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4-05-08乐红豆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6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乐红豆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的预算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高校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和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是当前企业广泛使用的绩效管理工具,但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尚不多见。文章探索构建一套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提高高校预算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该体系基于BSC和KPI理论,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成长4个维度进行设计。通过对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本文认为构建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必要的。该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高校预算管理的绩效,有助于提高高校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高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06.001

[中图分类号]F810.6;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06-0004-03

0     引 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预算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帮助高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构建一个全面的、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预算管理的效果。本文基于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构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优化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1     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作用

对于高校而言,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引入绩效评价理念,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因此,研究高校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对高校的投入并未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相匹配[1]。目前,我国对高校预算管理缺乏明确的绩效评价制度和有效的方法。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高校作为公共机构,其资源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学费收入、社会捐赠等。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高校需要对预算管理进行绩效评价,以科学评估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在绩效评价过程中,高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以客观反映高校预算管理的實际情况。同时,还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实施。通过绩效评价,高校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弥补。这不仅可以提高高校的预算管理水平,还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绩效评价还可以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高校资源利用信息,为政府对高校的支持、社会捐赠等提供参考依据。因此,绩效评价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提高教育质量

高校预算管理与教育质量密切相关。通过绩效评价,高校可以衡量教育资源的投入产出比,以判断高校教育质量是否得到提高。同时,绩效评价还可以为高校提供反馈信息,有助于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通过分析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能够合理安排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做到高效高质地培养人才,并通过对教育资源利用率的分析和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设节约型校园。

1.3   促进科研发展

高校作为科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对其科研发展至关重要。通过绩效评价,高校可以科学评估科研产出,帮助高校优化科研资源配置,促进科研发展。同时,绩效评价还可以帮助其调整科研方向,提高科研水平。

2     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基础

2.1   平衡计分卡理论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绩效管理工具,其核心理念是将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成长4个维度评价组织的绩效。平衡计分卡的4个维度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2]。

在高校预算管理中,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可以将高校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指标,从多个角度评价预算管理的绩效。例如,财务维度指标可以反映高校预算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客户维度指标可以反映高校预算满足学生和家长需求的情况,内部业务流程维度指标可以反映高校预算分配、执行和监督的效率,学习成长维度指标可以反映高校预算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发展情况。

2.2   关键绩效指标理论

关键绩效指标是指能够反映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指标,是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关键绩效指标的选取需要遵循SMART原则,即具体性(Specific)、可衡量性(Measurable)、可达成性(Attainable)、相关性(Relevant)和时限性(Time-bound)。在高校预算管理中,运用关键绩效指标理论可以选取与预算管理相关的关键性指标,如预算执行率、预算调整率、预算偏离率等,对预算管理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这些指标不仅能够反映高校预算管理的具体实施情况,还能够指引高校预算管理朝着更加高效、精准的方向发展。

2.3   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相关研究

一些学者探讨了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内涵和意义,认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是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相关学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构建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成长4个维度进行设计[3]。部分学者对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流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这些研究表明,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对于提高高校预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研究尚未涉及将平衡计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理论应用于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方面。因此,本文试图将这两种理论应用于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期为高校预算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3     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1   设计原则与思路

一是科学性原则。指标的设计应基于科学理论,这样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高校预算管理的绩效情况。二是系统性原则。指标应涵盖高校预算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成长4个维度进行设计,构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三是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设计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方便、快捷地采集和计算指标数据。四是导向性原则。指标应具有导向性,能够引导高校预算管理朝着高效、精准的方向发展。

基于以上原则,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如下:首先,分析高校预算管理的内涵和特点,明确高校预算管理的范围和目标。其次,结合平衡计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理论,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成长4个维度设计指标体系。最后,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并确定指标的权重和计算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试运行,根据试运行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

3.2   目标层设计

目标层是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最高层,代表了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的总目标。在本文中,笔者提出以下3个目标:一是提高教育质量。要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教学质量,以提高教育质量。二是提高科研水平。高校通过提高科研水平进而提高自身的科研实力。三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有效管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

3.3   准则层设计

准则层是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中层,代表了实现总目标的不同方面。本文从3个角度出发,设计了以下3个准则。一是投入类指标:反映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投入情况。二是产出类指标:反映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产出情况。三是效益类指标:反映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效益情况。

3.4   指标层设计

3.4.1   办学条件类指标

为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的办学条件,可选取师生比、生均固定资产和经费3个指标。其中,生均固定资产是指国家能够给大学提供的办公面积、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数量和质量。这些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的办学条件,但同时也要注意,这些指标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可能会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因此,在选取指标时需要综合考虑,以得到更加全面、客观的结果。

3.4.2   管理效率类指标

要选取专职教师比、公用经费比和教学科研费比3个指标进行分析。其中,专职教师比是指专职教师数量与教职工数量的比例,它可以反映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和教学质量,是衡量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公用经费比是指公用经费支出与教育事业支出的比例,它可以反映高校对于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如果高校的公用经费比过高,就说明该校对于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科研费比是指教学科研经费支出与公用经费支出的比例,它可以反映高校对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投入程度和重视程度。如果高校的教学科研费比过低,就说明该校对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对这3个指标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高校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支出结構,进而评估该校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高校应该注重管理效率的提升,优化预算资金的支出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3.4.3   产出效益类指标

学生就业深造率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高校毕业生中继续深造或成功就业的比例,可以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学术水平,以及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综合实力。人均科研经费是衡量高校科学研究成果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高校教师人均科研经费的多少,也反映了高校科研活动的规模和水平,以及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综合实力。经营收入比是衡量高校社会服务成果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高校经营性收入与总经费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能力和效率,以及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的综合实力。

综上所述,高校产出效益的体现不仅仅是单个指标的简单累加,而是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综合评估高校的办学成果和综合实力。

4     某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4.1   某高校基本情况介绍

某高校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位于全国高等教育发达地区之一,拥有多个校区和学院,涵盖了文、理、工、管、法、医、教育等多个学科门类。该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科研水平均较高。近年来,该校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化交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2   某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情况分析

该校在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制定预算管理制度。该校制定了一系列预算管理制度,明确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相关部门的职责,规范了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的流程。第二,设计绩效指标。该校参照国内外高校绩效指标设计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计了涵盖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成长4个维度的绩效指标,共计20项。第三,确定指标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邀请了10位财务管理和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并对指标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第四,采集指标数据。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负责采集和整理各项指标数据[5]。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学校财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人事部门等。第四,计算绩效分值。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得出绩效分值。该校根据绩效分值对各学院、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并制定弥补措施。

5     结束语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校财务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该体系的运用可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同时还可以激励各个院系和部门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共同推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良性发展。本研究探讨了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际应用,希望可以帮助高校衡量自身的预算管理效果,发现不足并寻求弥补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1]朱伟,王洪丽.基于内部控制下的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12):104-105.

[2]邹显茂.基于平衡计分卡下的民办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可持续发展,2023(3):1014-1019.

[3]杨金瑞,徐菱,李变花,等.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创新研究

[J].教育财会研究,2023(3):72-75.

[4]刘海洋.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J].经济研究导刊,2022(28):111-113.

[5]王凤,刘春仙,于萍.高校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以S高职院校为例[J].商业2.0(经济管理),2021(14):159,161.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食品行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