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面向行动教学法”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07李仪

秦智 2024年4期
关键词:法语教学语言活动任务

[摘要]《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以下简称“《共同参考框架》”)提出面向行动的外语教学理念,本文以此教学理念为依据,以应用法语(五年一贯制)专业一个学期的《法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为例,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面向行动教学法”用于法语课堂教学,并通过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来分析“面向行动教学法”在法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法语教学法的选择有一些新的启示。

[关键词]面向行动教学法;法语教学;语言活动;任务;社会

[中图分类号]H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4.051

引言

“《共同参考框架》对几十年以来欧洲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它是欧洲理事会制定的关于语言学习、教学以及评估的整体指导方针与行动纲领”,对于研究法语教学的方法有很大意义。本文立足于《共同参考框架》提出的“面向行动教学法”的理论以及教师的教学实践,以教师在一个学期的应用法语(五年一贯制)专业的《法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为例,分析由《共同参考框架》提出的面向行动的外语教学理念如何运用到法语教学中以及其教学效果,并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一些启示。

一、“面向行动教学法”的理念

《共同参考框架》提出面向行动的外语教学理念,它的含义在于“把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首先定性为社会人,他们需要在某一具体的社会行动范围内,根据特定的条件和环境,完成包括语言活动在内的各项任务”。[1]从定义来看,简单来说,语言活动也是任务,课堂上,教师设计语言活动,即任务,进行法语教学,让学生完成任务,进而让学生学会、运用法语。

《共同参考框架》对“任务”这一概念是这样定义的:“任务,指行为人根据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应尽的一项义务,或者实现一個预定目标而在头脑中形成的任何旨在必须达到某种结果的行动企图。”按照这个定义,《共同参考框架》将以下行为均定义为“任务”:“移动一个衣柜、写一本书、在一项合同谈判中赢得决定权、打牌、在饭馆订餐、将一篇文章翻译成外文,或者集体办班级的墙报等。”[2]既然面向行动的外语教学理念的定义告诉我们语言活动也是一种任务,那么在课堂上,教师教学就可以按照这个关于“任务”的定义去设计一些语言活动,带领学生完成,进行法语教学,比如,设计一些让学生模拟在饭馆点餐的场景等。

《共同参考框架》关于语言使用和语言学习,还有这样的描述:“语言使用,包括语言学习是作为个体的人,或者作为社会人完成的行动。在此过程中,他们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他们会根据各种不同的环境和条件,运用所掌握的各种能力,包括随遇而安的能力和选择完成任务所需的最恰当策略的能力,去实施语言活动,处理(输入和输出)具体领域的文本。”[3]关于面向行动的外语教学理念,《共同参考框架》还这样描述:“面向行动的教学法理念也会重视作为社会人的学习者所拥有并运用的认知力、情商和意志力。”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面向行动的外语教学理念认为语言学习是可以在完成语言活动的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的。这也印证了“在法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去设计一些语言活动的任务让学生完成,进而去学习法语、掌握法语的使用”是合情合理的。并且,作为社会人来说,为了完成语言活动,不仅需要运用语言交际能力之外,还需要运用所掌握的各种能力,也就是综合能力。[4]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授法语语言知识,也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跨文化交际等内容的灌输。

总结来说,在法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设定为社会人,并设计一些社会氛围中的场景,让学生在这些社会场景中通过使用语言以及其他所拥有的能力去行动,也可以说成是“去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行动”,即“任务训练”,进而让学生学习、掌握法语语言。[5]

在运用“面向行动教学法”进行法语教学时,“在特定的社会场景中去行动”,即“在特定的社会场景中完成任务”是教学过程中要达到的最终结果,这一教学方法指向的是“行动”,即“任务”,学会并且能够运用法语语言是最终的教学目标。[6]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使用语言以及其他所拥有的能力,来达到“完成任务”的最终结果,来完成各种语言活动,在这种训练中,学生可以学会、掌握、运用法语语言,以达到教学目标。

二、应用法语(五年一贯制)专业学生学情特点以及《法语视听说》课程特点

应用法语(五年一贯制)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5岁到16岁,记忆力好,反应快,能够快速接受新知识,性格开朗活泼,敢于表达,目前已经学过一个学期的法语,具有一定的法语基础,掌握简单的法语表达。[7]

《法语视听说》这门课程设置在第二学期,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法语水平的初学者,旨在培养学生的法语听说水平,使用的教材是《循序渐进法语听说》(初级),这本教材是根据《共同参考框架》编写的,内容紧密结合法国当代社会生活,听力文本的场景均来源于社会日常生活。该教材共有十课,十节课是十个情境,比如:问候、问路、购物、打电话、旅游等,学生们在不同情境中学习不同的法语表达。该教材设置的十个社会真实场景本身就有利于教师运用“面向行动教学法”进行教学。[8]在课堂上,教师在利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各种在真实情境中发生的任务,派给学生运用语言去完成这些任务,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掌握法语语言。

三、教师如何将“面向行动教学法”运用于《法语视听说》课程教学

每一节课前,教师都会将课堂上即将要学习的一些功能性句式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预习,提前识记,以便于课堂上运用“面向行动教学法”进行教学。[9]

按照世界法语教师联合会(FIPF)主席让-马克·德法伊教授的观点“传统外语教学法只注重传授被动的、形式的语言知识,更确切地说,就是语法和词汇知识,或者再加上一些文化知识,但从不考虑它们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的应用问题”来说,课前教师让学生进行预习,运用了传统教学法,即教师传输给学生语言知识,学生进行识记。

在课堂上,教师运用面向行动教学法,在《法语视听说》这门课的课堂上,教师会兼顾到视听说三个部分的教学,把视听说三部分的教学融合在一起。首先,教师播放教材中的听力文本,这些听力文本都是来源于法国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学生先完成教材上的听力习题,听力训练过后,教师会设计语言活动,给学生派任务,让学生去完成。教师在设计语言活动的时候会依托于教材中的听力场景,比如第一课“问候”,其中一个听力场景是家庭教师来到一个新的家庭工作并与家庭成员见面、打招呼,教师就可以设计语言活动,让同学们模仿听力中的场景,把同学们变成一个社会人,运用功能性句型,分小组分角色用法语进行表演,进行法语口语表达,进而锻炼学生们的法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等的诸多种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法语表达,完成教学目标。

四、基于“面向行动教学法”,浅谈对于法语视听说教学的启示

对于法语视听说教学,“面向行动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一个学期的《法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及对“面向行动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得出以下对于法语视听说教学的启示:

一是法语视听说教学中,教学法要结合使用,主要使用“面向行动教学法”,也要结合别的教学法去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储备的输入,如传统教学法等,但是主要还是运用“面向行动教学法”,这样教学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学生会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二是法语视听说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法语语言,也要教授文化知识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面向行动教学法”倡导的是社会人在社会情境下运用所具有的能力去行动、去完成任务,学生不仅仅是依靠使用语言去完成语言活动的任务。在这种观点下,教师在法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还可以在法语课堂上引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将中法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更加了解法国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10]三是教师在运用“面向行动教学法”进行法语视听说教学时,会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合作、一起完成一个任务、达到学习目标。在分组时,要注意,一般来说,一个小组由3-4位同学组成,并且将性别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的同学分为一组,这样分组会比较平衡,比较合理,便于教师组织课堂以及学生进行练习。另外,因为有的学生性格特点偏于内向,在运用“面向行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到小组中表达偏少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引导式教学,让他们敢于用法语表达、积极和小组成员进行合作交流。这些也都符合“面向行动教学法”的理念,就是关注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能力。

五、结语

“面向行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总结而言,就是学习者(社会人)在社会情境下去行动、完成语言活动(即任务),进而学会语言。在法语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教师会有更多的体悟和灵感,对于各种教学法的探索也一直会进行下去,希望本文的研究会对“面向行动教学法”以及其他法语教学法的研究有一些微薄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

[2][比]Jean-Marc Defays.法语作为外语和第二语言的教学法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3]徐艳.中国法语教学法演变史(1850-2010)[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

[4]董娟,柴冒臣,关茗竺.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

[5]田子玄.“面向行动教学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111-113.

[6]董娟.“面向行动教学法”在高校法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成才之路,2021(15):18-19.

[7]李新星.“面向行动教学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7):191-192.

[8]王丹.探析面向行动教学法在外语教材语法部分的应用——以法语教材《Alter ego+1》为例[J].山西青年,2021(10):29-30.

[9]王永康.全球化背景下“面向行动教学法”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法语专业教学研究,2022(00):97-105.

[10]王丹.基于面向行动教学法的外语语法教学——以法语复合过去时为例[J].大学(研究版),2020(8):99-100.

作者簡介:李仪(1992.7-),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法语语言学与翻译。

猜你喜欢

法语教学语言活动任务
对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提问作用的认识
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浅析歌曲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明确“任务” 文中有“我”
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教会学生做人
教学秘书在高职教学管理与实施中的作用及任务
精心设计语言活动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研究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中法联合办学本科阶段中法语课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
ESP理论中教学方法对中法联合办学法语教学方法优化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