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
2024-05-09杜光熙马小会孙春青
杜光熙,马小会,孙春青
(唐山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2018年,教育部原高教司司长吴岩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理念。其中,“新文科”建设,是在全球科技革新、中国社会经济全面提升的大背景下,对传统文科领域内部以及文科与理工科之间进行学科重组、融合、提升,注入新的内涵理念,创造新的思维模式,形成新的发展方向,由此构建起更加顺应时代需求、体现前沿发展理念的文科体系。对于“新文科”建设思路与核心目标,可以做如下概括:三条路径(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四个转向(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1]。
“新文科”建设的开展,给文学、历史、哲学等传统人文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中国语言文学,作为支撑文学体系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正是“新文科”建设要重点推进的领域。从专业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进行全方位创新、提升,为该学科在新时代的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已成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一个重要议题。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体系中,中国古代文学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各大高校的中文系、文学院,都将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在本科教育阶段,往往连续3到4个学期,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系统学习中华五千年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经典作品、艺术成就。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开设水平与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高校中国语言文学整体学科实力的重要参考因素。而在师范院校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还担负着培养师范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所应具备的文史素养、古文分析鉴赏能力的任务。这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也起到很关键的师资人才培养作用。以上这些情况,都与“新文科”建设息息相关。
近年来,教育部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高校教学水平提升的督导、促进工作,如本科教学评估、师范专业认证、课程思政建设等,这些工作,实际上为“新文科”理念与高校文学建设工作的具体对接,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途径,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众多宝贵的经验与契机。基于此,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基本立足点,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
一、“新文科”理念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
安丰存、王铭玉两位学者指出:“新文科建设是一个涉及理论、研究、实践、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2]这一思路,落实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就是积极利用学术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提升本学科的理论格局与发展视野,并在这一格局视野的指引下,对以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与优化。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本科专业教育阶段的基础、核心课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也应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整体布局出发,开展相应工作。要将文学学科门类中的前沿理论与动态趋势,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融入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体系中,增强课程的学理性、时代性、前沿性,提升课程的整体定位格局,在教学实践中,构建起一套系统化、全方位的教学体系。
在本科教学阶段,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培养目标的分解落实与系统优化,可以极大提升每一门课程教学体系的合理性、针对性。近年来,以本科教学评估、师范专业认证为引导,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而言,就是要指导学生构建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与学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与家国情怀,同时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针对这样的培养目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展开。
第一,培养学科素养方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应以全面梳理先秦至晚清的古代文学发展史为基本主线,呈现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创作现象、经典作品的文学内涵。具体的教学要求包括: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与地位,理解、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如中国古代文学的总体发展脉络、各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与主要成就、各种文体的发展流变与艺术特征、各种文学创作现象的形成背景与情况特点、重要作家与文学流派的内涵、经典作品的思想与艺术价值。
第二,加强教学技能方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要在深入分析历代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古代文学鉴赏、文本分析的方法、思路,锻炼学生自主阅读、解析作品文本的实践能力,积累良好的文学感悟力。具体的教学要求则是:在扎实掌握古代文史知识、文学素养的基础上,熟练运用阅读古文、鉴赏作品的专业方法,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学说,分析、鉴赏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创作特色、艺术成就。而对于师范生而言,这种教学的意义,还在于为将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文言文、古诗词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推进立德树人方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要充分挖掘中国古典文学所蕴含的深广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对学生的人格信念、价值观念进行积极、正确的熏陶、引导。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阐述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与文学发展的关系,挖掘中国古代文学包含的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意义。另一方面,则要通过理解、传承中国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优秀民族精神,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优秀的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增强其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审美价值认同,提升文化自信。
二、“新文科”理念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新变
王铭玉、张涛两位学者认为“新文科”建设理念,具有创新性、融合性、发展性等诸多特性[3]。对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而言,所谓“创新”,就是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实现传统学科格局的改造、升级。而这种创新,又恰恰需要依靠融合、发展来实现。“融合”就是打通中国语言文学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乃至理工科的界限,形成不同学科的理念交流,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运用可资借鉴的其他学科的先进研究模式、理论成果,推动本学科的新提升。“发展”就是要将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建设,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针对当今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新趋势,规划本学科今后的学术研究重点与实践探索方向。而这些特征,同样可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结合起来。
第一,手段模式的优化。表面看,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中国古代数千年文学的发展历程与内涵特征,这些内容基本已经定型,与之相关的教学模式也相对固化。但实际上,近年来学术界不断发现新材料,运用新方法,对古代文学领域的诸多经典命题做出研究推进,提出新的视角、观点,由此也形成了许多新的学术增长点。这些都在悄然改变这个传统学科领域的格局。与之相应,在本科专业学习阶段,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教学,也应最大限度地融入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与观察视角,对传统的文学知识,形成新的解析与探究。另外,在资讯传播如此发达的今天,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快速获取大量相关学习资源,进而围绕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学基础知识进行自学。以上这些情况都表明,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基础知识为主的授课模式,不再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我们需要将最新的学术成果、前沿动态融入传统的古代文学知识体系中,提升课程内容的含金量。同时更要开动脑筋,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方面,教师应广泛搜集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相关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与教材充分结合,形成一套课程学习资料库。学生可以利用资料库,对处于了解、理解层面的专业知识进行自学。而课堂教学,则针对基础知识背后的学术机理,由教师引导学生,以问题研讨的形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掌握、运用。
另一方面,要引入“翻转课堂”理念,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者李汇群对翻转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做了生动总结:“教师由原来的演员身份转变为导演……学生由原来的观众身份转变为演员。”[4]在这样的教学关系中,教师可根据课程大纲、教学重点,提炼出若干知识专题,针对各个专题的特点,在课前设计学习任务,如文献综述、分组研修、主题辩论、场景表演等。学生在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研讨,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总体把控、指导评价。由此,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信息,而是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主学习、问题思辨的能力,最终形成对专业知识内涵的透彻理解。
第二,过程管理的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手段模式,不仅需要在课堂上开创师生互动积极、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氛围,还要在课堂之外,形成一整套监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机制。课前,授课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翔实的学习资料,布置具体明确的预习任务,使学生在正式上课前,最大限度地自学掌握背景性、常识性、基础性知识,为课堂上更深入的专题研讨做好前期准备。课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总结、反思习惯,将自己的理解、教师的讲解、研讨的结果,结合起来形成对学习过程的心得汇总,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平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布置系统全面的读书任务,力求让学生对历代文学经典的作品文本内容有深入掌握,在阅读中培养良好的文学感悟力。同时,还可以引入对近现代学术经典的阅读,以打通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读书方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思维视野。
第三,效果评价的细化。过程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要想有效落实,就必须有相应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这需要任课教师投入较多时间,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实时跟进。课前、课中、课后、平时,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都必须定期检查,形成考核成绩。针对考核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则是衡量、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参考指标。这样做的另一个结果是,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中,平时成绩比重大大增加,期末考试成绩比重相应减弱。这样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更有利于全面反映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
三、“新文科”理念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转向
“新文科”建设理念是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高速飞跃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其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既拥有中华民族情怀,又具有国际化视野;既具备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技能,又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的优秀文科人才。正是在这样的目标理念指引下,教育部于2017年开启普通高等学校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又于2018年开始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力求在全面提升师范生专业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5]。这些工程的开展,对于中国语言文学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和促进意义,也深刻影响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在内的诸多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方向。
师范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要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文专业人才为核心教学目标,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向,就是培养素质过硬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为学生构建扎实的古典文学、文化素养与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要格外注意以下两方面的教学融合。
第一,加强语文教学教法与古代文学教学的融合。本科阶段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要从专业角度,为学生建构系统的古代文学知识体系与理论素养。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从更高的知识层级,对中小学语文包含的文言文、古诗词教学内容进行准确把握,这正是一个本科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专业保障。因此,要想将师范生培养为合格的语文教师,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训练其运用本科阶段的古代文学专业知识,分析中小学语文课程相关教学内容的技能。这就要求中国古代文学的任课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对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古诗词课文及相关教学要点,给予一定关注。在课程教学中,适当结合对这些文本的分析、解读,使学生真正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第二,加强课程思政与古代文学教学的融合。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从这一角度出发,可将爱国主义、人文情怀、民族文化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讲授紧密结合。这种融合,对于培养师范生良好的师德师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唯其如此,这些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才能在未来的中小学讲台上,为人师表,身体力行,为学生传递积极、正确的精神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