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美育视野下的具身设计实践*

2024-05-02罗显怡奚源

大众文艺 2024年7期
关键词:美育肢体身体

钟 扬 陈 婷 罗显怡 奚源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400074)

一、项目背景

(一)身体美育与具身认知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9月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强美育与德智体劳的融合,有机整合各学科相关的美育内容与资源,大力在课外校外开展美育实践活动。[1]教育部于2022年5月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纲要指出公共艺术课程不仅包括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课程,也包括艺术体验和实践类课程。[2]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课程中的“体验”与“实践”环节在近年来被逐渐加以重视,其对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与审美理论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而对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正是促使审美教育中的“体验”与“实践”环节日益重要的关键因素。具身认知强调认知被身体所塑造,如心理学泰斗叶浩生所说“认知是通过身体的检验及其行为活动方式而形成的”。[3]正因如此,学校的审美教育核心不仅需要从课程本身的建设出发,还需要从主体认知及体验的角度设计课程框架,从多维角度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与人文素养。许多课程之所以并未达到预期的美育效果,就是忽视了身体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身体作为审美教育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统一,既接受着审美教育,又进行着审美体验。[4]身体美育的核心因素既包含了身体结构和知觉经验,也包含了环境对身体的影响,用个体的身体塑造不同的审美心理和行为,使得审美经验从身体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中自由生发。

(二)身体美育与具身设计

当代身体美育以德国美学家席勒的“身体美育”概念为基点,不仅继承了舒斯特曼(Shusterman)的“身体美学”理论,也吸纳如唐·伊德(DonIhde)的“人-技关系”等现象学理论,以技术的介入探讨身体美育的多维度可行性。要在身体美育中融入具身设计实践方法,技术、审美、情感、心理等因素缺一不可,而交互设计作为跨学科的设计门类,不仅将人、技术与生活世界紧密衔接在一起,也为具身设计的落地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从具身认知领域及实用主义的经验来看,“身体”是审美体验、情感交互的第一主体,自然也是设计实践活动中最直接有力的工具与媒介。在具身设计实践中,身体得到了完整的自我审美与有效的自我训练,使躯体与心灵协同完善发展,保持身心的和谐共通,从而趋向美好与和谐,更进一步地“认识自我、使用自身、追求幸福而诗意的生活方式。”[5]

二、项目研究框架与项目方案开展

(一)项目研究框架

本研究以“身体美育”为研讨背景,以唐·伊德(DonIdle)“人-技术-世界”理论中的具身关系为核心,围绕K12阶段高中、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设计一系列以“身体”为靶点的互动实验,以梅洛庞蒂(Merleau-Ponty)的身体图式(Body Schema)、身体意象(BodyImage)理论为线索。通过“手-手”“手-头”“手-躯干”三个实验,使学员认识到“身体意象和身体图式之间的区分就像是运动知觉(或有意识的控制)和运动的实际完成之间的区分,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需要来自身体的知觉,但是对自身运动的知觉却与自身运动的完成有着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6]。由此能借助“身体”的互动行为促使设计创意的发生,并最终充分感受到胡塞尔所谓的“生活世界”中的细枝末节给设计所带来的灵感启发(图1)。

图1 研究框架

(二)项目方案设计与开展

1.项目调研与头脑风暴

项目学员基于前期大量关于“具身认知”与“具身交互”的图文资料,经过反复的讨论和推敲,提出围绕“手”(Hands)这个人类肢体中最灵活最复杂的结构,以“手-手”(Hand-Hand)、“手-头”(Hands-Head)、“手-躯干”(Hands-Body)三种肢体关系为模型,以其相互之间的空间结构关系的演变,探寻以“手”为主导的具身化“轨迹”。在头脑风暴中,学员以“手的动态”为核心,发散出“双手合十”(平和、互助)、“掰手腕”(激烈、竞争)、“双手捂耳”(消极、逃避)、“双手抱胸”(疑虑、退缩)、“双手托腮”(喜悦、期待)等不同的方向,将肢体动态与心理情绪结合思考,并由此发散出更多基于情境的设计关键词。相较于传统的设计方法,此种“具身化”设计方法对于不具备美术表现技能的学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体验感,是一次全新的设计尝试。

2.“隐喻”与“模拟”的具身设计实验

(1)3D扫描实验

项目团队邀请到外联企业为项目学员开展肢体3D扫描体验。在实验设计中,3D扫描充当“静态”的设计媒介,将会记录受试者手、头、胸背等肢体的精准形体。在扫描中过程,学员对肢体的认知由平日所积累的由内而外的抽象的“触感”转化为由外而内的具象的“观感”,细致而微观地观察被扫描成为数据的“肢体”,为后续的动作捕捉实验和设计创意奠定基础。

(2)动作捕捉实验

项目团队邀请到外联企业为项目学员开展肢体动作捕捉实验,在实验设计中,动作捕捉充当“动态”的设计媒介。通过对前期调研和头脑风暴的梳理,项目组和学员以“情境化动态”作为交互的内核,以“隐喻”与“模拟”融入“翻花绳”(“手-手”交互)、“面部按摩”(“手-头”交互)、“背背包”(“手-躯干”交互)这三种具身交互方式,以这三种游戏化和生活化的互动场景探索以“手”为核心的躯体交互模式,以此提升学员对身体的主体性感知,并在交互行为中体验生活化的审美意象和审美图式。

项目组引导学员在产品雏形的基础之上,构想与功能相对应的身体交互行为,例如,发出口头指令让学员在手环/耳机所在的手部/头部相关位置进行交互动作的随机构想,如“播放音乐”“接/打电话”“暂停”等,有些学员在听到“播放音乐”指令时会用单手在手环/耳机一侧敲击,而另一些学员则倾向于使用单手滑动的方式。学员就这几种不同的交互情境做出即兴的躯体交互行为,项目组在实施过程中启发学员思考各种方法跳出传统人机交互的行为范畴,观察学员互动行为创作的过程,对其互动行为中的身体意识、身体经验和身体感知进行数据化和文字化的记录,并将所有动态进行惯性动作捕捉及可视化处理(图2)。

图2 交互过程惯性动作捕捉及可视化处理

(三)“捕捉”与“转载”的具身设计拓展

1.方案视觉表达与建模

基于前期3D扫描与动作捕捉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及图像,学员在项目组指导下进行方案草图的绘制,尝试使用多种技法解决概念创意视觉表达的问题,提取碎片化的创意概念。在“捕捉”阶段中,学员使用综合材料拼贴与手绘结合,构建多种交互轨迹在躯体模型上的呈现方式;在“转载”阶段中,学员尝试使用软件对拼贴与手绘进行进一步的升级,借助躯体模板得以实现更复杂的身体交互效果表现,并参与完成4件产品的3D建模。

2.实物制作与原型搭建

经过几轮讨论和草图筛选,项目组将最终的产品实物形态确定为手环(Bracelet)、头戴式耳机(Headset)/骨传导眼镜耳机(Bone-conduction Headphones)和可穿戴胸包(VestPack)三种类型。为增强“具身化”的体感交互效果,项目组最终确定在产品模型上增加LilyPad USB、Adafruit AVR Flora、Circuit Playground等可穿戴处理器,将躯体动态以更具有吸引力的视觉方式加以呈现及增强(图3)。

图3 项目产出时尚可穿戴智能产品(部分)

三、结语

本次项目学习主要针对K12阶段的高中、初中学生,从科研及人才培养两方面来看,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成果:

(一)探索“身体美育”的新思路与新路径

项目基于舒斯特曼“身体美学”实用主义美学理论,结合国内外针对“身体美育”“具身美育”的研究成果,探讨身体与具身认知、身体美学之间的关系,重视心理与生理、心灵与肉体的统一性,使学习者充分认识到“身体性在场”的重要性。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K12阶段的学生,也适合在高等教育相关学科中进一步实践应用,对于情境化身体实践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路径。

(二)体验并实施“具身化”的设计方法

在多个不同的实验中,学员体验到3D扫描、动作捕捉等科技辅助手段如何将肢体的空间结构转换为数据和可视化信息;在实践阶段中,进一步了解如何使用手工及软件的方法完善设计创意。最为重要的是,借助人因技术的介入,从不同的身体实践训练项目中,探索身体在交互行为中感知和体验的方式,以深入研究交互行为主体的体验在时尚可穿戴智能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由哪些要素所构成。同时,从具身化交互行为和体验生成的关系角度探索作为交互主体的人在“通过身体动作完成互动行为之后在身体感知的作用下产生的相关体验,以此启发了对互动行为和体验生成之间作用关系的探讨”。[7]

(三)认识并收获“具身化”的思维方式

除此之外,通过项目的学习,也帮助了学习者收获“具身化”的思维方法论。“具身思维是指运用肢体的感官活动或换位思考的心理活动来理解事物”,[8]通过对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以及对体验本身手法及流程的“具身化”设计,打破虚实环境之间的阻隔,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从而让学员能够在其中使用自己的身体展开交互设计活动,让学习从“离身”走向“具身”的新思维层面。

猜你喜欢

美育肢体身体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肢体语言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肢体写作漫谈
我de身体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