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

2024-05-03朱春悦何雨婷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建党思政课思政

朱春悦,何雨婷

(滁州学院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正式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准确地概括了其科学内涵,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同时强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党的二十大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大会主题关键词,这充分说明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意义。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有义务引领学生赓续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开展红色理想教育的时代需求,也是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然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现实难题,探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有效路径,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至关重要。

近年来学界围绕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首要性与路径建设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如高忠芳认为,高校应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通过拓展日常教育体系内涵、运用媒体矩阵传播优势等途径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2]解超从“一个关键”“两个讲好”“三个结合”等实践手段探讨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3]刘丽娟、许静波从科研成果转化、丰富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理路[4],吴少伟从理想与实践相结合、现实与虚拟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三个途径,探讨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5]

前人研究为本课题提供了宝贵思路,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从研究内容来看,构建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政教育、思政课有机结合的具体育人模式,创新思政课教学内容,仍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从研究结构来看,构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路径建设范围尚为有限,各举措之间缺乏有效地联动性,因此对实现融入的主要载体进行综合拓展,对实现融入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难题

(一)师资力量尚未实现有效整合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是对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的创新实践,提高课程实效性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之间开展深入、有效、常态地协同实践是真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前提。然而,目前实质意义上的思政课教师深入协作机制尚未建成,不同教育背景和专业方向的思政课教师未能在高校有效地统筹下实现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学方式方法的深入研讨。真正基于各门思政课程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开展的常态化、有效化教育教学互动的“化学反应”仍未实现,这就对各育人主体的思政育人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思政课教学内容方法陈旧单一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形式仍采取单向灌输课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政课堂尚未真正落到实处,这就导致学生对建党知识的求知度较低。多数思政教师尚未能从建党精神的内涵和本质出发阐释史实和理论,导致学生缺乏从建党知识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主动性,致使其传承和弘扬大打折扣。

(三)伟大建党精神文化教育基地利用不足

革命历史纪念馆、名人故居、革命会议旧址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是伟大建党精神历史沉淀的现实体现。但这些地方高校红色文化基地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入、统筹管理不完备等问题。在缺少相应激励机制情况下,地方高校难以进行资源整合与系统开发,思政教师也就无法在具体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深刻融入思政课。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师资,提升思政课教师建党文化素养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思政课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教师良好的建党文化素养是伟大建党精神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关键。提高思政课理论性要求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深、政治素养高、业务素质精。高校应建立科学机制,强化师资力量,全面拓展思政课教师建党文化素养,使之真正理解准确认知伟大建党精神,从而提升教师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能力。

1.自主学习与集体研讨相结合

首先,鼓励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开展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洞悉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思政课教师可结合自身兴趣与学术专长,学习党史、名人传记,经典学术著作以及关于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其次,各高校结合职能部门和学院做好顶层设计,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常态化研讨,落实协同备课与资源整合制度,在有效地交流实践中明确协同方式、确立协同维度、完善协同平台、构建激励考核体系、创建文化氛围,从而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通过自主学习与集体研讨,思政课教师能够真正读懂伟大建党精神深刻内涵与意蕴,掌握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切入点,为发挥思政课引领青年学生赓续伟大建党精神打牢根基。

2.教学活动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首先,思政课教师发现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要义与现实价值,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做好教学内容融入方案设计。其次,高校应鼓励教师依据自身研究背景,充分利用地方或学校相关研究基地、平台资源,通过申报课题、学术交流、成果推广等形式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深入学术研究。教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新型教学体系,同抓教学与教研,阐明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用伟大建党精神激起大学生的昂扬斗志,积蓄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不竭力量。

3.实践探索与身体力行相融合

首先,教师应积极访寻伟大建党精神实践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积淀,是教师真切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媒介。教师通过现场感知鲜活的教学素材,能够筑牢信仰之基。其次,教师应在掌握一定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身体力行地向学生传递建党精神。在建党精神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实践学习,积极从地方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能够涵养自身爱党情怀,增强传承、发展和创新使命。

(二)优化内容,实现建党精神融入模式的改革创新

1.坚持原则,创新理论教学内容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共产党伟业的精神文化源泉,其内涵丰富、立意深远。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遵循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去伪存真、取其精华”的基本原则,同时依据高校的具体培养目标灵活融入。

首先,开展理论课堂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要依托专业素养,运用大量鲜活详实的例子讲好建党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新鲜血液,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丰富性和实效性。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教师运用丰富而生动的史实,讲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在艰巨而沉重的历史环境中找寻自身出路,找寻人民出路。他们这种无私无我的奉献精神通过生动而震撼的党史展示,帮助青年大学生读懂百年奋斗史,掌握伟大建党精神科学内涵,振奋精气神,树立大情怀。

其次,改革理论课堂教学方法。突破灌输式教学模式,开展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教学,应用项目参与探索式教学、专题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案例研究沉浸式等多元教学方法,将伟大建党精神深刻的内涵作为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将共产党的艰苦奋斗探索史作为思政课的优良素材,构建协声共奏的融入新体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做好示范引导和评价工作,使学生学习能力稳步提升。

2.立足时代,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教师需要将这一抽象的理论通过具体化的实践活动将之具象化,便于学生感知理解。马克思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7]。因此,加强实践课堂创新迫在眉睫。

第一,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思政课教师需拓展教学内容,将伟大建党精神与校园文化结合,借助校内各类社团组织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例如,组织影视专业学生剪辑红色电影、音乐专业学生演唱红色歌曲、旅游与管理专业学生作为导游讲解红色文化。将伟大建党精神以不同形式融入不同专业学生,能够增强学生参与度,巩固学生专业知识,从而实现思政课实践课堂“有效果”和“有意思”的完美结合。

第二,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将实践教学评价分为内容、方法、手段、态度和效果几部分,全面评估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程度。同时,将实践教学效果纳入教师考核,通过“师生互评、教师互评、教师自评”实行评价体系多维化,以强化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实践学习的重视度,从而促进伟大建党精神实践教学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3.拓展形式,完善线上课堂改革建设

网络平台可以作为理论思政课的延伸教室,教师利用新媒体网络资源,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特点,探索形式新颖的线上课堂实践。

(1)积极拓展网络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师可通过“在线课堂”与“交互课堂”相结合的网络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线上课堂的便捷性。教师通过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创立“在线课堂”虚拟教学空间,设置伟大建党精神专题教学板块,发布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料、进行签到、抢答、摇号答题、随机评论等课堂活动。搭建线上“交互课堂”,师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由师生共同在交互空间分享见解,能够加强双方互动交流,碰撞思维火花。

(2)实现师生教学资源共享

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为多种资源、多元形式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可能性。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大学生MOOC等网络学习平台上传教学资料,系统整合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发布伟大建党精神相关文章、视频,供学生开展菜单自选式预习。另一方面,学生也能查阅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经教师审核后发布到班级课程群。网络教学可突破学习时空限制,真正实现师生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3)优化在线教学评价

在完成每一个教学单元学习后,教师在网络平台发布伟大建党精神相关试题,检测学生知识掌握度。学生随时在题库内搜索伟大建党精神相关习题,在线自测。系统检测学生每个学习阶段并自动生成学习报告,学生可针对知识薄弱环节加强复习。这种线上考核方法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也有利于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学习。

三、结语

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历经各种艰难险阻所凝聚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世代传承和发扬,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必然要求。通过进行“强化师资、优化内容、拓展形式”“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践,能够有效推动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强化大学生使命担当,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建党思政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