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内涵、文化特征和实践指向

2024-05-07赵文靖

关键词:第二个结合中华文明中华

赵文靖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统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1]这论断深刻阐明了“第二个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及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为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两个结合”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理论内涵: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在解决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发展上的理论提升和实践拓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突出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需要适合时代发展的先进理论来激发其时代性。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必须扎根于中国实际、中国土壤、中华文明。因此,二者的结合是双向互动。

1.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激活

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2]的民族危难,面对挽救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各种方案皆行不通的局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先进政党掌握适应时代的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就成为指导实现民族独立的科学思想,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习近平强调:“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3]509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激活,一方面体现在二者的高度契合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与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使得二者的结合得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正确处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的实践哲学相契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干兴邦的实践理念相契合;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为人类求解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价值理念相契合。另一方面,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发展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展现和所起作用不同。革命时期,提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时期,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改革开放之后,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增强文化自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中华文明、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代激活,在融入时代发展、解决时代问题上,创新发展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成为当代治国理政的思想源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发展的思想成果。要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土壤,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同中华文明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赋予其中国形式和特色。“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4]而民族形式,最根本的就是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互动中,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从实践角度看,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革命道路问题,探索了建国初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回答了在解放思想条件下如何建设符合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适应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了新时代下统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适时调整了目标明确、层次明晰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破除了对现代化道路从属于西方的固化思维,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推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更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上,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从理论角度看,在坚持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同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具体实践中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与运用,并以结合实际、熔铸中华文明的角度,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独具中国气派的理论成果。

二、文化特性:中国道路文化根基的新时代夯实

“第二个结合”着重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中国特色。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为中国道路提供了坚实了文化根基。

1.连续性:赓续了中国道路的历史根脉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从古至今五千多年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积淀与传承,决定了中国道路的独特性和民族性。中华文明雄厚的历史底蕴,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的根本所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智慧宝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赓续了中华文明,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并以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为未来建设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打下坚实根基,更为其他通过自身独立而走向现代化的国家提供了中国方案。

2.创新性:决定了中国道路的时代特色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体现在其历经千年而永葆活力,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凝聚升华,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提供厚实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不竭动力。中华文明在历史的更迭中薪火相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奋斗征程中焕发蓬勃生机活力,在制度设计、政策规划中提供文化给养,在守正创新中彰显时代特色、成为时代精神的源头活水,并以与时俱进的姿态激发中国道路的内生动力,以其时代性发展的创新创造品质和独特的中华文明魅力,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铸就鲜明的中国特色。

3.统一性:凝聚了中国道路的前进力量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体现在各民族命运所系的共同理想信念,体现在强大的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为祖国统一富强而团结奋斗。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绵的历史所系,命运所在。各民族在文化相融中凝聚而成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是抵御外敌、推翻压迫的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强大的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集中展现在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上。中华文明统一性所体现出的凝聚力,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前进力量。

4.包容性:体现了中国道路的多元取向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体现在尊重和包容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兼收并蓄,交流互鉴。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延续至今交往交融的历史演进中,共同创造出了丰富多彩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维系。在对外文明的交流交往上,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是推进不同文明平等对话的前提,也是与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借鉴的基础。中华文明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不仅加强了国家间的文化互动,丰富了中国道路的内涵,更推动了世界文明的现代化发展。

5.和平性:突出了中国道路的世界理念

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体现在以和而不同的立场,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共处,一直是中华民族对外交往的基本立场,也是中国在推进本国发展中所强调的基本原则。“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3]11,尊重各国基于本国实际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坚守和平的发展立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并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大国担当贡献中国力量,不断推进世界文明发展进程。

三、实践指向:面向时代课题的创新性探索

面对解决时代课题的现实需要,“第二个结合”从中华文明的角度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特色,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制度创新与实践探索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在解决时代课题中探索新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1.在解决时代课题中实现又一次思想解放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实践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首要解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第一个结合”探索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路径,打开了人民群众思想上的“总开关”,让关于人民解放的思想理论深入人心并为之奋斗。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了中国特色的实践和理论指向。“第二个结合”则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实现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原创性成果的相统一,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经验总结和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新的时代课题,继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打开了实践与理论的创新空间,并进行了一系列原创性理论实践,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角度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力量,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讲,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为新的制度探索提供文化自信。

2.在解决时代课题中形成标志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始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从伟大实践中凝结理论成果,并将理论创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丰硕成果。这充分反映了对待中华文明的守正创新的进取精神,反映了中华文明的五种突出特性,反映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旨在解决时代课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力量,回答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标志性的理论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第二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1]

3.在解决时代课题中持续推进实践探索

面对时代之问、发展所需,在持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上,要始终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牢牢学习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面向时代课题进行创新性探索、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思想指引和方法指导。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把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作为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信仰,以自强自主、开创未来的信念勇于探索实践;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解放固有思维,把握时代脉搏,探索前进道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探究的方式发现新问题,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新问题,以科学的方式解决新问题,推进前进步伐;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从全局中思局部,从变局中看本质,从当前中谋长远,保证前进方向;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在世界发展浪潮中彰显大国风范,为人类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只有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其中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神要义,掌握好运用好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在新的伟大实践中“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1],持续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总之,科学把握“第二个结合”,一是坚持守正创新,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回答实践之问与时代之问,三是坚持开放包容,培育共同价值与倡导文明互鉴,建设现代文明新形态,这三个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第二个结合中华文明中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方位、理论要义与战略功能
“第二个结合”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为什么说“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见证中华文明的甲骨文正在从高冷变得亲近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