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主体与热点分析

2024-05-08钟家园周鹏程盛紫凡田逢印

互联网周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钟家园 周鹏程 盛紫凡 田逢印

摘要:研究主体是决定研究质量的关键要素,通过研究主体分析可窥视研究的热点、亮点及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本文以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2003~2022年收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论文为对象,运用CNKI数据分析及Citespace从文献年度分布、研究主体、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及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探究近20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主体、热点与趋势,为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国内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存在研究主体相对单一、热点相对单调、文献质量不高的问题,需要扩大研究主体、拓宽研究主题、拓展新的研究热点、提高成果质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主体与热点;可视化分析

引言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2003~2022年间北大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为对象,运用知网及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从文献年度分布、研究主体及主题等方面分析,探究近20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主体分布及研究热点,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通过CNKI高级检索获取数据,以“主题”为检索条件,关键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时间限于2003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共检索研究文献165篇,经甄别筛选,剔除其中非学术文献,共161篇文献纳入研究范围。运用CNKI自身的文献分析系统与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形成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近20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现状,探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主体和热点问题,揭示其发展趋势。

2. 研究主体分析

2.1 年度发文分析

通过对检索的161篇文献进行查证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于2006年起步,2003至2013年处于平缓上升阶段,核心期刊年度发文量不超过10篇;2015年发文数量出现大幅跃升,达到20篇,发文量为各年份之最;2015年之后,发文数量有所回落,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2.2 研究机构分析

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研究机构分析,生成图2。导出的数据显示研究机构为182家,经人工筛选、甄别,对同一高等院校下属二级学院(所)进行整合,得到以校为单位的研究机构数量为150所,其中研究文献达到2篇及2篇以上的研究机构有31个,均为高等院校,文献量前五的机构共发文37篇,占文献总量的22.98%。

上述分析表明,高等院校是国内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研究的主力,研究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均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设立了专门的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机构。

2.3 作者分布分析

2.3.1 作者发文量分析

通过CiteSpace生成作者网络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统计结果显示2003~2022年研究文献的作者共231位,其中以第一作者发文3篇以上的有5位,分别为谈国新、黄永林、谭必勇、张莹、权玺。以谈国新为第一作者的《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一文被引量达145次、下载4876次。该文探讨信息视角下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难题的路径与方法,并以土家族“撒叶儿嗬”舞蹈为例开展实证研究[1]。

2.3.2 作者论文被引分析

文献被引频次一定程度反映作者的研究实力。数据显示,前5篇第一作者分别为黄永林、彭冬梅、黄永林、谭必勇、宋俊华。黄永林有2篇论文被引进入前5名,被引频次达997次,是所有作者中被引最高的一位。黄永林、谈国新所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一文,被引736次、下载25502次,大幅领先其他文献。该文阐明了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的技术逻辑,提出数字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六点建议和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为非遗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阐明了方向[2]。

2.3.3 研究团队分析

从国内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作者分布知识图谱(图3)分析可见,近20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表现为区域性团队合作研究与个体研究交织。其中代表性团队,早期(2012年前)有彭冬梅、孙守迁、潘鲁生团队,谭必勇、张莹团队。彭冬梅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一文,介绍了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基本情况,并以两所高校合作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为例说明其重要性和迫切性[3]。中期(2012~2019年)有谈国新、黄永林、孙传明、王伟杰团队,王明月、宋俊华团队。近期(2020年至2022年)则呈多点散发的特点,代表性团队尚不明显。

2.4 参与研究的关联领域及期刊分析

2.4.1 参与研究的关联领域分析

从国内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的关联领域分布图(图4)可知,国内参与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的相关领域众多,涉及传统文化、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等数十个,说明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是关联多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其中传统文化约占关联研究领域总数的40%,说明传统文化领域对非物质文化数字化问题更关注,其研究成果也更丰富。发文2篇以上的包含传统文化、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音乐舞蹈、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等19个关联领域(注:1篇论文可能包含二个或二个以上关联领域,存在关联领域交叉和重叠的情况),共占关联领域发文量的96.17%,除此之外涉及的关联领域包括有机化工、自动化技术、一般服务业、旅游等,约占发文量3.83%。

2.4.2 期刊分布分析

从图5可看出国内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核心期刊共20种,其中载文2篇以上的有《图书与情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图书馆》《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建设》等,载文1篇的有《热带作物学报》等15种期刊。图书类期刊和大学学报是参与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的主要期刊。数据显示,我国参与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的核心期刊仅占国内核心期刊(2022年版)总数的1.3%,说明国内核心期刊对非物质数字化研究的关注度较低,成果产出的渠道较窄,也说明成果质量有待提高。

3. 研究主题与热点分析

如图6所示,主题从高到低依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保护与传承、数字化技术、数字化展示、数字化研究等。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保护”出现频次共152次,占排名前30主题频次(274次)的55.47%,呈现出典型的聚焦与离散并存的特点。

从图6可看出,“数字化保护”是近20年的研究热点,其他热点不显著。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主题呈“集中-分散”的特点,主题不断拓展、扩散,具有研究的多主题性和多样性,但尚未成熟、未成气候,今后可加大细分领域的研究。

结语

通过CNKI数据分析及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可知,近20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体主要为高等院校、图书馆等,研究人员多为高校教师,以“传统文化”领域为主力,期刊主要为图书情报类期刊及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研究主题集中在非物质文化保护领域。存在研究主体相对单一、研究主题较窄、成果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今后需要数字技术人员、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各级文化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研究,需要从相对单一领域的研究走向多领域研究,从个体的研究走向团队合作的研究,从局部的研究走向全国性统筹和协同研究。在研究主题方面,需要加强国家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政策、数字化传承、乡村振兴及文旅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传播研究。

参考文献:

[1]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6):179-184.

[2]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2):49-55.

[3]彭冬梅,潘鲁生,孙守迁.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06(1):47-51.

作者簡介:钟家园,本科,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基金项目:2023年江南大学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狮乡狮艺——岭南醒狮表演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编号:202310295197Y)。

猜你喜欢

可视化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港口煤炭物流可视化分析平台
近十五年国外大学生就业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商业生态系统研究可视化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声波吹灰技术在SCR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分析技术在网络舆情研究中的应用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眼动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可视化分析在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