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2024-05-02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卫生学双一流环境

蔡 婧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并顺利实现了由小众受教向大众受益的转变。2015 年,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方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 工程”“985 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也成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1]。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以服务国家急需为基本原则,而学科的发展应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建设具有特色的、能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学科方向是我国高校的重要使命。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健康中国”规划,以及倡导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美丽中国”规划,是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制定的两项重要的工作方针。环境卫生学所研究及想要解决的问题应紧密对接这两项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这一学科所研究的是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通过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与发展规律,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有效控制有害环境因素,促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2],这也正是“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的核心目标。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与“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工作方针的指引下,环境卫生学在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方面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环境卫生学授课对象与课程特点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在“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教学与科研是人才培养的“双轮”驱动力,科研本身也是一种教学形式,然而,当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对科研教学的创新[3]。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卫生学已超越了单一的医学领域,而是涵盖了环境学、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这种特性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因此,进行教学改革、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4]。

1.1 环境卫生学授课对象的特点

环境卫生学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当代大学生大多具有思维活跃、思想独立,对抽象事物认知难、对形象事物认识易的特点[5]。尽管各高校的培养方案有所不同,但很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在环境卫生学相关课程授课前已经较系统地学习过组织胚胎学、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掌握了一定的医学知识和方法。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他们大多数对专业发展现状、课程体系构成及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有一定认识。

1.2 环境卫生学课程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卫生学的课程特点与学科的核心理念密不可分。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两个方面,即人与人类周围的环境,这也使得环境卫生学同时具备科学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通常而言,环境卫生学课程设置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该课程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思维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环境卫生学中的“环境”是指人群活动的空间及其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2]。由此可见,其涉及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环境问题不断涌现,这也使环境卫生学所研究的内容不仅涉及医学、环境科学,甚至还涉及水文、气象及地质等学科。因此,近年来环境卫生学涉及的知识体系不断扩大,知识点丰富,很多理论与概念抽象复杂,这给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带来了挑战。传统的环境卫生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方式相对单一,这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被调动;(2)教学内容繁多,学生难以全面地掌握知识点;(3)教学任务重,授课节奏快,学生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4)由于全球环境健康问题不断演变,这也导致现有教材内容滞后[6]。环境卫生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迫切需要提高,以保障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 环境卫生学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途径

2.1 课程思政引领,积极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健康中国” 战略下新医科建设对预防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将来的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环境卫生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主要服务的对象是人,把人文医学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意识到身上肩负着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培养其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秉承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积极开展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课堂教学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有用之才。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学生以辩证的观点看待环境与健康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环境问题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环保或卫生标准,而应在适度参考国外经验的同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准体系,进而实现环境、公共健康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2 优化课程设置,增强课程整体效能

课程体系是指在特定专业领域内,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这一体系代表了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体架构,而课程门类的排列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构建何种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及其中的各门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工具载体,也是专业培养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7]。因此,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环境卫生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传统上它从基础科学层面揭示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建立基于人体健康影响的环境评价和管理体系、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和环境控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随着发展,它还进一步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等其他学科融合,发展出了新的理论,形成如暴露组与暴露组学等新的研究方法。针对这一特点,环境卫生学教学既要兼顾已经建立的知识体系,还要关注基于新问题与新方法等研究形成的新理论和新知识。另外,还应审视课程内部的关联性、新颖性以及实用性,摒弃仅用单个章节或单门课程决定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注重通过系统梳理构建环境卫生学的知识体系,加强章节间甚至是相关课程间的整体效应,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并提出能够将庞杂知识体系有效传递给授课对象的课程设置优化方案。要实现上述目标,借助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教育信息化手段是一种较为高效的途径。近年来,知识图谱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优化中具有潜在优势。它是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图形,通过可视化技术来展示知识的发展进程和结构关系,以描述知识资源及其载体,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呈现知识及其相互关系[8]。这一新型工具对知识表达、管理和组织的方式进行了革新[9],使其更贴近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知识管理和认知的方式。知识图谱的构建通常包括两部分内容:首先,构建本体模型,用于描述知识图谱中需要管理的概念、属性、关系等信息;其次,在本体模型的指导下,添加实体和相关关系,从而形成最终的知识图谱[10]。简而言之,就是信息抽取、知识融合和知识加工[11]。因此,对于像环境卫生学这类具有庞大且日益增长的知识体系的学科而言,可以通过知识图谱梳理课程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要素,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中抽取课程实体、属性和关系等信息,并利用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来分析课程之间的相互支持关系和内容重复情况,从而为优化课程体系的设计提供有力依据。

2.3 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传统“填鸭式”教育中的知识传递过程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为特征,单向的输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与能力,容易导致其对课程失去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借助互联网平台与信息技术形成的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教学模式为环境卫生学教学带来了改革契机。其中,微课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根据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设计开发出相应的情境化视频课程[12],具有短小精悍、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和形式灵活等特点。借助互联网平台,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与学还可以产生新的互动,如除了原有的“微视频”,还可衍生出“微反思”和“微评论”(学生的评论与留言),以及“微反馈”(学生学习后的反馈意见)等,这些资源的不断加入可有效参与原有课程资源的替换和完善[13]。翻转课堂是一种以颠倒传统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安排为核心理念的教学模式,它将教学流程从传统的“课堂讲解+课后巩固练习”转变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深度互动”。这种先学再教的模式将学习的主动权转移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也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14]。微课是一种教学资源,翻转课堂则是一种教学模式。如果能在传统授课方式中充分发挥微课与翻转课堂的特点和优势,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教学新模式,将有助于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的双重转变,大大提升环境卫生学教学质量。此外,5E 教学法、对分课堂、ADDIE 教学模型、BOPPPS教学模型、OBE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CDIO 教育模式等新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受到广大教师关注。以5E 教学法和对分课堂为例,5E 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会开发的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模式。该模式共分5 步: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5E 教学模式强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之间协调一致。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成为学习的核心,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则担任指导和协助者的角色,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探究来理解科学概念[15]。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一种课堂教学新模式,其主要特点在于将课堂时间分为两部分:一半时间由教师用于讲授,另一半时间则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并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互动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划分为讲授、内化和讨论3个环节,其核心理念在于权责对分,通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承担责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培养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上述这些新教学模式虽然在理念与形式上有所差异且各具优势,但总的来说,相较于传统教学,这些新模式都相对一致地提高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就目前而言,这些新模式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还十分有限,未来有必要通过比较、筛选,甚至是融合来加强其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2.4 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改革离不开科研的发展。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同类问题的科学总结,科研成果则是教学知识点的应用[15]。环境卫生学作为一个兼具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科技创新在推动其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具备充分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潜力。为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环境卫生学专业人才,本科教育应积极将科研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这一过程应不仅包括传授知识,还着重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培养其创新能力。以笔者所在的复旦大学为例,复旦大学现已针对本科生制订了多个科研资助计划,包括“政”“望道”“曦源”以及“登辉”四大校级项目,以及学院层级的“德隆学者计划”。各类型资助侧重点不同且循序渐进,有的适合本科生的初期学术研究,有的则注重应用研发。通过科研训练,一方面可使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有了依托和载体,进而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将科研思维方法融入理论学习,最终形成会反馈、有总结的闭环。此外,还应注重将科研成果和研究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能避免教学和科研割裂的情况,让两者相辅相成。以笔者一直从事的大气污染健康研究为例,大气污染问题及其影响人体健康的公共卫生挑战由来已久,既往的大气卫生教学通常会讲解大气主要污染物各自的特征和独立的健康危害。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暴露组学概念的兴起,人们发现不同大气污染物以及大气污染物与其他环境因素可能存在不可忽略的交互作用,当多种因素复合暴露时可能产生叠加的健康危害,如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大气污染物的形成、持续及扩散受气象条件的影响显著,如受东亚季风的长期影响,我国细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造成的污染事件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细颗粒物造成的雾霾污染在我国冬季和北部更为频繁,当寒潮发生时,持续低温或温度骤降给颗粒物扩散造成阻碍,容易发生细颗粒物污染与寒潮的复合事件。那么,如何准确地评估这些复合暴露带来的影响,以实现精准干预和防护,这就涉及前沿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通过在课程教学中适时融入这些相关热点问题,既是对传统知识点的补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启发他们思考、培养他们对科学问题的认知和创新思维。

2.5 深化实践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所长王晓燕在谈到当前学生实践技能薄弱的现状时就曾经提道:“现在的学生有知识、少体验;会做题、不会解决问题;知行脱节,有生命、没生活;在纸面上成长,缺少‘亲力亲为’的在场机会。”实践育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价值导向,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另一重要路径。打造一流专业必须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开展深入的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来实现。这些实践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又可增强其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现代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强调“在干中学”这一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干中学”就需要将环境卫生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理解课堂和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要增强实践育人效果就需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强化社会实践的引领功能,将实践育人理念与思政课程、社会服务等环节相融合,努力让实践成为教学的生动教材,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接地气、受教育、长才干。带教教师应积极了解环境卫生学专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努力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拓展他们实践的平台和路径,鼓励学生参加专业对口单位(如各级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生态环境保护局等)的生产实习,让其在实践中认识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了解环境与健康、环境与经济等的关系,为将来向这些岗位输送高质量人才做好准备。

3 思考与展望

教育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力资本的关键因素。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国家劳动力的知识储备、国民素质水平以及人力资本的组成结构,同时也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教学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有力支撑,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而教师是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主力军,要实现上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举措,首先要提升教师素质,丰富育人手段,提高育人能力。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与“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对于促进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创新与转型、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还需要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知识水平、综合能力等,为培养环境卫生学专业的高质量优秀人才充电储能。

猜你喜欢

卫生学双一流环境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中国公共卫生学建制化起源刍议——始于认知致病微生物的显微镜时代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卫生学调查与分析
空降兵某部卫生学兵卫勤战备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