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2024-05-09赵献花

新农民 2024年10期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济乡村振兴

赵献花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农村现实发展情况,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大势所趋。本文阐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概念、培育意义、发展困境,提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发展的建议,认为面对农村经濟发展较慢和人员大量流失的现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济;乡村振兴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适合我国当今农业发展的实际国情,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困境。本文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为切入点,深入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

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述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有较大的经营规模、较专业的管理经营能力和较先进的装备技术,把商品化生产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经营组织,通常具有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较高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为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使农业生产从单一产业转变为多元化与服务化的综合性产业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小微企业以及专业大户等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的农业经营组织和单位。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需要有多元化服务主体和公共服务机构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发挥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功能,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动力[1]。

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振兴起到重要作用。农产品的质量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中,由于缺少专业知识与技术,农产品品质存在不稳定性。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整合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性,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进而扩大产量,实现高质量产品的供给,提高农民收入[2]。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由于经营者的知识与技能不足,经常会出现因不合理使用肥料等而造成的损害地力和环境污染等现象,这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也是对生态环境不负责任的体现。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较于传统农业经营者通常拥有更高的知识技能水平,采用科学绿色的生产经营模式,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先进科学技术,构筑新型的农业生产结构和生态布局,营造出绿色、科学、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经济发展环境,提高产量,保护土地资源与自然环境;还可以充分开发利用蕴藏在生态与文化中的价值,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变了传统农业中单一进行作物产出的生产模式,将生产与服务相结合,形成生产加工、宣传销售、自然服务等多元的生产经营模式,很好地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困境

虽然国家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新的经营模式,但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仍存困境。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较小

从客观环境来看,地形地貌和城镇化建设都会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分布,加之各地土地质量的不同,这些都会成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影响农业生产集约化进程。从主观意愿来看,当前农村地区最主要的生产经营模式仍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由于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且受传统农耕思维的影响,很多农民对新型农业的接受度和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不高,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的扩大[3]。

3.2 缺乏专业的人才和经验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愈发严重,在很多农村地区几乎没有青年劳动力,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大多是高龄老人和不具备较高知识水平与技能的村民。没有人才和专业性经验的支撑,导致农民很难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经营缺少高水平的管理,使得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目标难以实现。虽然国家在倡导大学生返乡创业,但收效甚微,大部分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在毕业后仍然更倾向于留在城市,而非从事农业经营。

3.3 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无论是引进先进技术,还是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组成部分,很多农民会遇到资金筹措难的困境,尽管如今农业贷款的条件放宽,但仍有部分农民无法满足要求。缺少资金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前期投资,过高的成本会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时难以为继。

3.4 缺乏专业的指导与标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与标准,导致看不清发展方向,无法达成生产经营的目标,甚至出现经济损失。政府部门、行业与市场没有充分协调与配合,配套政策的不完善、行业缺少成熟的发展模式、面对市场发展形势变化无法及时适应等,这些都会降低生产经营主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种经营模式的期望值,减少新型经营模式的吸引力,不利于农业经济发展。

3.5 配套制度不完善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模式出现较晚,在发展过程中缺少完善的配套制度,使得一些投机分子认为有利可图,进行一些不法操作。从长远来看,由于监管机制的缺失而导致的行业乱象,会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决策带来重大打击,不利于新型经营模式长久、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4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发展路径

4.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离不开政策的支持。(1)政府部门应完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支持农业小微企业积极承担农业经营项目,细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惠政策,如减税免税、低息贷款、人才补助等。加快土地流转,为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提供必要条件。(2)政府可通过法律手段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营造有序的经营环境。(3)政府要完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道路交通以及网络通信等,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物质保障。(4)政府要加强地方监管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明发展方向,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防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正当甚至是违法的行为。(5)政府要善于听取民众的建议,相关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更好的发展,要听取生产经营者的合理建议,集中群众智慧,作出最符合地区发展的决策,带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发展,实现农业经济振兴。

4.2 提供金融支持

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有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引进技术、完善设备、学习技能以及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都需要资金作为成本进行前期投资。因此政府要扩大融资渠道,提供信贷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加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借贷机构、金融保险机构沟通,引导金融借贷机构在贷款额度、还款方式、贷款利率等方面提供适度倾斜,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度;借助金融保险机构的保险业务特性,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移风险,减少农业经营可能会出现的损失。同时,政府还可以直接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财政补贴,加大补贴力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发展环境,减轻经济负担,提高发展可持续性,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通过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专项基金来支持其发展,只有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使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推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4.3 延伸扩宽产业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将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贯穿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完善农业经营产业链,把控好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优质服务,打造良好的口碑。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为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除了产品本身外,新型農业经营主体还要灵活借助自身优势,将产品、环境、服务、文化相结合,使绿色有机的生态融入经济链条之中[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加强与农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农业企业通常具备较为完善的经营模式,二者合作可以使产地与市场的关联更加紧密,实现协作互助、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合作共赢。除了纵向延伸产业链外还可以横向扩宽产业链条,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创业水平,加强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品牌,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积极与多方合作,分散风险,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抗风险、应对危机的能力。

4.4 引进先进技术与经验

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努力引进、学习更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产品带来更多的附加值,增加直接收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先进的技术也会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对抗风险的能力,在灾害发生时减少损失。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加强与各大高校的合作,借助高校的专业知识,不断完善农业生产与经营的模式,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且与高校的深入合作有利于吸引人才的入驻,在农业生产中形成良性循环。二是重视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性、科学性,加强农业生产的技术创新,在引进技术时,选择适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使新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实现最大价值,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三是开放的网络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完善的技术学习渠道,经营主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寻求帮助,学习他人生产经营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劳动收入。

4.5 加强人员培训

如今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中的主力,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除了需要积极引入外来人才,对原有人员的培训也不可或缺。发挥政府的带头作用,引进外来人才参与经营,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活力。另外,可以培育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能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5]。在培训时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借助网络智慧平台学习专业知识课程,线下聘请高级技术人员传授技能,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学习科学的生产经营技术,增加其知识储备。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能力,才能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化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使农业生产更加顺利。加强人员的指导和培训,还可以规范农业经营的运行方式,帮助经营主体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经营水平。可以建立较为专业的资格认证体系,提高新型农业主体的专业性和竞争力。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生产经营经验,资源协调,共同解决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以强带弱,发挥抱团优势,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提高总体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4.6 扩大宣传

在各行各业都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要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有效的宣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善于借助便捷的网络,利用多渠道宣传自己的产品,扩大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最终达到扩大产品销量的目标。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扩宽销售渠道,实现精准营销和快速销售,带活农业经济发展链条,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学习网络上成功的营销案例,借鉴成功经验,制定适合自身的营销方案,利用有效的宣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宣传时可以构建商户矩阵,选择与其他品质口碑较好的品牌联动合作,起到品牌引流作用。官方部门也可以协助宣传,选取优秀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借助官方的公信力助力经营主体的宣传活动,这既能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热情,又能带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5 结论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推动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决策。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遇到的困境,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等多方协作。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从政策、法律、监管等多方面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驾护航;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资金支持,保证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分别从纵向延长、横向扩宽产业链条,增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竞争力;学习引进先进技术,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质量的保证;重视人才的引入和培养,内外部共同发力,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扩大宣传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实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俊萍.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促进乡村经济发展[J].活力,2023,41(16):177-179.

[2] 张晓飞,王文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J].现代农业研究,2023,29(9):81-84.

[3] 单伟娜.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路径探讨[J].山西农经,2023(11):74-76+83.

[4] 何鲜苗.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乡村经济振兴的路径[J].山西农经,2023(20):99-101.

[5] 毛曦.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J].山西农经,2023(19):84-86.

猜你喜欢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济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巴彦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问题研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维发展探究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农地三权分置视域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要求和培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