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创作中的意韵形态架构研究*
2024-05-03林均辰
林均辰
(淮南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民族音乐创作中的意韵是指通过音乐表达出特定民族文化和情感的独特风格和特点。它是民族音乐的灵魂和核心,是民族音乐与其他音乐形式区别的重要标志[1]。意韵是民族音乐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创作者需要具备深厚的艺术知识和民族文化功底,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技巧,将民族音乐元素根据情感表达需要巧妙地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充满民族意韵。同时,创作者还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作品的新颖和吸引力[2]。通过这样的努力,他们可以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深入人心的民族音乐作品,展现出自己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一、民族音乐创作中意韵形态架构的特点
(一)普遍性
民族音乐作品的意韵形态应该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能够引起不同听众的共鸣。这意味着创作者需要考虑到广大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背景,使音乐作品能够跨越地域和民族的界限,具有普遍的艺术价值[3]。
普遍性特征要求创作者不仅要熟悉相关理论,还要根据不同地域的特征、不同民族进行民族音乐创作。这意味着创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和表现方式,以便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民族音乐的意韵。这需要创作者具备丰富的音乐素养和创作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音乐元素和技巧,以达到表达意韵的目的。
(二)具体性
民族音乐作品应该能够具体地表达出民族文化和风情的特点,使听众能够感受到民族的独特魅力。创作者可以通过运用民族乐器、民族音调、民族节奏等元素,以及描绘民族传统故事、民族风俗等主题,使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确定音乐作品的风格时,创作者可以参考和借鉴传统的民族音乐元素和表现方式,同时也可以融入现代的音乐理念和技巧,以实现对意韵的具体化。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风格、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把握,创作者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所期望的民族意韵。
此外,创作者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乐器、演奏技巧和演唱方式等来实现意韵的具体化。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方式会给音乐作品带来不同的音色和表现效果,创作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乐器和演奏方式,以实现意韵的具体化。
(三)独特性
民族音乐作品应该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和个性化,能够突出民族音乐的独特性和个性特点。创作者可以通过创新的音乐结构、和声处理、节奏变化等手法,使音乐作品具有新颖的音乐语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4]。
创作者在民族音乐创作中需要深入生活实际,善于发现和探索,以获取特殊性的素材和灵感。他们可以通过研究民族文化、传统乐曲、民间音乐等来了解和汲取民族音乐的特殊性,从而在创作中融入这些元素,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此外,创作者还需要不断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和掌握现代音乐理论和技巧,结合传统的民族音乐元素,创造出新颖独特的音乐形式和风格,以实现对意韵的特殊发展。
(四)传承性
首先,意韵形态架构的传承性体现在对传统音乐元素的保留和运用上。创作者在创作中会借鉴传统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使其成为新作品的基础。这样做既能保留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又能使新作品具有传承性的特点[5]。
其次,意韵形态架构的传承性还体现在对传统音乐的主题和情感的延续上。民族音乐常常以民间故事、传说、历史事件等为主题,表达民族的情感和精神。在创作中,创作者会继承并发展这些主题和情感,使新作品能够传递出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
最后,意韵形态架构的传承性还表现在对传统演奏技巧和乐器的继承和发展上。民族音乐常常使用特定的乐器和演奏技巧,这些乐器和技巧是民族音乐的独特之处。在创作中,创作者在努力保留乐器和技巧的传统特色的同时,会对乐器进行改进或创新,以融入新的音乐风格或表达方式,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音乐的需求。
二、民族音乐创作中传统元素的融合与创新
(一)旋律与音调的运用
民歌的旋律常常具有简洁、朴实、自然的特点,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和共鸣。正是这种独特的旋律和音调,使得民歌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和感染力。
在创作中,创作者可以直接引用民歌的旋律和音调,保留其原汁原味。这样做可以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传承和展示民族音乐的独特之处。同时,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致敬。创作者也可以将不同民族的音乐进行交流与融合。创作者可以借鉴其他民族音乐的旋律和音调,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这样的创作方式可以丰富作品的音乐语言,使其更具多样性和包容性。
(二)节奏与节拍的运用
首先,节奏节拍可以反映出民族音乐的情感和气质。比如蒙古族的豪迈豪放的节奏,能够表达出他们的勇敢和豪情;而傣族的轻快明朗的节奏,则能够展现出他们的开朗和热情。通过合理运用节奏节拍,创作者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民族音乐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其次,节奏节拍也能够给作品带来独特的韵律感和动感。不同的节奏节拍组合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节奏模式和律动感,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例如,非均分律动的功能性节奏可以使作品更具有力量感和张力,而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节奏则可以使作品更加舒缓和流畅。创作者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节奏节拍,使作品更具个性和魅力。
最后,民族节拍的应用也可以体现出民族音乐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中,节奏节拍的形式和风格各有不同,这也是民族音乐之间的差异之一。通过运用特定的节奏节拍,创作者可以凸显出作品的民族特色,使其更具辨识度和独特性。
(三)歌词唱腔的运用
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旋律、节奏等因素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仅仅依赖这些因素难以达到理想的渲染效果和情感表达。唱腔和歌词的融入可以为音乐作品增添独特的魅力和情感共鸣。唱腔是民族音乐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不同民族的唱腔风格各具特色,通过特定的发声技巧、音调变化和情感表达,能够更加直接地传递出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和意境。唱腔的独特性和地域特色能够让听众更容易产生共鸣,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歌词也是民族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歌词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可以将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融入音乐作品中,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脍炙人口的歌词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三、民族音乐创作中意韵形态架构的路径探索
(一)洞悉民族音乐的时代背景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受到创作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会赋予音乐不同的意韵表达形式和特点。例如,战争时期的音乐可能会强调英雄主义和壮烈,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牺牲精神;而和平时期的音乐可能会更加注重和谐、温暖和幸福的情感表达。音乐创作者需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意韵表达方式,以使音乐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此外,不同区域和不同事物借助音乐所表达的意韵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民族音乐中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元素能够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唱腔和歌词等方面表现出来。《好汉歌》《滚滚长江东逝水》和《梁祝》等作品正是通过具象感和形象感的表达方式,诠释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使音乐作品更具地域特色和文化韵味。
改革开放后,音乐创作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爱我中华》和《走进新时代》等作品以欢快活泼的节奏和韵律,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和精神力量,《爱我中华》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中国56个民族相处融洽、欢乐的场景。
由此可见,民族音乐创作中的意韵表达确实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创作者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来构建具有独特意韵的音乐作品。这样的意韵表达不仅能够反映时代特点,还能够传递观众的情感和思想并产生共鸣。
(二)把握音乐作品内容意韵的特点
民族音乐的创作和表达确实需要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内容和演奏形式来呈现。作曲家会选择不同的演奏形式和组合形式,以及不同的乐器来表达音乐作品的意韵和情感。这些选择会对作品的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传递给受众的情感和意韵也会有所不同。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具象的情境和形象来传达作曲家的想法和情感。作曲家通过音乐元素的运用和构建,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音乐语言,使听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这种将音乐与具体情境相结合的创作方式,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内涵,也使得音乐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音乐作为一种跨越时空和文化的语言,也能够通过具象的情境和形象,传递出深层次的民族感情和文化内涵,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通之处。
以经典剧作《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为例,这首曲子通过具象的情境描述和音乐的形式,成功地传递了那个时代的英雄气质和精神。听到这首曲子时,人们可以感受到英雄的勇猛、忠诚与义气,以及他们所经历的悲壮与牺牲,由此心存敬意和感慨。
这种将音乐与具体情境相结合的创作方式,不仅使音乐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使得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这种创作方式也能够让音乐跨越时空和文化的界限,传递出深层次的民族感情和文化内涵。
(三)关注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意韵
我国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音乐风格。民族音乐作品通常能够从区域的民族特色中提炼出独特的音乐文化特点。这些特点可以包括生活习俗、审美特点、民族语言和民族习惯等。
例如,傣族民歌通常以深情的旋律和婉转的唱腔为特点,这种独特的音乐风格使得傣族民歌在民族音乐中独具魅力。它们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了傣族人民的热情和豪放,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傣族民歌中常常融入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如江河、山林、田野等,这些元素使得歌曲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展现了傣族地区的独特风景和人文特色。民族音乐创作者需要深入了解傣族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以便能够更好地运用适合的音乐元素来表达地域特色。只有通过对地域的发展关注和诠释,才能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感染力的傣族民歌作品。
(四)提升音乐创作者的审美修养
音乐创作者的道德修养和音乐素养对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修养可以使创作者更加敏感和细腻地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而音乐素养则是创作者能够准确地运用音乐语言和技巧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的基础。
民族音乐创作者在进行音乐创作之前或创作过程中通常会对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和社会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创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民族音乐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以便运用合适的音乐元素来诠释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意境。举个例子,像《浏阳河》这首民歌,在创作这首歌曲之前,创作者需要对湖南地区的民俗文化和湖南民歌有一定的了解。他们需要研究湖南民歌的特点,包括旋律、节奏、音调等方面,以及湖南地区的风景和人文特色。只有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研究和了解,创作者才能更好地运用适合的音乐元素来表达湖南的风情和民族情感。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将湖南民歌的特色融入到这首歌曲中。他们会运用湖南民歌的旋律和音调,以及湖南地区特有的乐器,如花鼓、板胡等,来打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通过这些音乐元素的运用,他们能够更好地诠释湖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情感。正是因为创作者对湖南民歌和湖南地区的深入研究和了解,才使得《浏阳河》这首歌曲能够真正表达出湖南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它通过音乐的形式,将湖南地区的风景和人文特色展现出来,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湖南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的意韵是实现民族音乐与受众交流的重要桥梁。音乐创作者们应该重视意韵的形态建构,通过提升和完善意韵,将民族音乐的精神和文化传递给人民大众,实现民族音乐创作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