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第二个结合”中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要旨*

2024-05-03龙冠雨孟东方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现代文明中华中华民族

龙冠雨,孟东方

(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这次座谈会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命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乎民族传承与发展、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前瞻视野的举措。“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以“第二个结合”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第二个结合”是不断深化的一个过程,要深刻把握在“第二个结合”进程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要旨,以此来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一、“第二个结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前提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全新表现形式,“第二个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有了全新的表达方式。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和“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对于中华文明的现代化阐释、现代化发展,要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需要回顾过往、立足当下。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产生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发展历程之中,熔炼进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之中:一是连续性,自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以来,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大一统”的国家形态之中,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至今从未间断,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也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创新性,中华民族并不是固步自封、原地踏步的文明,而是一个勇于创新、敢于创造的文明,在数千年来的发展之中,无论是思想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创新精神也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在民族交流的过程之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所在,取长补短发展自身。三是统一性,在中华文明之中,一直都有追求“大一统”的传统,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王朝都是一个统一的王朝,无论是国家疆域的统一还是思想文化的统一,中华民族都是不断在追求统一。四是包容性,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之中,遇到其他民族文明,始终坚持着吸收先进来发展自身的原则,正是这一开放包容的气质,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不断丰富,中华文明保持生机。五是和平性,不同于西方宗教扩张时残暴的军事手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爱好和平著称,更不会因为观念或者宗教文化的差异而开展大规模战争,这种和平性让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进行交流时,将对方视为一个独立主体,同对方以平等方式进行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塑造、成就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也成了在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鲜明标识。

(二)“第二个结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1]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肩负新时代新的文明使命的必要环节。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救亡图存有着“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等选择,事实证明,这些都不符合中国实际,更不能推动民族的复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发展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兴旺发达,认识到文化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将“文化自信”纳入“四个自信”之中。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明确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文化根源,“第二个结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铭记历史、注重传承、善于创新的文化形象。实现文化发展既要从五千年来的民族发展历程之中寻找我们的根源,又要在新时代新的伟大实践之中对于传统进行创新发展,让其在新时代有新的时代内涵并彰显民族气派。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参与世界文明交流和竞争之中,中华文明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两个结合”形成了博古通今、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当前,党中央将文化事业纳入国家战略发展布局之中来,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纳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之中,正以“第二个结合”为抓手,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财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培育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精神主动性,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力量。

(三)“第二个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思想指引

文明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过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相对于古代文明而言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转换新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文明样态,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更高级阶段。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来,就不断地与中国社会与中华民族相融合,“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之中,大致经历了‘形式—内容—价值理念’三个不同层次的范式转换过程”[3],其中在“价值理念”层面的融合主要是在新时代进行完成,正是因为在“价值理念”的这一层次的融合,推动了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在“价值理念”这一层次的结合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所蕴含的精神层面的观念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起来。中华传统文化是产生于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上层建筑,其必然带有封建社会、农耕经济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第二个结合”要摆脱这里历史局限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治理体系。例如“知行合一”这一词语本身出自于明朝思想家王守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充分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也是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一直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一直影响着全体中国人民的言行举止,民族认同和文明认同是中华民族全体人民铭刻在血脉之中的记忆。“第二个结合”充分挖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财富,更是基于“第一个结合”之上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更加符合中国实际,同时更加符合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和伟大复兴。文明不仅是具有文化概念,指向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应然状态,“第二个结合”是用最为先进、科学的理论体系来推动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彰显新的生机活力,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来引领现代化建设,以文化的自立自强来推动现代化建设,同时也是让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有了新的内涵,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二者在结合之中相互成就。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全方位、系统性的文化建设工作,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当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

二、“第二个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贯通交融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上是文明复兴”[4],文明复兴的基础在于文化,复兴指向运用科学正确的方法理论来激发原有文化的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大地发展数千年来所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属于“本土产品”,马克思主义自俄国十月革命传入中国以来,最初作为“舶来品”,被当作一种社会学说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选择、接受和传播中,后来逐渐以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成为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产生的时代、地域、社会条件都不相同,但却在价值理念上具有相似和相同之处,即彼此“契合”,这也成为了“第二个结合”的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两个结合”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其内涵正是在中国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虽然在新时代之前并未正式提出“第二个结合”这一命题,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也正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进程之中,“两个结合”相互联系、相互区别,二者虽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中,相融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区别与联系之中,相互成就、相互发展,是基于历史的、实践的辩证统一。

一方面,“两个结合”在表达方式、表现形式等领域有所不同。“第一个结合”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同时也是基于实践发展着的理论创造,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第二个结合”是中华民族自身发展而言的一次飞跃,在“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之中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不仅需要科技、军事、经济等作为基础,文化竞争是一种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竞争,文化是世界民族之间的异质差异,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文明是民族参与世界竞争的优势所在。“第二个结合”则是精神交融,推动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展现了民族的文化主体意识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担当使命,建设了具有强大文化软实力的现代化国家。

另一方面,“两个结合”又是相互成就、内在统一。“第二个结合”在出场顺序之中晚于“第一个结合”,但“第二个结合”与“第一个结合”并不是简单的逻辑先后而是一种交融关系。一是“第一个结合”拓宽了“第二个结合”的实施场所,结合先是形式上的结合和内容上的结合,二者在实体上有了结合,才能确定二者是否“契合”,近代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是能够结合且“契合”,同时马克思主义以自身的实践性,基于中国社会实践,实现了自身的创新发展,并为精神内涵、价值理念的结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是“第二个结合”推动了“第一个结合”纵深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汇聚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民族认同,“第二个结合”以符合中华民族认知逻辑和理解逻辑的话语体系以及理论体系来诠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并且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实践的发展。

(二)“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具有了鲜明中国底色

马克思主义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发展性等特点,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断推动自身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着更深层次的结合,就是与文化、文脉的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新时代的伟大实践。

一方面“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自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在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发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实际”不仅包括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百余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也包括了自夏商时期以来的五千年的古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历史不能复现,但历史发展进程之中所蕴含的文化智慧却保留下来,推动“第二个结合”就是更好推动民族的、历史的、血脉的结合,站在历史发展维度,运用好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新飞跃。

另一方面“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更具有民族特色。通过“第二个结合”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奋斗智慧和发展智慧来发展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独特风貌。一是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武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洗礼和检验”[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引出来一条科学、正确的道路,让马克思主义的蓬勃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结合在了一起,双方相互成就、相互影响。二是表现在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融入了马克思主义之中,将本身两个并不相同的理论基于精神上的、理念上的、价值观上的深层次的融合。三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通过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全世界范围进行传播,让全世界了解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够摒弃超越资本主义历史局限性的现代化道路,拓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道路、新途径。

(三)“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

推动“第二个结合”就是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6]在“两创”发展之中,就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来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的涵义,也就是要实现“第二个结合”。基于“两个结合”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同“两个结合”是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二者共同产生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是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时代展现。

一方面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在价值内涵上同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具有相似性,如都会倡导“爱国”“和平”“仁爱”等,但中华文化之中这些价值观念是基于封建主义和农耕经济而产生的,在一定程度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糟粕的内容,对待中华文化不能单纯地直接引用,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进行解释,只保留其精华部分。转化的含义就在于摒弃传统文化的旧形态,推动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形态,对内容进行新的“定义”。如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都多次运用古代中国科学制度的“赶考”一词来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用“出卷人”“答卷人”等词语来表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关系。

另一方面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7]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必然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以一种历史的、实践的方式进行演变。“传统文化的创新不应是机械的历史重复,而是继承基础上时代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做到有效创新、有质创新。”[8]这也就是要求实现创新性发展必须立足于中国社会实践,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明确规范创新的方向,确保沿着正确道路进行创新发展,并以创新成果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三、“第二个结合”拓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内涵

“第二个结合”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领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过程之中总结凝练的宝贵经验,是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在当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更突出表现在了“第二个结合”拓宽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内涵。

(一)“第二个结合”彰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主体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1]文化自诞生以来就需要依托一定的主体而存在,或先于主体发展或落后于主体发展,每种类型的文化或者文明都能在现在或者过去找到其产生发展的主体,这一主体的基础是“人”这一概念,但主体更多指向了人所聚集起来的民族和国家或是某一类阶级,如中华文化、埃及文化或是社会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中华文化就是以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和民族发展历程实践为主体,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之中所彰显出来的民族特性。中华民族在古代发展历程之中文化主体性一直延续且不断吸收外来的宗教、文化不断发展,中国传统的文化主体内核一直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在发展历程之中经历了隋唐时期的佛教传入、三教合流、民族融合等事件依然未能改变文化的主体性,并且儒家思想还在思想交流之中不断完善丰富。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入侵以及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措施的发展,儒家思想的主体性遭到挑战并被动摇,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也逐渐沉沦,西方的殖民入侵不仅是经济和政治上的入侵,更是文化的入侵。在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指导中国完成革命、推翻“三座大山”的科学指南,更是中华民族巩固文化主体性。毛泽东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9]马克思主义让中华民族有了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从精神上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经俄国十月革命传入中国,从产生地这一角度来看,并不属于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范畴,但马克思主义所指向的社会形态以及价值目标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第二个结合”所创造产生的新的文化形态和理论体系,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并且这一主体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充分吸收中华文化的优秀部分而形成的,其最新理论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关于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强大武器。同时,正是在“第二个结合”的成效下,中华民族树立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善于以新的文化体系来面对,对于来自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入侵和在同世界其他民族文明进行交流的时候,是以一种更为主动、更为奋发的状态开展,而不是被“全盘西化”或是“复古”。

(二)“第二个结合”筑牢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根基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品格与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亟待解决和完成的时代任务,其中最为重要就是注重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本质内涵来讲属于同一命题,后者是前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前者是后者实现的必然要求,二者的一个共同前提就在于做好“第二个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社会发展思想和朴素的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思想内涵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根基,选择好、运用好、发展好上述思想文化就是在筑牢文化根基,以丰厚的文化基础来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古代文明向现代文明的一个转化。“发展根基”可以将其理解为发展的根源和基础,因此,“第二个结合”筑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根基就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第二个结合”明确其发展根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命题之中,建设是过程、中华民族是主体、现代文明是目标,建设的这一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是与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相区别的文明,但又是紧密联系的文明,即中华民族产生发展的文明追溯过往就是古代中国的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传承和凝结在一起的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在当前保持独特优势的重要原因。在建设现代文明的过程之中,对于古代遗产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因产生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形态已有所变化,因此,对于传统文化要批判吸收,要运用当前社会的主流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改造。

另一方面,“第二个结合”明确其发展基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构成了其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最新理论成果构成其思想基础,但也不能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层面的基础地位。现代文明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文明,而是依托于古代文明而建设发展起来的文明,相对于古代文明来说,现代文明就是一个“新阶段”,二者处在了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主体都是中华民族,纵使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含义,但文化主体并未改变。

(三)“第二个结合”凸显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优势

文化竞争作为当代国际社会竞争中的重要内容,文化软实力的发挥与否关系到这个国家、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本国意识形态风险防范问题,以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对于当前中国有着重要意义。党史、国史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其中最为根本的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最大优势也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两个结合”,在文化领域尤其需要实现“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也就成了在新时代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独特优势的价值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其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其本身也具有滞后性与历史性,前人社会所创造的文化必然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繁荣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作用。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现存至今唯一未有间断的文明,历史上经历了十余个朝代的更替与其他民族入侵,但文化本质未有改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其价值内涵和精神内核并未改变。“第二个结合”就是在新时代中国进一步明确和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从精神价值层面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进一步确认,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必然需要同世界其他民族文明进行交流,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首的西方文明,以“第二个结合”明确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提高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在文明交流之中,形成独特的优势,有助于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如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家国观念、家国情怀,让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能够在精神上有家国概念,齐心协力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再如中华民族一直有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观念,为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及文化优势。文化优势是一个民族独有的优势、是更为深层次的优势,把握好文化优势就是把握住了竞争优势,“第二个结合”正是在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独特的文化优势。

(四)“第二个结合”拓宽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对外传播

经济的交流必然带来文化的交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和密切,也更为深入,文化的深入交流既为文明的发展提供交流借鉴的平台,同时也给民族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带来了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大背景下的时代产物,从产生开始便具有世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以“第二个结合”为途径,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标志,向全世界表达了独特价值。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批判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是真正符合全体人民利益以及国家社会发展的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所凝练出来的价值观念。

二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不断推动文化创新,以“第二个结合”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让更多文化作品反映时代发展新貌,回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要”[10],并通过经济贸易、政务活动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创造力,同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让文明在交流之中实现互鉴、实现发展。

三是中国式现代化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了世界和平进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观念与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在当前社会相结合,提出的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形成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发展。当前世界部分国家之间关系紧张、部分地区依然爆发战争,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在国际社会弘扬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问题,积极参与国家社会治理,为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做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现代文明中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