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师使命及其当代转化
2024-05-07姚佳琪冯旭洋
姚佳琪 冯旭洋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价值引领、真理传播、灵魂塑造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承担着神圣的教育使命。对于教师使命,我国传统教育经典中有诸多相关论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时代对教师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关教师使命的经典论述,以此引领当代教师成长,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和丰富教育家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分析传统教育经典著述中关于教师使命的相关论述,以期获得相关启示,进而丰富教育家精神内涵,构建教师教育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
一、教育家精神视角下的教师使命
2023 年9 月9 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内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承载着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使命,丰富着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它既是对当代中国伟大师魂与教师职业精神的提炼升华,也是对千百年来一代代师道传统的继承发扬。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与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使命不谋而合,二者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教育家精神为教师使命提供了内在动力和指导原则,是教师使命达成的行动指南。这是因为,教师不仅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还要肩负起“引领社会、文化创新”的担当。同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师使命是教育家精神的具体体现,践行自身的使命也是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教育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因此,只有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教师才能自觉承担起时代使命,为建设教育强国而不懈努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中的教师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中国传统教育经典论著中关于教师使命的论述,可集中概括为三个方面:成己、立教、育人。
(一)成己使命
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成己。教师只有先成就自己,才能成就他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师的成己使命主要体现为:学而不厌、见贤思齐、博学于文。
1.学而不厌,求是创新
首先,教师自身应是一个学习者。教育家孔子说过,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论语·述而》),他还认为:“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真正有志于学习的人,应当有着唯恐学不到、唯恐学不会的紧迫感。《孟子·公孙丑上》中也说道:“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其次,教师的职业性质要求其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除了学习新知识,教师还应不断巩固旧知识。《论语·为政》中说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最后,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学记》中说道:“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即仅能记诵杂说而未能创新发挥的人,不能担任教师。
2.见贤思齐,反思内省
首先,教师应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这些都在告知教师要虚心求教。其次,教师应善于向学生学习。教师和学生可以互相为师,正如唐代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中主张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传统教育经典中,有关话语甚至提倡学生比教师优秀,如“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以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等。这也启示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要虚心学习,与学生共同进步。
3.博学于文,广泛涉猎
教师不能只专注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还应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孔子曰:“君子博学于文”(《论语·雍也》)。他认为君子应广泛学习古代文化典籍,教师更应博学多才。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篇》),意思是如果博学多识的人能每天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那么就能够明白道理不至于犯错。汉代教育家王充在《论衡·别通篇》提出教育内容要“博通百家”,教师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向学生传授“博通百家”的教育内容。明末清初教育家王夫之曾说道:“欲明人者先自明”(《四书训义》),即教师授课要想给学生讲解清楚,自己首先要对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这也指出教师要想胜任教育的工作必须有扎实的知识基础。
(二)立教使命
何谓“立教”?《中庸》强调“修道之谓教”,也就是说,修道即立教。这意味着,教的根本在于教育者的修道,修道的过程就是立教的过程,而每一个修道的君子都有“化成天下”的教化职责,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长期以来,教师居于枢纽地位,而这种枢纽地位也赋予了教师“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特质。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教学,韩愈在《师说》中就阐述了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一名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教学,还包括“化民成俗”,即教化社会、引领社会前进的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师的立教使命主要体现为:以学立教、以身立教、以德立教。
1.以学立教,因材施教
“以学立教”中的“学”指“学生”,要求教师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孔子是历史上首位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关于其因材施教理念《论语》中有多处记述,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孟子对学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并且提出要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教亦多术”。《学记》中也写道:“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即教人如果不能因材施教,那么学生的才能就得不到充分施展。因材施教思想被众多教育家认可,北宋教育家张载提出的“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语录抄》);南宋教育家朱熹提出的“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孟子集注》);明代教育家王守仁的“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传习录》);明末清初教育家王夫之的“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不齐之训焉”(《四书训义》)等,这些都包含着因材施教的思想。
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新时代教师具有“身之为师”和“心之为师”的双重身份,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就是倡导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孟子认为教师首先要端正自己,然后再用正道教育学生:“教者必以正”“其身正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王夫之也非常重视教师自身的道德行为以及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他提出“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谨教有义术,正道为渐摩之益。”(《四书训义》),即作为教师要“正言”“正行”“正教”,用自身的行为去教育、影响学生。
3.以德立教,加强师德
只有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儒家学派尤其注重道德修养,孟子提出“以德服人”,他认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荀子曰:“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荀子·儒效》),而“人师”的德行是让别人诚服的关键。汉代教育家董仲舒提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春秋繁露·玉杯第二》),即善于施教的教师,既要完善自己的道德,又要谨慎自己的行为。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有高深的学识,还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
(三)育人使命
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是“育人”,它与教师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育人不仅是教师的使命,也是其职业的重要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师的育人使命主要体现为:有教无类、胸怀家国、立德树人。
1.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有教无类”思想即认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可教。孔子把“有教无类”作为自己的办学方针,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他一生招收了众多弟子,这些弟子阶级不同、职业不同、国家不同。《论语·述而》中记载了孔子招收学生的原则:“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孟子·告子章句下》中也说道:“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性恶》也有记述:“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有教无类”的思想要求教师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同时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2.胸怀家国,心有大我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教育一直与立国治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学》中提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同时还提出了读书人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北宋教育家王安石也提出“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文公文集》),他认为教学内容应该是“为天下国家之用者”。还有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语录》)。这些都启示教师要胸怀家国,心怀“国之大者”,培养学生的中国精神、中国品质、中国气节,避免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3.立德树人,以人为本
自古以来,道德教育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礼记·文王世子》中提到:“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为师者不仅要教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授学生“立世之德”。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也是首要的,他主张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以“礼”为道德规范。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是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基本规范,教师则是正确理解礼义道德的人,即“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荀子·修身》)。在朱熹的教育思想中也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说:“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又可以及夫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学校贡举私议》),即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故历代教育家都把德育放在首位。
三、新时代教师成长的历史担当
新时代教师要积极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教师使命的要求,以古鉴今,从传统教育经典中获得启示,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教师使命的现代性转化。
(一)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强化教师的成己使命
新时代教师可以从三方面实现成己使命的当代转化:学而不厌,树立终身学习观;见贤思齐,构建学习共同体;博学于文,做“研究型教师”。
1.学而不厌,树立终身学习观
学成为师的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教师需要用一生来学习如何为“人师”。这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既是教师通过终其一生的自我学习,达到自我认识的过程,也是致力于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己使命的要求。教师应当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勤勉的学习态度,树立终身学习观,积极获取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从而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2.见贤思齐,构建学习共同体
自我反思和见贤思齐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只有善于总结经验,看到自身的不足,并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之间也要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相互帮助,要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打造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团队。
3.博学于文,做“研究型教师”
教师应从传统的“讲授型教师”和“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学习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教师不仅应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追求卓越,还需关注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了解教育研究的前沿领域,学习研究方法,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素养。在信息化社会中,教师还应具备现代教学技能,包括信息搜集能力、熟练使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能力。
(二)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强化教师的立教使命
新时代教师可以从三方面实现立教使命的当代转化:因材施教,以爱化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加强师德,严于律己。
1.因材施教,以爱化人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在关注学生个性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借助团队协作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教师与其他职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教导的对象是成长中的生命,是一个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所以教师要对教育事业有敬畏之心,对教育工作有奉献之心,对学生有关爱之心。教师应该有强烈的教育情怀,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爱化人。
2.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我国一直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社会对教师有很高的角色期待。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本身就是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具有示范性,学生会进行模仿。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性质有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为人师表;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新时代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诚信为本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示范。
3.加强师德,严于律己
无德难为师,从师先立德。教师是学生思想品德和品格形成的重要影响者。可以说,教师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教育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形态和国民教育体系的建设。在教育活动中,爱岗敬业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道之以德”者必先修其身而正其心。新时代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师德认识和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
(三)提升教师的教育责任感,强化教师的育人使命
新时代教师可以从三方面实现育人使命的当代转化:有教无类,公平待生;情系家国,为国育才;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1.有教无类,公平待生
教师要平等地保证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自由,科学地对待不同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给予适当补偿,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取得应有的学习结果。班级授课制度下教师的注意力有限,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现象。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学素养,消除对学生的偏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学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课堂互动时为学生提供平等的交流机会。
2.情系家国,为国育才
教师应该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明确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培养有责任感的时代新人,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我是中国人的教师,做好新中国教师的本分,心中必须要有中国的灯火。”教师有大爱,学生就有大爱;教师有情怀,学生才有情怀。从一定意义上说,从古至今,一个国家教师群体和教育生活的道德水准,决定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现状与未来。新时代教师要坚守初心、坚守情怀、坚守底线、坚守原则,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做“四有”好老师,做教育家型教师,做新时代“大先生”。
3.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教师要坚持全方位德育。首先,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坚持课程思政。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德育讲座、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良好品德。再次,教师可以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如制作“好人好事”照片墙等,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最后,教师还要加强家校合作,如定期举行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德育情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