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市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调研

2024-05-07刘琳琳

黑龙江科学 2024年7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认知度中医药

刘琳琳,丁 晨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中医药服务在疾病的预防、治疗、诊断、康复等阶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公众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中医药及其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长春市居民为例,对其中医药服务认知度展开调查,为促进长春市中医药服务健康发展提供参考。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在长春市居住满1年,且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自主回答问题能力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5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40%。问卷内容主要两部分:①基本情况。包括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医疗保险等。②中医药服务认知度。包括中医药服务综合评价、中医药治疗路径、中医药服务体验、中医药服务获知途径、中医治疗依据5个维度。运用SPSS 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1 调研结果

1.1 受访者基本情况

受访者中,男性231人(50.5%),女性226人(49.5%),性别比例均衡。年龄在21~60岁居多(81.6%),学历为中专或高中的居多(42.0%),对中医药服务大多有所了解(93.9%)。详见表1。

表1 受访者基本情况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interviewees

1.2 信效度分析

利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利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即通过克隆巴赫Alpha与KMO(数值均>0.6即可)及Bartlett’s球形检验(P<0.05)则表明问卷符合因子分析的条件。本研究中,问卷的信效度系数均介于0.6~0.7,且P=0.000<0.05,具有良好的结构与内部一致性。详见表2、表3。

表2 可靠性统计结果Tab.2 Results of reliability statistics

表3 KMO与巴特利特检验结果Tab.3 Results of KMO and Bartlett test

1.3 相关性分析

采用双变量法,将长春市居民对中医药服务认知度的相关因素分为两个主要方面:居民疾病治疗方式的选择、居民对中医疗效的态度。其中,中医药医保报销情况、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及医护人员对中医药问题的解答均呈现出与中医药服务认知水平的显著相关性(P<0.05)。居民对中医疗法的态度、对中医渠道的选择、认为中医药服务存在的不足之处均与其对中医药服务的了解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详见表4、表5。

表4 居民疾病治疗方式的选择与中医药服务认知度的相关性Tab.4 Correlation of residents’ choice of disease treatment and their cognition of TCM services

表5 居民中医疗效的态度与中医药服务认知度的相关性Tab.5 Correlation of residents’ attitude towards TCM efficacy and their cognition of TCM services

1.4 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指在损失较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主成分),每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且各主成分间一定互不相关[1-2]。运用SPSS 23.0软件选择“初始特征值”>1的成分为主成分,采用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旋转,保留因子负荷值>0.4的成分,经过5次迭代收敛后,有5个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63.442%>60%,最小的特征值1.039>1,说明这5个成分可提取为主成分,分别记为:F1=中医药服务综合评价,F2=中医药治疗路径,F3=中医药服务体验,F4=中医药服务获知途径,F5=中医治疗依据。详见表6、表7。

表6 总方差解释结果Tab.6 Results of total variance interpretation

表7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Tab.7 Component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

根据总方差解释中各主成分的旋转方差累计贡献率,得到因子综合得分:F=23.908%F1+11.004%F2+10.215%F3+9.175%F4+9.140%F5。

5个主成分的线性表达式如下:

F1=0.306X1+0.311X2+0.279X3+0.278X4+0.032X5+0.037X6-0.013X7-0.027X8-0.059X9-0.036X10+0.004X11-0.04X12

F2=-0.109X1-0.113X2+0.088X3+0.072X4+0.269X5-0.007X6+0.478X7+0.537X8+0.268X9-0.037X10-0.056X11-0.254X12

F3=-0.024X1-0.047X2+0.004X3-0.003X4+0.033X5+0.497X6-0.026X7-0.100X8+0.493X9+0.007X10-0.021X11+0.570X12

F4=-0.106X1-0.077X2+0.053X3+0.065X4+0.376X5+0.120X6+0.127X7-0.164X8-0.247X9+0.789X10-0.055X11+0.032X12

F5=0.127X1+0.127X2-0.099X3-0.132X4+0.445X5-0.209X6+0.045X7-0.083X8+0.080X9-0.024X10+0.766X11+0.104X12

根据主成分分析,主成分“中医药服务综合评价”在项目1到项目4上有较大负荷,说明中医药价格、中医药医保报销情况、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及医护人员对中医药问题的解答可反映中医药服务综合评价对中医药服务认知度的影响。主成分“中医药治疗路径”在项目7和项目8上有较大负荷,说明居民对中医疗法的认知、对中医渠道的选择可反映中医药治疗路径对中医药服务认知度的影响。主成分“中医药服务体验”在项目6、9、12上有较大负荷,说明居民看中医是否方便、对中医疗法的态度、认为中医药服务存在的不足之处可反映中医药服务体验对中医药服务认知度的影响。主成分“中医药服务获知途径”在项目10上有较大负荷,说明居民对中医疗法的了解途径可反映获知途径对中医药服务认知度的影响。主成分“中医治疗依据”在项目5和11上有较大负荷,说明中医疾病治疗方式、中医药的优势可反映中医治疗依据对中医药服务认知度的影响。

2 结论

2.1 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度不高,对中医药服务的综合评价偏低

中医药服务综合评价包括中医药价格、中医药医保报销情况、中医药服务人员技术水平及中医药服务人员是否主动解答中医药问题等方面,可以看出中医药服务综合评价是影响长春市居民对中医药服务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3]。居民选择疾病治疗方式首先考虑中医药价格(30.2%)及其医保报销比例(32.4%),但因医保报销比例尚未全覆盖,可能使中医药价格的合理性、中医药服务的可获得性成为制约患者认知中医药服务的关键要素。

2.2 基层中医药服务专业人才缺少,中医药治疗路径的扩展受限

是否接受中医疗法及选择何种类型的医院是影响长春市居民中医药服务认知度的重要因素。患者在选择中医医疗机构类型(大型综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个人诊所等)时,并不清楚哪里治疗效果更好。中医药疗法多种多样,患者难以做出明确的治疗选择。另外,国内中医院校对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趋向于西医化,理论式的教学方法背离了中医药的传统培养模式,与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相脱离[4]。

2.3 中医药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尚不健全,中医药服务体验较不理想

当前,中医药服务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其在市场上备受推崇,但中医药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医药市场中虚假宣传等违法现象仍然存在[5],亟须健全中医药质量标准监督措施与市场规范。虽然中医药市场正朝着高效、快捷、简便的方向发展,但传统中医药服务暂时满足不了居民的用药需求,且受传统思维影响,大部分人认为中药疗程长、起效慢,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致使其对中医药服务的信赖感与体验感下降,从而影响其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

2.4 中医药服务宣传与文化建设不到位,居民对相关信息的获知途径较少

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中医药服务宣传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互联网上也充斥着各种难以辨别真假的中医药信息,致使患者难以判断其可信度。调研结果表明,居民通过网络、媒体平台获知的中医药资源仅占7.4%。可见中医药服务宣传途径与平台建设工作有所欠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内容了解较少。

2.5 中医药服务资源利用率较低,中医治疗依据有所欠缺

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居民对中医药治疗持积极看法,但仍有34.1%的居民不敢尝试中医疗法,认为中医治疗起效慢(59.5%)且中药材成分复杂(35.9%)。大部分居民对中医药服务资源的使用程度不高,其对治疗效果仅仅熟悉,且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中医治疗依据的欠缺成为限制部分居民认知中医药服务的原因之一。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中医药服务认知解读,满足基层中医药服务需求

可安排中医药服务专业人员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向年龄较大、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及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居民群体解读中医药服务内容,使其进一步了解中医药服务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从而提升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与需求[6]。建立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管理制度,减少基层中医药服务保障的不平衡现象,让中医药服务走入寻常百姓家。

3.2 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标准,健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中医药人才是保障中医药及其服务传承不断的动力。要综合中医药特点,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全方位培养标准,健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使其院校教育、师承教育与终生教育贯穿中医药人才培养全生命周期[7]。加强校企合作,找准基层中医药服务人才培养方向,推动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此外,中医药服务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院校与社会的栽培,还需相关部门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保障其规范性与可行性。

3.3 建设中医药服务宣传平台,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

利用“互联网+”模式,建设中医药服务宣传平台,持续拓宽中医药服务守正创新宣传途径。推动数据共享,提升大数据在中医药行业的应用程度。从深化认知、实践运用等视角推动中医药服务与世界多元中医学文化的平台交流,构建宣传中医药治疗效果的融合产业推广平台,全面提升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度。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认知度中医药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脑癌患者三月治愈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癌症是可控制的慢性病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托幼园所教师卫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