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达

2024-05-08王英飞段治文

学习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式现代化

王英飞 段治文

[摘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是展开现代化发展实践的前提。中国式现代化由“中国式”与“现代化”两个关联语词构成,就“中国式”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既要防止过度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意义,又要防止因对普遍性的急迫追求而脱离中国实践。就“现代化”而言,其强调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既不能违背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或因循守旧,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应当在人的发展中实现“中国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现代化”的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中国式”与“现代化”的有机联结。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党的二十大;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24)02-0108-08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厚重的现代化探索历史积淀和丰富的现代化发展实践基础。因此,对中国式现代化概念进行学理化阐释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点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和发展实践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化问题的认识深化和思想创新。然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的既有研究仍然趋于碎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达缺乏系统性研究。

从字面意义看,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由“中国式”和“现代化”两个关联语词构成,二者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对“中国式”和“现代化”的理解,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价值目标。探析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达不仅能够保障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继续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践,还能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理论面向,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提供非西方化现代化路径的理论支撑。

二、普遍与特殊:“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既体现了全世界人民对于现代化道路的普遍希冀,又蕴含着富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意义。阐明“中国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内涵既能防止过度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意义而丧失了其普遍性追求和世界性影响,甚至迈向自我封闭的桎梏,又可以防止对普遍性的急迫追求而脱离中国实践,重复西方话语对现代化的定义。

(一)“中国式”的普遍性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中国的现代化”,前者是产生于中国现代化实践的非西方现代化模式,后者是中国的现代化实践本身。由此,模式属性而非实践属性的“中国式”内含普遍性意蕴。从语词分析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以“式”为“中国”和“现代化”的连缀,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这一经典“范式”为依托,成为后发国家探索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理论、道路和经验样本。

第一,“中国式”的普遍性意味着中国对现代性价值的坚定追求。尽管现代化道路是多元的,但是具有规范意义的现代化价值是普遍的[2]。“中国式”的普遍性意味着,中国不会因为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人口规模巨大等阻碍现代化的特殊性要素,而放弃对现代性价值和现代化进程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平等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该历史条件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3]。这说明,对中国式现代化而言,不能因为其来源于、发展于中国而豁免中国自身对现代化的其他责任。在现实层面,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客观要求及演变趋势,希冀建立符合人类共同发展方向和解决人类普遍问题的现代化“范式”。在理论层面,中国式现代化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各类现实问题的普遍解读方式。作为一种理论资源,各个文明国家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以及结合本国实际改造和发展社会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因此,需要在实践层面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视为一个自我约束以及不断给予他者平等获取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样本,在恪守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批判性的基础上,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典范”被平等且普遍接受的理论基础。

第二,“中国式”的普遍性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放性。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对域外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和推动力量持开放态度。恩格斯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批判表明,“哲学所应认识的真理不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通过认识过程和科学发展逐步提升的”[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不存在“绝对真理”,更不存在“歷史的终结”。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不断发展的。一方面,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构成要素的指导地位基础上,向“中国”这个文化综合体内部的其他思想渊源保持开放。通过发掘和改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复杂多变的现代中国领域内的普遍解释力。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超越“绝对精神”和“普世价值”的发展道路,必然要剖析西方思想中的精华和糟粕,使之成为能够包容西方哲学思想和治理经验、符合螺旋上升历史生成规律的普遍性发展道路。因此,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对其他类型的发展经验、思想要素和文化质料的吸收借鉴,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先进文明成果涵括在内,进而构建出更为全面普遍的现代化典范的必然要求。

第三,“中国式”的普遍性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可复制性。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模式和经验可以为后发现代化的非西方国家所参考。“资本家占有大量地产,并成为土地所有者……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差异消失,居民主要分为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5]。可以说,在后发国家中,本国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对立,外部资本力量的“新殖民逻辑”都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全球范围内阶级矛盾的“暗流涌动”。一方面,强调作为范式的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是将其作为意识形态输出,而是作为帮助后发国家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有力工具。中国式现代化,在“范式”意义上要求以交往理性作为与后发国家的交流基础,帮助后发国家解决现实困境,纾解实际治理难题,提供合作共赢机遇。另一方面,针对经济全球化整体格局中的逆全球化、单边主义、新殖民主义、总体霸权和技术统治等带有鲜明压迫和剥削的症结,中国式现代化之普遍性在于体现了全人类对上述错误思想的批判和抵制,强调以合作包容、和平发展的理念指导本国现代化探索实践,从而追求全人类普遍价值目标。质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与马克思主义阶级批评观点高度关联的现代化道路,是颠覆和超越资本垄断和资本主义霸权的现代化范式,同时也是对受制于资本、殖民霸权、文化渗透的后发国家给出的普遍性解放可能。

(二)“中国式”的特殊性意蕴

“中国式”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客观存在的特殊历史文化和社会实践形成的。这一范式的本源在“中国”,后者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文化概念和地理概念,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渊源、当下形态和未来走向产生根本影响。

第一,“中国式”的特殊性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性。只有内部动力机制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特殊性问题,外来冲击只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辅助因素。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享乐哲学从来只是某些拥有享乐特权的社会集团的巧妙说法……一旦追求普遍性质并且宣布自己是整个社会的人生观,就变成了纯粹的空话”[6]。基于此,若片面地将某种思想视为“普世价值”而忽视其与社会现实的高度关联,它就会成为仅仅具有修辞和教条意义的空泛言说。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本身既要避免沦为空泛的说教,同时也要警惕主张“普世性”的外来意识形态的质疑。就前者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支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为经验来源。它既不是对经验的简单总结,也不是脱离经验的纯粹理论教条。就后者而言,必须在有限的程度上承认自身的“中国式”的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在被提出时,便遭受了是不是现代化、能否普遍化以及能否被复制等质疑。同时,由于西方国家在经济积累方面的先发地位,以及20世纪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颓势,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范式具有更大的政治话语权。为破除上述发展困境,要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中国式现代化观念联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内,以坚定的意识形态立场捍卫中国式现代化的存在,形成有条件地吸收外部经验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治理模式的格局。

第二,“中国式”的特殊性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性。中国坚持自身的现代化主体地位,根据现代化的实践需要自主选择和吸收域外现代化的有益经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现代化视野下“无神论和共产主义是产生于人的本质的现实,将人的本质具体化为实际存在”[7]。这一论断明确了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范式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克服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之中的反现代化因素,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和经济中束缚人的本质的新型现代化模式。就前者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在形式上建立在现代化的时态要求上,既不是保守的、封闭的前现代产物,也不是过分激进、过分强调个体性張扬的后现代观念,它需要自主结合现代化趋势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进而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评判各类传统文化和域外思想中的尺度地位。就后者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带有对过分彰显人的本位和忽视人与集体、国家、自然共生关系的资本主义思想的批判。中国式现代化本身是对既有现代化方案的“特殊”的扬弃,这就决定了“中国式”对现代化的统合作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已有现代化方案的翻版。

第三,“中国式”的特殊性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单独的个人随着他们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活动,愈来愈受到异己力量的支配”[8]。其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建立在“个人”即“自我”与“异己力量”即“他者”的冲突之中,是在长期的资本主义扩张史后形成的现代化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片段,更非暗合绝对价值的“先天产物”。其二,资本主义现代化实践在倡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和人的解放方面具有相对于封建秩序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其积重难返的历史演变,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已经暴露“自我与他者”深刻的矛盾,西方现代化经验逐渐遭遇当下社会实践的“反冲”,若不就此修正自身的理论悖谬或接纳新的社会理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就必然沦为空泛的说教教条或赤裸裸的权力规训。在吸收上述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着眼于个人、组织与全社会的联动和团结,以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社会治理途径消除社会对立和社会矛盾,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长期拓展自身。

(三)“中国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普遍性来源于对特殊性的总结,特殊性最终要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成为具有普遍性倾向的存在者。

第一,中国对普遍意义的现代性价值的坚定追求通过特殊性的内生动力机制实现,只有坚定以中国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中国现实难题,不断在世界关怀的驱使下讲好中国故事,才能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意涵通过鲜活的实践案例与样本得以显现。

第二,追求普遍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放性以强调特殊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性为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建立在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严肃批判立场上,因此,有理由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向传统、域外拓展,也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中国这个本源立场之上,后者则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根基。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可复制性寓于其实践性之中,只有在案例化的社会实践中展示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不能”“不足”“不对”,才能为世界各国提供现代化的另一条道路,并赋予其合理性;只有将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经验以“事实”的形态呈现出来,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反对教条主义的真意。

三、客观与主观:“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现代化的本质是落后国家或地区进行社会变革和追求文明进步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强调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赋予了“现代化”丰富的哲学意蕴。

(一)“现代化”的客观规律意蕴

现代化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引下推进。

一方面,“现代化”的客观规律要求现代化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配。从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无法复制以英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现代化方面的起点和路径。现代化对社会主义中国而言,是其革命胜利后从积贫积弱走向国富民强的必经之路,中国共产党以本国国情为基础,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探索现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创新和突破[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生产力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环境不稳定,不具备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现代化是我国摆脱贫穷落后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年3月,邓小平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并将其与中国国情、中国道路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10]。习近平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性的深远谋划和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关键领域,更加重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另一方面,“现代化”的客观规律要求现代化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配。习近平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11]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党始终坚持把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特殊国情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有价值的借鉴。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又受到诸多条件约束。各国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必须有人力、物力、技术基础,以及法治与安全保障,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现代化进程就有可能中断。

(二)“现代化”的主观能动意蕴

现代化固然须遵循客观规律,但现代化终归是以人为主体的现代化,是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不可忽视“现代化”的主观能动意蕴。彻底的、符合客观规律的理论力量可以在人民群众手中转换为物质力量,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主观因素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提及:“创造这一切、拥有这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1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因谋生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13]。二者在人的干预下交互运动,呈现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动态演化特征。作为客观的社会历史进程,现代化不是抽象理念对象化的产物,它必须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付诸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既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其选择与实现既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又体现了历史的特殊性[14]。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不仅能合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而且能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走出一条通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进程,涉及社会多个领域的变革和发展,其间,既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也要强调杰出人物的引领作用。历史的发展是客观规律和人的能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不同阶级、群体和个人在历史中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的基础和力量源泉,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和革命斗争,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同样不可忽视杰出人物的作用,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才华和领导能力,他们的经验、思想、行动等都能够影响和启迪社会中更广泛的群体。马克思曾指出,“协作、分工和机器或科学的力量的应用等等”提高了劳动生产力[15]。由此,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也是现代化主观能动意蕴的重要体现。“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6]

(三)“现代化”的主客观辩证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认清客观实际的基础上砥砺奋斗总结出的发展经验,因此,要以主客观相统一为理论武器推动现代化建设。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具体国情不断推动制度完善、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力,从而保证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性、稳定性和高质量。同时,还要强调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自觉投入和积极作为,进一步加强创新、改革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优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根本需求,充分发挥人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内生动力和自我动力,助力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现代化主客观辩证统一的重要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的根本原则之一,是推动现代化建设所必须坚持的原则。实事求是强调科学精神和正确思维,要求我们做出准确和全面的判断,遵循客观规律,不把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实际。

四、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现代化强调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价值目标便是追求和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和每个人的全面发展[17]。“人的发展”构成了联结中国式现代化普遍与特殊、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纽带。

(一)在人的发展中联结中国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过程蕴含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哲学意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的现代化价值有执着的追求,是世界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同时,其也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以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为基础。其中,人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和价值目标的地位不容忽视。

1.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与人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的过程表现出人的发展的普适性。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路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在探索初期经历的是“由外向内”的经验和理论借鉴阶段。《共产党宣言》指出,“在各国无产者的斗争中,共产党人特别重视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18]。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最终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19]。为此,就需要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通过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局限性以及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来实现真正的现代化[20]。这种联合体的社会不分民族、地区和国家,而是全体无产阶级的联合,表现出普遍性的特征。具体到中国语境,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其带领中國人民建设现代化的历程是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普适性原理的具体体现。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人的发展”理念因其现实成就也进入由内向外的经验输出阶段,为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具有复制性的方案,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经验的普遍性。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中心论”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主张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进步,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21]。“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2]

2.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与人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的过程也体现出以人民美好生活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有其深刻的历史民族特征,体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历史进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凌辱,中国人民在不断抗争中试图寻找民族自强之路。其间,既有对外国经验的借鉴和学习,又有对中华民族自身现实需求的反思。经过历史的沉淀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便打开了从被动变为主动的新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以人民为取向的价值目标中调整发展方向,以实现改善人民生活的愿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3]。“中国式”既强调了中华民族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普遍历史情境,又考虑到中华民族历史需求的特殊性,是世界现代化探索背景下中国对自身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展开。

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维度来看,中国的现代化以本国人民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以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为落脚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直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探索为实践基础,而这皆始于人民的需要[24]。这种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需求下以中国人民为主体展开的现代化建设探索具有本民族的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的实际需求为价值依归,在洞悉中国社会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探索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发展之路,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发展性、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实践主动性与理论自觉性相统一的结果[25]。这种在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潮流背景下的中国声音,既因应了中国对现代性价值的坚定追求,又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实现了以人的发展为纽带的“中国式”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二)在人的发展中联结“现代化”的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既依赖于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同时还需要激发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26]

1.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与人的发展目标

中国追求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在不同的历史分期展现出强烈的差异化特征。从理论层面而言,人类社会发展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基本矛盾决定,人类历史中的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27]。毛泽东同志从中国实际出发,以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为奋斗目标,提出通过工业化建设使我国摆脱落后状态。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基于中国实践,首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与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则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立足于中国所处的历史新方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全新的布局,通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抓手。

2.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因素决定了历史发展尤其是现代化建设的趋势。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中的能动作用。正如习近平所言:“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28]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中。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领导我国事业的核心力量。“进入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9]。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实践来看,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使中国共产党通过了历史的考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基于此,中国人民通过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将人口众多这一现实压力转变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优势[30],克服了历史进程中的种种困难,取得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

(三)在人的发展中联结“中国式”与“现代化”

不同制度属性的国家都在试图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目标,但其在现代化探索中又有着独特性。中国共产党作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政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1.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式”特征

中国在探寻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式”特征首先表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原因在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凌辱,为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近三百个政治团体进行了尝试,而这一重担最终落到了中国共产党肩上。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領中国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是因为其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中国式”特征还表现为现代化过程的独立性。近代以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早期运动都表现出我国一些有识之士试图以西方制度为模板,在中国语境下进行制度的复刻。然而,任何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国情和现实情况,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并不具有教科书般的借鉴意义,更不是现成可供直接挪用的正确答案。基于此,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展开的独立自主探索之路,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的重要内容。

2.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中国式的“现代化”

从国家层面来看,执政党的宗旨与目的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在“现代化”内容上的独特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意志,是其利益的代言人[31]。而中国共产党与资本主义政党有本质的区别,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式现代化在内容上也具有了自身的独特性。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现代化,这在根本上區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32]。“社会主义要求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其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党的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33]。因此,中国探索人的发展的“现代化”特征始终围绕着人民展开,倾听人民诉求,解决人民难题。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是我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原因之一。

从国际层面来看,中国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现代化”特征也与西方资本主义有着本质不同。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其现代化发展具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色彩。这种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片面追求资本增殖,奉行对外殖民侵略,追求建立并维护以其为中心的世界霸权体系。而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34],正如习近平所言:“各国应该坚持开放的政策取向,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提升单边和多边开放水平,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35]这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主张各国的平等地位与密切联系,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逻辑,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方案与契机。

[参考文献]

[1][10][22][23][28][3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1、18、24、22、28、21.

[2]任剑涛.从现代化的规范含义理解“中国式现代化”[J].江汉论坛,2023(1):5-14.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13.

[4]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

[5][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0、110.

[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1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

[9]章玉贵,赵文成.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内涵、逻辑演进与范式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23(5):5-14.

[11]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20):5-7.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8-119.

[13][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44、479.

[14]项久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3):1-9.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90.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6.

[17]贺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智慧品格[J].哲学研究,2022(12):5-14.

[19]徐志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5-29.

[20]王新城,霍忻.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理论蕴涵与价值意蕴[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7): 5-8.

[21]李琳琳,刘凡熙.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及其价值意蕴[J].行政论坛,2023(3):20-25.

[24][25]郭根山,艾磊.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基础、价值重构与理论品格[J].中州学刊,2023(6): 20-26.

[26][29][33][35]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89、472、42、281.

[27]王雨辰,张熊.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态建构、动力要素与实践进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分析视角[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74-82.

[30]韩文龙.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5-29.

[31]胡博成.“要资本,不要资本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意义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8.

[32]钱镇,涂良川.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创性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6-02.

[责任编辑:张振华]

[收稿日期]2023-12-12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2022年度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2023QN153)和2023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新时代运用大数据进行思想政治课精准教学的研究”(23GXSZ074YBM)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1.王英飞(1985— ),女,浙江淳安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2.段治文(1964— ),男,浙江常山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党的二十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式现代化
与时俱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以大教育观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路径探索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重大主题报道多维建构的创新进路
——以南京广电集团“党的二十大”融媒报道为例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