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影响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24-05-08丁蕊
丁蕊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提升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当前,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持续提升的过程中,仍存在教师对数字化教学理念认识不到位、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不足、数字化教学整体支持和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提升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然后分析当前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信息技术影响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校教师;数字素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6.068
[中图分类号]G434;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6-0215-03
0 引 言
教師数字素养是教师适当利用数字技术应用数字信息资源、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教育教学活动而具备的能力和意识[1]。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相继出现,信息技术走进教育领域。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要精神、扎实推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教育部于2022年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从教师数字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5个维度诠释了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要求[2]。高校教师应具备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数字化教学的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是高校未来教学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分析高校教师数字素养重要性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1 提升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性
提升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是推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部署,在推进高校教育现代化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如下。
1.1 推进高校教育现代化
随着数字化教学工具的涌现,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应用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教学方式正发生变革,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3]。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升能够满足数字化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师提升数字素养后,能熟练掌握数字化教学工具,更有效地将数字化资源用于教学,从而可以更好地顺应数字化教育的发展趋势,推进高校教育现代化进程。
1.2 提高教学质量
当前,大学生习惯借助数字技术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提高高校教师的数字素养既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习惯,从而结合学生的需求设计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又能提高高校教师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数字技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 当前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面临的困境
针对教育部提出的提升高校教师数字素养的要求,高校、教师均需高度重视。高校教师普遍已具备数字化教学意识,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开始应用数字技术,初步具备数字化课程设计能力。但这与教育部对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基本要求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全面满足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对数字化教学理念认识不到位
高校教师虽普遍具备数字化教学意识,但缺乏积极的心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对数字化教学理念的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不用”“怕用”和“难用”。一是部分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习惯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对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字化教学存在抵触情绪,未充分学习研究数字化教学。部分教师只是在常规教学环境中使用线上教学平台,较少借助信息技术来管理学生,以及与学生开展课堂日常互动,也缺乏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活动的意愿[4]。二是一些教师认为一个学期的课时较少,觉得只要把教学内容讲清楚、说明白就行,不需要更多数字化教学手段,开展数字化教学可能无法完成正常教学任务,担心造成教学事故而无法承担相应的后果。三是一些教师认为开展数字化教学缺少学校的行政支持和激励机制,因此缺乏数字化教学的强烈动力,对数字化教学不够重视,对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敷衍应付。
2.2 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数字化教学包括数字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现阶段,高校数字化与教育教学脱节,“两张皮”等现象仍然存在,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不足。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仅仅将网上资源照搬到课堂上,或者让学生自主学习网络上的慕课、微课,难以真正做到将数字技术与现实教学深度融合[5]。部分教师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只是简单地更新教学内容,缺乏教学模式的创新,课件制作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因材施教、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整体数字化教学能力偏低。
2.3 数字化教学整体支持和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从高校教师视角来看,高校缺乏对教师团队开展数字化教学的充分支持。一是高校组织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仍流于形式,多数培训项目采用讲座的形式,不同教龄、专业技术背景、学段、数字化水平的教师经常在一起培训,培训内容重复、陈旧且缺乏针对性,未能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导致教师数字素养的提高效果有限[6]。二是缺乏支持开展数字化教学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和教学资源平台,开展数字化教学实践的经费来源也不稳定,导致教师无法完全投入数字化教学改革中。三是教师面临职称评定等职业发展的压力较大,数字素养是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但目前尚未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教师对提高数字素养的重视度不足。
从高校视角来看,校园环境中普遍缺乏应用数字技术交流的氛围,不利于教师养成自觉利用多种数字技术开展工作、交流情感与学习成长的习惯。部分高校领导对开展数字化教育不够重视,在经费方面缺少对数字化教学硬件条件的支持,如数字教学场所建设滞后、教室多媒体设备陈旧、缺乏可用于教学活动的新技术和教学资源平台等。部分高校校园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导致数字化教学所需的教学系统等无法得到保障。高校数字化教学整体支持和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无法为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提供足够的支撑。
3 信息技术影响下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
虽然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面临严峻的挑战,但国家已从战略顶层设计层面对全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作出了部署。具体而言,切实有效提升高校教师数字素养,可从教师、学校、高等教育主管部门3个主体层面共同努力。
3.1 教师加强自身数字素养建设
首先,增强数字素养提升的意识。教师是高校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其数字素养水平决定着对数字化教学理念的认识。一方面,教师要积极适应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趋势,充分认识数字技术对教学产生的影响,树立“数字化是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的意识,进而形成自觉加强自身数字化理论学习和应用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数字化理念的学习,主动接纳数字化新思想、新理念,打消对数字化教学的抵触心理,转变固有思维,主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其次,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一方面,高校教师要熟练掌握多种数字技术,并将其深度融入课程教学体系设计、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教学互动媒体合理选择、教学目标实现、评价过程反思分析等教学管理全过程,确保数字技术在日常教学中得以有效运用[7]。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善于探索并利用现有的各种信息技术,不断在实践中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大力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强化自身的数字化思维。
3.2 打造数字化教学环境
首先,完善数字化教学支持体系。提升教师数字素养需要有校园信息化网络环境氛围和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支持。一方面,高校要完善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和文化环境建设,实现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提供快速、稳定、绿色、安全的网络服务,促进数字终端的高速互联和接入。打造智慧教学环境,全面普及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基础设施,推动新资源应用、新校园建设,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直接有效的互动沟通与交流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高校内部设立数字化远程教学研修支持服务指导中心,为学校教师提供数字化教学技能培训、课程资源制作培训与网上运营培训等服务,全面支撑“教、学、管、评、研”创新发展。
其次,构建数字化教育教学培训体系。高校构建数字化教育教学培训体系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和应用数字化教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是提高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举措之一。一是高校定期組织教师学习数字化教育的新政策、新文件,引导教师关注教育政策新动向,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正确认识数字化是教学的必要手段,从心理上做好运用信息技术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准备[8]。二是高校加大教师数字技能的培训力度,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教师进行基础培训、进阶培训及实践培训,重点加强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进行分级分类指导。培训内容也应涵盖教师管理数据的能力、评估分析和快速判断数据信息价值的专业能力以及确保教学数据可靠性的能力等方面。
最后,构建数字素养提升激励机制。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师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将数字素养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并在职称评审和年中考核等方面体现出来,形成激励数字化教学的良好氛围,构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新机制。同时,高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数字化示范课程展示、微课比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公开表彰优秀数字化应用案例,并将其作为高校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推广和分享,奖励数字化教学优秀教师。
3.3 高等教育主管部门推动高校数字化建设
首先,加大高校数字化培训的支持力度。培训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加强高校数字化培训的支持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建立高校教师在线学习培训互动空间、名师工作坊、网络在线远程协同研修系统以及学习服务网络等,开设教师数字化研修混合式学习服务培训和网络远程学习互动协同教学培训项目;二是在每期各类培训活动开始前,定期对学校教师及其管理人员进行摸底检查和适应性测试,并根据测试评估的结果进行相应的专项技能培训,增强课程培训的专业性;三是根据数字化教学人才培养方向,组织优秀师资和培训服务工作团队及时更新培训教材内容等,建立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四是探索变革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反馈渠道,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开展教师在线远程研修培训与全程伴随式培训的科学数据实时采集监控与过程性综合评价,推进培训的科学性、精准性,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成长和发展需求。
其次,打通终身学习的有效通道[9]。提高高校教师数字素养,不仅需要教师增强自身积极性,还需要高等教育主管部门为教师畅通数字化学习的有效通道。一是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要推动各地方高校协同打造高校优质精品数字在线教育资源库、优秀地方高校数字课程、数字成果示范资源库及优秀教学案例库,重视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和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常态化开展。二是继续推动数字教材和开放数字资源在线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跨学科平台、跨教育系统层级间的资源开放和共享合作,进一步拓展资源应用与服务边界,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小勇,李婉怡,周妍妮.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研究:国际政策、焦点问题与发展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4):47-56.
[2]吴砥,陈敏华.教师数字素养: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师发展重点[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3(5):4-7.
[3]宋权华,于勇.高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现状、困境与路径——以我国西部地区部分高校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0(10):78-84.
[4]王永钊,程扬,李丽军.数智时代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丰富内涵、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J].教育与职业,2023(9):87-90.
[5]张冉妮.教育数字化视野下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23(8):46-51.
[6]王佑镁,李宁宇,王旦,等.新时代新征程我国职教数字化转型的扬弃与创变[J].中国电化教育,2023(4):57-64.
[7]马念念.教师教育数字化的困境与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3(22):29-32.
[8]刘文开.教师数字素养的现实价值与提升路径[J].教育评论,2023(3):115-118.
[9]李玉婷,王海福.数字时代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J].数字教育,2022(1):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