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心牢记3个穴
2024-05-09孙庆
孙庆
专家简介
孙 庆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老中医继承人。擅长运用中药汤剂结合脏腑推拿疗法内外兼治,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紧张性头痛、肠易激综合征、心理生理性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功能性内科疾病以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等软组织损伤疾病。
出诊时间:南院治未病门诊:周一、四上午。
忙忙碌碌間,我们不觉已踏入夏季,随着天气渐渐炎热,人好像也变得越来越烦躁,做事静不下心。《黄帝内经》说:“心者,生命之本……为阳中之太阳,应于夏气。”心脏是生命的根本,就像太阳在宇宙中发光发热带给万物以生机,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夏季气候炎热,中医认为此时自然之气属火,而火气通于心,火热之气将心的阴液发散出体外则为汗,若人体汗液外泄较多,则易损耗心气与心阴,减弱心阴制约火热力量,则心火会更加亢盛。因此,顺应四时变化以养生,养生重点应该从此时开始,由春季的肺转至夏季的心,尤其要注意对心的调养,重点保护心的气阴,那么这个夏季,可以由下面这三个穴位和一条经给心“保驾护航”。
三个穴——内关穴、外丘穴、天泉穴
● 内关穴
【位置】在小臂掌侧,腕横纹向上2寸(约两个半横指),小臂正中。
【功效】可用于缓解心痛、心悸、心烦、失眠、胸闷、气喘、胃痛等。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心包是“代心受邪”之处,刺激内关穴能够缓解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减轻心绞痛,调理心气虚,是守护心脏的一个重要关口,也是治疗心脏疾病的必用穴。
【操作】用拇指按压对侧内关穴,从上向下施力按揉,每次按摩3—5分钟,使局部产生酸胀感。
● 外丘穴
【位置】在大腿前侧,髌骨上缘向上6寸。正坐屈膝成90度,以对侧手掌下第一横纹抵膝上中点,手指并拢向上伸直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此穴。
【功效】主治腰膝冷痛、疝气。外丘穴属足阳明胃经,具有疏通经络、通畅气血的作用。心发挥功能的气血正是来源于后天之本——脾胃,按揉外丘穴有补足气血的作用。
【操作】按揉外丘穴时不要点揉或者强烈刺激,应用掌根慢慢地按揉,可以顺时针方向按揉,用力要适度、持久。
● 天泉穴
【位置】位于大臂前侧,腋横纹向下2寸。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就是此穴。
【功效】主治心痛、胸胁胀痛。天泉穴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按摩天泉穴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散瘀滞,刺激心包经的气血流动,从而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由于心肺功能二者密切相关,按摩天泉穴也可以通过改善肺功能进而对心脏产生积极影响。
【操作】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天泉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持续3分钟。
内关穴对治疗心绞痛和调节血压都很管用,按揉内关穴所起的作用如同“开闸放水”一般,能帮助心脏减轻负担。按揉外丘穴有缓解心慌和心跳过速、补养心血的功效。有些人经常感觉胸闷气短,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可在每天19时到21时,对天泉穴位置进行按摩或刮痧,一般隔日胸闷气短的症状就可得到有效缓解。
一条经——手厥阴心包经
在现代医学中,心包是包裹在心脏外的一层膜性囊,通过解剖可以了解这个结构;但在中医理论中,“心包”内涵更加丰富,中医认为心包经是心的“保护神”,具有“代心受过,替心受邪”的重要作用,当内外邪气侵袭心脏时,心包经会首当其冲抵御邪气。心属火,与夏季的火热之性同气相求,天热时火热邪气陷于心包经,虽然可能出现烦躁、头晕头痛、口苦口干等症状,但却阻隔了火邪对心的伤害。另一方面,心包经可减少心气、心阴(汗液)在火热作用下外泄,防止心阳暴脱。因此,夏季养心护心尤其注重手厥阴心包经。
不同于穴位,手厥阴心包经经络养生主要通过拍打的方式,具体做法为:手虚握成拳,用虎口位置轻轻从胸口向腋下拍打;至腋下后换为空心掌(手掌微曲),沿手臂内侧向下拍打至手腕,可继续用手指拍打至中指;换另一只手进行同样的操作,两侧交替拍打,整个过程持续8—10分钟。拍打心包经可有效缓解心中热、心烦胸闷、心痛、心悸等症状。每天19时到21时是气血流注到手厥阴心包经的时辰,此时拍打心包经效果最好。
(编辑 池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