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新诠释
2024-05-08韩一凡辛世俊
韩一凡 辛世俊
[摘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命题的理论依据包含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全面性”是指生活内容的多元性、涵盖人群的广泛性和生活品质提升的渐进性。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这里的“实践”既有党和政府通过方针政策指导、带领中国人民顽强奋斗的社会实践,也包括公民个人主体性的发挥。
[关键词]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人的全面发展;个人整体素养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08(2024)02-0016-07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1]是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深刻领会这一命题的学理依据、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有利于将“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理念贯彻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在更高水平上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与突出特色,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新时代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原理性诠释
所谓生活品质,指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认知、向往以及对生活质量提升的追求。生活品质这一概念具有以下四点内涵。一是通过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得到肯定。否定人生意义的人,会放弃对生活价值的追求,必然会否认生活品质的提升。二是在时空对比中生成。生活品质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没有过去的经历、当下的现状,就无法确定什么是生活品质,当然不可能有新的追求目标。人只有不满足当下的生活状况,才有继续提高生活品质的动力。三是在动态中发展。生活品质的提升体现了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对新生活目标的期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这里所说的“日益增长”,既包括生活内容的扩展,也包括生活层次的提升。四是靠实践推动。生活品质的提高依靠人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的主体能动性,要通过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来实现个体生活质量(物质和精神)的提升。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3]既然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那么,也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代表人民利益、关心人民福祉,才真正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从这种意义上说,这里所说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
(一)从马克思主义所彰显的理论本质看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无产阶级运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4]。这种由生存到享受的发展,无疑意味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这种提升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全面发展。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5]。恩格斯还认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6]。
二是指人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7]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诞生地。恩格斯则更为具体地论述了将人从动物界提升为人的理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只有一种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8]如果说第一次提升是生产力发展结果的话,那么,第二次提升则是生产关系变革促成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9]
三是真正地解放自己。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10]。解放就是“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1]。
(二)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看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要“干什么”的正確回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牺牲和勇气,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为中国人民摆脱压迫、剥削进而过上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下决心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毛泽东说:“韩愈有一篇文章叫《送穷文》,我们要写送穷文。中国要几十年才能将穷鬼送走。”[12]虽然毛泽东意识到“要使几亿人口的中国人生活得好,要把我们这个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裕的、强盛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13],但是,毛泽东从来没有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反,他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深刻洞悉改善人民生活的历史必然性。1953年2月20日,在视察九江地区时,毛泽东听取了史辛铭对九江工农业生产情况的介绍并指出,“共产党从接管国民党政权的第一天起,就把眼睛盯住生产建设,不遗余力地抓好这一个中心工作。要让历史证明,我们不仅能够领导好革命战争,而且也一定能够领导好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14]。“如果大家生活不提高,革命就没有必要,因此生活福利都要逐步提高”[15]。“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16]。
(三)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看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中国特色,这些既反映了中国独特的国情特点,又规避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追赶性和原创性相统一的现代化,它超越了资本本位而明确了人民本位,摈弃了丛林法则而要实现和平发展,规避了西方物质中心主义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而更加注重两个文明相协调以及共同富裕。所有这些特点,归结到一点,就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都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17]“有没有”指的是满足生活的必需品数量,“好不好”指的则是生活的品质。譬如,满足群众受教育的需要,首要的是要实现“有学上”,即学校的招生数量要满足人们上学的需要。在这个问题解决了之后,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就会变得迫切。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必然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18]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提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9]习近平还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立场上,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总的来说,“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21]。
二、新时代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具象性诠释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全面发展的社会,才能满足人们全面而丰富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所说的“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这里所说的“全面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生活内容的多元性
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决定生活内容的多元性。
其一是物质生活的品质。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正是一部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物质生活提升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致力于改变旧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困苦的境况,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告别饥饿、消除绝对贫困的物质生活飞速提升的辉煌道路。新时代,提高物质生活品质,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基本衣食住行等需要,而是要从过去“有没有”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过去是吃饱,现在是吃好、吃健康;过去是求生存,现在是求生态;过去是有房子住,现在是实现居住环境好等。譬如,以旅游为代表的休闲生活已经成为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吃有肉,住有楼,还有闲钱去旅游”。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旅行目的地更加多样化,出境游持续升温,人民群众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其二是精神生活的品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精神生活品质的提升需求。以电影为例,据统计,2023年6月1日至8月31日,我国电影暑期档票房达206.19亿元,这是我国暑期档票房首次突破200亿元,创造了新的暑期档票房纪录。这一创纪录的数据充分表明了人民群众对满足精神需要的要求越来越高。以网络世界为例,中国被称为互联网改变得最为充分的国家。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22]既然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获取公共服务和咨询的新平台,成为大家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新空间,我们就应“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23]。总的来说,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文化强国战略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但是,也要看到精神文化生产发展和精神产品的供给还很不平衡,尤其是高质量、高水平的精神食粮供应不足,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精神境界还要更进一步。
其三是健康生活的品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24]身体健康是基础。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一个人得了重病,往往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就会降低。提升健康生活品质,不仅要实现人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而且要通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打造健康环境,以及发展健康产业等多个渠道深入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看病难、看病贵是群众呼声最高的问题之一。在农村,因病信仰宗教、因病返贫的现象值得高度重视。发展是硬道理,提高人民健康生活品质也是硬道理。
其四是安全生活的品质。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25]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往往会带来难以忍受之痛。例如,2023年7月23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校体育馆屋顶坍塌,这场事故造成11人死亡,对于这11名遇难者的家人来说,失去亲人之痛是任何金钱都无法弥补的。人民群众的安全生活品质内涵丰富,既涵盖人身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住房安全、交通安全、金融財产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也覆盖数据安全、生态安全等新安全领域。只有居安思危,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不断在前进道路上防范和化解好各种风险,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和谐、祥和安宁的高品质社会生活环境。
(二)涵盖人群的广泛性
生活是人的生活,而这里说的人,是指全体中国人民。1941年11月6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要为全国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只为一部分人谋利益。全国人民都要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26]。1955年,毛泽东在谈到建设富裕、强大的国家时特别强调,“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27]。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解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时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8]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29]中国共产党所说的人民是一个具体概念,也是一个整体概念。人民共享,就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发展的成果。从这种意义上说,在社会主义中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与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三)生活品质提升的渐进性
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社会进步状况渐进式、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譬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这个本质要求不可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实现,不过,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着手做这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更应该把这个问题进一步提上日程。习近平深刻阐明了这个问题:“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不能等实现了现代化再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而是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30]
三、新时代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建构性诠释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这里的“实践”既有党和政府通过方针政策指导的社会实践,也包括公民个人主体性的发挥。
(一)从党和政府的角度看
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具有关键作用。毛泽东指出,“我们的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31]。1955年10月,毛泽东邀请工商界代表人士谈话,希望大家认清社会发展规律,掌握自己的命运,主动走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说:“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32]
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在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曾总结,中国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些举措,为我们在新征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物质基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统筹高质量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等,以各行各業的高质量发展保证人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
第二,完善分配制度,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指出,在他们所设想的未来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收入分配直接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涉及每个老百姓的“钱袋子”,关系千家万户的“好日子”,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最直接最现实基础。早在2017年,胡锦涛就曾指出:“一些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结果社会矛盾激化、现代化进程受阻,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值得汲取。”[3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分配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做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我国在劳动收入报酬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完善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夯实了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根基。
第三,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落实人民劳动的基本权利。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是直接影响人民生活品质的基础性因素。现代化越发展,自动化水平越高,人工智能越成熟,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越少,这是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能回避的矛盾。我们党历来重视就业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的重大作用。毛泽东十分重视对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的救济。邓小平也曾提出过现代化生产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充分就业的问题。新时代,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健全就业指导与培训服务体系,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以高质量人才推动高质量就业;要开展多渠道灵活就业和创业,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为劳动者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等提供便利。
第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制度优势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安全阀和社会安定运转的压舱石。中国人口基数大,我们亟须进一步在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加快完善覆盖全国的多层次的“保基本”社会保障安全网。要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推动基本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省级统筹;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不断完善面向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的社会福利制度,推动慈善事业、社会救助不断发展。
第五,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筑牢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根基。健康是人生之本,健康是最大的财富。全面落实党的健康中国建设方略,应重点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针对孤寡老人的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把医疗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二)从个人主体性发挥的角度看
从个人主体性发挥的角度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有以下两个层面的路径。
一方面,应认识到人世间一切幸福生活都需要靠个体的辛勤劳动来创造。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对象化活动,是人的自觉的类活动,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并且终将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是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个体生活品质的提高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劳动。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等根据地发动了以劳动竞赛为主要形式的大生产运动,原本处在偏远之地的根据地到处呈现出劳动人民“手举锄头、脚踩纺织机”的热闹景象。在敌人的封锁下,根据地人民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了生活,为进一步开展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
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是无数先烈们拿命换来的。对今天美好生活的感悟必须有历史感,不讲历史,道理讲不清楚,对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也不清楚。同时,对美好生活的感悟还必须有包括辛勤劳动在内的个人生活体验以及个人素养的提升。这告诉我们,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仅是外在的,而且是内在的。习近平说,“这两年,我去了中国很多贫困地区,看望了很多贫困家庭,他们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34]。习近平这里所说的老百姓“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就是人民迫切渴望提高生活品质的内在需要。正是这种需要成为驱动我们胜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内生动力;正是这些“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使我们的人民群众时刻不忘辛勤劳动,努力耕耘,奔走在不断提升生活品质的幸福之路上。
另一方面,应努力提升个体素养。习近平多次提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所谓“感”,就是感性认知和感性体验。感性认知和感性体验是需要素养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谈得非常清楚:“人的眼睛与野性的、非人的眼睛得到的享受不同,人的耳朵与野性的耳朵得到的享受不同。”[35]这是因为,人具有动物所没有的感知能力,而人的感知能力“是在后天的生活世界中,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与社会他人发生社会关系而逐渐形成的”[36]。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实践阅历、社会经验等,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性认知和感性体验。“只有音乐才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才对我而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37]。在马克思看来,感性认知与感性体验是主体的一种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民群众的现代化水平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文明转型的过程”[38]。只有真正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源源不断地在人民群众中产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实现人的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手段。同样道理,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除要以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外,還应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身体健康素质、思维能力等,促进人民群众精神共同富裕。这告诉我们,提高生活品质是需要素养的,尤其是提高人们精神生活品质远比提高物质生活品质复杂得多。如果你有一双欣赏万物的眼睛,就能从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如果你有感恩的心态,就会发现美好生活并不遥远,也不陌生,就在自己身边;如果你有敬畏自然之心,就会保护自然,自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志愿者;如果你有辩证思维,就会换位思考,化解生活中很多矛盾,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没有人民群众自身素养的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就是不完整的。而提高人民的整体素养,并非单靠外在的条件,个人的努力无疑是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
[1][24][2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6、48-49、5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52.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08-309、302.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6.
[8][9][10][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60、671、154、10.
[12][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47、108.
[14][15][16][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5、458、459、459.
[17][20][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39、138、238.
[18]人民日报社.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综述(2020—2021)[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2:147.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
[22][23]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9.
[2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8.
[2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2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37.
[30]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60.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5.
[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5.
[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共文献出版社,2009:79.
[34]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62.
[35][3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0、191.
[36]韩一凡.日常生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3):42-45.
[38]李庚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思者[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社会科学版),2023(1):1-12.
[責任编辑:李曼]
[收稿日期]2023-11-2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3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YJS2023KC19)和2022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融入研究”(2022ZSZ06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1.韩一凡(1984— ),男,河南郑州人,博士,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辛世俊(1954— ),男,河南孟津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