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虚拟教研室的展望

2024-05-10李鸿宾

关键词:教研室共同体中华民族

李鸿宾,玉 璐

1.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81;2.南宁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广西 南宁 530001

一、虚拟教研室的设置和意义

玉璐:李教授好!随着信息技术与高校教育的深度融合,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教学学术共同体,虚拟教研室应运而生,成为智能时代教研室的新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虚拟教研室作为教育部首批建设试点,成立1 年多以来,在学科建设、实训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进展,可否请您分享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虚拟教研室1 年多以来的成长经验?

李鸿宾:你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虚拟教研室成立1 年多以来,在教研室各位老师的不懈努力下,积极更新历史教育教学的方式和理念,不断推动历史教育教学的发展,有了些许进步。我在此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也想与大家包括同行交流切磋。

教研室这套教学体系是1898 年以北京大学成立为标志的现代中国大学的产物,它是20 世纪50 年代中国高等学校学习苏联模式的直接结果。这一套教学体系基本满足了当时高等学校专业化的办学需求。20 世纪70 年代末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开始与世界高等教育接轨,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的研究和教学开始打破分科畛域的界限,逐渐形成穿插式的学科或多学科的互动模式。欧美国家的大学多采取诸如课程项目、课题组或者研究中心等形式,办学呈多样化特征。数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在与其他国家教育的联系和交往中,取其优长为我所用,不断采取措施,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质量,这成为当下高校办学追求的目标。

就高校办学而言,传统的方法固然有它的功能和效用,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这套体系也需要有新的改变以适应变化。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学以往聚焦特定畛域的教学体系逐渐被突破,这为跨学校和跨地区的联系提供了条件,虚拟教研室的设想随之萌发,它应当是发挥高校平台建设功能的一项创新之举。

玉璐:是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大学教育正朝着数字化和虚拟化的方向迈进,虚拟教研室也在不断丰富教研室的内涵和功能,促进教学交流、提升教研水平、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这是因时势推移、问题变化而生长出的新的教学形式。

李鸿宾:我们常常谈论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那创新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在传统教研室的基础上突破这个局限,更加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和职能,以满足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新需求,并最终落实在培养更为优秀的人才身上。否则,这种新形式的办学也就失去了意义。不论古今中外,高等学校最核心的目标就是培养人才。什么叫人才?人才就是具有某种专门性才干和能力的人,也就是说这些人与没有通过这种渠道培养的人有很大的差别,他们能够胜任专门性的工作。换言之,人才是通过专业技能训练以提升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具有高素质教养的那类(个)人,它是高等学校办学的重心所在。

正因为如此,我们开设虚拟教研室,利用它的灵活便利,争取在培养人才方面较之以前能有实质性的再提高。这里仅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例,建立这个教研室以后,我们培养的本科生、研究生人才与之前相比是否有实际性的提高?如果横向与其他高校的同行比较,我们的办学情况是不是做得比以前更好,或者发挥出我们的特点和优势呢?这纵横两个方面的比较,能够说明虚拟教研室的办学、功能是否真正地发挥效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没有做到,这个教研室的建设就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我这里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思考。这里还要特别指明:学生培养的前提是教师个人的素养和整体质量的提升。我认为,之所以要强调虚拟教研室的教学建设,是因为我们的虚拟教研室才成立1 年多,学生的培养尚需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其办学效果才能体现出来,这也是我们当下更多关注自身建设的缘由。

玉璐:虚拟教研室作为新生事物,实际上还处在摸索和探讨之中,尚缺乏具体和确定的道路,这对我们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成立虚拟教研室,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虚拟教研室要怎么做才能创新、发展,进而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呢?

李鸿宾:就我们这个教研室而言,选择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虚拟教研室这一名称,与我们身处的中央民族大学和历史文化学院的教学宗旨相互吻合。中国当下的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指导方针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里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概念与“中华民族”几乎同义,但有倾向的差别。“中华民族”讲的是中国56 个确定的民族,即1 个汉族和其他55 个民族,它们聚合为一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些民族都经历了长短不等的历史发展,其中汉族历史更有数千年的演变,这既是各个民族的发展特点,也是中华民族整体的特性,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概括,就是中华民族既有数千年的“自在”历史,也有百年以上的“自觉”进程①参见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 年版,第17 页。。

我们选择“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意在强调中华民族的“共同性”这一特点。因为构成中华民族的要素多种多样,它们表现出的倾向也纷繁复杂,“共同体”就是在繁复的场景中突出它的凝聚性和向心力,这在中国历史上呈现出主流或主导性的趋势,正是它促成中华民族走向了一体而没有分散。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称作“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有了事实的依据。在当下,这个共同体与国家构成了一体两面的结合,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就是从一体两面的关系出发和着眼,既促进民族团结,又共同建设国家。虽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成熟尚需时日,但有这样一个思想意识并逐步强化,就能促使我们朝着这个方面努力奋进。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背景。

当然,这个强调依托的是构成中华民族要素的各个民族,他们是千百年历史发展和演变的结果。自从出现了汉系民族和非汉系即所谓“蛮夷戎狄”的格局之后,在他们彼此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所谓“先进”和“落后”之观念,于是就有了“先进”教化“落后”的责任。步入现代社会之后,民族平等代替了相互歧视,其观念发生了革命性变迁。先有民国时期“五族共和”的局面,随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国际共产主义尤其苏联的民族政策,结合中国自身的实际,将中国的民族问题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结合,将民族平等和共同进步落实在国家的建设之中,进而开辟了新篇章。这种观念和实践,历经20 世纪数十年的发展,于20 世纪80 年代末期由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学者总结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

随着中国走向世界,面对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的民族问题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一个较突出的现象,就是国内个别地区出现了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即所谓“三股势力”的倾向,严重地危害了国家安全,极大地破坏了民族团结,并与国际上的某些势力纠缠一起,干扰了中国的正常发展。面对内外压力,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是摆在国家面前的紧迫任务。另外,针对民族和国家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全球200 多个国家及地区仍持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虽然对基本的原则——尊重人权、大小民族一律平等,能够达成一致,但每个国家怎么处理和解决,就另当别论了。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如何处理自身的民族问题就成为国家的重大任务,费孝通的理论无疑是解决20 世纪尤其后期中国各民族关系的重要办法。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之上,我们今日将“共同体”的壮大作为新的追求目标。为此,我们在承认、尊重各民族并帮助他们发展以达到共同进步的基础上,如何从理念和意识上认清中华民族是一家的事实,就成为当下的紧迫任务。近年来党和国家都把这个指导思想视作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国的民族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其意义也就在这里。正因为如此,理念上的先行就成为当下工作的重心。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虚拟教研室的设置,契合国家及民族的方针政策,可谓正逢其时。我认为,不论从哪个方面考虑,我们教研室选定的目标都跟主旋律有密切关系,当初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负责设计主题的几个年轻人远见卓识,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历史文化学院和中央民族大学战略定位的关联。

玉璐: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历史教育,有助于进一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而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并在不断增强文化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对于教研室而言,有了明确的定位,才能更好构建虚拟空间下历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新方式。可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教研室开展了哪些工作?

李鸿宾:我们这个教研室由我牵头,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民族史教研室)为依托,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京内高校,以及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黑龙江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京外高校,教师构成共计31 人,其中教授18 人、副教授3 人、讲师10 人,辐射华北、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华南等地区重要的历史教学与研究机构。这1 年多以来,教研室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在推动历史教育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第一,虚拟教研室成立后,根据教研室建设的需要,我们由最初27 名成员又增加了4 名,发展到31 名,今后也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进行调整,完成教研室成员的平台入驻。第二,教研室成员挖掘各自主讲课程中有关“中国民族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积极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的典型案例,形成如电子课件、教案、讲义、教材、视频、知识图谱、教改论文、音频、教研资料等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上传至教研室的共享平台,不断充实案例库。第三,教研室成员依托平台,开展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交流活动,如线上或线下的公开示范课、学术讲座、教学讨论会等,与同行推广交流教研室的建设经验。第四,教研室成员共建共享平台上的教学案例,将它们运用到各自的课程和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教学的质量提升。第五,教研室成员结合日常教学工作,申报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奖励、项目,如教学成果奖、教材、教改项目、一流课程、教学名师等,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第六,教研室成员结合日常教学工作和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教改论文等,相互分享并促进彼此的工作。第七,编写并出版《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简明中华民族史》《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案例集》等学术著作。第八,建设“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数据库中心(网站、公众号、数据库等),建设“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

同时,作为牵头人,我在这一年多围绕教研室也做了不少相关的工作。2022 年4 月23 日,我参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虚拟教研室第一次工作会议,并与宋敏副校长一起揭牌完成本教研室的启动后,我作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虚拟教研室建设的规划与思考》的主题报告。教研室成立后,我相继参加《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简称《三交史》)编纂工作部署会暨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三交史》重大理论问题研讨会、《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编纂工作推进会、《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纲要》编写工作研讨会、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重大问题学术研讨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中华民族历史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会等,还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有关的学术活动,计有20 余次,讨论了相关议题,并发表看法。

在此期间,我受教育部民族教育司、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安徽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南昌大学、西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三交史》史料编纂学习班、中共甘南州委宣传部等单位的邀请,先后作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及其特点:兼论研究方法和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建构之关联》《中国族群与国家政治体的关联之历史轨则:一条结构的线性思考》《中华民族历史关系中的主旨倾向》《谈谈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兼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编纂特点》《略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升华与国家建构之关联》《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交史”中涉及的概念和理论问题》《谈谈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从古今几个概念讲起》等主题报告。此外,我还在《光明日报》《中国史研究动态》《史学集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报刊发表多篇相关的学术论文,丰富了教研室的建设经验和成果推广。

二、对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展望

玉璐:通过您的分享,可见自从虚拟教研室成立以后,虚拟教研室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这一主题展开了各项具体工作,虚拟教研室的主题与大家开展的实际工作做到了密切结合,这个很不容易。

李鸿宾:是的。虽然我不大清楚同行的其他教研室的具体情况,但我们办学的宗旨和这个虚拟教研室主题的密切关联并形成了有机的配合,譬如我们参与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这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就与教研室的教学、科研主题一致,我认为用“机缘巧合”一词表述不仅词达意切,也正逢其时。

玉璐:这些机缘巧合为教研室提供了发展方向,有助于推动教研室以教研促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您认为,教研室应如何发挥教学和科研功能呢?

李鸿宾:教学本身就要依托科研。作为中国高等院校的虚拟教研室,我们确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这一主题,除了常规的历史研究,我们还探讨怎么解释中华民族共同体,也就是怎样结合《三交史》的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论阐释。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本教研室的定位。从全国高等教育的布局看,作为民族院校的带头者,我们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整体来说是很有质量的,在全国的高校中排名靠前,属于“双一流”的行列。这个定位要求我们的大学不能只限于知识的传授,必须有学术创新。建基于此的教研室,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为核心的教育,也要做到学术上有新的见解。那么,到底有哪些创新、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如果我们拿不出新的阐释或者只限于知识性的描写和重复,就说明我们教研室的办学不能算成功。

第二,本教研室教学与研究的依托是中国史。也就是说本教研室的学术传承,首先是中国历史这一脉络。中国历史的研究,20 世纪以来有一个从描述到阐释的转换,变成了二者的有机结合,这已成为新史学的讲述规范。中国的新史学,从王国维、梁启超到钱穆等人,在继承乾嘉考据学的基础上,逐步开拓出一套适合20 世纪学术规范的中国历史的学术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主导了中国史学的叙述,这在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后改名《中国通史》)、郭沫若的《中国史稿》到20 世纪90 年代白寿彝的《中国通史》等,表现得最为典型。与此对应,海外的中国史研究也形成了自身的套路,突出的表现就是欧美的《剑桥中国史》之系列;日本现代性的中国史研究,更有长久的传统,不论是个案还是宏观的叙述,其成果均有不浅的积累。

第三,本教研室教学与研究的另一个依托是中国民族史。除了中国史这条线索,与本教研室“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直接相关的线索,就是中国民族史这一系统。它是中国新史学的直接产物,也就是与现代史学发展同步的结果。这个史学系统源自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四夷传”序列,它将非汉系民族和族群列置于中原之周边,将其视作“教化”之对象,展示于中国的历史书写之中,呈现出“华夷五方格局”非均等的差序之特征①参见陈连开:《华夷五方格局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载《中华民族研究初探》,知识出版社1994 年版,第190-237 页。。现代史学将其中的不平等诸要素剔除,构筑了一套大小民族地位平等、彼此联系的叙述体系,以示与传统之区别。这个民族史的专门性研究,起于20 世纪初,贯通该世纪数十年的发展,至20 世纪末臻至成型,应以1994 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王锺翰先生主编的《中国民族史》为标志。

第四,本教研室教学与研究的学理性依托。这个学理性依托就是20 世纪80 年代末以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文及其主编的同名著作为代表塑造的理论。从学者个人的角度讲,它是费孝通先生从事中国民族问题长年钻研的结果,即贯通于他早年的民族考察,到1949 年之后的民族调研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之中。应当说,这既是他个人从事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总结,也是20 世纪中国学者探索数千年中华民族发展、变迁尤其进入“自觉”阶段之后的理论概括。它重在强调中华民族多样化的事实和历史渊源,同时也明确指出在多样化的过程中走上一体化道路的趋势,进一步明确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

玉璐:教研室除了开展教学和学术活动有学术的依靠,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这个特定的领域之内,您认为在教研室的研究及其带动的教学方面,还应该要做些什么工作呢?

李鸿宾:我有如下三点想法。

第一,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传统与现代转换的认识。目前教研室的讨论,更多集中在技术层面的问题,这是因为短时间之内我们拿不出理论性的阐述,它需要更多时间进行思考和磨合。但我们的目标是形成教学和研究中的新思路,也就是有一个系统而升华的民族问题的理论认识。所谓民族理论,就是从民族和族群的角度探索人与人之间、这群人与那群人之间关系的理论。现代民族理论的阐释主要源自欧洲,再传到世界其他地区。中国19、20 世纪之交的社会变革也受到了它的冲击和影响,将它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实际相结合,进而改造自身。中国人之所以引进这些理论,就是因为它们能为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参考。

揆诸历史,中国自己早有处理民族关系的各种方法,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华夷观”和“天下观”的形成,这成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思路。它的特点是:中国的社会统摄于“天下”,其核心是九州,九州之外是五湖四海,它们呈内外圈层式的构造;与之对应的九州中心之地,居住的是华夏民族,周边外围分布着“蛮夷戎狄”,即有“华夷之五方格局”之特征。但华夷之间并非血统本质,而以文化之具备为分野,“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①参见(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载《韩昌黎文集校注》卷1《原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版,第17 页。。在这个文化氛围里,你是汉人还是非汉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可儒家的文化并接纳它。显然,胡汉畛域是互换而非固定的,“互动”是其特性。正是有如此的韧性,汉民族才能融合众多的民族要素,历久而弥新,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体。再经由儒家文化的熏陶,这个族群的文化亦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它负有“教化”周边各系人群及其文化的责任和功能,从先秦经由两汉再到随后的历朝历代,就演化成为中国的国家统治、处理不同民族关系的基本法则。

但是,这一套统摄的办法在近代却遭受了挑战。近代形成的民族关系从性质上讲是各类民族和族群身份之自立和地位之平等,民族认同成为自身维系的重要因素。这至少成为人们的共识,它是现代性带来的观念转变。什么是现代性?首先,现代性是指建立在工业生产基础之上形成的哲学意识和思想观念;它以人的发展为诉求,通过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开展生产和进行社会活动,从而形成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价值理念。其次,现代性强调人的尊严和地位,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非奴仆;人具有生命权、财产权和其他各项权力,并受到国家的法律保护,等等,这些都不是传统具有的。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与汉族一律平等,各民族之间是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而非恃强凌弱、尊卑贵贱,这些都属于现代民族关系的内容,与传统有本质的差别。就此而言,我们理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有一个传统和现代性的转轨和对接问题,如何从学理上认清并作深入透彻的解释,是本教研室的一项重任。

第二,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各要素彼此联系的认识。如上所述,本教研室主导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与我们从事的《三交史》的撰写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它们都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的具体情节和各种关联,尤其主旋律的问题。众所周知,作为数千年的前后发展和演变,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和族群之间,存有多方面的联系,既有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交流和促进,也伴随着争斗、冲突甚至战争。对于正面的交往交流交融,这固然是我们关注的重心,但对历史上那些负面的东西,又如何对待和处理呢?这个问题说复杂就复杂,但也不妨说它简单也会变得简单。之所以复杂,除了历史事实这个层面,还浸透着后人和今人的观点和感情;说它简单,则纯粹就历史论历史,与其他任何想法都不关联。因为历史本身是客观的存在,所谓民族之间(通常由政权及其活动所表达)出现的冲突和战争,多出自双方或多方之间为了某个(些)因缘而发生,这里当然有个是非、正义与否的价值判断,但无论是正义一方,还是非正义一方,他们的征战和冲突既已发生,这件事或这段历史事实就是真实地存在,就不应该被回避。至于后人(包括我们)怎么看待、作何解释,这是另外的问题,它与历史本身是两码事。实际上,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内的人类历史,就是由正负多重层面所构成,“正”“负”之间既彼此对立,又相互转换,甚至变化无常,很难一刀切式地看待。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就是在这矛盾交织之中逐步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与历史上其他民族共同体不同的是,这个共同体的交织,彼此联系的动力大于分散,从而将其引领并走向一统化的道路,“一体”的趋势就变成了主流。同理,欧洲千百年的历程,各民族和族群在与具体国家的联系中,他们出现的分化能量大于聚合,各自独立、散布全欧洲的民族、政权和国家的形态遂成为主导。这一东一西迥然有别的现象,如何在历史中演化而成?这的确值得深入思考。我们只有在对人类文明包括民族共同体发展多样化的透彻了解之后,再回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所走的道路、他们的选择及其因缘,才能获得较好的理解。

第三,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关系的认识。中华民族的古今发展和演变,伫立于东亚大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典范。其与南亚、中东地中海周边,以及欧洲、非洲、美洲乃至亚欧大陆的草原文明,共同构筑了地球的多文明体系。活跃于这些地区的人们,都在创造自身的文化并赋予这些地区以文明之意涵。可以说,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各地区人群活动和创造的各地域文明之汇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创造的文明,与其他各种文明一样,都有自身久远的历程和悠长的传统。换句话说,我们有我们的长处,别人也有别人的长处,全球化以前的时代,尽管受制于地理和环境,但各文明通过国家政权和私人等渠道,仍保持着不同层面的交流互动。科学技术促使人们超越国家乃至洲域形塑为全球的交往之后,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的联系,就成为世界的主流趋势,这在今日变得更加明显。有鉴于此,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塑造的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民族共同体及其塑造的文明,从对比、交流、互动的角度予以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之关联的深刻理解。

以上,我从三个层面简要叙述了我们这个教研室今后要关怀的主要问题。那就是依托中国历史、中国民族史、民族理论和民族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我们从事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即时研究,力图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这一领域涉及的问题,从史实的具体考察上升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的理论思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性的支撑。我们面对的理论阐释,就是前文提及的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那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自在发展尤其近代以来自觉进程的经典式概括,它揭示了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性质、特点及其趋势,表达了20 世纪末学术界就这一问题阐释的共识。时至今日,中国又历经30 余年的发展和变迁,形势要求我们对中华民族之向心趋势和凝聚力蕴藏的整体性作出新的探索,如何从理论上阐释清楚,就成为当下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教研室肩负的重任。如果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成型历经20 世纪包括费孝通本人学术研究和调研的半个世纪以上,那么我们今日从事的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同样需要时间的磨炼和我们的加倍努力。我想,本教研室的研究任务和专攻方向既已确定,接下来就是我们教研室成员矢志不渝地追求了。

玉璐:感谢您为我们分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虚拟教研室成长的经验及进一步建设的展望与期待,在此祝愿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李鸿宾:谢谢!

猜你喜欢

教研室共同体中华民族
海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爱的共同体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