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初探
2024-05-04李佳璇丁婉丽
李佳璇 丁婉丽
摘 要:湖北襄阳菜越三国墓等地出土的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造型别致、立意复杂,此类铜熏炉在汉末三国时期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基本器型可能受到了汉代行炉型熏炉的影响,柄部弯曲程度过大可能与所燃香料种类有关。熏炉盖顶的衔珠凤鸟与胡人造像体现了东汉时期以西方昆仑和西王母为中心的神仙信仰,佛教元素的出现则说明早期佛教信仰主要依附于传统的神仙信仰之中。
关键词:汉末三国;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仙人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5.001
2008年,湖北襄阳市樊城区菜越居委会发现一座三国时期墓葬,M1中虽出土有永初二年(108)的纪年铜盘,但从墓葬形制、结构和随葬的其他器物判断,M1当为三国早期墓葬。该墓中出土一件造型别致、立意复杂的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图1),该熏炉位于M1后室东棺内,被放置在女性墓主的头部东侧①。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此件熏炉并非孤例,安徽马鞍山当涂县新桥乡东汉墓和江苏苏州虎丘路孙吴墓等地均出土有同类型熏炉。关于此种熏炉,学界目前未见专门讨论,笔者拟联系相关材料,对该器物的造型来源、功能及性质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考察,略呈陋见于下。
1 造型来源与功能
湖北襄阳菜越三国墓出土的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通高11.8厘米、口径7.4厘米。盖呈球面形,表面镂刻三只首尾相连的白虎,顶立一衔珠凤鸟。器身镂刻一周莲蕊纹,盖身以活动连轴相连,与连轴相对的一侧有一龙首曲柄,器身下有三人形足。安徽马鞍山当涂县新桥乡东汉墓出土的一件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图2),其造型和意匠与之基本一致。该熏炉通高16.5厘米、口径10.5厘米。盖面镂空,盖顶有立凤,凤鸟前一仙人双手高举,正在凤喙中接取凤鸟所衔之物。凤鸟左右后的盖顶沿各有一跪坐状仙人,呈双掌合十状。器盖与器身各饰一圈莲蕊纹,下置三兽蹄足。器身与连轴相对一侧有龙首曲柄,龙口张开,额顶双角卷曲,柄身满布鳞纹。此外,该熏炉附有一浅承盘,与炉体分铸,下有三个乳突。根据同墓中出土带有延熹四年(161)铭文的弩机判断②,该熏炉应为东汉晚期遗物。
江苏苏州虎丘路孙吴墓出土的一件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图3),与上述两件器物近乎一致,但整体器型更接近马鞍山当涂县东汉墓所出者。与众不同的是,该熏炉盖面分为两半,盖与炉身有穿栓相连,可从中间开合。盖上饰有一对立凤,立凤旁均有仙人在接取凤鸟喙中所衔之物。
另外,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也藏有一件同类型的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图4)③,该熏炉通高16.7厘米,盖顶饰有衔珠立凤,立凤的左右前侧各有一跪坐状仙人。器身同样饰有一圈莲蕊纹,下置三兽蹄足,与连轴相对一侧的龙首柄较上述几件熏炉弯曲的程度更大。
从出土情况来看,此类熏炉集中出现在东汉末期至三国时期,数量极少,且仅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关于此类熏炉的造型来源,学界尚未进行专门研究。有学者认为此类熏炉的基本形态与行炉型熏炉相似,遂在类型学研究中将此类熏炉归为行炉型立凤式铜熏炉④。
从整体上看,汉代的行炉型熏炉多由镂孔炉盖、浅盘形炉身和三足组成,炉身一侧附有长鋬。此类熏炉不仅可以在熏香时手持使用,三足也同样利于其平稳放置,兼有手持和放置双重特点⑤。
从基本器型来看,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大体可与行炉型熏炉对应。此外,据相关学者研究,汉代行炉型熏炉的变化为盖顶由斜直而变成球形,之后又呈圆弧形,盖顶由圆孔变成圆弧,再变成有纽,长銴由弯折上翘变成弯折下伸。行炉形熏炉早在西汉早期就已出现,沿用至东汉晚期,时间跨度大,但是数量较少,盖部与长鋬变化明显,但是器身并未发生明显改变⑥。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也大体符合行炉型熏炉发展至东汉晚期的特征,再结合汉代发现的三足带柄熏炉目前仅见行炉型熏炉一种样式,可以初步推测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的基本器型受到了汉代行炉型熏炉的影响。不仅如此,在湖北襄阳菜越三国墓与安徽马鞍山当涂县新桥乡东汉墓中,也有行炉型熏炉(图5)与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同出,亦可见这两类熏炉关系之密切。
但将两者进行更加细致的比较后可以发现,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柄部的弯曲程度要远超过行炉型熏炉。实际上,由于铜熏炉重量一般较大,汉代大多数铜熏炉在制作时也多按照人们方便移动进行设计⑦。从出土情况来看,用于移动铜熏炉的装置无外乎柄、盘和喇叭形圈足三类。遍览两汉至三国时期的带柄熏炉就能发现,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柄部的弯曲程度要远超常规。以行炉型熏炉为例,其柄部特征均表现为在短距离弯曲后呈现出趋于平直的狀态,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上翘和下伸的变化,但大体上都接近平直。而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与之相比柄部的弯曲程度极大,这样的柄部设计显然不如较为平直的手柄方便移动。从实用角度考虑,笔者认为这应与此类熏炉所燃香料的种类有关。
在外来香料传入我国前,草本香料的使用最为普遍,即将香草或蕙草等草本香料置于熏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气过浓,烟量较大⑧。西汉中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对西域的扩展,大量外来的树脂类香料开始进入中国。由于这种树脂类香料需要置于炭火等其他燃料上熏烧,因此熏燃树脂类香料的熏炉炉身一般要制作得深些,以便在下部盛放炭火,树脂类香料则放在炭火顶上,使之徐徐发烟。为了防止炭火太旺,炭味太浓,熏燃树脂类香料的熏炉炉身往往被制成封闭状;同时将炉盖增高,在盖上镂出稀疏的小孔,透过小孔的气流挟带熏炉上层的香烟飘散;而炉腹下部的炭火层由于通风不畅,所以只能保持着缓慢的阴燃状态,正适合树脂类香料发烟的需要⑨。但对于草本香料而言,由于其干燥后本身就是可燃物,因此所适用的熏炉炉身一般较浅且炉盖较平,草本香料可在其中直接点燃。
从形制上看,熏燃树脂类香料的熏炉炉体往往较深,炉盖也高,并且炉盖多为有利于空气内循环的尖顶山形,镂孔也较小且稀疏。西汉中期开始风靡全国的博山炉便是为适应树脂类香料而产生的。而熏燃草本类香料的熏炉一般炉体浅、平底、平盖、出烟孔大且多,没有足够的上部空间使燃烧后的烟气形成回路,直燃直排,无法聚烟⑩。在博山炉出现以前,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豆式熏炉便是熏燃草本类香料的典型器具。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安徽马鞍山当涂县新桥乡东汉墓以及江苏苏州虎丘路孙吴墓出土的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与豆式熏炉特征基本相同,整体器形较为扁平,炉身镂刻有较多进气孔,顶部的出烟孔不仅面积大且数量多,更适合熏烧草本香料。而湖北襄阳菜越三国墓出土的以及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的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炉身较深,并且炉体更接近博山炉形制,似乎更加适合熏燃树脂类香料。但实际上,这是受到了博山炉影响的结果。
从出土情况来看,自西汉中期博山炉出现后,豆式熏炉也开始逐渐变形,模仿博山炉形体的意味愈发强烈。至东汉时期,大多数熏炉都出现了模仿博山炉的趋势。更何况,上述两件熏炉尽管炉身与博山炉有相似之处,但炉体深度却难以达到堆灰埋炭的要求,炉盖镂孔也大且多,实际上无法适用于熏燃树脂类香料。此外,湖北襄阳菜越三国墓中除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外,亦出土了典型的行炉型熏炉以及陶制博山炉,这与树脂类香料进入我国后,墓葬中经常同时出现直接熏燃草本类香料与埋炭熏燃树脂类香料熏炉的情况吻合。
若以上说法成立,即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所燃香料为草本香料,那么其柄部弯曲程度过大的原因也将迎刃而解。对于草本类香料而言,其使用方法是先在熏炉内铺装香料,进而再将燃烧着的木炭投入香料中引燃。为了使各种草本香料充分熏燃,熏炉往往在炉身下部或底部镂刻进气孔。行炉型熏炉虽然未在炉底留有进气孔,但由于炉盘较浅且炉盖通风性好,所以也可以用来熏烧草本香料k。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的炉身并不够浅,因此镂刻有较多进气孔以保证通风。
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曾对镂孔的功能有详细的解释:“古铜香炉多镂其底,先入火于炉中,乃以灰覆其上,火盛则难灭而持久。又防炉火灼席,则为盘荐水,以渐其趾,且以承灰灺之坠者。”l可见,在炉身设置镂孔虽然解决了熏炉通风的问题,但炭火层的持续燃烧会使热量通过镂孔向外释放,再加上铜器导热性较强,最终会导致炉身因炭火的持续燃烧而温度过高,甚至会有明火溢出,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便会有被灼伤的危险。因此,为容纳自镂孔落下来的灰烬以及降低炉身的温度,有部分铜熏炉会在底部放置一盛水的托盘。笔者推断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柄部的设计可能也与此有关,即增加柄部的弯曲程度,使龙首柄远离炉身进气孔,以达到避免被炉身炭火灼伤的作用。
2 性质与意义
自汉武帝时期开始,汉代的神仙思想逐步走向泛滥,尤其是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集中出现的汉末三国时期,由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动,乱世中的人们虽苦闷不堪但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便采取了躲避现实的态度,逐步走向超脱现实的玄想与求仙m。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原本就具备驱邪除秽、祭祀敬神功能的熏炉便在神仙思想的驱使下变得更为普及,其功能也从日常生活的熏衣、祛病、驱邪延伸为通天升仙。
汉末三国时期的成仙思想主要被分解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不死成仙,其二是死后成仙,两者并行不悖n。以湖北襄阳菜越三国墓出土的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为例,熏炉被放置在墓主头部附近说明该熏炉与墓主关系密切,再结合该熏炉应为实用器具来看,墓主人生前可能频繁使用过该熏炉。尽管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可能为实用器具而非专为陪葬所制作的明器,在制造之初也有诸多升仙元素被融入其中。正因为如此,当这些熏炉作为随葬品进入墓葬时,虽然使用环境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但熏炉所携带的升仙元素同样适用于辅助墓主人死后升仙。
对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而言,龙首曲柄和立凤式盖纽的组合是其区别于其他熏炉最明显的特征,也是其升仙思想最集中的体现。借助龙凤升仙的观念在战国时期已然显现,如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以及湖南长沙子弹库1号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均是将龙、凤作为引导墓主人升仙的使者。西汉《列仙传》载:“攀龙附凤,逍遥终始。”o其中“攀龙附凤”即指借助龙凤之力升天成仙。此外,除湖北襄阳菜越三国墓出土的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顶部仅装饰衔珠凤鸟外,其余几件铜熏炉的顶部均饰有仙人造像。有的仙人双手高举至凤喙处,似在接取凤鸟喙中所衔之物,有的则趺坐在盖顶缘上。尽管仙人的形象较为粗糙,但仔细观察其造型可以看出,这些仙人均深目高鼻,有的头戴尖帽,与西域胡人形象极其相似。为何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上的仙人会被冠以胡人形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应与汉晋时期人们独特的神仙信仰有关。
前文提到,汉代神仙思想的泛滥可追溯至汉武帝时期,自汉武帝将求仙活动转至西方后,汉人对西方昆仑、西王母的信仰日趋兴盛。昆仑与西王母的信仰也逐渐融合,至东汉时期已经形成了一套以昆仑、西王母、天门为中心的关于西方的升仙信仰体系p。在汉人观念中,居住在昆仑山上的西王母拥有不死之药,登上昆仑、拜见西王母、进入天门已成为升天成仙的关键。而西王母在遥远的西方,随着汉人对西域认识日益加深,西王母身处的地理空间也在不断向西推移q。受此种观念的影响,胡人居住的西域就与西王母所在的西方产生了关联,西域胡人在汉人观念中逐渐成为可以沟通西王母的使者。
随着西王母信仰在汉代的发展壮大,在先秦时期就作为“引魂升仙”使者的凤鸟也逐渐融入西王母信仰体系。不仅西王母炼制的不死药会交由凤鸟传递,凤鸟之卵亦可帮助人们长生不死。《山海经》中便有诸多相关的记载,如《大荒西经》云:“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沃之国,沃民是处。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r由此注释可知“西有王母之山”应为“有西王母之山”,而居住在西王母之地的“沃民”便是以凤卵为食的。南朝梁代的《弘明集》更进一步指出:《山海经》说死而复生者甚众。昆仑之山,广都之野,轩辕之丘,不死之國,气不寒暑,凤卵是食,甘露是饮,荫玕琪之树,歃朱泉之水,人皆数千岁s。
可见,西王母之地的“沃民”是可以通过服食凤卵而长生不死的。在汉人观念中,凤卵和不死药均是可以让人长生不死和升仙入天的仙药,但他们自己又无法获得,于是只能借助西域胡人前去求取。在这样的观念背景下,西域胡人被当做接取凤鸟喙中仙药的仙人也合乎情理。南朝梁周舍所作《上云乐》中有“老胡文康”一篇,言“梁武帝制《上云乐》,设西方老胡文康,生自上古者,青服、高鼻、白发,导弄孔雀、凤凰、白鹿”t。此处导弄凤凰的“西方老胡文康”显然就被视作仙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上有的仙人眉间有圆突,似为佛教中的“白毫相”。在马鞍山当涂县新桥乡东汉墓出土的另一件三足承盘铜熏炉(图6),与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相比仅缺少龙首曲柄。其盖顶周围有仙人间隔环绕,有的仙人额头正中凸起,似为“白毫相”,且带有项光,有学者将其列入佛教初传南方的文物例证u。
在目前发现的汉至三国时期的铜熏炉中,与佛教有明确关系的极少。即使是前文提到疑似带有佛像装饰的铜熏炉,与其说该佛像元素具有宗教意义,不如说其仅具有装饰效用。此种装饰出现的时间很短,数量又极少,在后世也很少见到在佛教香炉上直接使用佛像的样例。这种把佛像作为装饰题材的手法,无法表现出其与佛教的严肃关系,佛像很可能被认为是外来“胡仙”的一种,被应用到香炉的装饰之中v。
此外,将佛像一类的佛教元素与龙、凤等中国传统的神仙信仰元素相结合,是因为汉晋时期的佛教信仰是依附于传统神仙信仰中的,正如汤用彤先生所言:“佛教在汉世,本视为道术之一种。其流行之教理行为,与当时中国黄老方技相通”w。从汉末三国时期的堆塑罐、青瓷俑等器物上均出现佛教元素看,佛教在民间已有一定的影响,但尚未成为严肃的宗教信仰,因此常与传统神仙信仰题材相结合。
注释
①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襄樊樊城菜越三国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13(3):391-425,430,438-451.
②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文物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377.
③曾布川宽.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3:三国:南北朝[M].东京:小学馆出版社,1997:160.
④韩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铜香炉:兼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熏香习俗[J].四川文物,2021(2):90-100.
⑤高晋南.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三件六朝青铜器初探[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8):149-160,5-6.
⑥杨金东.汉代铜熏炉研究[J].华夏考古,2014(2):83-94.
⑦国红.永州鹞子岭二号墓出土西汉铜熏炉[J].收藏家,2009(7):45-47.
⑧宋丙玲.汉画中的用香习俗探析:从一块东汉画像石说起[J].民俗研究,2014(6):40-46.
⑨孙机.汉代物质文物资料图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15.
⑩田梓榆.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8:27.
k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16.
l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二[M].明崇祯马元调刊本:47.
m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9.
n李虹.死与重生:汉代的墓葬及其信仰[D].济南:山东大学,2018:70.
o王叔岷.列仙傳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6.
p王煜.晋青瓷胡人骑神兽烛台及相关问题[J].东南文化,2015(6):85-91.
q王煜.西王母地域之“西移”及相关问题讨论[J].西域研究,2011(3):55-61,141.
r袁珂.山海经校注[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335.
s僧祐.弘明集: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2013:218.
t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7:204.
u贺云翱.佛教初传南方之路文物图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160-161.
v崔叶舟.魏晋南北朝香炉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135.
w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