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州乡村产业振兴优化对策

2024-05-06孙瑞瑞

当代县域经济 2024年5期
关键词:乡村经济数字乡村农业现代化

孙瑞瑞

[摘要]  促进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破解山东省德州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缺乏专业农业技术人才、农业生产模式单一、产业链短、信息资源整合不足等制约因素,要通过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培育产业领军品牌、发展乡村数字经济等优化路径,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引领全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乡村经济;农业现代化;数字乡村

[作者单位]  山东华宇工学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对未来一个时期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山东省德州市四季分明、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多年形成的乡村产业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如何进一步优化路径,推动德州乡村产业振兴,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的重要课题。

德州乡村产业振兴创新实践

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目标引领,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坚决扛牢粮食安全、食品名市、城乡融合“三面旗”,促进乡村产业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式、全链式发展。其中,统筹玉米大豆兼容发展,稳步提升大豆产能,推动大豆全产业链发展成效明显。德州市陵城区、禹城市参与申报的山东黄大豆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2年度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试点示范名单,并以此引领了大豆种植效益的提升,促进了大豆全产业链创新产业园的创建,扶持培强了大豆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起百亿级大豆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德州市大豆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为全省乃至全国大豆产业发展探索出许多宝贵的经验。除大豆产业外,乐陵小枣、夏津桑葚等经过转型升级实现了集群式、特色化发展,成了当地乡村优势主导产业。同时,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竞相涌现,成为德州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乡村居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德州市农业农村局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德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3.2亿元,同比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3%,增幅居全省第1位。

目前,德州市正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建设中国北方“食谷”、全国重要预制菜基地,创建食品名城,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德州样板。

德州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问题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扎根乡村的专业技术人才。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由于乡村普遍存在就业机会有限、教育资源不足、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等问题,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高质量的人才不肯屈身于乡村,希望在大城市寻找优越的条件,导致乡村人才匮乏。而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实用人才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不高、创新思维不足。尽管近年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以“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干部”“特岗教师”等形式参加乡村发展,并且提供了优厚的待遇条件,在各地方政府的配合下,众多毕业生也积极响应,每年有大量的人才进入乡村。但是当服务期满后,由于生活需求、个人家庭、职位晋升、收入水平等方面因素,大部分基层大学生选择离开,乡村人才招不来、留不住、长不大的现象依然严重制约着乡村产业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根本改变。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三百”示范、“双千”带动工程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指出,每个县(市、区)每年新培植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0家以上,全市培植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00家以上,力争“十四五”末,三类示范主体新增1000家以上,总量达2000家以上。但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大部分农业经营者文化水平较低、知识面较窄,没有经过专业的科学生产技术培训,仅凭老一辈多年形成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从事简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他们普遍缺少对市场变化的了解,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信息获取渠道少,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生产经营理念,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缺乏“互联网+产业化”网络信息平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逐渐进入乡村,在解决大批剩余劳动力的同时,还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据媒体公开报道,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6.4%,网民规模达到10.79亿人。可以说,互联网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从德州市的情况来看,目前尚未构建起全市统一的乡村 “互联网+产业化”网络信息平台,而一些县(市、区)虽然建起了线上营销平台,但却因没有头雁企业与电商线上对接而无法缩短供求时间,继而降低经营成本。

德州乡村产业振兴对策建议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德州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密切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培育特色农业、创意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打造当地独一无二的品牌,建构特色产业体系,持续拓宽农民致富路子,助力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培育农村创新创业主体,吸引青壮年人才返乡,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中,要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激励留人。要在“带”上下功夫,让人才扎根乡村有劲头;在“留”上求突破,让人才扎根乡村有念头;在“送”上给支持,让人才扎根乡村有盼头。同时在“培”上用真功,在“训”上出实招,在“管”上有创新,在“引”上做文章,在“育”上有绝活,在“用”上得人心。要强化“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把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用起来。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专业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人才培养力度。要選优培强农村致富带头人,深入挖掘一批农村匠人、乡村能人,鼓励农村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或纳入后备人才管理,发挥模范作用,带领其他村民共同致富。要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特别是对于德州市来说,要注重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特别是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培育。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创业创新”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回到乡村创业,出台专项行动方案,引进优秀创业团队和项目,实施年轻骨干人才“落地生根计划”,建设返乡技术人才住房。同时,积极培育乡村产业发展领头雁,扶持返乡创业的优秀人才带头创办经济实体。另一方面要实施人才反哺回乡计划,开展阶段性进乡村志愿服务活动,定期选派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引导“双创”人才向农村集聚。同时实施年轻有才华的设计师驻村计划,聘请专业导师在乡村振兴基地开展陪伴式培训服务。

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用科技拓宽乡村产业新领域。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先进的科技引领。科研人员要把理论知识化作科技手段,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农民要用最前沿的技术生产出最好的农产品,还要融合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打造科技平台,实现产品增值,拓宽农业产业新领域。一是以“科技+农企”模式,加强产学研联合,打造科技经济融合新载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品质。借鉴德州市乐陵小枣、调味品、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发展经验,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专家、乡村生产能手等共同建设校企社产学研合作基地。二是以“科技+农业”模式,建设农业特色园区,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合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可选取适宜的园区基地,建设农业科技基地平台,融入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等创新模式,打造山东样板种植示范基地。三是以“科技+农民”模式,“点、网、面”相结合,多举措培育高素质农民。利用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宣传,通过送科技下乡、赶大集、挂横幅、发宣传挂图、农村大喇叭等方式开展线下宣传,实现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覆盖,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四是以“科技+农村”模式,加速物联网技术与农村农业融合,建设信息化农村。加快推进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应用,筛选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制定统一线上标准,推行线上平台销售,实现运营模式上的创新。

加快乡村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乡村新业态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一是打造“互联网+”平台。建设并完善农村基层党建互联网平台,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畅通社情民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开展在线组织帮扶,同时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广“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为发展数字乡村奠定基础。二是建设智慧农村,推广绿色生产方法,引领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发展现代化绿色农业。建立农业网络电子追溯监管体系,推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加大农村物联网建设力度,实时监测土地墒情,促进农田节水。建立全国农村生态系统监测平台,强化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高清远程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对农村生态系统脆弱区和敏感区实施重点监测,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平台,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与保护,实现对农村污染物、污染源全时全程监测。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网络监督,共同维护绿色生活环境。三是鼓励农民创新发展模式,如利用互联网平台直播带货,创新农业销售方式,打造特色农产品;建立家庭采摘农场,利用微信网络平台推送营销,推出周末、暑期采摘活动等营销方式,带动德州市乡村产业经济的发展。德州市农业农村局信息统计显示,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額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农村网络销售吸纳了2800万农民就业。农村电商迅猛发展,为农产品上行开辟了新通道,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展了新空间。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中,德州市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旧有的消费习惯,快速适应新的消费方式,打通方便快捷的供求线,让远离市场的田间与餐桌近距离“交易”,打造平台与线下市场一体化,使市场经济动态更加信息化。

猜你喜欢

乡村经济数字乡村农业现代化
江苏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困境及路径探析
数字乡村战略推进的逻辑
数字普惠金融与数字乡村协同发展探究
以“数字乡村”战略统筹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思考与建议
以全域旅游带动河北乡村经济思考
以全域旅游带动河北乡村经济思考
以全域旅游带动河北乡村经济思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