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逻辑审省
——基于“人民性”视角
2024-05-09苏金爽
苏金爽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紧扣人民,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核心立场,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民至上”的价值标准。党历来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这意味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有其特定的生发逻辑,而这一逻辑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鲜明的“人民性”内涵和独特的价值优势。
一、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民性基于古代民本思想的历史传承
民本思想作为中国古代主流的政治理念,具有注重民意、保护民生、获得民心的精神内核。这种独特的“民本”基因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鲜明的“人民性”标识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安民、重民思想
民本思想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五千年政治伦理思想的积淀,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民本思想形成于先秦时期,为历代所传承,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殷商时期,民本思想开始萌芽。《尚书·五子之歌》中关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2]的论述是古代民本思想最早的出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将人民视作国家的基础和根本,首次揭示了人民在国家中的核心地位。其中的安民、重民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集中表现,其内在原因在于,在重民、安民的治理理念指导下,统治者运用保证国家安宁的管理方式替代单纯使用武力和法令的霸道管理,顺应了民众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虽然民本思想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但在客观上,传统民本思想维护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安定,在改善民生、缓解社会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稳定、激发人民生产积极性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民本思想的精华部分,在现代化的逐步探索中实现了对传统民本的升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汲取养分,是中国古代民本智慧的结晶。
(二)“仁政善治,保国安民”的爱民、贵民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逐渐成型。这一时期民本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孟荀”三人的丰富思想体系中。孔子创立了“仁治”思想,集中表达了民本思想的“仁”政内核与爱民施政导向,强调以道德原则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君主应当秉持仁爱之心,宽以待民,为政以德,通过德治施以“仁治”获得民心,君主便能得到民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孟子继承了孔子“仁治”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强调以民为先,强调维护君权的关键在于获得民心,而获得民心的方式在于君主对民众的“恻隐之心”。荀子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4],在强化君主权威的同时增强了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高度,继承、发扬传统民本思想中爱民、贵民思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对其理性核心及其有益成分进行了批判继承,摆脱了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开辟了一条能够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发展新路。
(三)“养民富民,国泰安邦”的顺民、厚民思想
民生是仁政的本质。儒家“仁治”理念在坚持德治、礼治的基础上,同样重视民众对利益追求的正当性。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命财产权利是仁治的本质,如果百姓失去自身及家人的基本财产保障,社会秩序将会失衡、百姓生活将陷入混乱,仁治也将无从谈起。对比秦朝和隋朝苛严赋税、暴力统治的倒行逆施,汉唐时期十分重视人民在国家中的关键地位,民本思想逐渐走向成熟。西汉时期,贾谊指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民无不为功也,国以民为本,民者,万事之本。”[5]他认为民权是国富的前提,教民的目的是国家富裕,强调人民富足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宋明时期,民本思想日臻完善。程颢、程颐主张“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6]。将厚民、富民作为治国理政的前提。朱熹提出:“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7]将民本思想视为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天理”,提出“民裕是国富的前提”,以表达民本思想要求君主以民为本,关心人民生活的基本主张。民本思想体系中富民、养民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和精兵简政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重心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移的改变、秉承共同富裕、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和“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治国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本思想守正创新的现实例证。
(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用民、利民思想
明清时期,民本思想有了新的跨越式发展。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8]的思想,强调人民在国家兴亡中的责任和地位。他认为天下兴衰关乎每一个人的利益,维护国家权益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黄宗羲对君民的地位和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将“民贵君轻”思想提升为“民主君客”[9]。他认为民众是国家的主人,君主应当服务民众,进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为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经世致用的思想意识,在继承前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民本思想的内容更具有批判精神、思想框架更为清晰。日益觉醒的民主意识和日渐衰败的清王朝形成的鲜明对比生动诠释了民本思想的现实意义。“政治所兴,在顺民心”的思想观点时刻警醒着党的历届领导集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顺民、用民、利民等传统民本思想精华融入现代化建设过程,形成了以人民为导向的奋斗目标,赋予人民广泛真实的民主权利,汇集民智民力,激发、凝聚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构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新路。
二、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民性”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党和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其中的群众主体论、历史动力论和人民解放论等基本理论范式,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群众主体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通过对资本统治下人的异化现象进行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揭露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超越了以往唯心史观的局限性,将社会历史研究聚焦于社会中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将社会历史从虚幻的主观世界拉回至“市民社会”,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物质动因和主体力量,将社会历史的方向复归于“人的发展”。在群众史观的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目标旨归不同于资本主义无限度地实现资本增殖,而是要不断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超越“物的现代化”基础上,实现“人的现代化”。
通过改造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人的主体地位才得以确证。劳动是理解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钥匙,劳动者作为人民群众中的主体部分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力量。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要依靠群众伟力才能得以实现,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并非毫无限制。“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必然受到一定的生产力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状况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制约。”[10]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庞大的现代化。从人口最大规模国家的现实出发,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高度注重社会收入平衡、发展机会均等,以防止物质财富增长过程中出现人的异化和社会两极分化,这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群众主体论的基本要求。
(二)历史动力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在探寻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考察了生产与交往关系,进而演绎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完整过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每一环节都同“人民群众”密切相关,人民主体地位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得以确证。劳动是社会生产力的具体形态。生产力作为最终决定性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然而,生产力作为一种客观物质存在,其作用的发挥不是自发的,而是由人、即劳动主体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其一,一切自然物质只有通过广大劳动人民的艰苦劳作,将其体力与智力投入其中才能转化成社会财富。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巨大杠杆,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民群众,依托新的实践手段,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教育事业放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首位,强化人才支撑作用,为现代化发展带来不竭动力。其二,社会关系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同样依赖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实践的自觉性以及能力直接影响社会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以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符合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理论指向。
(三)人类解放论: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
人类解放是指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时,人能够在掌握自然、人类社会及人类思维发展的必然性基础上,摆脱被动受支配地位的状态。人民主体地位是在追求人类解放的过程中逐步获得与呈现的。首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1]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求是追求人类解放的首要前提条件。其次,进一步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创造条件。
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人类历史就是需要生产和需要满足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创造社会历史的同时,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获得了解放,从而人类的主体性得以生成。马克思认为只有当人彻底摆脱外在力量的束缚,从依赖关系、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才能最终实现人类解放,即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需要是一个动态满足的过程,人类解放也是一个不断实现的动态过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基本特征,属于社会主义最高阶段的目标设定,其具体内涵和基本要求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结合当前的时代条件和中国国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人类解放价值目标的时代诠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含的“五个文明”目标,正是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目标具体化的真实内容,是赋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式表达与中国式实践。
三、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民性”始于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的实践探索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经历了起步、成型和拓展三个阶段。中国现代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是党和人民勠力同心、共同奋斗的伟大创造。
(一)开基创业:党和人民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
中国现代化事业从发轫至今,经历了百年跌宕起伏的演变历程。自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现代化萌芽掩埋于三重压迫之下,中国人民失去了个体性与自主性。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封建主义洋务派、模仿君主立宪制度的资本主义维新派以及企图移植民主共和体制的革命派难以消除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得不到人民的拥护,最终均以失败而告终,屡屡延误中国现代化时机。直至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现代化事业开始迎来历史性转机、走上健康发展的行进轨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事业开始起步。党的七大正式提出“工业化”的发展目标。毛泽东同志指出:“现代的新式工业是最有发展前途、最富于生命力、足以引起一切变化的力量。”[12]他从生产力角度分析了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根本原因,为取得革命胜利、正确推进现代化工作提供了思想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现代化进入试步阶段。单一的“工业化”不再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照搬苏联模式发展重工业,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和集体的生产积极性。随着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周恩来同志提出“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即实现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13]。“四个现代化”成为独立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良好开端。基于本国发展实际的战略目标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奋斗方向,提供了动力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开基创业的探索初期,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奋斗取得的,尤其农民的支持与拥护是现代化目标胜利推进的关键。
(二)开拓创新:党和人民独立自主的实践突破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开始成型。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的发展之路的重要指示。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理清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许多矛盾问题,为现代化建设工作提供了正确理论指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根据国内外发展条件变化不断调整现代化战略目标,细化战略步骤。党的十三大将现代化发展目标确定为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为宗旨,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现代化发展目标具体化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党的十六大,现代化战略目标从实现“小康”水平转向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现代化战略目标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小康水平”、再到“小康社会”,这些现代化事业的阶段性目标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的支持。在独立自主探索成型的新阶段,党和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积极投身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决策的施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提供了动力源泉。
(三)深化拓展:党和人民自信自强的实践超越
十九大以来,中国现代化事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更为殷实,确定了“两个全面”发展目标及新“两步走”战略步骤。中国早期发展模式受西方现代化重物轻人的观念影响,“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长期滞后于“物”的现代化发展进程。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逐渐成型,现代化发展目标更加关注人的现实需要。中国现代化事业从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小康之家”,到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再到确立“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逐渐从“站起来”“富起来”转变为“强起来”“美起来”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注重“人”的现代化发展目标也更加明确、内涵更为丰富。可见,中国共产党百年的现代化探索历程,是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社会实践的现实表现。经过一百多年的摸索,习近平同志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14]“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15]
习近平同志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赤子之心的坚守和捍卫,彰显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人民性品格。人民拥护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百年实践探索的成功秘诀,百年实践探索最大的经验和智慧在于矢志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没有哪一种发展道路是至善至美的,每一种发展道路的运行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和历史条件。离开了中国国情,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就扎不了根,只有“适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才有扎实的根基,而其是否符合实际则要靠人民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其形成过程具有其独特的历史传承、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