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开展路径
2024-05-08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李园街道门村中学朱彩云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李园街道门村中学 朱彩云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及校外培训负担的要求。学校需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校外持续深化学生的个性化实践及自主化实操。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开展多元化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够持续深化学生的探究精神,开启探索化学奥秘的新视窗。因而初中化学教师应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优化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完成多元化的课外实验探索,培养创新精神及动手能力,助力学生深远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开展价值,其次探寻“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开展原则,最后论述了家庭小实验开展路径,旨在将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一、“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开展价值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理解知识点
教师基于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丰富多元的家庭小实验,将能让学生的课外探究内容更多元,引领其自主投入化学知识的探索中,从生活的角度解读化学知识,以生活经验分析实验现象,达成对化学原理及实验结论的创造性理解,加大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效度。同时,学生在展开家庭小实验时,会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完成不同难度的实验,这样更能彰显学生个性,发展优势特长。能力较强的学生将通过家庭实验产生新的思考,基于已有知识基础完成对其他相关知识点的联结、判断、分析与融合,能力薄弱的学生也将通过家庭实验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而后借助线上平台实现针对性的学习,查漏补缺。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完成自主化实操,获得对化学知识点不同程度的创新理解。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决定了家庭小实验开展的可行性。家庭小实验的开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实验操作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品质。在展开家庭小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将经历前期资料查阅、设计思考、实验准备、探索尝试和改进实验等过程,而这种“分析—思维—实践”循环往复的过程恰恰能够训练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在完成家庭实验后,线上交流分享这一环节将持续驱动学生完成自主分析、归纳和创新,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分析使用不同实验材料、不同实验方法的异同,在体验自主探究快乐的同时,增强科学探究精神,将支撑他们持续深化化学学习能力。
(三)有利于优化家校协同共育模式
“双减”政策落地将家校间的关系进行了统整,家校之间创新合作、共创协同育人新格局是大势所趋。家庭小实验恰恰是支撑家校间合作的媒介。家长丰富的生活经验及熟练的生活实操技能可以为学生的实验提供新思路。学生在与家长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也能获得启发,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将一些生活现象凝练为一种化学知识,强化对知识点的探究。而家长也能够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了解孩子的进步点,明晓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与教师积极交流,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实验资源,营造良好的家庭研究氛围。所以家庭小实验为家长、教师、学生三方的互通联结提供了支点,引导家校共育合作体的建构,持续深化学生的知识应用体验。
二、“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开展原则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要求学生形成不同的探究思路,用于解决真实情境中简单的实验问题。这要求实验贴近真实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贯彻“做中学”原则,全面提升学生不同维度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在开展家庭小实验时,要明确其定位,即让学生借助家庭现有材料,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化学实验,与课内实验相比,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和自由度。为了使家庭小实验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趣味化原则
家庭小实验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能动性,所以教师设计的家庭小实验一定要具有趣味性,能够激励学生主动从课内延伸至课外的实验探索中,借助家庭自由开放的环境完成自主实验,引发他们探究未知的心理,同时学生以极强的好奇心完成创造性探究,丰富知识储备,让家庭小实验支撑自身完成课内高质量学习。
(二)生活化原则
家庭小实验的开展展现了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师要遵循生活化原则,让学生在实验中深度感受生活,体会化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所以在指导学生展开家庭小实验时,教师要尽可能衔接生活,取材来源于生活,场所来源于生活,不需要学生特地购买实验材料或者专门布置实验场所,要尽显生活本位。学生从生活出发进行实验,最终又将实验成果回馈于生活,能够准确把握理论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突破思维定式,综合解读化学知识的奥秘。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教师应该以“绿色化学观”为导引,重视家庭小实验中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践行,将“节能”“环保”“低耗”贯彻到底,特别要避免环境污染,倡导“绿色实验”。所以教师要合理选择实验内容,避免选择需要使用有毒有害材料的实验项目。同时要评估学生的实验水平,预设学生实验失败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在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估之后,敲定家庭小实验项目,让学生的实验操作安全、绿色、高效,达到德育效果。
三、“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开展路径
(一)以导学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导学式实验,顾名思义,在教学之前开展实验,赋予家庭小实验探究和预习的功能。学生参与没有经历过的实验,将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与能动性,会在实验过程中关注多个细节,也将驱动他们查阅各项资料,保证实验高效开展。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导学式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参与中分析自己所得结论,鼓励学生将化学实验与所学知识相联系,写出化学式,丰富前认知基础,助力高质量的课堂学习。
以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为例,在教学《到实验室去: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之前,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自行完成“木炭燃烧”的小实验。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找到可燃烧的木炭,家长可以借此向孩子传授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区别可燃烧木炭和不可燃烧木炭的差异,学生也将进一步巩固复习“燃烧与灭火的条件”,获得对所学知识的创造性理解。在开展木炭燃烧实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详细记录实验内容,并根据实验内容说出自己的猜想和所得结论,实现前后知识的串联。比如,学生在完成这一实验的过程中大致有两种现象,因而所得猜想与结论自然不同。如表1 和表2 所示。
表1 现象一
表2 现象二
如上,在开展“木炭燃烧”家庭小实验时,学生基于前面所学的“氧气”知识,又融合本单元所学的“燃烧与灭火”知识,系统梳理了前后知识点,串联整合,还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这些知识点提出猜想,写出化学方程式,丰富了前认知基础。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前小实验对“二氧化碳”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教师可以更好地铺垫后续课堂上二氧化碳制取实验的深度探究,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二)以解决式实验强化知识应用
解决式家庭小实验主要聚焦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验。这一实验有着很强的自主性与创意性,学生将依据自己家庭生活中存在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搜集相关资料,找到实验的突破口。同时,学生可以向父母寻求经验,从经验中摸索化学知识点,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步骤,最终完成实验操作。这样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将充分彰显学生的能动性与自主性,体现学生经历“问题分析—知识应用—经验提炼—问题解决—实验验证—知识建构”的知识理解到应用再到内化的闭环过程,将能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为例,在教学完《常见的酸和碱》之后,设计家庭小实验时,教师便可以设计一个十分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引领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加以解决。比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生活中的茶杯或者炊具用久之后,都会产生茶垢或水垢,可以使用化学知识去除这些茶垢或水垢吗?”这一实验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学生在生活中看到过茶垢或水垢,就“如何去除”也将产生不同的思考。学生就地取材,利用家里现有的食醋、洗洁精、淘米水、苏打粉等自主尝试,去除茶垢或水垢,并详细记录各种物质的除垢步骤及效果,得出初步判断。比如,有的学生发现白醋在去除“茶垢”方面很有作用,便自行设计了“用白醋巧除茶垢”的实验主题,完成了一次系统的实验操作。如表3 所示。
表3
完成以上实验后,学生与家长分享学到的小妙招。有的家长生活经验比较丰富,会给孩子讲解注意事项,如铝制品或者铁制品不宜用白醋浸泡太长时间,否则容易损坏。以此,学生也将产生新的思考:为什么酸不能与含有铁或者铝的物品融合太久?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缘由,丰富认知储备,而这也恰恰为后续“金属”单元的教学形成了前后呼应,能够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参与课程活动,彰显了生活化经验对高效学习的助力作用。
(三)以绿色实验深化责任意识
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教师可以设计绿色家庭小实验,持续深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化学的德育作用。因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积极延伸,巧借生活中各种鲜活的实验素材,提倡学生完成绿色小实验,鼓励他们运用化学知识创造绿色生活,持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学生的这种实验成果也将惠及家人,能够影响家长形成“绿色生活”理念,共创美好生活样态,而这也是新课标背景下绿色化学观提出的价值所在。
以鲁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为例,在教学《运动的水分子》时,其中便涉及“水的净化”这一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开展“验证家中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小实验。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要收集相应的资料,确定实验的基本内容及实验过程。比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搜集相应的实验解说微课,确定了实验器材为自来水、洗洁精、杯子、筷子等。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将自来水装入水杯。
2.取适量洗洁精滴入水杯,用筷子搅拌均匀。
在完成以上实验操作之后,学生需要观察实验现象,如果杯子中产生大量泡沫,并没有产生垢状物,说明家里的自来水是软水;如果水杯中没有产生泡沫,并有许多垢状物,说明家里的自来水是硬水。
学生得到实验结论之后,可以继续实验,将水分为烧制“全开”及“未开”两种状态,继续完成以上实验步骤,对比全开的硬水和没有烧开硬水的状态。根据实验结果,学生将获得直观认知,进一步关注生活中的饮用水,了解喝全开的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将结果与家人分享,整体提升家庭健康水平,充分发挥出绿色实验的价值与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学生有了更多的课后探究时间。如何抓住“双减”契机,让学生展开更富有价值的课后实践操作是一线教育者重点探究的内容。因而,初中化学教师应该聚焦“双减”政策,明确“双减”背景下开展家庭小实验的价值,深谙开展家庭小实验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导学式实验、解决式实验、绿色实验等持续优化家庭小实验开展路径,全面贯彻趣味化、生活化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幅提升家庭小实验的价值,促进学生创新理解知识,发展实验探究能力,优化家校协同共育模式,打造“双减”背景下全新的化学教学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