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校史赋能师范生坚定“四个自信”的价值呈现与优化向度

2024-05-02何添福张婧肖丰林刘晓霞

成才之路 2024年10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何添福 张婧 肖丰林 刘晓霞

摘要:红色校史作为地方红色文化乃至我国文化体系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培育传道授业解惑“经”师与“人”师合一的红色“大先生”的鲜活资源库。师范院校应合理利用红色校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师德养成与师风建设,助力师范生坚定“四个自信”,从而筑牢红色教育兴国荣校的“根”与“魂”,发挥其启智润心、凝魂聚气、催人奋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红色校史;师范生教育;四个自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0-0025-04

基金项目:2023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根植红色信仰,续写青春誓言———红色校史赋能师范生坚定‘四个自信的实例分析”(编号:S202310546009);2022年度湖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重点立项课题“‘强师计划目标下师范生正确党史观的当代建构研究”(编号:22A0496);2023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红色校史赋能高校立德树人‘12345育人模式建构研究”(编号:23A29)

红色校史是在红色文化视域下镶嵌在高校历史中熠熠生辉的红色记忆烙印,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荆棘载途、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与每一所在中国大地生根繁茂的学校共同为人民革命、人民江山、人民幸福披荆斩棘、秉烛求索、省思崇上的革命史、奋斗史、探索史与英雄史,其体现了立场坚定、赤胆忠心的革命信仰,蕴含着因势而变、神勇苦斗的民族智慧,是新时代师范教育中鲜活的红色资源与党史素材。红色校史对师范院校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师风养成,助力师范生坚定“四个自信”,争做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奋斗者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校史赋能师范生坚定“四个自信”的学理概述

红色校史作为一所所学校在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成长过程中凝结汇集而成的现实育人资源,涵养着高校特有的文化品格和精神风貌,把红色校史与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社会传播等立德树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是引导广大师范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以及文化思想,增强其历史主动与价值自信,筑牢民族精神信仰的最生动、最具特色、最有说服力的立德传家宝、铸魂炼丹炉。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1]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专门人才和基础教育的中流砥柱,师范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和“四个自信”的形成,对于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做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衔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师范生应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在激流勇进的时代大潮中把握好政治站位,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教初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之志向,以奋斗之姿奏响青春之歌,努力争做新时代“经”师与“人”师合一的“大先生”[2]。

师范院校必须深度开发、挖掘好校史资源,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解析红色校史中蕴含的红色密码,助力高素质师范类人才培养,为实现中国梦汇聚青春的智慧和力量。师范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师范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将静态红色校园史料转化为动态育人资源,提高“在地化”红色校本文化教育成效,筑牢红色教育兴国荣校的“根”与“魂”,为师范生坚定“四个自信”、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把好第一道关口,也为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提供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二、红色校史赋能师范生坚定“四个自信”的价值呈现

1.坚定方向指引,以坚如磐石的信仰铸魂育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道路自信为师范生红色信仰教育之根本。师范生正处在“拔节孕穗期”,以及站稳政治立场、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阶段,红色校史中凝聚的支撑中国共产党不畏生死、砥砺前行的革命信仰,能够让师范生在激流勇进中坚定政治站位,把握航行方向,体验中国道路的来之不易。师范院校通过红色校史叙事,讲清楚革命校友为什么宁可牺牲生命也要追寻心中理想的社会,能让师范生在与革命志士的对话中领悟到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师范院校通过新中国与旧社会以及东西方的对比,能让师范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是充满中国特色、蕴含着中国智慧、体现着大国担当的阳光大道。师范院校运用校史人物故事引导师范生摸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该怎么走、朝什么方向走的历史脉络,能让学生在明理到践行的有机统一中真正理解新时代我们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从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特色和价值,自觉做有理想信仰、肯奋斗担当的时代新人,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新篇章。师范院校以红色校史资源为依托,用伟大红色精神滋养个人修养,用红色信仰筑牢精神支柱,有利于引导师范生树立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坚定信心、勇毅前行、接续奋斗,将高度革命热情熔铸于教书育人之中,以坚如磐石的信仰铸魂育人,形成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归属感,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2.增强理论自觉,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传道授业

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性、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3],是师范生正确价值观塑造之理性基石。红色校史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旋律,蕴含的鼓舞革命先辈勇往直前的红色信念能够教育和洗礼青年一代,让师范生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理性认同和逻辑认可,“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及其中国化理论体系的认知和实践运用”[4]。师范院校通过讲述“身边的红色故事”,用翔实具体的实践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引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开拓前进,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思想之舵”,能让师范生领悟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立党立国指导思想的歷史必然性。师范院校用活用好红色校本文化资源,能引导师范生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演进,感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理论魅力,推动红色校史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师范生获得理论自信基础上的政治坚定和成熟,未来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扎根课堂,以大国工匠的标准传道授业,做到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统一,让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成为铸魂育人的必修课,在学思践悟中自觉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信仰者和践行者。

3.深化制度认同,以强国有我的志向彰显担当

制度自信体现了国家存续、社会发展、人民幸福、文脉传承的根本保证,为师范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刚性之需。红色校史彰显了在党的领导下革命校友的一切奋斗、所有牺牲都是为人民谋福祉,为建立一个每个人能够自由发展的美好社会。师范院校组织引导师范生主动挖掘红色校史中的鲜活事例,以师生为纽带、党史宣讲为依托、“红色教育活动”为载体,能深化师范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强化制度认同教育。师范院校在中外比較中引导师范生认清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能使师范生“切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5]。红色校史赋予师范生人生能量,能激发他们矢志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掌握干事的真本领,锤炼过硬的执行力,锻造担当有为的大志向,准确理解各项具体制度的价值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深刻领会其顶层设计都是基于人民主体性地位的思考而做出的,还能让师范生深刻认识党带领人民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光辉历程,从中深挖精神之源、汲取奋斗之力,从而进一步坚定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始终对我国制度优势充满信心,以强国有我的雄心彰显师范生责任担当。

4.赓续红色文脉,以守正创新的理念涵养师德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价值导航和精神标识,承载着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认知与时代基因。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对本民族文化发展前景的积极表达,是提升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底气来源”[6]。师范生作为党的教育事业的接班人与后继者,担负着弘扬中华文化,向世界、向未来一代宣传中国价值、讲好中国故事的职责使命,提升文化自信自强是师范生民族精神教育之要旨。师范院校通过系统性溯源学校创建时革命奋斗的光荣历史与光辉过往,讲清楚是什么支撑着革命先辈面对重重困难仍要誓死将民族火炬与学校文脉永续传承,将学校的优良传统与文化底蕴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将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和传世文献相互印证,能够让师范生重温革命岁月,读懂实证历史的民族简牍,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引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面向世界、开创美好未来的思想旗帜,是凝聚社会共识、支撑中华民族实现复兴梦、推动中国自信阔步向前的内在底气。师范院校运用好红色校史文化这一文化样态,能帮助师范生提升文化素养,恪守道德底线,驻守思想领地,增强孜孜不倦教书育人、矢志不渝为国育才的自信心与获得感,自觉赓续一脉相传的革命火炬,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挺膺时代担当,接续砥砺奋斗,以躬耕教坛的理念涵养师德,做到明德崇智、厚朴笃行,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青春风貌与责任担当,将中国故事、民族的故事永远传唱下去。

三、红色校史赋能师范生坚定“四个自信”的优化向度

学校创建的光荣史、从教名师的奉献史、学科专业的发展史、杰出校友的奋斗史等“四大校本史料”是以口述、书面、实物、文献等方式融汇多重红色校本资源于一体的育人载体,其符合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融会贯通红色校史赋能师范生坚定“四个自信”,精心弹奏“三重曲调”,是高校把牢红色校史孕育时代新人总方向的现实依托,更是铸牢师范生理想信念之基的价值遵循。

1.饰化仪景布设,显隐协同育人,演绎仪景协奏曲

仪式化与景观化教育是通过校园仪式典礼和人文景观的直观视觉感受、亲身体验,将学校历史中的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师范生“躬耕教坛”磅礴力量的有效途径。师范院校可以通过铸造革命校友雕像、组织校史街边路演、创建校史教育理论宣讲团、推出校史馆历史陈列项目、精心装饰寓情于景的校园景观,展现学校发展全过程,将革命战争年代学校的光荣过往与艰辛历程具象化、可视化、再现化,赋予校内景观以强大红色文化张力,唤醒师范生内心深处同根同源的灵魂记忆。在建党节、国庆节和重要纪念日、重大节庆日,师范院校可举行升挂国旗校旗、奏唱国歌校歌、党员团员宣誓等仪式、典礼,做到红色革命文化融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其内化为师范生知史奋进内在价值追求,外化为学史荣校自觉行动,在日常学习生活的“耳濡目染”中感受学校特有的文化符号与精神标识,赓续熊熊燃烧的信念火炬,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方向与自身未来命运的自信,从而坚定不移走好属于未来的教育“长征路”。

2.从教名师助阵,瞻仰英模风范,聆听校友同心曲

红色校史是革命校友用热血浸染衣襟、用生命诠释信仰的历史,更是师范生汲取榜样的力量、努力成为心系“国之未来”、致力“中华复兴之梦”之大国良师的力量源泉与无声素材。师范院校要以校友的从教事迹、精神内涵为依据开展红色校史宣讲活动,积极营造红色氛围,拓展红色场域,将千千万万校友与母校、与时代、与教育的之间历史画卷铺陈开来,努力挖掘建校历史中可追溯的万千校友所蕴藏的教育财富,同时要紧紧围绕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通过微信公众号、易班微社区、超星学习通微论坛、微博超话等,将到落后地区、偏远山区扎根从教的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广泛宣传,实时更新、注重质量、突出特色、厚植情怀,做到线下师生共参与,线上英模“云”展映,将红色信仰熔铸至校园每个角落,让师范生在探访红色学长学姐的历史足迹中感受到心灵的震动,为未来教育播撒一粒粒希望火种,共同化作交相辉映的璀璨星河,照耀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求学之路。

3.文创研学赋能,挖掘红色力量,奏响协作进行曲

师范院校要鼓励、支持、引导师生共同协作、积极参与红色校史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突出红色人物故事和校本文化叙事为主题,组织开展校友从教事迹舞台剧、“红色校史入课堂”教学比赛、红色校史教育艺术展、红色校史演讲比赛、故事会和音乐会等文创活动,深度挖掘校史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文化价值,增加在红色校史视域下“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相关科创竞赛中的占比,严格把关申报指标与结项考核,加大资金投入,营造浓厚的创新创造氛围,优化科创育人体系,多维赋能青年科技创新。要使师范生在深入红色校史研究协作的良性互动中增强对本校校史的情感认同与价值归属,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与创新思维再现红色校史的历史韵味与独特魅力,增强校史科研赋能的时代感与青春感。要引导师范生树立“科创报国,强国有我”的坚定志向,从而培养具备终身学习理念、突出创新实践能力,能够引领教育变革的智能时代卓越教师。

四、結语

师范院校运用红色校史赋能师范生坚定“四个自信”教育是一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理论脉络与逻辑链条,其蕴含着引导师范生坚定理想信念的核心理论、听党话跟党走的实践品格、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立场选择。师范院校在红色校史教育过程中要以坚定道路自信为前提、坚定理论自信为引领、坚定制度自信为保障、坚定文化自信为灵魂,将红色校史文化嵌入“大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校史历史语境,构建校史精神谱系,完善校史运行机制,多措并举建设红色校史文化育人体系。同时,师范院校要充分发挥红色校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价值引领和精神赋能作用,为把师范生培养成为真正拥有“四个自信”的好教师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促进以红润心、以史助能的红色校史文化育人提质增效,助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激励师范生做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模范践行者、积极传播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1).

[2]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N].光明日报,2022-04-27(01).

[3]常丹等.推动“四个自信”教育在“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5(02):91.

[4]张尹.“四个自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彰显与实践落脚[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7(06):68.

[5]皮上玉,刘晓霞.红色文化赋能师范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多维审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10):75.

[6]岳爱武,张尹.文化自信:厚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底气[J].江苏高教,2017(10):89.

The Red School History Empowers Normal Students to Firmly Present and Optimize the Value of"Four Confidences"

He Tianfu, Zhang Jing, Xiao Fenglin, Liu Xiaoxia

(School of Marxism,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unan Province, Hengyang 421002, China)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red schools, as a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in local red culture and even in Chinas cultural system, is a vivid resource pool for cultivating and imparting knowledge, solving doubts, and integrating "classics" and "human"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Normal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reasonable use of the resources of red school history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rengthen education on ideals and beliefs, cultivate teacher ethics and conduct construction, help normal students firmly establish the "four confidences", and thus build the "roots" and "soul" of red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the country and the school. They sh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lightening and moistening the heart, condensing the soul and gathering the energy, and urging people to strive forward.

Key words: red school history; normal student education; four confidenc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