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行为学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途径研究

2024-05-06张朝孝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责任感价值观责任

张朝孝

(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引起学术界比较广泛的关注。部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辅导员及媒体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表示忧虑,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足。因为青年大学生代表国家的未来,无论是党中央、国务院还是社会大众都对大学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足的问题引起了多方面的高度重视。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1]从会议内容可以看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对党和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对社会负责。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是一个事关国家社会发展方向与未来的重大问题。从学术研究角度,需要深入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具体问题、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

一、文献回顾

相关文献主要从社会责任感的概念内涵、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与问题、原因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一)社会责任感概念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于如何界定社会责任感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彭定光、李萍、陈婷等从知觉角度提出社会责任感是一种自觉或自律的意识,认为社会责任感指的是人们对他人或社会所应承担职责、履行义务的一种自律意识[2-4]。段志光、许辉、文科则从情感角度来将社会责任感界定为一种情感体验,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人们承担职责、履行义务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5-7]。我们认为社会责任感应该是知行合一的概念,是人对于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

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涉及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态度所指向的具体对象是什么,涉及哪些社会责任。关于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多个实证研究发现,国内学术界对此没有一致认识。张涵等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划分为组织要求和人际交往、自我要求、社会期望、家庭与教育等4个维度[8]。刘莉认为社会责任感是由个人、他人、集体、社会组成的四位一体的结构[9]。刘海涛等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分为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环境责任感[10]。杜维彦等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分为社会公德、忧患意识、自律意识和奉献精神[11]。肖云忠所进行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包括14项责任感指标,提出了责任内涵、责任生成和责任实现等3个因子[12]。我们认为社会责任感所指的对象是基于社会人的基本前提,在社会关系的网络中为了社会关系的平衡、融洽和协调而自觉履行的责任,包括自我责任、家庭责任、集体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和人类责任等不同层次的内涵。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与问题

1.总体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积极的。与媒体报道及多个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定性研究的观点不同的是,近年来关于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多个实证研究均显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虽然存在某些问题或不足,但是在总体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较强。刘海涛等对广东省3所高校900 名大学生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10]。杜维彦等对四川某高校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是积极的,81.2%的大学生要做社会公德的守护者和引领者;63.1%的大学生对国家的兴亡存在忧患意识”[11]。黄全明对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比较关注国家大事,对参与社会公益多持积极态度[13]。周翠娇对湖南39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责任感、人类社会责任感等4个方面均具有较强水平[14]。肖云忠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大学生责任感总体处于良好水平[12]。以上实证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上是积极的,不应该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整体上进行负面评价,但是我们也应该正视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的问题。

2. 多个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存在功利性、以自我为中心、知行不一、不理性等问题。陈婷等在对广州705 名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调查发现,74.7%的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前途,仅25.3%的同学认为两者没有实质性的关系,入党是自己思想要求进步的真实表现,是对国家健康持续发展的信心体现[4]。杜维彦等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我社会责任感评价及对身边的其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评价差异很大,对自己评价高的大学生比例超过对他人社会责任感评价高的比例,并且60.7%的同学努力学习是为了以后找一个收入可观、体面的工作[11]。黄全明调查发现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以不影响自己为前提,并且在为家庭分担上缺乏积极性[13]。周翠娇发现大学生在自我责任感方面存在认知和行为脱节的现象,在集体责任感方面存在功利性动机[14]。肖云忠发现大学生存在责任生成与责任实现偏低的情况[12]。把艳红对甘肃部分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责任意识不强、功利性、知行脱节、缺乏主动性等问题[15]。这些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功利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知行不一、不能理性分析自身行为与约束条件等问题。

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专业、年级、性别等因素有关。张涵等对449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理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高于医科大学生,低年级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高于高年级大学生,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社会责任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社会责任感总分与各因素得分在性别、成长环境、经济状况、专业、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等6个影响因素的差异显著性,说明相关因素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在具体维度上具有区别[8]。白琴等及孟琳等的研究除了再次证实上述结论,还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责任感正相关[16-17]。

4.不同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具有共通性。实际上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有大量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相关研究。严耕较早地对我国当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了研究。这篇文献针对的大学生出生于60年代,当今的大学生则是00年代出生的,前后相差40年,因此他们出生的时代背景差异很大。严耕指出当时的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重个人前途轻社会理想,学习上存在短期行为、混文凭或“60分万岁”,自我膨胀与自卑意识同时存在[18]。彭兰在研究7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时指出他们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重对金钱的崇拜轻对事业的追求,自我责任意识强社会责任意识弱[19]。严耕和彭兰分别对于60后、70后大学生的研究与关于80后、90后和0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系列研究[4,11-13,15]也存在诸多相同点,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并不是当今大学生才存在的独特问题。

(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系列研究从不同视角揭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社会责任感不是一个笼统的整体概念,具有内在的层次结构,大学生在心理、行为层面都具有典型的不成熟的特征,其社会责任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深刻揭示影响社会责任感的因素与机理,还需要根据大学生面临的具体情境,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进行合理定位。

其次,缺乏纵向比较研究。大量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都是基于特定时期的横截面数据,没有对不同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过纵向比较研究,因此当我们认为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时,实际上是用我们的观念和标准来主观衡量当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即总是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如以前的年轻人。互联网、手机、社交网络等技术条件快速发展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这些条件对人们行为和生活的影响也具有明显的不可逆性,因此对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应该抛弃固有成见,要重视对于影响社会责任感的一般因素及内在机理的深入研究。

最后,相关文献虽然揭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与问题,但是对这些数据信息的深入解读不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反映了什么规律?与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有什么联系?不同的调查研究之间存在什么联系?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整合性研究。虞亚君等也指出对于社会责任感的研究存在整合性很低、观点各异、分歧较大及有效性较低等问题[20]。这表明应当将理论思辨与实证相结合来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观因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长期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首先受其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认知和价值观。

(一)认知

认知是建立社会责任感的基础。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包含对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从认知角度看,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有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升华的过程,受制于个人的认知能力。认知在社会责任感的建立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包括社会责任的范畴、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承担社会责任对自身的影响、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等内容都属于认知的范畴。个人只有对这些问题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在情感层面对社会责任感建立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在行为意向层面对个人履行社会责任在内容、方式及途径方面进行积极地行为准备。因此对履行社会责任的认知以及认知能力对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根本性影响。

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需要知行结合。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应包括“知”与“行”两个紧密关联的环节。知行结合是形成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首先,在“知”这个层面,个人要从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社会宣传等多个途径知晓个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其次是通过参与不同的活动及个人特殊经历,将所知的社会责任的规则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实践层面升华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与认同。没有特殊的经历或者实践活动,个人很难在思想层面建立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因为社会责任感本质上是基于对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人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脱离了社会关系就无所谓社会责任感。对于人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很难简单地从理论宣传途径获取,更多地需要个人融入社会关系网络中才可能有亲身感受。张涵等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大学生在社会期望方面的社会责任感高于城市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在社会期望方面的社会责任感高于独生子女,女生的社会责任感高于男生[8]。农村环境要比城市环境更加艰苦,因此出生于农村的大学生更能体会到贫困、艰苦等具体情境,进而建立相关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很多知名企业家出生于农村,在小时候吃过很多苦,当他们积累了一定财富的时候就有建设希望小学、扶持农村发展的愿望。非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和兄弟姊妹一起成长,更能对友谊、关爱、协作等产生深刻的认知体验,相当于从小就处于一个模拟的社会关系中,其社会责任感也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自然建立。女生社会责任感高于男生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和心理成熟度高于男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能力高于男生。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女生在家庭、社会等关系网络中,被赋予了特定的角色,进而在在认知层面接受了相应的价值观念及行为规则,这都会强化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青春期大学生认知的同一性影响其人格的发展进而影响其社会责任感。根据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阶段论,大学生处于跨越青春期(12~18)和早成年期(18~25)两个发展阶段。青春期和早成年期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分别是自我认知与合群。在青春期,大学生通过自我认知建立同一性,即努力使个人感知的自我与别人对自己的感知相一致,保持角色同一。这个过程总是伴随着矛盾与困扰。当个人不能对自我的认知与别人的期望保持角色同一,个人的行为就可能抗拒周围环境。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立,必然是大学生对于自我的认知与他人对其认知相统一的过程,如果不能统一,就可能更多地关注自身而不是他人。这个阶段也是一个个人与周围人不断互动、碰撞甚至发生矛盾冲突的过程。当大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则其社会责任感的自我感知与他人感知会逐步保持一致。这也是大学生成熟度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展现的社会责任感低下的问题更多地体现了大学生不成熟的一面。大学生成熟度的提升是其社会责任感建立甚至增强的内在因素。大学应该重视这种客观规律,不能因为在这个阶段发生了一些大学生责任感不强的问题就过分夸大其负面效应。同时要根据大学生因为性别、家庭背景、独生子女等差异,积极为大学生成功跨越青春期的人格矛盾创造条件。

早成年期大学生面临的人格困境影响其社会责任感。在早成年期,大学生面临亲密与孤独的冲突,其人格发展的目标就是爱心。只有自我牺牲与损失才能获得他人的爱心,同理如果不能获得他人的爱心,则大学生会陷入孤独状态,更不会自我牺牲或者付出。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低下的现象有其人格层面的原因。就是个人缺乏爱心导致社会责任感低下,而个人爱心缺乏则源于在早成年期没有走出其人格困境。这似乎是大学生人格层面的一个恶性循环。越是不愿意付出、不愿意自我牺牲的人,越不容易得到别人的爱心,越是爱心缺乏的人越孤独,越孤独则越是在意自我的得失,越在意自我得失的人越不愿意付出。当个人陷入人格发展过程中的恶性循环,其自身很难脱身。需要学校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积极介入,使大学生脱离人格发展过程的恶性循环。因此无论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还是基于大学生人格健全的考量,需要把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刘海涛等的实证研究表明,受同伴欢迎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高于不受同伴欢迎的大学生[10]。这个实证结果可以证实大学生在青春期面临同一性的冲突及早成年期亲密与孤独的冲突,冲突的化解与否与社会责任感具有紧密关系,会在自我强化的机制下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人格教育乃大学教育的根本。目前大学教育更多是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格教育。虽然国家至上而下都很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格教育并不能等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也不能代替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强调国家层面、社会层面的制度与规则,虽然也涉及个人行为层面的规则,但是这些外在的行为规则是从外面来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并不能必然导致大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完善。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完善本身就是大学教育所要追求的首要目标。因此应该基于大学生人格健全与完善的视角,从其人格发展特定阶段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出发,来审视大学教育的目标、规律及方法。

(二)价值观

目前我国有三种主要的价值观对公民个人、组织、国家、社会等多层面的社会责任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即经济型价值观、政治型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直接表现就是这三种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不相容。

经济型价值观以经济利益作为衡量个人行为是非得失的标准,以财富数量作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型价值观具有紧密联系。社会型价值观强调重视他人利益,强调人与人的友爱与和谐。有效的社会责任感需要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进行权衡,需要适度放弃甚至是牺牲个人利益。但是这必然与个人经济型价值观相冲突,这不符合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比如一个千万富翁在是否需要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时候,他可能会犹豫,因为他的目标是亿万富翁,而现在离亿万富翁的差距还很远。如果当他成了亿万富翁,他可能仍然不会捐款,因为他可能将他的财富目标或者成功的标准定位为十亿、百亿甚至是首富。这样在单一经济型价值观主导下,无论财富多少都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就如鲁迅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越有钱便越是一毫不肯放松,越是一毫不肯放松便越有钱。”

政治型价值观以权力和地位高低作为衡量个人成就的标准,以权力级别作为判断是非和行为的准则。在政治型价值观主导下,社会具有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在等级结构中的特定个人,一切行为都要遵照上级指示,是非曲直都由上级说了算,其行为模式具有对上不对下的特点。

基于社会型价值观,社会属于扁平化结构,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权力地位的差异,人人都有相互友爱的权利与义务。政治型价值观和社会型价值观在对待人的观念上就具有根本性区别。前者所看到的人际关系是具有层级的立体关系,而后者则将人际关系放置在一个平面上来看待。因此,对于一个具有政治型价值观的人来说,除非是上级行政命令,他很难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工具型价值观就是在判断特定行为是否值得的时候,总是考察其是否与个人的目标有关系。当做出某种行为有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时候,就是值得的,否则就不值得做。这种行为就是其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因为社会责任感基于社会型价值观,没有更进一步的目标,承担社会责任本身就是其目标。所以持有工具型价值观的人,在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总是在思考这种行为对于个人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回报。如果承担社会责任对个人在名声、地位、晋升、政绩等方面没有任何帮助,个人当然不会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感。当工具型价值观与经济型价值观相叠加的时候,个人考虑的关键问题是承担社会责任是否能够获得经济回报。当工具型价值观与政治型价值观相叠加的时候,个人考虑的是承担社会责任对于自己的政绩和晋升是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责任从本质上讲,是不应该追求回报的,它满足的是个人的归属感、友爱心。因此工具型价值观对于构建社会责任感具有极大的毒害作用。

目前大学生在价值观层面存在的明显问题,就是经济型价值观和工具型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首先体现在专业选择方面,就是好就业、工作以后待遇高的专业非常拥挤,都想填报这些热门专业,入学之后都想转入这些热门专业。他们对专业的选择不是考虑个人的爱好、特长等因素,更多地考虑就业、薪酬待遇等因素。专业选择是他们获取工作和待遇的工具,而不是把学知识当成目的。这是工具型价值观和经济型价值观相互融合的典型体现。在入党、当学生干部等方面,也是在考虑对以后考公务员、当官是不是会有帮助。在对待上课的态度方面,他们对待必修课非常认真,而对待选修课却随随便便,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精力分配上具有明显差异,最终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拿学分或者奖学金,这也是工具型价值观的体现。陈婷等在对广州705 名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调查后发现,近75%的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前途[4]。杜维彦等调查发现60.7%的同学努力学习是为了以后找一个收入可观、体面的工作[11]。黄全明的调查显示,84.3%的90后大学生认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与自己的发展和就业紧密关联[13]。三方面的实证研究均表明大学生工具型价值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在经济型价值观和工具型价值观的主导下,大学生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利己主义倾向,因而会在主观上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根本原因还是大学生已经偏离了求知的动机,与大学传承文明、启迪智慧、探求新知、追求真理的使命背道而驰。因为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大学生一旦形成经济型价值观和工具型价值观,即便步入社会也不会轻易改变。这样对于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和步入社会以后的社会责任感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经济型价值观和工具型价值观相叠加及形成过程有多方面原因。首先,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个侧面反映,虽然国家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进校园,可是价值观的改变不是朝夕之功,需要较长时期才能产生影响。其次,高校因为资源条件有限、生师比高等具体因素,已经很难因材施教或实施个性化教育,取而代之的则是规范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教育。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设定各种目标、标准和标杆。大学生只有满足某种标准才能达到特定的目标。从形式上看都是满足公平公正的。但是每个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是有差异的,而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最终达到目标的人也是有限的。比如获得奖学金的名额是有限的,如果学生要追求这些目标,他们必然要考虑努力学习以获得奖学金,努力学习就成为他们获奖学金的手段和工具。不仅如此,同学之间还会存在激烈的竞争,为了获得奖学金,同学之间就不会积极地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因为这对他获得奖学金是不利的。这就是大学生工具主义价值观的表现,也反映了大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因为招生规模扩大,早期对大学生的管理更多基于这样的逻辑,即让一部分优秀的大学生带动更多的大学生进步,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种管理逻辑助长了大学生的经济型价值观和工具型价值观。这些大学生的优秀特质只不过是他们追求个人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这种做法必然加剧同学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同学之间的分化,更无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使得大学教育违背了其宗旨,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让每一个人都能成功。

三、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客观因素

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客观因素是指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相关因素,包括能力和环境两个方面。

(一)能力

责任感与个人能力有关。能力越强能够承担的责任也越大,个人、他人、组织、社会也会对其寄予更高的期望。责任感缺失的本质是个人不能平衡多方利益主体的关系和诉求。个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需要承担多方面责任,因为受到能力的限制,个人在实际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总是有所选择的。社会公众往往关注个人没有承担的社会责任而不是关注已经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于个人而言,应该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责任感教育不应片面强调舍己为人。一个人不爱惜自己,对于他人对于社会也是一种不负责的行为,对自己不负责的人也无法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特定的个体在特定条件下,不考虑能力因素,其责任感与责任大小、任务多样性、社会期望等有关。责任感是一种主观感受,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责任很重的情况下,个人不一定能有效感知所有的责任,此时个人责任感与别人对其期望的责任相比显得小了,所以给别人的感觉是其责任感不强。在多样性任务条件下,每个人所能关注的角度和重点是不同的,当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与别人预期的范围不一致时,往往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当个人能力比较小时,对于自身的责任还不能完全负责,这时就需要父母、学校、社会帮助其承担责任。随着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个人所能肩负的责任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所以中国古代儒家理想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说。由此可以看出,个人承担的责任范围随着个人能力增强在不断扩大,而责任感也因此存在一个优先顺序。先是承担个人的责任,再是帮助他人承担责任。先是承担家庭责任,然后是承担社会责任、国家责任。因此我们在评估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的时候,不仅要考察他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想做什么,想要付出什么,更重要的是观察他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做了什么,还要看他能做什么。只有当一个人的付出与其能力是相匹配的时候,我们才能说一个人是真正负责任的,是有责任感的。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提倡一个人承担超出其能力的责任,更不应该在承担责任面前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比如用一个固定的标准要求所有人都要做到。或者片面宣扬那些承担责任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人。这给社会造成一种压力,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承担这种责任的能力。那些没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因而会遭受到舆论多方面的压力,这对于构建、提升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是没有帮助的。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目标应当是提升每个人的责任感,而不是仅仅让一部分人有强烈的责任感。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专业和年级有关。张涵等的研究表明,低年级(一、二年级)大学生的责任感显著高于高年级大学生,理科大学生及文科大学生的责任感显著高于医学大学生[8]。这个实证结果可以解释大学生自身责任与社会责任感之间的关系。低年级大学生与高年级大学生相比,没有毕业、就业、考研等方面的压力。就是说低年级大学生各方面压力比高年级低,在其能力范围内,可以付出额外的精力关注其他人,帮助其他人,而高年级学生主要的精力放在毕业、就业、考研方面,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他人,所以低年级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于高年级大学生。理科大学生和文科大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压力要低于医学大学生,他们有更多精力关注他人,而医学大学生则必须更加关注自身的学业。这同样说明在不考虑个人能力的情况下,大学生优先关注自身的责任,在有额外精力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承担社会责任。

从能力和责任角度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足的原因在于,大学生在时间及物质条件方面都很有限,进而其履行责任的能力有限。大学生必须优先考虑自身的责任,因此缺少能力去履行社会责任,从而体现为社会责任感不足。这说明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足有不具备客观条件的因素。因此,从能力和责任角度看,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出过高要求可能是不现实的。另外,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社会责任感与毕业以后的社会责任感也不一样,因为他们自身的能力及责任因素都会变化,所以不能用大学生在校阶段的社会责任感来代替他们以后的责任感。因此当我们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某些问题的时候,只能反映他们目前的状况,不能预测未来。黄全明调查发现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以不影响自己为前提[13]。这个调查结论也证实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个人能力及自我责任有紧密联系。

(二)环境

个人的行为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当周围的人社会责任感都不强的时候,必然给特定个体造成示范效应,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符合人性的权变理论观点,即没有所谓绝对的社会责任感。目前的社会环境中的多方面因素对个人在建立社会责任感、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中国传统意义上就是官本位社会,官员的行为就是社会的标准。从社会责任的角度看,某些官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是对组织、对国家、对人民的不负责任,不仅体现了法纪意识淡薄的问题,还反映了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的问题。

其次,部分明星、企业家等公众人物社会责任意识不强。媒体多次报道有明星、企业家、知名企业存在诈捐问题,不仅反映了这些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社会责任感不强,还反映了强烈的功利性问题。甚至还有以公益为名谋利的案例。这些现象自然会对社会公众产生负面影响。

再次,法制不健全监督约束不到位。主要表现为公益项目资金被挪用、个人或组织虚构公益项目非法募集公众善款、个人不能追踪善款去向等。这些问题对个人的社会责任感造成严重损害。个人在一般社会责任的履行过程中也存在监督约束不足的问题。从具有社会责任感到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个从理念到行为、由内到外的过程。当公民有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之后,就能够在行为层面体现出来。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过程看,还应该有一个由外而内、由行为转变到理念转变的过程。先是行为层面的监督约束,时间久了,履行社会责任成为社会共识,人们在理念层面也必然会发生转变,从而树立大众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履行社会责任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在社会责任感没有建立的情况下,个人的社会责任行为会呈现出这样的规律:当有监督的情况下,个人会履行社会责任,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就不会履行社会责任;当有惩罚的时候,个人会履行社会责任,没有惩罚则不会。法律制度及监督措施的健全完善有助于个人在行为层面履行社会责任。

最后,环境本身可能对个人履行社会责任起着促进作用。比如一个人有随地吐痰的习惯,当他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中,他很可能会随地吐痰;当他身处一个干净的环境中,即便没有监督惩罚,他的行为也要收敛得多。因此环境本身也对个人的社会责任行为起着规范作用。

四、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关于大学本质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大学的文化属性具有紧密的关系,并且大学的社会责任感是内涵于大学文化属性之中。基于大学的独立思想与批判精神,可以将大学理解为社会良心[21-22]。从大学知识生产、传播与运用的视角,大学则被视作社会服务站[23]。一方面大学人的心理、知识、能力、行为外化为大学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人精气神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大学文化又对大学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多方面影响,并沉淀于大学人的人格特质。因此本文基于大学文化视角从大学教育的宗旨、使命、价值观及原则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的途径。

(一)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只有当大学生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才有可能发挥积极作用,其社会责任感才有可能树立。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其根本目标不仅涵盖传统意义上的德、智、体、美,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大学生跨越青春期和早成年期两个人格形成阶段,既表明了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具有可能性,也显示了人格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重视并落实大学生的人格教育。

第一,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突破口,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落实到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健全上来。不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当成单一的政治任务来完成,一方面可以体现大学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落实。

第二,大学应该制定有效的制度并采取具体措施增进大学生角色的同一性。要帮助大学生对自己的主观认知与别人对其认知实现一致性。要培育多样性、包容性的文化氛围,要用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要对大学生的违规、犯错采取宽容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大学生顺利跨越青春期的人格障碍。

第三,重视大学生爱心与奉献意识的培育。爱心及奉献意识的培育不仅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大学生跨越早成年期面临的人格障碍,从而有助于健全其人格。为此,大学应该采取各种引导措施,为大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机会,让他们参与多种活动,比如义务献血、到社会福利院做义工、为贫困大学生捐款等,让大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去锻炼和体验,逐步培养其爱心和奉献精神。不应对这些锻炼活动附加额外的功利性目标,比如把做义工当成是入党、求职、奖励的途径和手段。爱心和奉献精神的培育本身就是目的。要系统梳理并完善大学生行为守则,不仅要明确提倡爱心和奉献,还要对那些没有爱心、不同情弱者、拉小圈子、排斥异己、炫富等行为表达明确反对的态度并提出具体的惩戒措施。

(二)重塑大学社会责任担当的神圣使命

承担社会责任对外可以彰显大学引领文化,对内则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起着感化、示范作用,因此社会责任担当应成为大学的神圣使命。大学生从书本或者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社会责任感认同是很少的,难度也很大。因为社会责任感不是单纯性的知识,更多的是个人的态度或者具有内隐性特征的行为。单纯通过书本和课堂教学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灌输,可能导致的一个明显后果就是学生知行不一。大学生大都知道该怎么做,如果采取考试进行测评可能还会取得优异的分数,但是他们不一定愿意这么做,在具体履行社会责任时更有可能偏离社会期望。

第一,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大学生获得社会责任感的一个可能的渠道就是在对周围人的行为模仿过程中进行学习和领悟。他们不是从教师的讲授过程中获取社会责任感,而是通过观察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的行为,从而获得关于社会责任感的概念及认知,因此学校教职员工应当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责任的榜样。大学教职员工应该成为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标杆,在学生心目中大学应该树立负责任的形象。大学还应从其它方面入手为大学生树立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榜样。

第二,应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大学强烈的责任意识。大学要立足于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取得明显进步,力争帮助每个同学实现其愿望,而不是仅仅着眼于让一部分同学变得更优秀。为此要特别关注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问题学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学校的帮助、关怀与温暖。要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大学的责任担当。应将社会责任感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强化教师的表率作用。为此,应加强对教职员工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对教职员工在履行社会责任、率先垂范方面的考核工作。要将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考评、岗位聘用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第三,在多样性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大学应该关注社会热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让教职员工和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大学可以经常性开展捐资助学、扶贫、救灾、向社会开放大学公共设施等活动,让教职工和大学生共同参与相关活动,既能树立大学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让师生员工在具体实践中体验社会责任感,还能让教职工在具体活动中发挥表率作用。

(三)以价值观教育为关键着力点

第一,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进而提升其社会责任感。根据习近平同志关于《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讲话,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等多方面教学过程中[24]。学校应整合任课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学生会等多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参加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引导、监督及行为矫正。要重视大学生的实际表现,以实际行为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及培育。要将友爱、奉献、诚信、求知、包容、尽责等作为价值观教育、宣传的重要内容,要将这些价值观作为大学生信奉的终极价值观,而不是他们用以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或手段。传统文化中就包含有仁爱、诚信、人本、和谐等价值观,因此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和素材,丰富和扩展价值观教育的路径,也是对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注解。

第二,要探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规律,发现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难点及问题,解决大学生价值观层面的现实困惑。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进入大学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与高中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影响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大学所要推行的价值观不一定能被大学生所接受,这就可能降低大学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只有从大学生的视角入手,从他们关注的现实问题、兴趣爱好等方面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在价值观上进行疏导才可能产生较好的效果。反之,如果仅仅局限于宣传大道理,大学生可能只是应付考试,很难在心理上真心接受。

第三,要将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人格教育相结合,以完善大学生人格为目标来进行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人格既是大学教育的宗旨,也是判断大学价值观教育是否具有成效的重要标准。价值观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此大学应该加强大学生人格的测评工作。在专业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入党、学生干部的选拔、参加社会活动等方面,根据大学生人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或决定取舍,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让真正符合社会期望的学生入党或当学生干部,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四)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进行合理定位

因为从认知和人格的角度看,大学生具有明显的不成熟特征,并且从能力角度看,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较低,因此不应该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过早地进行负面评价。大学生现阶段社会责任感不足的问题会随着其成熟度及能力提升而好转。在社会责任感问题上,不能把大学生当成一个完全行为能力人,而应该是一个有限行为能力人。

第一,对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足的问题,应该持宽容态度。有容乃大,这才体现出大学的风度、气魄与远见。对待这些不成熟的大学生,要把他们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当作成长中的问题来看待,在严格要求的同时给他们犯错的机会,只要他们顺利度过这个人生的特定阶段,问题可能就会自然得到解决。大学的任务就是为大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营造合适的环境、提供适当的条件。

第二,要根据大学生的能力条件对其社会责任感进行合理定位。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经济条件等因素对大学生提出具有层次性的社会责任目标。其原则就是让大学生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其能力条件相匹配,大学生能力条件发生变化以后,其社会责任也应动态调整。要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大学生,不能让能力条件有差异的大学生为履行社会责任而承担过大的心理压力。要重视大学生在特定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分析制约其社会责任感的关键因素,从而明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重点任务。总之,让大学生力所能及地没有太大压力地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第三,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感培育方面,重点应集中在认知和情感层面的培育。既要对履行社会责任有正确的认知,知道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是非曲直的基本事实、规律、原则,还要对社会责任有积极的、负责任的、有爱心的、有同情心的情感体验。在行为层面,大学生应把自己的事务作为首要责任来对待,以不给他人添麻烦为原则。要培养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与能力,不给社会、他人添负担就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能自己做的事不求助他人,该自己做的事不推卸给他人。要通过教学、实践等途径让大学生学习了解相关的规则与制度,养成负责任的习惯。在不给他人添麻烦的前提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地为他人为社会尽责。在为社会履行责任的具体方式上,要让大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培养大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与意识。

五、结论

尽管近40年来多个实证研究均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是研究也显示功利主义、以自我为中心、拜金主义等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不应该将相关问题归结为90后及00后大学生独特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国大学生多年来就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观因素包括认知和价值观等,客观因素包括能力及环境等。大学生跨越两个人格形成阶段,即青春期和早成年期,分别面临着以形成同一性和获得爱心为目的的人格冲突,并对其社会责任感的认知产生影响。经济型价值观、政治型价值观和工具型价值观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基于资源有限及招生规模扩大等原因,大学教育重视少数优秀学生而不是着眼于让每一个学生都取得成就,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功利化。能力是影响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客观因素,能力的变化使得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呈现出由己及人、有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层次变化规律。大学生能力有限制约了其社会责任感,并解释了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时“不影响自己利益”的合理性。国人当前社会责任感不够强的现实环境也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要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应当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突破口,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落实到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与健全上来。应该制定有效的制度并采取具体措施增进大学生角色的同一性。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爱心及奉献精神。第二,以社会责任担当重塑大学的神圣使命。要发挥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大学强烈的责任意识,让师生在多样性活动中体验社会责任感。第三,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进而提升其社会责任感。要将友爱、奉献、诚信、求知、包容、尽责等作为价值观教育重点,要将这些价值观作为大学生信奉的终极价值观。要探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规律,发现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难点及问题,解决大学生价值观层面的现实困惑。要以人格教育为指引来开展价值观教育。第四,对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不足的问题,应持宽容态度,不应过早进行负面评价。要根据大学生的能力条件对其社会责任感培育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培育重点应集中在认知和情感层面。

猜你喜欢

责任感价值观责任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