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高效幼小衔接?
2024-05-05徐丽江苏省南通市星光域幼儿园
□ 徐丽 江苏省南通市星光域幼儿园
幼小衔接指的是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之间的衔接,高效的幼小衔接工作可以降低幼儿进入陌生环境的不适感,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因此,幼儿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功效,确保幼小衔接工作规范、高效开展。
设置区域活动,培养协作意识
大班幼儿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黄金阶段,其判断力与想象力逐步增强,逐渐可以理解周边的人际关系。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在幼儿园学习阶段,幼儿已经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及经验,这可以帮助幼儿解决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问题,使其学会如何与其他人相处,如何主动解决矛盾。教师需注重对幼儿进行协作意识与规则观念的培养,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社交技能,促使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快速融入陌生的校园生活,为其后续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教师可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特征,在情境创设区角活动中创设带有协作性质的游戏活动,以此来增强幼儿的责任感,强化幼儿的合作精神。基于此,教师为幼儿设置了“搭建金字塔”的游戏活动,让幼儿们自由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将金字塔搭建得最高的小组会获得比赛胜利,教师应给予其精神或物质奖励。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幼儿与同伴难免会发生矛盾。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观看“猴子捞西瓜”的视频,并询问幼儿:“小猴子最终为什么能拿到水里的西瓜呢?”幼儿们纷纷回答:“因为小猴子擅长合作。”紧接着,教师可引导幼儿寻找金字塔搭建失败或成功的原因,促使幼儿发现合作的好处,让幼儿能主动化解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形成协作意识。
小学是幼儿学习生涯正式开始的阶段,幼儿园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幼小衔接的必要性,使幼儿在进入小学前掌握基本的文明用语与社交礼仪,强化幼儿的协作意识,提高其社交能力,促使幼儿在进入校园后迅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行为习惯,强化规则意识
幼儿园与小学具有极为明显的差异,幼儿园中开展的教学活动都有着极强的趣味性,幼儿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但步入小学后,幼儿的角色产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由小朋友逐渐向真正的学生转变。如果幼儿自身心理素质较弱,将难以适应小学生活,这会严重阻碍幼儿的长期发展。因此,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教师必须立足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作息安排及日常学习习惯等要求,对幼儿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规划,采取多元化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例如,幼儿在幼儿园中可以随时上厕所、吃喝,但进入小学后,休息、学习安排皆有极为严格的时间规定,如果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会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严重影响其学习活动的展开。因此,教师开展了“争分夺秒”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纸牌、串珠、沙漏等多种材料,让幼儿参加计时挑战,并在活动板上展示班级之“最”,如“穿珠最长”“纸牌搭建最高”等。这种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使幼儿初步了解时间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相应活动,像12 点吃午饭、13 点午睡、课间十分钟内上好卫生间等,促使幼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涯。
小学与幼儿园的环境具有差异,幼儿需要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新的生活与学习方式。教师应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规则意识与任务意识,帮助幼儿降低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引发的压力,确保幼儿园到小学之间的过渡更加顺利。
体验小学氛围,做好入学准备
幼儿园需要充分调动多种资源,带领幼儿了解小学校园环境及教学内容,帮助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生活,避免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感与焦虑感。幼儿园教师可以积极与附近的小学交流,并进行合作,带领幼儿实地参观小学,身临其境地体验小学生的学习日常,让幼儿与小学生近距离接触,进一步感受小学生的友爱,使幼儿为成为一名小学生而自豪。同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区域活动,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小学生活、感受小学氛围,唤醒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例如,幼儿园教师开展了“走进身边的小学”的体验活动,并在活动中设置“灌溉友谊之花”“大手拉小手,一起成长”的游戏环节,让幼儿与小学生一对一地进行交流,一起参观校园设施或体验学习课堂,以此来缓解幼儿的焦虑,激发了幼儿对小学校园的兴趣。参观活动结束后,小学生通过文字、口述等方式解答了幼儿的困惑,增强了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返回幼儿园后,教师让幼儿以绘画或建构的方式设计出自己理想的小学,幼儿们纷纷发言道:“我认为以后我的小学会有大大的操场。”“我想要我的小学有一扇大大的窗子,抬头就能看见飞舞的红旗。”最后,教师让幼儿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搭建理想的小学,提高了幼儿的专注力、想象力与动手能力。
部分适应能力较弱的幼儿步入小学校园后,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生活节奏,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幼儿园教师需及时带领幼儿感知校园氛围,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安抚幼儿情绪,促使幼儿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使其顺利向小学阶段过渡。
增强劳动技能,锻炼集体意识
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需着重培养幼儿的独立自强意识,增强其劳动技能与集体意识。在幼儿园,幼儿的很多自理项目都是在家长及教师的双重帮助下完成的,这导致幼儿对他人具有极强的依赖心理。而一旦步入小学,很多任务都需要幼儿独立完成。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意识,提前在园内以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增强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促使幼儿可以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好地照顾自己,并将此种生活规划能力应用于学习生涯中,提高自身责任感与自理意识。
为了避免幼儿进入小学后出现不会系鞋带、不会整理书包、不会收纳物品等情况,幼儿园教师需定期开展生活技能培养活动。例如,让幼儿在园中学会自己穿衣服、扣扣子、独立吃饭、收拾床铺与玩具等,降低幼儿进入小学后的不适感。教师还可在园中开展“劳动小能手”生活技能大赛,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活动环节,锻炼幼儿不同的劳动技能,并让幼儿家长实时将幼儿养成的劳动技能进行打卡展示,由幼儿们一同选出本期的“最佳劳动能手”。此外,教师还可开展“书包的朋友”活动,在区角中投放课本、铅笔、直尺、玩具、零食等多种物品,让幼儿思考哪些东西是可以放在书包内的、哪些是需要舍弃的,并动手将书包整理整齐。
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幼儿的劳动技能有了明显的增强,并且幼儿逐渐学会了物品管理、自我服务,树立了以自立自强为荣的正确价值观念。幼儿也会有意识地以小学生的标准约束自我,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长。
幼小衔接是幼儿正式步入学习之路的关键环节,教师必须落实幼小衔接的各项举措,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与社交意识,减轻幼儿进入崭新环境的不适感,促使幼儿对小学生活产生憧憬,顺利步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