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24-05-08李敏/文
李 敏/文
在信息化时代,各类先进技术用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高效处理基础、重复类工作,缓解人员工作压力,拥有更多的精力参与民营企业经营、决策,实现财务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推动民营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过程中,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仍面临着一些明显的难题,具体表现在财务管理信息化体制不完善、风险控制不到位、系统软件较为单一,使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到位,取得的效果不理想,难以推动民营企业稳定、健康地发展。基于此,文章着眼于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系统性分析了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
新经济常态下,内外部环境较为复杂、多变,民营企业在运营成本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同时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能够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民营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高效处理重复类的工作,能够从根本上达成财务数字化,摒弃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目标,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民营企业在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无法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坚持以信息化为核心导向,厘清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制定一系列举措,帮助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达成目标,促进民营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民营企业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财务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财务人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或工具,对企业流程重组和优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深层次挖掘财务人员自身的实际潜力,能够重组、优化财务信息资源,能够统筹做好财务活动,以实现预期目标。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财务信息化在建设过程中,具有多方面意义。
推动财务职能转型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关系着其正常的生存和发展,要借助信息化手段,高效处理基础类财务工作,能够从根本上做好财务转型,摒弃传统以单一核算为主的模式,逐步向价值型、经营型转变,为民营企业决策、管理提供支撑。民营企业可以保证财务人员工作范围扩展,延伸到业务前端,确保财务人员能够全身心参与民营企业各业务环节中,实现横纵向数据贯通,保证财务部门职能转型。
提升管理效率
民营企业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功能全面的管理平台,为各层级、部门提供完整的信息,进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支撑,避免信息更新不及时,缺少一定的时效性,对各项业务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等。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体制不完善
当前,一是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财务信息化建设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未能转变自身思想理念,没有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组织机构,无法将责权利落于具体机构,不能按照相关制度和要求实施工作,弱化专业机构工作开展的效果。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化建设在我国推广、应用时间较短,缺少成熟的经验,技术规范、职责分工都缺少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使财务信息化建设无据可依。在实践过程中,不少民营企业没有系统性考虑自身实际状况,直接套用优秀企业的经验,不能将职责落于各部门、人员层面,财务信息化建设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把控不到位
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在为民营企业带来一系列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如果未能预先做好风险把控,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财务信息化建设成效,不能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但是,从当前实际现状分析可知,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把控不到位,主要是风险预警、应对机制不完善,不能覆盖全业务流程,难以辨识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类问题,形成完整的风险清单,逐一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或方法,无法真正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导致整个风险不可控。另外,财务信息化在具体建设进程中,对于各环节风险管理局限于事后,不能逐步将其关口前移,不能实现风险防患于未然,不能真正实现全过程风险控制。
财务信息化系统软件功能单一
财务信息化建设较为复杂,且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不少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仅局限于记账凭证、数据报表、审批等功能较为单一的软件系统,不能将其功能进行扩展和延伸。随着民营企业业务逐步增多,财务管理难度增大,该财务信息化系统软件缺少适用性、可操作性,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建立贴合自身业务实际的HIS 系统或独立服务器,财务数据信息不能实现共享,数据信息使用率较低。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除保证日常具体业务外,对于企业物资采购、部门盈亏、科研经费等信息管理未能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数据交换平台,导致各部门数据共享、传输难度较大,缺少时效性,导致数据核对、审查出现信息不对称、更新不及时等状况,需要耗损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难以通过财务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另外,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未能综合考虑后续企业新业务需求,如营改增后税务筹划、市场分析预测、组织架构变化等,不能通过软件进行配置或实现升级,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有效处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积极做好软件功能扩展、延伸是目前企业关注的焦点。
缺乏数据安全防护意识和技术
由于互联网技术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在运行过程中易出现信息泄露,不能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
一是数据安全防护意识淡薄。数据安全防护意识的强化关系着财务信息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最关键的是人员数据安全防护意识淡薄,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泄露的风险,导致整个工作开展效果不理想,财务信息系统运行不可靠。二是数据安全防护技术缺乏。财务信息化系统易受病毒、垃圾邮件、黑客的攻击,没有及时引进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如智能防火墙、身份验证技术等,会发生财务信息丢失或受损等状况,阻碍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导致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不能达成。
财务管理信息化人员匮乏
民营企业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重硬轻软”的投资理念,较为重视系统硬件等方面的投资,忽视对信息化人员的培养,不能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影响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成效。一些民营企业忽视人员常态化、系统化培训,导致评估流于形式,不能预先做好财务信息化培训需求分析,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计划,没有真正提高财务信息化培训成效。财务信息化人员素养较低,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胜任力薄弱,对于管理系统局限于财务软件的使用,进行简单的前台设置操作,较为复杂的操作技巧不足,难以高质量开展财务信息化工作。另外,财务管理信息化人员挖掘、招聘不到位,不能引进高素养的财务人员,不能高质量开展财务信息化工作,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和方法
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体制
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自上而下形成“一盘棋”,使全员从思想层面高度重视,并配合管理制度,稳定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民营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真正将各职责落于实处,全面掌握公司整体规划、目标,将财务信息化融入具体活动,形成长短期目标,积极做好分层管理,逐层将其落于实处,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进度,确保其最终实施质量。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建议立足于自身实际,构建可行性较高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各环节工作顺利、有序地推进,真正发挥制度约束、监督和把控效用,可以第一时间确定责任人,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同时,为了保证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应在实践中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其应用的先进性、适用性,能够高质量推动各项活动实施。
严格把控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
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如果未能有效把控风险,可能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导致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到位,阻碍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建议着重做好风险把控,分析各业务实施现状,制定有效、可行的财务风险预警、应对体系,覆盖全业务流程,及时、准确辨识财务风险,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法,能够将各类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必要状况下安装风险过滤器,保证数据信息的全面性、可靠性,充分发挥预警机制的作用、价值,降低财务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使各项经营活动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另外,财务信息化建设时,仍面临着一些风险,局限于事后风险把控,没有逐步进行前移,实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实现全过程风险控制,能够将各类风险遏制于萌芽阶段,确保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稳定、有序推进。
扩展财务信息化系统功能
互联网时代下,民营企业应主动按照市场发展潮流,建立财务信息系统,大大提高工作实施的效率、质量,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帮助民营企业稳定、健康发展。要想真正解决信息系统功能单一、滞后等不足,结合各项业务实际开展需求,持续性增强系统功能,不能局限于记账凭证、数据报表、审批等功能,应逐步向物资采购、部门盈亏等信息化管理倾斜,实现各部门数据信息共享、交换,确保数据核对、审核和更新及时性,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质量。通过市场调研、比较筛选,最终确定软件产品或供应商,通过对标准产品的配置实施或二次开发,软件满足企业业务处理要求,系统性考虑企业业务的发展,增强自身适用性、个性化,优化信息系统功能,以便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信息处理能力。
例如,某公司成立于2017 年,是一家集绿色环保建材研发、设计、智造、销售和服务于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率先建成并成功试产浙西首条烧结保温砌块生产线,保温砌块项目获得全国2020 年度建筑材料创新奖。该公司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注重财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OCR、RPA 等技术,实施精细化管理,深入扩展财务信息化进程,一方面,公司坚持三个“统一”,系统性分析了各项业务开展的实际需求,重塑和优化工作程序,搭建商业智能、柔性制造系统和OA 系统,保证流程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为财务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营夯实了基础,并且持续性增强系统功能,能够自动化收集、分析各类数据,对其展开系统性分析,为各项工作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公司推行集约化管理,能够重新优化和改进组织架构,为财务部门持续性注入活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资金,定期对其做好升级、优化,保证工作效率、质量双重提升,主动做好财务管理模式转变。
强化数据安全防护意识和技术
在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其带来一系列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尤为突出的是数据安全,需多措并举开展各项活动,最大程度地避免信息泄露,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使用信息安全防护技术。财务信息系统内增设智能防火墙、身份验证技术,按照各部门、岗位人员职责设定权限,以保证信息安全、完整,定期做好备份。二是实现安全分级管理。企业自上而下所有人员应持有正确意识,形成上下“一盘棋”,能够认识财务信息化建设价值,并且按照各部门人员访问权限,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可查看的信息范围存在差异,真正确保信息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三是不定期升级安全防护系统,掌握系统运营中常见的漏洞,并对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信息完整、可靠,为各层级提供信息,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脚步。
培育高素养财务管理信息化人员
民营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人员执行,所以培育和引进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得财务的人才,是高质量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此,重视财务信息化人才培养,培养一批综合财务、管理、计算机软件知识的高素养人才,这些人员既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全面了解企业业务、业务流程,又具备较高的计算机软件水平,熟练操作信息系统。预先分析人员的薄弱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方案,能够有的放矢地提高人员综合素养,符合信息化背景下财务工作开展的现实要求,真正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同时,引进复合型财务管理信息化人员,制定规范、统一的人员招聘标准,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注入新鲜活力,整体提高人员素养,既要评估人员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又要分析人员信息素养、实践技能、数据挖掘能力等,保证人员与岗位相匹配,实现财务管理精细化,推动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不断改革对企业组织结构、业务处理产生影响。目前,财务信息化在多个企业中应用,取得相应的成就,但是在实务过程中,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使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到位,影响最终财务管理效果。因此,应采取强有力的管理措施,解决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能够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质量,转变财务部门职能,帮助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