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艺融合 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4-05-09李虹澄黎秋名邹子博刘玉娟
李虹澄,黎秋名,邹子博,刘玉娟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教育与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飞速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十分重视,规模已达世界之首。构建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优质建设的热点话题。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一)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总体现状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优化职业教育区域布局,提高服务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提升办学活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依托企业开展教学实训,人才培养和职工培训融为一体,产教、科教融合发展,专业特色明显的特色学院,新增一批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1]。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进一步确立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2]。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建设多元办学格局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点。2022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扎实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把发展专科高职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输送区域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
(二)区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国家政策优化职业教育区域布局,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能够使人才培养更好地协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广东省为例,广东职业教育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和先进制造业人才高地的重要途径。《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的数据显示,珠三角内高职院校数量占全省比例的81%。每年大湾区内有达数十万人次的职业教育毕业生。广东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在某种程度上是提升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一部分。
广东省承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十三五”广东高职院校“创新强校工程”方案》指出建设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广东模式”。以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为引领,以学生受益、学校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综合改革,突破制约学校办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学校与社会、行业企业间的体制壁垒。
二、职业教育专业融合人才培养必要性及相关研究
(一)职业教育专业融合人才培养必要性
高职院校提质培优发展,应依托区域特点与优势。《“十三五”广东高职院校“创新强校工程”方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试点建设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和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主的特色学院。大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建设优势专业群、特色专业群,强化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发展能力。广东高职院校发展趋势是建设区域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挥地域优势,建设专业特色明显的特色学院,整合本校专业资源,建立专业协作机制,以专业和专业群为核心,培养具有特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专业融合人才培养相关研究
学科交叉融合起源于美国,1988年我国引入学科交叉的概念。学科交叉就是两个或多个不同专业学科取长补短。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组织和推动下,不断发挥学科融合优势,取长补短,加强学科方向凝练,推动学科布局的调整与优化,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努力进行实践和探索。
学科交叉融合是各高校尝试探索的路径,是高职院校提质培优发展,建设专业特色明显的特色学院的有效途径。中国地质大学在学科交叉融合上进行实践探索,重点开展地质学、基础学科、计算机信息科学、地球物理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实现数字地质、智慧地质[4];跨学科融合教学可以将设计、艺术、商业、技术和社会等学科知识融入课程体系,进行创新[5];新闻传播学与国际中文教育融合,通过新思路、教材资源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提升为路径探索[6];艺术专业群核心专业课程实现艺术设计学、传播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学科交叉、专业课程实现艺术与数字交互的技术融合,实现建设专业特色、特色学院的实践[7]。由此可见,学科交叉融合是可行的,且具有特色。
三、“幼艺融合 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一)三位一体幼艺融合体系建设实践路径
“幼艺融合”是学前教育专业群与艺术设计专业群在某些课程上进行“融合课程体系建设+融合课程教材建设与教法改革+融合课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三位一体的融合体系建设,形成交叉融合共振效应,增强专业活力。
1.融合课程体系建设。以融合课程建设为导向,构建“专业融合+课证融合+课赛融合+校企融合+中外融合”五融合的课程体系。
(1)“专业融合”指学前教育类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融合,体现两个特色,一是幼艺专业交叉,彰显幼艺专业课程融合的特色;二是某些艺术设计类专业为学前教育类专业赋能,在两类专业中均彰显艺术创意的特色,达到幼艺相长之目的,例如通过《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内容融入《产品造型设计》《产品模型设计》《产品系统设计》,开发教育产品,提升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技能;《图形处理Photoshop》内容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课程内容中,应岗位需求在学前教育类专业中开设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视频拍摄与剪辑等课程,提升幼儿教师数字化技术与技能。
(2)“课证融合”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关键,其中“课”是指专业课程,“证”是指职业资格与技能证书。“课证融合”涉及“两个对接”:一是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要求相对接;二是职业资格及技能证书考核内容与专业课程相对接。例如:1+X界面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UI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图形创意等相融合;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前教育类专业课程幼儿日常照护、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婴幼儿卫生与保健等相融合,促进相关技能训练。
(3)“课赛融合”是学校人才培养与专业大赛、技能大赛相衔接,将大赛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内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例如:全国高校大学生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
(4)“校企融合”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课程:一是将企业实战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企业导师引导下在课堂中体验项目的实际操作;二是与企业、园所共同研发融合课程,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分别完成同一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三是将企业课程引入课堂。
(5)“中外融合”是依托海外院校,共享丰厚资源;课程兼容中外,奠基多元人才。以“提供选择、开发潜能、多元发展”为核心,通过中外教师共同授课、合作教学、中外课程相兼互补以及中外学生交流互动进行深度的课程融合,为学生提供多元的课程平台和教学体验,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全面和谐的成长。
2.融合课程教材建设与教法改革。以教法改革为行为导向,重点加强融合课程的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校企共同开发融合课程教材,推广项目化教学手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融合课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幼艺融合为导向,以特色专业建设为目标,组建特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根据不同课程模块,打破专业间界限,选择同一方向、模块的教师组成跨专业的融合教学创新团队,培养骨干教师。有计划安排骨干教师轮流到企业实践锻炼,掌握幼艺行业发展动向,提升幼艺一线实践能力。在师资结构上,提升学历比例、职称比例、双师比例,提升承担专业课和技能导师的兼职教师(行业)占比;提升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各类教学能力和技能竞赛指导能力等。
(二)校企双元育人体系建设实践路径
“校企共育”以秉承“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为原则,强化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培训工作,使学生在学校接受专业知识、在企业和幼教机构接受职业技能训练的“工学交替+岗位实习”的“校企共育”双元育人体系。
1.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培训。秉持“培养与培训并重”原则,打造有利于学历教育、职后学历提升、岗前培训、证书培训的校内、校外互通的实训、实践教学基地。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以企业规范为标准,打造“课证融合”和“课赛融合”两个实训中心。例如,以1+X幼儿照护和UI界面设计实训室为主要训练场所的“课证融合”实训中心和以钢琴、舞蹈、画室、设计类机房、摄影实训室为主要训练场所的“课赛融合”实训中心。同时,面向幼艺行业的职前、在职和职后开展以幼艺相关证书及学历提升为内容的社会培训,例如1+X幼儿照护和UI界面设计职业等级证书、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证书、平面设计师证书、教师资格证等,实现为地方服务的职业教育功能。
2.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工学交替+岗位实习”的双元育人体系,即以“工学交替”为训练、“岗位实习”为检验,构建学校和企业(园所)内外导师“双合作”、课堂内容“强融合”、技能实践“零距离”“双管双评”的双元育人体系。
3.“双管双评”的评价体系。在融合课程体系与双元育人体系中,以学校教学标准与企业工作标准为评价导向,采取“双管双评”的评价形式,即学生在校学习时,以学校管理为主;在理论知识与实训教学评价上,以“知识+实训”教学评价为主导;在企业实践和实习时,以企业管理为主;在实践实习教学评价上,以企业工作评价标准为主导。做到校内、校外互通的教学、实训与实践、实习的双管理、双评价的“双管双评”的评价体系。
四、结论与成效
“幼艺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是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群与艺术设计专业群,经过近3年的“幼艺融合”即“融合课程体系建设+融合课程教材建设与教法改革+融合课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三位一体建设,尤其是“专业融合+课证融合+课赛融合+校企融合+中外融合”五融合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校企共育”即“工学交替+岗位实习”双元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形成了适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为培养德技双馨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拓了新思路,体现了专业与岗位的对接,满足了岗位需求,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