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奥林匹克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4-05-07吴祥如
王 鑫,吴祥如
(南京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奥林匹克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教育,这一体系对青少年和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持续性的行动,而不是随着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起起落落。奥林匹克教育具有非阶段性,不应该因一场奥运会比赛结束而在举办地戛然而止,而是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努力使奥林匹克教育在比赛结束后成为常态。奥林匹克教育可以使人们拥有完善的品格、强健的体魄、不屈的精神,能够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精神,帮助青少年发展完美人性,丰富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向着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生活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奥林匹克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奥林匹克教育的内涵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最大的体育社会文化现象,教育始终都是其出发点和归宿。[1](P1-3)有关“奥林匹克教育”的相关研究最早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最初奥林匹克教育主要关注的热点是当时欧洲青少年的生活精神问题。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10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奥林匹克教育的内涵和价值不断更新和拓展,其教育理念和精神在向全世界传播的过程中,也与全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相融,升华成为一种突破地域限制、不限民族、连接每个国家的世界性教育体系。从广义上讲,奥林匹克教育指奥林匹克运动中一切有形与无形的教育因素,有形教育因素包括富有艺术设计理念的体育场馆、奥运奖牌、吉祥物等。而无形的教育因素主要指具有举办地特色文化的奥运会会徽、奥运会口号,以及为传播奥林匹克文化而举办的科学会议等等。从狭义上讲,奥林匹克教育就是指在学校中对奥林匹克知识体系开展的教育,也可以理解为奥林匹克学的课程教育。概括地讲,奥林匹克教育就是关于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教育,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心理能力、审美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不同方面的综合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理想教育、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三种类型。
1.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知识教育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古代奥林匹克文化起源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奥林匹克思想内涵体系、奥林匹克组织的结构框架和奥林匹克活动内容体系。奥林匹克知识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而总结出的不可忽视的精神瑰宝,其文化遗产演化的精神教育内容对于青少年深入了解并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奥林匹克理想教育。奥林匹克理想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国在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也是唯一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从女排精神到刘翔打破世界记录,从奥运会圣火的传递到运动场上的升国旗、奏国歌,这些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无疑是青少年最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3.奥林匹克精神教育。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是奥林匹克“完整的人”教育中的关键内容,其教育核心体现了全人类发展的共同期盼,即团结、友谊、和平、进步,其本质就是对人的“真、善、美”的教育。赛场上运动员对更高更快更强的不懈追求,勇于参与、奋力拼搏、公平竞争、胜不骄、败不馁的道德品质,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神圣休战的和平倡议,都是人类社会的行为典范。通过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敢于为先的精神,而且也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
(二)奥林匹克教育的特征
1.体育与德、智、美多层面的结合。奥林匹克教育提倡以体育为基础,跨学科、跨课程融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奥林匹克教育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美学素质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发挥着其它学科所无法取代的功能。保持健康有活力的体魄,培育坚毅、竞争的精神、养成合作和助人的品质是青少年在人生成长阶段必不可缺的人文素质。而奥林匹克教育则是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健康促进手段,它不仅是一种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而且也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2.身体教育与精神教育相统一。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为目的的当代奥林匹克教育,因其自身的普遍性和独特的身体与精神的调适作用而成为一种长久的、突破地域空间现实的、被人类所共同认同的精神文明教育方式。实践中的奥林匹克教育不仅能够发展个体的精神意志力、实践创造力和想象能力,同时通过奥林匹克运动特有的实践活动方式和强大的文化传播力量,促使个体身心协调发展,实现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统一。
3.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其根本目标并不只是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还包括使体育融入到教育之中,不仅要用科学的态度进行锻炼,还要用锻炼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顾拜旦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人性的真善美,体现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精神。所以,奥林匹克运动从一开始便以人文主义、科学主义为根基。
二、奥林匹克教育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作用
奥林匹克教育不仅能够使青少年在参加体育活动中获得强壮的体魄,更重要的是促使青少年在运动的竞争合作中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达到身、心、精神均衡发展的目标。
(一)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通过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能够提高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引导他们激发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运动的渴望,并主动参加体育运动,进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学者张建华调查得出,在北京市奥运示范校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有了显著的提升,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改善。
(二)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前,广大青少年面临着沉重的学习任务及巨大的就业压力,许多青少年正常的生理功能被切断和扭曲,他们爱运动的个性被压制,成天闷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精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通过奥林匹克教育,可以促使青少年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在活动中不断超越的体育精神不仅能带给青少年良好的情感体验,培育他们进取与自信的精神,而且能够有效地调整他们单调的生活,宣泄不良的情绪,让心理、精神获得愉悦。[2]
(三)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 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是相互理解,相互团结,公平竞赛,其目的就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交往氛围。当前我国青少年在培养社交行为能力时,亟需在学习工作中形成合作的意识,同时在谦让的行为态度中培养相互帮助、共享的意识。通过奥林匹克教育,能够使青少年在协作中完成目标,进而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有效提高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
(四)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 以体健质,以美启真。奥林匹克教育与普通的教育不同,它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它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运动技能的提升,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在奥林匹克教育过程中,通过开展“奥林匹克青少年美术大展”“奥林匹克青少年音乐展演”“奥林匹克青少年舞蹈展演”等活动,使更多的青少年可以参与到奥林匹克艺术系列活动中,感知奥林匹克文化魅力,理解“中华体育精神”内涵,分享奥林匹克理念,用色彩、用心灵放飞五环梦想,追寻卓越的奥林匹克之路,通过展演活动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能力,推动青少年的全面、平衡、和谐发展。
三、奥林匹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价值
(一)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指出:全世界的人民一起努力,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干净美丽的世界。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各个国家也都面临着诸如环境、能源和疾病等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间的合作和交流成为了世界的主题,实现互惠互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奥林匹克教育就是以体育运动为载体,基于对各国文化信念与爱国主义的尊重,努力为全球青年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倡导友谊大于分歧、参与大于竞争的理念,通过体育运动促进文明交流、生态建设与安全发展,以此实现全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建设健康中国的应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
2020 年4 月在视察陕西省老县镇时提出,文明出其神,粗犷出其身。所谓的粗犷,指的就是身体的强壮。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进行奥林匹克教育,促使他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他们的体魄,培养他们的精神,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应然要求。北京冬奥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是促进奥林匹克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绝佳契机,[3]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相适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冬奥会组委会联合出台《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以此推进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既满足2022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需求,也符合“健康中国”大背景下实施“全民健身”的理念,又有利于促进广大青少年对冰雪运动的认识、参与,促进健康理念的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进而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
(三)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在当代社会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体育文化风景,它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魅力与人文主义精神,是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内容。北京是全球首个“双奥城市”,是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它的奥林匹克教育必然会成为中国奥运在全球范围内的一笔宝贵财富,也将成为全世界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一笔精神财富,也将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4]奥林匹克精神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友谊、团结、和平、进步、公平、公正、民主与科学等,它们都是无形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代表着人类崇高的理想,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教育内容。推动奥林匹克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但可以促进广大青少年奥林匹克意识的全面提升,而且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我国奥林匹克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惑
(一)受普及程度的制约 相对于城市地区来说,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奥林匹克教育存在着很大的滞后性,农民所了解到的有关奥林匹克的知识主要来自于电视及其他媒体所报到的奥运会,而对于奥林匹克教育所涉及的其他内容了解的不够深入。要使奥林匹克教育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协同发展。因此,如何促进城市和农村奥林匹克教育的协调发展,使其摆脱城市和农村的空间限制,成为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受师资力量薄弱的制约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主体,除了传授基本的运动技术之外,教师还应主动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其奥林匹克知识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奥林匹克教育的成效。目前,我国很多学校的体育老师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并没有很重视,在思想上也未给予充分的关注,这使得他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有效的传播。
(三)受教育内容陈旧、匮乏的制约 顾拜旦于
1918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观念,而非一种制度,希望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指引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有自己特点的、能够得到长足发展的奥林匹克教育。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学校,教材无疑是奥林匹克教育开展必要条件。而目前我国中小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教材和课本不仅类型单一、内容陈旧,而且极度缺乏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教育元素,是我国奥林匹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堵点。
(四)受传媒报道倾向性与不规范性的制约 从社会的层面来看,大众传媒对奥林匹克教育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体育传媒发展迅速,各类传媒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报导越来越多。然而,在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宣传时,媒体却忽略了奥林匹克运动所具有的社会、道德等方面的价值,偏重于名人形象,使公众对奥林匹克教育的认识出现了误区。
五、我国奥林匹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驱动路径
(一)进一步完善奥林匹克教育发展规划 奥林匹克教育有别于其他文化教育,其实质是一种体育教育,就是以增强体质为前提,通过真正鲜活的体育实践,深化人们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认识,将奥林匹克精神植入人的心灵,从而形成一种有意识的“生活哲学”。在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能否顺利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它是否有一个清晰的、可持续的、长期的规划。[5]由于奥林匹克教育在我国的开展具有阶段性,因此,必须从长期的发展规划中,不断地挖掘奥林匹克教育内在的力量,而不能仅仅依赖于奥运会的推动。奥运的筹备周期很短,而教育周期很长,在奥林匹克教育规划中,应建立长期规划,[6]使其与比赛前、比赛时、比赛后三个规划之间相联系。
(二)大力开展农村奥林匹克教育活动 农村奥林匹克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其原因除了人们对其认识之外,还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原因,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一些专家认为,对九亿农民来说,放弃奥林匹克教育无异于放弃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好的奥运会。改善我国农村奥林匹克教育的现状,一是要贯彻落实奥林匹克教育“以县为主”责任制,为农村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提供组织保证。县级行政区划包括乡镇(乡镇)和村庄,是我国广大农村人口的集中地。根据中国农村分散、农民流动性强、农业生产率低的基本国情,实行“以县为主”奥林匹克教育责任制,有利于发挥县、乡、村三级组织的作用,实现县、乡、村三级组织的有机统一。“以县为主”是指县委、县政府主动担负起奥林匹克教育的重任,将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计划,为保证本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体育总局可以每年对“奥林匹克教育先进县”进行评选,并对其进行公示。二是积极开展“寓经于体”“寓教于体”的县乡农运会,强化乡村奥林匹克教育阵地建设,使奥林匹克教育具有以体育为主体,以示范为本的教育方式,使其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广大的乡村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体育运动形式,比如划龙舟、游灯笼、扭秧歌等,它们都有着非常丰富的地域情感和群众基础,人们也非常乐意参加。县级农民运动会可以采用“县级政府组织,乡(镇)为单位参赛,民间团体协助,企业赞助,村民参与”的模式,每1-2 年举办一次。通过举行农运会,农产品展览、科学普及、文艺演出、全民体质检测等活动,以体育为舞台,以经济、文化教育为演出内容,让奥林匹克精神所提倡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逐步变成一种自觉的追求。[7]
(三)全面提升奥林匹克教育师资水平 师资力量是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支撑。“师”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社区宣传员、记者和志愿者,他们是教育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一群人,他们的文化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资”是指教学所必需的软、硬条件,包括教学材料、设备、场地等,这些都是教学所必需的。高质量的奥林匹克教育需要编写结构完善、内容丰富、有地方特点的教材,需要引进先进的教学器材,需要对教学场所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利用。为全面提升我国奥林匹克教育的师资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引进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充实现有的教师队伍,保证奥林匹克教育正常实施;二是有针对性地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三是要在体育类院校中设立“奥林匹克学科”,培养专门师资力量,为奥林匹克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四是积极选派优秀教师进乡镇、入农村,确保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教学资源均衡,从而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 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最佳的宣传手段,为奥林匹克教育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当代大众媒体所具有的传播特点特别适合于奥林匹克教育的传播需求。各类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奥林匹克教育的传播方式,给奥林匹克运动增添了新的色彩,给奥林匹克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人们在认识奥林匹克运动的时候,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特征、规则等。同时,通过各类媒介的传播,奥林匹克教育将突破国与国、地域与地域之间的界限,促使全球奥林匹克教育彼此交融、相互融合。[8]因此,在当今传媒产业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应充分运用多种媒介,对奥林匹克理念、奥林匹克知识和奥林匹克精神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奥林匹克教育在我国的高质量发展。
六、结语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永恒主题。奥林匹克教育是一个包含知识、理想、精神多层面的教育过程,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是奥林匹克教育始终追求的核心价值。通过奥林匹克教育,可以有效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培育审美能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奥林匹克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更高水平地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不仅是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应然选择,同时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