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转向研究
2024-05-07汪洋洋
汪洋洋
(安庆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去了解信息,而网络中的信息过于庞杂且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很多不良虚假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造成了一定冲击[1]。但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新突破提供了全新机遇。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渐成熟,其不仅能够促进高校管理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而且基于大数据技术也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对学生信息、思想动态及各项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为高质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此,高校要将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结合社会市场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完善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高尚、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转向价值
(一)契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
目前大学生群体普遍都是“00”后,与“80”“90”后大学生不同的是,其在思想方面更具时代特征,一方面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在思想上更加独立,在思维上也更加活跃,拥有着大胆、无畏的精神。[2]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身处于海量的信息之中,很容易遭受不良信息的侵蚀,从而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对大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因此,高校要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全面的掌握与分析,针对性地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精细化的优化调整,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但通过对多所高校实际调研后发现,负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大多都是“70”后和“80”后,与当代大学生在思维思想上存在着鸿沟,不理解当代大学生的一些行为和思想,也无法开展有效的教育工作,这种在思想层面上的差距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弥补的。因此,高校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科学、有效地去了解这些当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点,基于数据分析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能力、认知水平、自身特长等精准化化信息,并深入了解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社交媒体互动等情况,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诉求,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人性化的辅导服务,真正实现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细化转向,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具有积极助益。[3]
(二)能够实现大学生个性化发展
大数据时代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信息传播的速率和范围更加广泛,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更加简单。大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就能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并从中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观看,逐渐呈现出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收集、统计与分析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时,仍旧主要依靠线下采访、线上问卷调查等形式,学生在填写时会受到主观因素影响,最终收集的信息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缺乏客观性,因此也无法助力教师去了解与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难以进行针对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改革。所以在这种现实背景下,高校可以通过“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实现大数据技术与校园系统的有效结合,创设一套完善的校园智能体系。通过校园智能系统,实时监控、收集与整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并将其第一时间发送至系统的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对大学生们的思想行为进行系统化分析,并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研究报告,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可以结合报告制定针对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细化转向。
(三)促进当代大学生多元化发展
基于大数据技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教育者具备大数据思维,认识到数据的价值与意义,助力高校找到不同事物的隐秘关系,从而发现问题的本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大学生发展更加趋向于个性化与多元化,体现为兴趣多元化,即大学生兴趣更为广泛,涵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价值观多样化,即受到网络信息广泛传播及文化多元交融的影响,大学生价值态度更为开放化、多样化;能力多样化,即大学生普遍具备学科交叉能力,更倾向于在不同学科领域开展交叉学习,打破了传统学科教学边界。在此背景下,如果仍旧是采用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就无法有效满足当代大学生日趋多元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以此来满足当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承担起新时代下的教育使命。[4]因此高校要加强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利用,不单单是进行学生信息的收集,而是要将大数据思维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及时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研究,探索这些学生数据之间的客观联系,分析出影响大学生思想动态的主观与客观因素,从而针对性地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高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转向问题分析
目前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发展的重要性,纷纷开始创新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还有待进一步突破,尤其是在理念、技术以及制度等方面。具体而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转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实效性有待提升
目前各高校都认识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在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创设官方账号,得到了学生们的关注与认可。但是通过对高校的新媒体平台账号分析研究后发现,发布最多的内容主要为公告通知和新闻。虽然也规划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块,但是在整体内容上存在着同质化严重、未能与时俱进地更新、展现形式单一化、相关内容较少等问题,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整体设计偏向于整体化,几乎没有考虑学生个性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案,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弱化了网络思想政治学习效果;还有部分平台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学生在网络平台学习实践过程中难以对所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和思考。而且在对平台的认知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存在着偏差,部分教师认为想要高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借助慕课、学习强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APP;另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对于这些官方平台的关注度并不高,而是将大量时间用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因此要借助这些平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5]除此之外,多数高校并没有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研究平台,难以借助平台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从而导致最终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较弱。如何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价值与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大数据背景下完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转向的关键环节。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缺乏针对性
一般来说,高校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的过程中,大多以文案、微课、线上主题活动以及线上案例等方式为主,这样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展现形式更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通过调研分析后发现,大学生们更加喜欢与实际生活关联性强、普及趣味知识、能够进行价值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是大多数高校所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仍旧是以“大水漫灌”的形式为主,这些内容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能过于理论化,缺乏具体的案例引入和实际应用探索,导致学生无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与学生日常经验有关的案例融入不足,削弱了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
针对这一现状,相关专家与学者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展现形式方面提出了科学建议。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引领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然后结合本校的特色和教学的重点,对网络中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内容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从而创造出更多与时代紧密接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与了解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将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持续提升学生的网络素质教育,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有效抓取,并以此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但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为,互联网平台中的信息过于庞杂且具有较强的碎片化、娱乐化、失真化等特征,难以有效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缺乏科学性
当前,高校教师为了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不断尝试全新的渠道和方式开展教育教学。但是由于在整体上缺乏系统规划,很多教师所采用的教育平台、内容以及路径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很多高校在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转向的过程中,更多的也是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地具化与细化,并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教师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直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整体缺乏科学性,教师的自主性也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对于高校如何有效实现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进而提升教育成效,相关专家和学者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元宇宙技术等也会实现飞速发展,未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必定离不开这些先进技术的赋能。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专业类课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线上虚拟网络空间与线下现实空间的有效结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突破所面临最大的挑战。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借助网络技术与学生开展在线互动的能力有待提升,教师应优化教学设计,给予学生在虚拟空间中分享观点、深入讨论的机会,使之收获良好的学习体验。同时,目前虚拟空间缺乏实践体验也加大了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学习的难度,教师应给予学生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实际操作、实地考察的机会。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转向的实践策略
(一)完善平台建设,提升网络平台的实效性
一方面,高校需要建设并优化思想政治课程网络平台建设,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实际建设中,要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态势,对平台进行及时地更新与完善,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线上与线下有效结合。首先,借助优质的思想政治课程网络平台,能够将相对较为零散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全面且系统地整合,打破传统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限制,使其课程体系更加完善。[6]而且在网络平台的加持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将更加紧密,也能让教学评价更加科学与公正,从而倒推课程网络平台的高质量发展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细化转向。除此之外,学生通过平台也能学习更多自己所关注的知识,从而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效;其次,高校要对平台的互动功能进行持续优化。在思想政治课程网络平台的使用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地对学生信息进行全面系统地采集,而是要将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并将结果通过平台反馈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对自己当前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思想状态有正确的认识,进而做出及时的优化与调整。具体而言,可发挥技术优势推进个性化定制教学,即广泛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结合自身理论基础、学习兴趣、学科特长等选择最优学习内容。最后,加强互动功能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分享学习经验、交流生活感悟的积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润物细无声”地贯穿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普及。例如,应提升网络平台的互动性,打造集在线讨论、问答环节、教学评价等于一体的反馈机制,鼓励学生之间展开深度交流,促使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
另一方面,针对高校的校园网络也要进行全面的优化与完善,构建教育联动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网络平台建设需要将大数据及新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有效提升平台度,实现多平台合力,共同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首先,高校在校园内要加强对于网络平台的宣传,不断创新宣传的方式与手段,从而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之间的影响力与覆盖面。具体可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校园网、官方抖音、快手等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宣传,并重点选取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了解的兴趣,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其次,高校还要对学生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全面的完善与优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生综合服务平台的作用与价值越来越高,通过学生综合服务平台,能够对学生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真实地采集,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大数据中心形成有效联动,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有效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细化转向。
(二)优化内容建设,提升学生网络识别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为了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高校必须要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优化建设,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识别能力。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高校在网络思想政治内容上也要进行与时俱进地更新,满足当代大学生日趋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从而使大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网络思想政治的学习中来。在实际内容建设中,重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高校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效融入学生的专业课程之中,例如,在进行学生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社会热点或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适当融入,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对当前的网络环境以一种客观、正确的角度来看待,对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有全面且系统的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浏览网络信息时明辨是非,有效吸收先进思想,逐步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行、政治素养及核心价值观。为了进一步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发展,教育工作者应注重融合创新教学技术,充分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创造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教育内容的体验感和参与度,为推进教育精细化转向起到赋能作用。此外,发挥网络优势设置层次化教学内容,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精准匹配学习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与学生特点相适应,实现内容的精细化转型;还可以积极将前沿的政治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的能力,达到精细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高校要科学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行为习惯,并以此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推荐相应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但是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与虚假信息,会影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行为习惯。所以,高校教师要结合大数据技术收集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及内容,并以此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以真实的事件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明辨信息与分析信息的能力,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实现精细化转向。与此同时,学校应加大大数据技术研发投入,建设数据驱动的教学评估监测系统,借助该系统实时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学习成效等方面进行监测评估,教师结合上述学生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精细化的辅导服务,这对于提升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助益。此外,应做好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工作。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建立可靠的数据管理和保护机制,确保学生个人信息和学习数据的安全性,这也是教育精细化转向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内容。
(三)净化网络环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一方面,高校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教育进行全面结合,提升思政育人的成效。首先,高校要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为学生创造健康、积极、绿色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高校还要通过多项举措有效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基于互联网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趣味性,引导学生针对当前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开展辩论赛和研讨会,从而创设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其次,高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的机会,与周边社区、企业开展合作,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于思想政治的理解,并将实践活动与感悟发送至各大网络思想政治平台中,通过网络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对于校园的网络环境,高校也要进行严格监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学习氛围。高校需要对发布的网络信息进行严格筛查,以“正确舆论导向”为核心,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设有利的环境。同时,高校也要将校园网络的价值与意义充分发挥出来,大力弘扬正能量,掌握网络舆论的制高点,对于那些不良信息与虚假信息要进行坚决抵制。在实践过程中,可建设智能筛查系统,利用智能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筛查,过滤虚假低俗信息;鼓励信息验证工具的使用,加强师生信息素养,善于运用技术手段辨别真假信息,以避免负面信息对自身的影响。另外,高校还需要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监测,做好网络舆情的预警工作,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细化转向。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科学运用,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行为习惯进行全面了解,而且还能够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分析报告开展个性化教育,满足当前学生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在实际创新实践中,可以通过完善平台建设、优化内容建设、净化网络环境等措施,有效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开展,为实现精细化转向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