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2024-05-03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创高校教师创新能力

柴 奇

(河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要充分理解专创融合的内涵与实质,充分认识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准确把握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基础,科学制定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切实加强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提升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推动专创融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现状

1.教学设计与评价能力

教学设计是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设计和规划教学过程的环节。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测评的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教学过程、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当前,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以知识为导向的评价模式,一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模式。传统的以知识为导向的评价模式过于强调知识本身,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体验,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模式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但当前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普遍较弱,很难做到有效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这主要是由于高校教师缺乏对教学设计与评价能力提升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要想提升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评价能力,首先要明确学生为中心理念下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学习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创新创业技能培养相结合、“三创”为中心理念下专业课程学习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等三大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设计与评价能力[1]。

2.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是指高校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能力,其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第一,创新思维能力,即高校教师对所学专业领域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第二,创新实践能力,即高校教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的能力;第三,创新创业管理能力,即高校教师在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计划、组织、实施、评估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根据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培养要素,高校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一是丰富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为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坚实基础;二是优化创新创业组织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机制,为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加强自身知识储备,以提升创新思维、加强理论学习、拓展视野宽度为基础,为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上述措施与路径,高校教师能够更加有效地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专业实践活动中,从而切实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3.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

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学生管理、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估、课堂环境的创设等方面。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是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包括制订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制定好教学计划,教师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教授的内容,并确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明确课堂学习任务;在制定好教学计划后,教师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以保证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二是学生管理。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及时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差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三是教学过程监控和评估。教师要通过监控和评估课堂环境来了解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当教师能够有效地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指导、帮助学生。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是课堂环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来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课堂环境。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意识。

教师在进行课堂组织与管理时要注意营造良好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自由、自在和充满激情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4.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其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目前,高校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具备较强的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力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改造和创新[2]。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校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意义。一方面,高校教师应积极更新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理论和方法,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研究;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专创融合课程中开展微课、慕课等新型课程资源建设,使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进行智慧课堂建设等。

5.教学反思与改进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行为、观念、知识等进行审视与思考,通过不断的反思来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体现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还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上。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与改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不断反思与改进,才能使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

二、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性

1.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和内容不断改革和创新。传统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学生的知识获取,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在当前的新时代,社会对于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传统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必须强化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3]。高校教师只有通过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高校培养人才主要依靠学校传授知识、传授经验、传授方法等方式培养学生。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提出的新要求,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来满足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分类指导及评价的意见》等文件,对新时代教育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2.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增强教学效果。在当前高校教育过程中,传统的教育理念往往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首先,高校教师需要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总和。当前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渠道也越来越广。传统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师只重视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需要更新自身知识结构,通过学习和借鉴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4]。其次,高校教师需要从自身入手改变教学方式,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往往是一个“传声筒”角色,学生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也常常由教师直接回答。高校教师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将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补充新知识、新理论以及新技术等方面知识内容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最后,高校教师需要从自身入手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专创融合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是必然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师就需要起到引导作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增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

3.满足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教师职业认同、职业规划和职业创新三个方面。教师在不同的时期其自身对职业的认识和定位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这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教师职业认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专业、课程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认同;二是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认同;三是对教学工作的认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同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等。对于教师来讲,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必须认识到提升自身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高校扩招和高职院校专业改革不断深入,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加强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创新能力提升。首先,高校教师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自己今后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其次,要对所教专业、所授课程、所从事专业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最后,高校教师应该注重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及创业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5]。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形势和教育环境,才能更好地满足国家及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4.满足高校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

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需求与教师有着直接的联系。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其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而是为了自身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教师要想满足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需求,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要想满足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需求,必须要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这也是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1.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教学创新的认识

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教学创新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教学创新在教师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性。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教师要深刻理解专创融合的内涵与实质,充分认识到开展专创融合教育对高校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要积极组织高校教师参加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活动,促使高校教师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将专创融合理念融入到高校教学活动中。通过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活动,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2.加强专创融合教育理论学习,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要积极学习专创融合的理论知识,要以专创融合的内涵与实质为基础,深入理解专创融合教育的理论知识,积极学习专创融合教育的相关理论,不断提升自身对专创融合教育的认识与理解。高校教师要在深入学习专创融合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专创融合教育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对专创融合教育的探索与研究。高校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学科优势,结合专创融合教育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符合自身实际情况、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的专创融合教学方法与模式,提升高校教师对专创融合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为提升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6]。

3.加强政策引导,构建教师教学创新激励机制

要从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方面,构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激励机制,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政策保障。

一方面,加强对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引导。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应积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支持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活动。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从人才引进、职称评审、评优评先、教学奖励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从事教学创新活动。高校应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以政策引导的方式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构建教师教学创新激励机制。高校要建立健全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制度,将其纳入学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给予其相应的激励政策。同时,高校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通过开展专项调研、组织专业培训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能力提升辅导和指导;通过制订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创融合课程资源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评优评先制度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

4.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

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首先,要以产业为依托,将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开展校企合作育人活动。例如,可以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引入企业资源,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同时,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邀请企业的技术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其次,要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将生产实践和学科交叉进行有机融合,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例如,可以在校内建立研发中心或实验室、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等。最后,要构建创新创业平台。利用企业的技术和信息优势,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例如高校可以依托于企业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学生创业园等;也可以依托于企业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等。同时要加强校内外师资队伍建设,在专创融合背景下要强化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就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中去。要针对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培养方案和措施[7]。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教学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最后要加强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的支持力度,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5.开展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要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训与新教师入职培训相结合,建立并完善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训体系。在对高校教师进行新入职培训时,要将教学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内容,针对不同岗位的高校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创新能力培训活动。要将新入职教师作为重点对象,针对他们开展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培训,使他们明确教学创新能力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内容。要将新入职教师与老教师进行对比,对老教师在教学创新能力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要将新入职教师与老教师之间开展对比,主要是让老教师在教学创新能力上存在的不足能够得到有效改善,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要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经验分享,主要是让新入职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努力培养年轻教师的创新性思维,使其思维更加具有创造力。首先,要加强对年轻教师的道德教育。要努力培育年轻教师的爱心,在他们的心里要有“四爱”,那就是对同学的爱护,对工作的爱惜,对教育的爱好,对国家的爱念,这些都是年轻教师创新力的来源。其次,加强高校的创新精神建设。要强化高校校园文化,充分调动年轻老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此外,要充分调动年轻教师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就需要全面认识年轻教师的个性需求和专业发展的意愿,克服消除一切制约创新的障碍因素,激发年轻教师自我完善和创新的内部动力和欲望。

6.健全专创融合教育制度,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高校需建立健全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制度,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养,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这一新手段,为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广的平台。例如,建立健全专创融合教育资源库,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到专创融合教育资源库中,运用好这些资源库来提升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要制定和完善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另外,还要加强对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相关制度建设的研究,在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学校实际情况和当前教育发展需要,从完善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相关制度入手,不断完善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相关制度建设。

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强化学生的创业实践。专业课程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途径,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在专创融合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根据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本专业教学实际情况等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如何发挥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对推动专创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专创高校教师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专创融合课程与实践体系建设研究
专创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与“专创”融合式教育的实践探索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专创融合视域下旅游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