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教育现代化下青年教师角色变革和发展*

2024-05-03安胜欣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现代化发展

安胜欣

(安徽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对高校师资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当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和科研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本文深入探究新时代高校教师的改革与发展,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意义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于引入前沿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科技手段,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这不仅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我们必须追求的目标。

1.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

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管理、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要求教育理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转变,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讲授向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管理从传统的集中式管理向科学化、民主化管理转变,教育技术从传统的黑板粉笔向数字化、信息化转变[1]。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核涵盖了教育理念和观念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的现代化、教育条件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形式的现代化以及教育过程的现代化,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其中教育思想现代化是前提,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核心,教育手段现代化是保证,教育制度现代化是基础。教育体系的现代化涵盖了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其中纵向为终身教育体系,而横向则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互贯通、综合化和整体化。教育条件现代化包括教育机构、教育媒体、教育手段和途径的现代化[2]。教育内容现代化是指把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教育形式现代化是指教育的形式多样化,不拘泥于课堂教学形式。教育过程现代化是指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在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具备高水平素养的人才为目标,推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一项涵盖多元化、个性化和综合化的进程,旨在推动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在质量、效益、水平、影响力等方面达到先进的水平的过程。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不仅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路径。

2.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和支撑条件

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渐进而复杂的过程。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不仅能够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更能够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需要从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3]。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更能够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形象,而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具备一些关键要素和支撑条件。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分析探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和支撑条件。

第一,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和支撑条件之一。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为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现代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应更加注重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立全面的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评估、激励和监督等方面。

第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重中之重,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不仅要求教育理念的转变,还要求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的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人才培养应该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其中涵盖通识、专业和素质等多个领域的教育。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应该注重应用研究和科技创新,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应当以满足社会需求和承担社会责任为出发点,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有力支持。

第三,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支撑条件之一。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设施和设备,包括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先进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同时,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也需要不断提升,包括数字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共享,需要在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创新。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需要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需要不断推进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科技手段的应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应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为其作出积极贡献。

二、高校教师在实践中的变革和发展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师开始更加注重实践和实际成果,不仅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变革和发展,还要在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使教育教学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高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课程和实践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高校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发展和提升,通过参加培训和进修课程,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达到更高层次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4]。总之,高校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变革和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的需要。

1.高校青年教师角色的变革和发展

高校教师是决定高校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新时期,高校教师正面对着变革的需求,其在教学观念、教师角色和专业发展上呈现出新的变革趋向。

第一,教育观念的变革。从“以师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重大变化。以学生为核心,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放在核心位置,把学生做为一个独立的个人、独立的社会成员来看待,把学生的全方位需要放在第一位,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并进行积极的探究,致力于提升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又要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从而达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在强调“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的作用,要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去理解、去把握“师生”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用一种科学务实的方式去对待教育,保持一颗对教育的崇敬之心,以一种科学的精神和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脚踏实地地推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第二,教学方式的变革。我国的教育范式已经从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标志着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这种模式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是一个引导者。他的角色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和知识灌输者,而是成为了学生精神上的导师,他的使命是培养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成才,启迪学生的心智。

第三,教师角色的变革。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一个“固守者”和“传授者”,更应该是一个“陪伴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一位积极追求知识的学习者,同时也是一位勇于探索新领域、新理念的创新者[5]。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自主活动,教师以学生学习伙伴的身份进入其中。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分享知识、探索难点,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这种学习方式能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2.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高校青年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包括:教学工作与学术科研之间的矛盾,青年教师往往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同时需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一个挑战;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这可能导致教学内容缺乏生气,课堂组织缺乏活力,以及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这种学习方式能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学内容与所授课程的契合度亟待提高,青年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可能与他们的研究专长不太匹配,这可能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技能不足,青年教师在教学技能上可能存在欠缺,例如课程设计、课堂组织、课业评价等;学术研究与教学的平衡,青年教师需要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之间找到平衡,以确保两者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资源[6]。职业发展不确定性,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存在不确定性,他们可能面临晋升缓慢、工资水平低等问题;行政事务负担,青年教师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行政事务工作,例如学生事务管理、行政审批等。总之,高校青年教师需要应对教学和科研、教学技能和经验、职业发展、行政事务等多方面的挑战。

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对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要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努力完成角色转变,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实现角色转型。通过提高政治素质,强化师德修养、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转变教学观念,强化能力培养等途径实现青年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而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1.高校层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规范,构建多元化、动态化的师资队伍建设评估体系。大学教师评估制度作为指导与规范大学教师专业行为的基本制度,对推动大学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建立健全大学教师教育评估制度,使其在大学教育中更好地发挥其功能,是大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学应该坚持分类发展,多元开放的思想。首先,大学的评估制度应该对每一位教师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多的重视,使其在评估中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建立起多元的目标、多元的标准、多元的主体、多元的方法。另一方面,评价机制应该更多地关注于内部的教育和指导,推动教师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用发展性评价来维持教师的内部动力,通过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激发教师内在的探索、发现和拓展学习的趋势,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从而可以避免由于纯粹的外部刺激而导致的疲惫感,同时也可以防止因为过于统一而对教师的自主发展造成的压制[7]。

2.政策层面:注重学科建设,重视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相结合

大学教育的“学科素养”突破了“教与学”之争,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让“教”和“学”都享受到了平等。因此,在教师职业成长中,必须突破评估制度的束缚,从以研究为重点转向以教学为重点。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重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回到教育的本源。教学是一所高校的基础。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教学为先”的思想,主动担当起自己的教育职责,以教书育人为首要任务,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学术水平。教师要有一种回到教育本质的信仰,还要有一种对教学的热情,一颗淡泊名利的心,这样就可以把讨厌教学变成愿意教学,把懒惰教学变成勤奋教学,让教师喜欢教学、快乐教学。

高校的教学工作要从以科研为主转向以科研反哺教学,同时兼顾科研和教学。教育与科学研究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一种关系。教师应正确对待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关系,立足于教学,以科研为本,达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上,要确立科学研究与教育相结合的理念,用科学研究来反馈教育,重新发掘科学研究的价值,从而达到教育改革的目的;在研究与教学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寻找出二者融合的交叉点,进而在大学教育体制下,深化科研与教学的人才培养,确保了教育与教学的品质。

3.教师层面:建立终生教育观念促进角色转变

教师要建立一种“终生”教育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活动的反思。网络加快了知识的扩散速度,并持续推动着知识的创新与融合。这就需要教师们加强终生学习的观念,将终生学习的观念融入到自己的发展中。并在此基础上,用新的思想来引导他们的职业发展,用持续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变革,来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和素养,以满足他们所处的时代对他们的新的需求[8]。“终生学习”作为一种反思式的学习,对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只有在对自身经历和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并根据这些观念来引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才可以避免被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所吞噬,从而在教育变革过程中,真正地变成一名独立的思考者。

教师要做一个终生的学习者,以适应科技的发展。在当今社会,知识产出比学习更迅速的情况下,一个教师若不具备“终生”的技能,必将被历史无情地抛弃。所以,教师们应该建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用开阔的胸怀去迎接技术的发展,成为一位在新时代里的合格教师。目前阶段,教师们要致力于对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进行提升和发展,对网络教育环境下的各类新工具进行熟悉运用,并可以将这些新的技术工具和知识转移到新的教学情境中,进而对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提升。

第一,提升政治修养,加强师德修养,以达到更高水平。高等院校的年轻教师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他们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院校的年轻教师应当不断增强教书育人本领,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材的领路人。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和专业能力,努力成为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教师。我们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教育教学纪律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有序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教师。我们应该加强师德修养,敬业爱生,无私奉献,为人师表。

第二,转变教学模式,实现素质教育。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需求。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展现出卓越的专业技能,同时要具备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善于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运用启迪性思维、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在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下,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常常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扮演着灌输者和传授者的双重角色。然而,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学习型教师,成为一位致力于推动学习进步的人。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对传统的授课方式和模式进行革新,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规律和特点,提高自身对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的适应能力和驾驭能力。此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的广泛应用,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从而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

第三,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素养。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对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年轻教师必须持续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一名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丰富知识的“全才”。作为人类心灵的建筑师,教师的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言传身教方面,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作为青年教师,要努力成为一名“全才”。要掌握扎实、广博、系统、新颖的专业知识。同时,青年教师还应努力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自己的现代化教学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现代化对青年教师提出的要求。

第四,加强资讯获取,推动智能教学。提高学生的资讯素质,深入探究新式教育学的研究,以进一步提升其学术价值。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教育正朝着高度智能化、个性化和高度自动化的方向迈进,因此,提升教师的信息素质成为了教育信息化的一种必然。因此,教师们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网络思维进行培育,并对其进行有效的信息过滤,对网络工具的选择和使用进行强化。因此,要加强对新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对各类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在网络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按照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深入研究教学模式,不断对课程设计、教案内容、课堂结构和具体的教学形式的创新,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们也应该利用好网络工具带来的便利,提高网络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对教室的控制,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

四、结语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其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努力完成自身角色转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于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强化师德修养;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转变教学观念,强化能力培养;丰富教育方法,促进自主发展;完成角色转变,成为合格的教师。在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中,高校青年教师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适应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我们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以全新的理念、思维和方法为引领,致力于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教师。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