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技工学校的实践与思考
2024-05-04缪建军贾金梅
缪建军 贾金梅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战略性目标。江苏省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學校顺应形势,与时俱进,积极创建学习型技工学校,对加快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推进学习型学校建设,促进学校全面发展,进行了有效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技工院校;学习型学校创建;实践探索
终身学习正成为全民在数字经济时代立足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当前各技工院校都在进行学习型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为教师终身学习促进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江苏省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以创建学习型技工学校为抓手,培养和吸引具备前瞻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全体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在变革时代不断创造机会和价值。面对个人与学校终身学习需求的双升级,学校通过学习型学校的构建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让每位教师都能适应社会变革和创新发展的要求。为教师赋能,大力营造终身学习的文化生态。
一、创建学习型技工学校的必然要求
教师学习新的教学思想,改变教的方法,学的方式是关键,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吸收与内化,影响其教育教学行为。课程改革需要教师通过学习来更新教育理念;通过学习对课程改革有更深刻的理解,结合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再认识、再处理、再整合;通过学习引发对课程改革的深度思考,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做到把工作和学习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增强学习的获得感,从而促进学习型学校创建,推动终身学习新生态建设。
二、创建学习型技工学校的现实需要
技工院校年轻教师居多,学习特点是信息量大,但深度不够;学习的领域广泛,但专业性不强;个体学习、理论学习多,合作学习和对基于实践问题的研究较少;经验型学习多,深入学生和教学行为的案例、实验研究学习较少。因此,需要通过组织学习来提升学习的质量。
(一)学校与时俱进的需要
技工院校作为新知识、新科技传播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技工院校通过学习型技工学校的创建,不断更新组织内成员的知识结构,改变组织内成员的心智模式。一个具有学习力的技工学校,能促使技工学校良性持续地发展,是富有活力、创造力、生命力的学校。技工学校应持续凝聚品牌力量,高效整合优质资源,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转化,积极推动终身学习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进一步整合优化优势资源,不断与时俱进,为构建终身学习型技工学校注入新活力。
(二)教师能力提升的需要
教师的学习力、创新力决定着团队的竞争能力,是实现技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提高教师学习力,特别是团队学习力,将成为时代对技工院校和教师个人成长的基本要求。技工学校作为专注于个人价值提升的终身学习平台,依托数字化技术和在线学习体系化思维,整合优质知识内容,助推终身学习与知识普惠化建设,以多元和创新为数字化人才梯队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让更多的教师感受知识的美好。
(三)课程改革创新的需要
当前教学理念、教师角色、师生关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提倡共生的、体验式的知识探究,注重共同探索、共谋发展的智慧共生将成为学习的主旋律。教师唯有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为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建设了终身学习网络平台,促进优质教育学习资源共享,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多样化支持。
三、创建学习型技工学校的基本策略
(一)学校规划与教师规划相结合
学校通过制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将学校发展目标与个人成长相结合,把教师个人理想同学校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改变组织结构,让教师实现多级辐射,在辐射中体验比个人的目标更大的共同目标,组织成员为实现统一构想互帮互助,从而达成共同愿景,形成组织文化。
(二)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相结合
教师个人的发展将推动学校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学校的整体发展与教师的个人发展是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的。学校为建立共同愿景,结合不同教师群体的发展起点、现状和特点,采取名师、骨干教师、年轻教师的梯队管理模式,规划出不同梯队教师在不同阶段达成的发展目标;教师进行自我定位,剖析自我发展的优势、薄弱点、发展点、生长点,着眼于纵向发展,以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使职业实践不断深入,把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外动力有效整合在一种崇高的精神理念引领下,组织绩效大幅度提升,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三)群体定位与个体定位相结合
1.加强学习型团队文化建设
学校教师学习型团队文化建设突出8个字:学习、研究、合作、反思。将终身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渗透、融入团队中。倡导每一位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合作、反思,使组织内的每一位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合作者、反思者。
2.组织开展自下而上的团体学习
学校从学科教研组、科研课题组、专业学习组、理论中心组、党团员小组等团体的学习建设入手,在每一个组内由校级以上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作为教师学习的组织者和引路人,并结合各个团体的特点,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各组制定分散学习、集中交流、定期总结的机制,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创造性。
3.围绕校本教研开展活动
学校开展一系列“学习、研究、合作、反思”校本教研等专题活动。如面向各层次教师的擂台赛、课改汇报课、公开课、名师引路课等,通过教学理念、方法的交流碰撞,注重发展群体优势,开展学习研究,扩大教师对教育智慧的“内需”,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实现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
4.深化教学反思内涵建设
创建学习型技工学校,要抓好两项教研常规工作:集体备课常规和教学反思常规。反思是一种能力,它是融教师深入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力、深度的自醒力和自觉、主动的学习力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其中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反思什么,即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能够对此问题进行正确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反思既有对问题的真实记录,更有自己的深入思考。第二,怎样反思。一是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并引起教师注意把它视为应该立即解决的问题开始反思。二是教师借助自己以往的经验或别人的经验,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制定行动策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尝试解决存在问题。四是实施行动策略,观察问题解决的程度,以及新出现的问题。
四、创建学习型技工学校的主要路径
(一)借助信息平台探讨交流
学校通过校园网把各种渠道获得的最有价值的课堂现场教学资料呈现出来,教师通过阅览,总结分析教学中的经验与问题。学校还将录像进行归类整理,将其剪辑成主题片放到网上,采取问题式和探究式交流,组织教师进行共同学习探讨和反思总结。
(二)借助校本教研研讨交流
学校通过听课、评课总结较为突出的问题,采用现场会、专家引领、教研组内集体学习研究与反思等方式,拓展学习反思的广度、深度和创新度。这些组织学习活动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原动力。通过互动把学习反思的模式切实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实践认识、实践智慧,使教师学会分析、审视个人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以此促进反思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借助教学沙龙讨论交流
学校每学期通过组织工作总结沙龙、教代会、班主任例会、教研组长例会等,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及时交流学习讨论并解决问题。通过举办教学专题论坛、班主任论坛等引发教师就某一专题进行深度的交流,提高集体思维的灵敏度。带动教师主动学、自觉学、认真学、高效学,使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四)借助教学反思分析交流
学校将反思性学习与研讨性学习相结合,开展“描述、探究、反思、重构”的反思性研究对话活动。描述,即通过教师的描述挖掘鲜为人知的教育行为及潜在教育活力,洞悉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探究,即通过互相追问暴露问题和潜在假设,共同分析案例中独特和复杂的问题症结,对教学活动的产生和演化过程进行全方位分析;反思,即面对问题,进行反思总结,交流观点,提出看法,学习他人的有益见解,挑战改变自己的弱势;重构,即揭示教学活动中蕴含的价值和产生偏差的根源,重新设计、架构、梳理形成反思案例。通过学习、反思、探究、对话,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策略。
五、创建学习型技工学校的保障机制
(一)构建对话沟通运行机制
学校出台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若干制度,以教代会、网站留言板、校长信箱等形式加强教师与学校的平等对话,激发了教师要求进步的动机和愿望,以此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二)构建校本学习研究机制
学校构建了“学校、各团组、个人”三级校本培训网络,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学习、研究。根据教学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借助外力资源指导解读,同时组织开展校级教学科研成果交流展示、联片教研的听课评课活动等,结合教学中出现的真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教学案例组织学习,特别强调同事之间的交流学习。
(三)构建学习成果评价机制
1.建立评价体系
学校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并将此纳入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指标中。学习型技工学校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为目标,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让学习融入评价构成的各个要素中,渗透到评价实施的各个环节中,使评价体系成为引领和协调整个学习型组织的有效动力。
2.制定学习目标
在学习型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和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包含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提高文化水平、提高学习能力、满足个人发展需要5个方面。在学习形式上,分为自学和小组合作、交流和图文展示、综合性活动和文字总结3种。
3.实行分类指导
学校在活动内容、评价形式上實行分类指导,以此促进校园文化、教研文化、班级文化的形成,让学习提升、合作交流成为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求。通过评价使置身其中的师生受其熏陶感染,自觉把学习型文化中的各个要素化为主动的认知行为,以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发挥评价的真正作用。
(四)建立互相交流总结机制
学校建立了良性的协商沟通机制,确立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对话、互动的平等关系,形成理解、信任的人文氛围,在对话、认同等新形式的互动中,对评价体系的构建及理念达成共识,并有效实施人文评价;在具体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形成协商合作的群体关系,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明确每一位师生既是被评价者又是评价主体,所有的评价参与者之间都是一种合作互助的关系,明确每一项评价要素和每一个评价步骤的运行都是在对话协商、互动互助的氛围中实现。通过问卷、听课、活动展示、研讨交流会等多种方式获得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资源,加强对教师、学生管理过程的评价与监控,对整个监控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及时总结和分析,把简单的指标和分数变成带有人文色彩的信息呈现,并采用谈话、书信、网络等方式共同客观面对存在的不足,剖析问题的原因,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规划发展进步的方向。
六、结束语
学校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以服务显实效为工作思路,不断优化教育形式,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调整需要,推动产教精准对接、专业优化升级。通过学习型技工学校的创建,在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适配度”上精准发力,推动构建技工教育创新机制和服务社会的新格局,积极为合作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与科技服务。
(作者:缪建军,江苏省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学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贾金梅,江苏省如皋市江海高级技工学校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