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的措施
2024-05-08张芸芸
张芸芸/文
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企业在管理中无法避免的。企业只有树立风险意识,形成正确的风险管控理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才可以降低风险,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中,如筹资活动、存货管理风险等。企业只有认识到财务风险对企业的重要影响,合理规避财务风险,才能避免经营危机,实现长治久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企业更应当重视财务风险管控,将大数据与财务数据系统进行连接,不断完善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强化风险预警工作,也要加强现金流的管理,对现金流的支出与收入等流程都应当进行规范,不断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在企业决策时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任何行为背后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的财务活动也同样存在着风险。企业应当重视财务风险的控制,组建一批专业素质过硬、财务风险管理知识丰富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针对企业日常财务管理中的各项风险因素加以分析与评估,时刻关注企业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并且将内部监管机制作为辅助力量,对企业各部门的经营活动进行监控与规范,有效减少风险产生。文章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内外部动因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并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和优化路径,保证企业偿债能力的同时还可以确保其获利能力。
财务风险概述
财务风险是指财务活动中,会产生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企业资金或者其他财物流失,是与企业预期的发展目标相背离的风险因素,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及管理水平造成不利的影响。财务风险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比较基础且较多出现的包括筹资风险、经营风险、投资风险等。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企业只要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就会出现不同的财务风险。同时,财务风险也是无处不在的,产生的动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较慢、赊销业务过多,以及企业极速扩张,都有可能成为企业的财务风险。要想很好地解决财务风险,要先正确认识企业常见的几种风险类型、风险的产生动因等情况,并建立风险预警与分析机制,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对风险的大小进行计量,预防或化解风险,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防护性控制和反馈控制方法等。企业应当正确运用多种管理方法,正确把握财务风险的特征,详细掌握风险管理的方法,科学控制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控制活动时,应当坚持谨慎性原则,并且不断完善企业资金使用的监督制度,在财务决策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减少决策失误,进而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风险形成的动因分析
外部原因分析
1.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企业身处复杂的市场环境,外部环境的变化势必会影响企业的预测和经营结果。外部环境包括市场因素、社会因素等。如当企业遭遇通货膨胀时,货币性资金持续贬值,企业资金成本就会不断升高,导致企业经营性资金不足,无法及时履行债务,对企业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国家政策或者自然原因等
国家政策或自然原因等是指一些企业无法提前预测、预料的外部因素,这些外部因素是不确定的,如国家政策的变动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活动。
企业内部原因分析
1.管理人员自身风险意识不足,决策缺乏合理性
很多企业都较为关注盈利水平的提升,同时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及产品市场的占有率等情况都较为重视,部分企业领导对内部管理活动却未加以重视,很多财务人员只是认识到财务风险的表面,对财务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没有清醒的认识,无法把握风险的本质,不能为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专业的意见与指导。
2.企业决策失误
在实践活动中,企业经营决策失误也会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企业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决策,企业的决策会影响其长治久安。虽然决策层在开展决策工作环节都较为慎重,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决策失误的情形。部分企业领导决策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并未对具体的决策程序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因此,可能会导致企业决策失误,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3.企业内部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不健全
很多企业常常关注风险因素的事后管控环节,但是对风险的事前与事中环节的管控工作却没有关注,因此,企业的风险预警与评估机制缺失,而且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尤其是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权益等方面的规定不确定,无法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性。此外,企业内部的财务监控机制不完善,未对企业内部各项财务活动进行监督,缺乏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难以对内部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的现实意义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提升综合管理能力。企业只有正确认识风险管控的重要作用,实施精细化管理,对财务风险实行全方位的分析与管控,对企业在资金运用环节中的问题及漏洞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强化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干预,不断加深财务风险管理的认识,从而推动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此外,企业在风险管理中,对财务风险预警、风险评估与分析与对应的风险控制体系的内容与流程进行完善,对企业财务活动展开全过程的管理,严格约束与规范资金的使用,对企业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后,形成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案,从而更好地解决财务问题,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风险管控意识不强,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现阶段企业整体的风险控制意识还有待提升,其原因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风险控制能力较差,财务人员认为其基础工作无非就是一些简单的核算、财务报告整理与出具及报税等业务,其对自身岗位职责以及功能认识不足,并未认识到其对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而且一些财务人员风险管理理念缺失,自身的理论基础无法支撑其对财务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更无法有效解决财务风险问题。另一方面,财务人员未掌握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以及财务风险手段,如很多企业在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或者检测时,一般都依赖于财务核算等方法,通过核算发现问题,但是很大一部分财务风险是无法通过核算发现的,因此,企业难以及时发现各种潜在风险,也不能及时解决财务风险问题。财务人员在风险控制中,只是依靠人力核算,没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能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财务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控制,从而导致企业财务问题越来越多。
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缺失
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缺失会影响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成效。实践中,部分企业虽然对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肯定,也强化了风险控制理论的学习,但是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的机制不完善。首先,财务预警机制不完善。财务预警机制是企业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并警示,方便企业及时针对相关的风险制订对应的风险防控方案,但是有些企业未重视风险控制的事前预警工作,也没有引进风险预警机制,无法及时识别风险。其次,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不完善。企业需要对风险的类型及形成的动因进行识别,并进行全面的评估,进而正确认识到此次风险的特性及对企业的具体影响,但是由于企业缺乏风险评估机制,使企业无法制订出有效的风险解决策略。最后,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不完善。财务人员并未对财务风险进行全过程的追踪与跟进,难以及时了解财务风险情况,也不能正确掌握风险发生的具体变化。
资金管理不到位
资金是企业开展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项资源,企业很多财务风险都是由于资金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企业应当强化资金管控,从而减少资金的流失。但是现阶段部分企业的资金管理不到位,导致资金的使用率较低。
一是企业缺乏科学的资金使用规划。企业在对资金使用前,未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对资金的使用流程及时间等细则进行规定,而且资金预算管理体系也不完善,未对资金进行统筹规划,资金的收支处于无序状态。更重要的是,企业未定期对资金进行分析,因此,也没有掌握资金管理的问题。
二是部分企业资金管理机制形同虚设。一些企业领导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自身的绝对话语权,或多或少会对各部门资金的使用进行干预,企业内部的资金收支就会偏离预期。而且企业缺乏科学的资金管理理念,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中,因为缺乏整体意识,无法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
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不健全
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不仅需要定期更新与完善,还需要健全内部审计监督体系,确保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执行。目前,部分企业未实施精细化管理,财务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也只是为了应付企业领导,企业在完成财务风险管理体系时,并未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体系落实。此外,企业内部未设立审计监督部门,也未对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责进行规定和明确,审计部门在实践中也会屈服于部门管理者及企业决策者,因此,在实践中还会存在审计工作流于表面,未深入贯彻落实的现象。
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强化风险意识,提高财务工作人员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
风险管控意识的树立是企业有效解决财务风险的基础,也是企业正确开展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有效路径。财务风险无处不在,财务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好风险防控工作,管理层也应当增强战略意识,懂得如何识别和防范风险,把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做到常态化工作机制,提升自身的整体管理意识与水平。财务人员也应当增强忧患意识,强化法律知识,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对国家政策的分析与解读,认真分析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同时为了增强企业全体人员对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认识,还可以建立健全长期的风险管理机制,并将其纳入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使财务风险控制理念可以深度结合企业的战略导向,从而保证风险意识可以贯穿到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财务人员为了提升自身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能力,还应当加强对相关理论知识及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的学习和了解。关于理论方面,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培训及自学的形式增强认识;关于财务风险控制方法的学习,企业应当不断完善财务风险控制的体系,丰富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并且可以设置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情境,创设各种问题,让财务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强化对财务风险控制的理解。
健全财务风险预警与管控机制
首先,企业要想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成效,必须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形成内部控制长效管理机制,围绕内部控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开展控制工作,采用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与方法进行管理与控制,规范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例如,企业可以实行授权审批控制,对每个部门与岗位人员的工作权限与工作内容进一步做出具体的规定,确保企业各项经济业务都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保证各项活动合规、有效,同时能够追责,保证各个岗位人员可以认真履行职责,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进而实现企业预期目标。
其次,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健全财务风险全过程中的事前防范管理体系,将事前、事中与事后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工作进行关联,形成全过程的闭环管理。企业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多维度的风险预警指标,设置一定的财务数据标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全面监控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具体进度与财务管理活动,依据各个方面的标准对异常的财务数据进行预警与追踪,及时发现企业运营管理活动中一些隐藏的风险问题,为企业风险控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企业要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为企业科学制订风险管控方案奠定基础。企业应当健全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跟进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运用科学的财务风险管控方法,始终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立足企业整体发展,对风险因素进行准确的识别与评估,并综合衡量各个风险因素产生的动因及其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具体影响,全面掌握风险问题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便于企业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措施,进而有效控制风险。
最后,企业还应当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将风险控制体系与内部控制机制有效连接起来,并将风险控制体系纳入企业规划发展活动,依据企业具体发展方向与实际发展情况确定风险控制目标,更好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企业应当充分结合并参考内外部整体的经营环境,联合风险管控方面的专家或专业人士,对本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建立一整套风险控制机制,包括预算机制、资金管理体系等内容,运用有效的管理体系规范企业资金收支活动,并不断对该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流程的规范性。
加强资金管理,减少资金的使用成本
一是企业要想强化财务风险控制的成效,就应当加强资金管理。企业需要对营运资金进行管理,如现金、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资金的管理,使企业可以合理地使用现金,降低资金占用。企业还应当完善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将资金管理制度与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相结合,规范企业的资金管理,如企业可以建立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权限,严格规范资金的收支活动,加强对资金收支环节的全方位监控与管理。
二是企业应当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由企业统一对内部资金进行调度,根据各部门的具体业务需要,实现资金的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不仅如此,企业还应当加强对投融资活动的管理,维持好企业的正常业务,根据企业的财务管理战略与策略,实行相适应的资金管理策略,尽量减少资金的使用成本。
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一是为了确保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审计监督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的审计监督部门,明确该部门的工作流程。审计人员应当按照监督流程,完成对企业各项数据与财务报告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并修正问题。企业还应当完善内部信息披露与公示程序,定期对企业审计的结果进行公示,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还方便企业接受外部监督,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二是企业领导者也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财务监督职能,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经营状况进行追踪与分析,并对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提出建议,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由于财务风险无处不在,其关系到企业是否可以持续经营,因此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是很有必要的,企业应当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适度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企业在财务风险管控中,不仅应当注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还应当注重事前环节的管理,不断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对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且对财务活动进行监控和预测,从根本上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企业应当将财务风险控制作为财务管理的重点,主动探索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最优路径,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