统梳理,旨在厘清何为中华民族共同性、中华民族共同性在不同的时空场域如何演进、何为中华民族共同性理论之基以及如何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并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和反思,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民族问题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一、概念维度: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基本内涵

厘清何为中华民族共同性、中华民族共同性何以生成等问题,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性基本内涵的前置条件。目前理论界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注意力配置”,既是服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方位的战略需要,也是服务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趋势进一步加强的现实需要。对理论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研究的系统梳理发现,当前对中华民族共同性基本内涵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六点:

(一)中华民族共同性“历史形成”说

中华民族共同性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在守护家园、生产生活等过程中,形成了共同文化、共有语言、共有的生活空间以及经济利益间的共同性[3]102,相较于各民族鲜明的民族特点与特长而言,是指许多民族所共有的共同之点[4]。同时,中华民族的共同性还包括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共同历史记忆、共同利益、共同价值[5],表现在“生活、利益、命运”[6]三个方面。总之,中华民族共同性既是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的分中有合的过程[7]16,也是共同性对差异性的超越过程[8]1,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打破区隔,增加共同性和认知关联性,由“多元”发展向“一体”的统一[9]。

(二)中华民族共同性“类型”说

中华民族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发展史过程中渐进形成的,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分析,离不开对特定时空场域下历史发展形成的积淀要素的思考和对现实因素的兼顾。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思考与内涵界定,也离不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支撑与现实书写。中华民族共同性既是“继承”与“凝聚”的纵向表达,也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自然交往交流”与“国家意志塑造”[10]的横向和多层面的空间表达。中华民族共同性表现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共有文化、共有精神家园等共同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过程中,在开展“民族团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11]125过程中形成,既有“历史连续性”,也有“历史方位性”[12]。因此,要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史观,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历史价值。

(三)中华民族共同性“发展”说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逐渐由“自在”走向“自觉”“自强”,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想象的共同体”,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不断深化,发生了涵化、濡化、融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从侧面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动态演进的。一直以来,共同性的内容边界不断拓展[13],中华民族共同性不仅是政治力量与社会运动的凝练与升华,也是政治理性化建制与社会规模有机结合的过程[14],是共同性的累积与观念、认同凝聚的动态发展的过程[15]23,是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方向[16]。总之,中华民族共同性“发展”说,是对中华民族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动态演进性。

(四)中华民族共同性“要素重叠”说

“要素重叠”说是对共同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和构成关系的抽象概括,共同性的存在为共同体的建构提供可能。共同体的一致性是由其同质性、共同性所构成的[17]9,这就表明共同性为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条件,是构成共同体的前置条件。从系统论的视角论证来看,中华民族共同性的“要素重叠”表现为共同体全体成员即所有民族共同享有和共同体部分成员即部分民族共同享有,部分民族共享要素不仅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性,还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展而形成所有民族共享要素[18]。要素重叠就是统一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的共同性,是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形成与维持的关键,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利益纽带、命运纽带、记忆纽带和价值纽带的共同性特点[19]。中华民族共同性包含利益性与精神性两个维度,其中,利益性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精神性则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纽带[20]。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性是全体人民共同依存与彼此关怀而生的积极关联性[21],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以何种形态存在、以何种形式发展的关键要素[22]。

(五)中华民族共同性“认同”说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既要看到共同性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也要看到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共同性的作用。中华民族共同性是“意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其中,“意识”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产生,“实践”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团结的产生[23]14。中华民族共同性存在于中华文化认同的共有精神家园中[24],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性表现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中的一体[25]、始终保持有一个主干文化体系、文字的共同性所起凝聚作用和民间层面进行的民族之间的通婚[26]。此外,从中华民族来看,本体共同性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催生了中国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根本体认[27]121。

(六)中华民族共同性“原则”说

目前理论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性“原则”说的相关研究,既关注了中华民族共同性,也兼顾研究如何处理好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基础,差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共同性提供保障[11]126。中华民族共同性是相对于差异性而言的,在研究中华民族共同性的过程中,差异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28],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视角科学阐释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明确在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过程中、研究民族问题中“同”“异”的关系过程中,充分肯定“增进共同性”的统领作用。共同性是人类各民族的本质属性,差别性是人类各民族的形式属性,在差别性的基础上把握共同性是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第一哲学基点[27]129。

综上所述,“历史形成”说、“类型”说和“发展”说都聚焦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历史生成。其中,“历史形成”说聚焦民族“三交”的历史;“类型”说注重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综合考量;“发展”说是从唯物主义辩证法视角看待中华民族共同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不断发生演化。“要素重叠”说和“认同”说实质上是基于“共同性”的内涵属性展开,只是关注的重点和维度不同。“原则”说反映的是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原则等维度的内容。总之,理论界对中华民族共同性内涵的研究为深化中华民族共同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关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不仅是某一学科、理论、视角的阐述,还需要多学科共同探讨。

二、时空维度: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动态演进

中华民族共同性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和前置条件,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中华民族共同性作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议题,既是对民族工作领域“同”与“异”关系的现实回应,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本质要求。

(一)中华民族共同性理论阐述的高度定位

中华民族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话语,伴随而来的是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关注度空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28]。其中,“共同性”一词被提及6 次,足以看出其的重要性。从差异性转向共同性的关注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内在逻辑,主要表现为增进共同性要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体逻辑、遵循民族团结理论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的理论逻辑和遵循内外部机遇与挑战的现实逻辑[29],并实现“多元一体”的价值逻辑、“自在”迈向“自觉”的历史逻辑和“物质与精神”的实践逻辑的统一[8]4。

总之,理论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相关研究一直都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4 年、2021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其高度关注,都强调了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历时性、共时性,但并不否定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认为应在共同性中兼顾差异性,并明确了共同性与差异性两者之间何者为方向、何者为民族问题研究的发展动向。

(二)中华民族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的产物

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形成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作为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进的,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被深化。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历史发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强调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符合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形成的历史规律,并随着时空场域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演进。共同性是“维系共同体群体性存续的关键因素”[3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共同”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华民族共同性历史生成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历史记忆、文化共享、经济互助和地缘相亲等的客观描述,是当下社会实践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历史支撑[31]。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共同”的重要论述包含着深刻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依据[32]。

综上来看,中华民族共同性是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的历史性生成,但其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丰富和完善,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综合产物。与此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能割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如果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看作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笔下的“想象的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生成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彻底否定,最终陷入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窠臼,不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三)中华民族共同性是应对民族工作领域挑战的有效回应

目前,理论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思考,是对当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重要方向指引的现实回应,究其缘由是在民族研究领域,相当一部分人长期关注的主要是各民族的差异性、特殊性,而非各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整体性、一致性[33]24。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地区分裂意识和狭隘民族思想滋长、西方反华势力以及多元文化思潮影响[34]等问题,因此,要看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现实针对性”“特殊紧迫性”[35]。通过政治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更好地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侵蚀、文化虚无主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基础破坏、价值虚无主义对当前主流价值观的侵蚀与渗透[36]的消解。因此,强调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是明确中华民族共同性要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工作历史方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需求,也是应对民族工作领域挑战的有效回应。

三、理论维度:中华民族共同性的话语探究

任何理论或话语的提出都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在特定时空场域下发展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性作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方向,其产生与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理论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理论来源探究,主要围绕以下三点展开: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指引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遵循,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具有基础性、指导性和全局性的引领作用。理论界认为,马克思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共同体的历史演进和变革,提出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资本作为抽象统治的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37]。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的共同体(Gemeinwesen)一词具备“共同存在物……共同性等意思”[38],是建立在一个拥有实在属性的共同性质之上的[39]。因此,从马克思共同体概念可以看出,共同性和关系是共同体的一个基本要素[40]29,而民族则是“以共同体的形式从事生产活动……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性与价值共同性共在的共同体”[41]。其中,共同性是民族共同体长续、稳定发展的需要[42],具体形式表现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个体的人基于某种共同性而形成的各类社会组织[33]2。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和多元一体性[43]的价值意涵,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化发展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理论自觉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需要。

一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相关表述,如“各个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44]“只有在消除民族隔阂的基础上,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的大家庭。”[45]“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46]“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4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三个共同”[48],并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四个共同”[49],从历史维度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28]从根本上明确了“增进共同性”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发展的方向性原则。

二是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理论自觉。首先,关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性的研究,陈梦家先生通过对我国历史文物的分析,提出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性”这一原创性命题,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性具有时代的延续性和地域的普适性[50],开创了从文化整体观讨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先河[51]。其次,关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谷苞先生先后通过“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再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三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三部曲”来系统阐述何为中华民族共同性,并指出中国各民族特点与特长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的发展,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3]5。围绕谷苞先生民族学思想内核及中华民族历史观来看,谷苞先生认为中华民族共同性理论涉及“共同性与共同体的协同增长关系”“共同性与个体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农耕性和游牧性的互补共生关系”“汉族和其他民族‘相互离不开’的关系”[52],既对当时的民族理论与民族实践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53]。谷苞先生通过大历史观的宏观视野,以“中华民族共同性”为核心线索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轨迹及演进规律的历史考察,扎根中华民族的历史提炼出中华民族共同性这一重要论断[54]。最后,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学界从多种视角进行探析。如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是各民族在多元发展中形成共同性和内在联系的自发阶段[55],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过程的共同性特征和价值上的趋同性,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性提供研究视角[56]。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既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性和现代性,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共同性[57],凸显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7]13。总之,在中华民族形成多元一体格局的过程中,各民族间共同性在不断增加和强化[58]。

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59]18,“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59]18。文化的共同性是中华民族一体性和凝聚力的基础[60]。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长期存续发展的关键,中华文化体现出的共同性最为显著[61]。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综合考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统因素和时代因素、共同性和差异性[62]。天下一家的“文化依存论”、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论”、华夷互变的“文化复合论”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63]。“和合文化”中的大一统、发展观、文明观、交往观、自然观[64]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契合,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启迪。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聚合融汇的共同性[65]。

(三)西方共同体理念的借鉴与超越

西方共同体理念中的共同体是作为价值理想而存在的和谐有序的生活状态[66],是一个“温馨”的地方,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能够互相依靠对方[17]2-3,是自然的、有机的统一。有学者认为,斐迪南·滕尼斯通过区分“共同体”“社会”来肯定最初人类群体生活的共同体存在天然的共同性[67]。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基督教、洛克以及卢梭等分别从善、普遍法则、信仰、权利、道德等具体的共同性和关系来理解和界定共同体[40]28。总之,西方社会关于共同体的研究存在“强调的同根性、天然一致性和个人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共同体所要求的利益共同性只有在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才有可能出现”[68]中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张力。然而,共同体是“一种综合体,而不是一种准确定义的现象……它可能是具有明确边界的永久集合,也可能是松散定义的集体,或是变动的集体”[69]。因此,需要看到在共同体概念不断演变的同时,共同体的规模和范围也随之而扩展[70]。从社会融合视角来探索共同体中“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分野问题,明确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融合阻碍[71]的多重属性提供分析思路和框架,也对当前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迪,如西方共同体理念中“默认一致”“整体”“和睦”等是具备共同性的元素[72],可从共同体的要素视角分析中华民族的自身特点、共同体的固有属性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73]。

总之,我们要看到西方共同体理念“美好”“温馨”的一面对探究中华民族共同性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价值,但也要处理好共同体内部的两种“张力”,以应对解构西方共同体思潮对传统意义上“生死攸关、守望相助、患难相惜、有无相通的共同体”[74]所形成的挑战。

四、实践维度: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路径探析

运行、落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研究,应将中华民族共同性这一政治话语推向实践,做到有形有感有效。当前,理论界主要从宏观和中微观维度开展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实践探赜。

(一)宏观维度

当前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成功转型,促进了各个民族在更多共同性基础上的团结[7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共同性发展成为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其中,明确民族工作作为“国之大者”,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凝聚共识,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五个认同”。目前,理论界对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路径探析的宏观维度层面,主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展开研究。

首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度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共同内群体”的集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性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性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要素之一,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体的民族工作实践以及现代化的进程[23]12等过程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也要借助文化自觉来构建共同性意识[76],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表现为政治上要以“五个认同”为核心、情感上要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内群体”的集体认同。总之,在服务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其次,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度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有效路径。共同性的有序性反映的是“渐进性、方向性、过渡性和次序性”[77]。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不断增进彼此的认识、了解,进而增进共同性。在此过程中,差异性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需要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共同性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借鉴、补充依存[78]。“大流动”有利于增强民族对共同性的认知,“大团结”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关键步骤和路径[15]22。最后,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维度上,“精神家园作为人创造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79],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折射的是共同性语境下各民族的精神文化的整合[80],要“以共有精神家园和文化认同为关系纽带,增进文化之维的共同性”[2]37,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进共同性、一致性,从而促进民族团结[81]。

(二)中微观维度

在中微观视域下开展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是将中华民族共同性进一步具象化的探析。目前,理论界多从社会机制体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节日庆典活动以及民族地区具体实践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是通过社会机制体制的实践方面。增进共同性是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在实践工作中的主线要求[82],在民族政策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其目标导向和实施效果要更加注重增进共同性[83]。在民族政策传播过程中,要建立同心圆的对话沟通机制,在同心圆的对话过程中不断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84]。此外,党的民族政策不断推动各民族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增进了中华文化的共同性[85]。

二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实践方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夯实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基础和前置条件[86],民族地区要借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桥梁作用,在表达各民族共有的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培育共同性的文化心理[87],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事业的全面推进过程中,各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的目标转变为“增进共同性”[88]。当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族群众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运用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动其规范化、标准化和健康发展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89]。

三是节日庆典活动的实践方面。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具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价值共同性和文化行动共建性”[90]。在礼俗互动的多样化的社会差异中,能找寻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的同一性[91],在节日互动中既增进了亲戚间的情感,也密切了村落间的关系[92]。通过非遗的民族共享节日搭建文化桥梁,各民族在节日的互动中凸显了时间共同性、文化展示性、空间公共性、形式社会性,不断促进彼此间的交往交流交融[93],也有一些民族传统节日从村落仪式发展为共享节日,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下能重构民众的集体记忆[94]。总之,在共享的节日文化中强化情感纽带,能增强民族间的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是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方面。民族地区探索“增进共同性”的实践过程,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认同的现实写照。如西藏工作的特殊性、差异性的前置条件是建立在共同性和一致性的基础条件之上[95];迪庆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各民族的差异性并没有被消解,而是始终在保持其张力的同时被共同性所超越[96]。与此同时,要发挥好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在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过程中实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97]。

总而言之,理论界大多学者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主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宏观维度,以及社会机制体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节日庆典活动、民族地区的具体实践等中微观维度展开。其中,宏观维度的顶层设计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提供方向指引,中微观维度是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具体的实践研究的描述与分类。

五、未来展望: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反思

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性”“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基本内涵、动态演进、思想渊源和实践进路的问题域。鉴于此,在对现有研究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关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可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化:

首先,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理论体系构建研究。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阐述较多,但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理论体系构建较少。中华民族共同性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组成部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性理论体系需要三个维度的理论指引,需要厘清中华民族共同性形成过程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此外,从民族工作、民族事务现代化治理等维度加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探讨尤为重要,可以从内涵、分类、原则以及相关指标体系来探究中华民族共同性的若干内容,正确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构建系统、全面的中华民族共同性理论体系。

其次,进一步深化学科交叉研究,不断拓展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宽度。中华民族共同性是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其学理性探究离不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系统实践。与此同时,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探究,也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制度性保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维度的内容,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发力。如社会学、人类学可以从血缘、亲缘或地缘来思考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群体属性”;政治学从共同体的“美好”“温馨”“和睦”等来思考中华民族共同性;社会心理学中的群际接触可在增进“内群体”的认同,降低“外群体”的偏见,进而使得“我”与“他”正向接触,等等。

再次,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具象化研究。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研究过程中聚焦实践较少。在加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具象化、实践化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并处理好“同”与“异”的关系。如广西的“刘三姐”“米粉”、贵州打造“村BA”“村超”等文化事象成为广西、贵州各民族共有、共享的集体记忆;云南打造“七彩文化”品牌,成为该地域上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陕西的“盛世文化”品牌,传承了商周秦汉以来优良传统文化,广泛融汇了其他地区文化,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总之,需要对中华民族共同性进行具象化、实践化的总结和提炼,让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历时性”“共时性”的特点,以增强“五个认同”为导向。

最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实证研究。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研究,学术界更多从理论层面的政策解读、文本分析以及理论阐释等方面展开,实证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第一,应强化量化研究。要明确中华民族共同性并非“想象”和“虚构”,而是在历史中生成、现实中深化的。第二,应深化实证研究。中华民族共同性是源于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形成新的特征。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实证研究,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载体,呈现好各民族共有、共享、共传的优秀传统节日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共同性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不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三,应注重经验研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98]如贵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浙江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等,旨在更好地贯彻落实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要求,突出“四个共同”,不断总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区域经验,在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过程中不断凸显中华民族共同性。

猜你喜欢

共同性共同体中华民族
“共同性扩大”: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演进规律再认识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形成的共同性、差异性原因
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的共同性
思想、图像与风格——略论石鲁与傅抱石绘画思想的共同性与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