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2024-04-30李苏婉杨加猛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4年4期
关键词:个体农户理论

李苏婉,杨加猛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0 引言

纵观各国发展历程,在面对落后的生产力无法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时,各国不可避免的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解决衣食住行“硬需求”,从而导致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和自然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发展的可持续性。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开始反思如何破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只能择一的“既定难题”,探索“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新模式。在新的发展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并运用行政手段的环境治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生态环境治理亟需建立科学的机制体系,协调多方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各群体主动产生规范、有序的亲环境行为,进而更快实现“双碳”目标。

2018 年6 月,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旨在强化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公民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此背景下,全面回顾和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亲环境行为领域的已有成果,积极探索亲环境行为未来研究方向,可以为亲环境行为的深化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环境保护行为成为近二十多年来环境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国内外学者们常使用“亲环境行为”一词专指能够减少生态破坏、保护自然资源从而改善环境质量的行为[1]。本文以“环境责任行为”、“亲环境行为”、“环境友好行为”和“环保行为”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1999 年2月28 日至2023 年3 月17 日。为了保证数据的权威性与研究结果的精确性,本文的检索范围限定在中国知网(CNKI)中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初步筛选后共选取737 篇文献。通过整理筛查,剔除报道、书评、导读以及与亲环境行为主题不符的文献,共获得544 篇有效文献。借助目前应用最广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即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软件,综合计量分析和信息可视化等方法,探讨国内亲环境行为的研究现状,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厘清关键知识节点,展望未来的发展模式与研究趋势,借此丰富亲环境行为的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范围。

1 亲环境行为的内涵界定

基于不同的研究背景与领域,学者们采用不同的术语描述个体或群体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行为,比如环境责任行为(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2]、亲 环 境 行 为(pro - environmental behavior)[3]、环境关怀行为(environmentally concerned behavior)[4]、环境显著行为(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5]、绿色行为(green behavior)[6]、生态行为(ecological behavior)[7]和可持续行为(sustainable behavior)[8]等。

Borden 和Schettino 最早提出了“环境责任行为”概念,认为这是个体或群体为解决环境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2]。Sivek 和Hungerford 继续沿用该术语,将其理解为个体或群体为了节约自然资源或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展开的一系列具体行为,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个体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方式和影响因素[9]。Sivek 和Hungerford 给出的定义相较于前者更具有通用性与适用性,涵盖的范围更广,被后续研究广泛采用。

亲环境行为通常被称为环境友好行为或环保行为,属于环境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背景中的衍生概念,在内涵界定上与环境责任行为存在语义上的相似性,常常被互换使用[10]。Stern 认为亲环境行为是个体或群体为了主动保护环境或阻止环境恶化而采取一系列行动[5];有的学者强调亲环境行为是个体或群体有意识地采取减少环境负面影响的行为[3];而有的学者则认为个体实施行为应尽全力减少对环境的伤害[11]。国内学者首次运用“亲环境行为”一词,认为亲环境行为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实施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并与环境直接相关的友好行为[12];一些学者在借鉴Kollmuss和Agyeman的研究基础上,认为亲环境行为是指人们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而采取的行为,主要包括绿色购买、绿色出行、减少消费和回收行为等[13];而一些学者则认为亲环境行为不只包含上述领域(如家庭或社区)的环保节能行为,也包括在公共生活领域参与或发起环保类的社会组织以此来推动有关环保议题的解决[14]。通过对以上概念梳理发现,虽然亲环境行为的内涵界定的方式和侧重点不同,有些学者强调个体应主动保护环境,而有些学者认为个体需在原有基础上不实施破坏行为,但亲环境行为的概念均以“个体对环境产生影响”为基础,核心均聚焦在个体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本文借鉴上述学者的观点,将亲环境行为定义为个体或群体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行为。

除了上述两种常见概念以外,不同环境行为的研究中也会出现相似概念。例如以Stern 为代表的环境心理学家在亲环境行为概念的基础上融合社会运动领域中的部分理论,进一步深化内涵,将个体主动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环境保护的行动定义为“环境显著行为”,比如加入环境保护组织或发起与环境议题相关的行为[5]。在后续研究中,一些学者认为环境显著行为具有更典型的激进环保主义倾向,也被称为环境行为主义[15,16]。由于环境显著行为相较于亲环境行为的概念较为片面,因此部分学者将其看成是亲环境行为的组成部分。Axelrod 等人提出“环境关怀行为”的概念,强调个体和群体为实现环境保护而付出的努力,更注重在实施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心理因素发挥的作用,该概念在市场营销管理学中得到广泛运用[17]。Norton等人将“绿色行为”用于消费心理学领域,认为绿色行为是顾客在使用产品、接受服务时实施环保行为[6]。Kaiser 定义“生态行为”为个体或群体自愿开展的改善生态环境的行为,如节约水资源、实施垃圾分类等[7]。而“可持续行为”则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只关注环境保护行为,更强调个体在实施环保行为时对未来产生的代际影响[8],与上述其他术语比较,包含的范畴更为广泛。

与亲环境行为相关的术语概念如表1 所示。

表1 亲环境行为与相关术语的概念界定Table 1 Conceptual definition of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related terms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们在术语使用方面并不一致,对亲环境行为的概念界定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但由于亲环境行为和环境责任行为表达的核心内涵基本一致,且均具有较强的一般性和包容性,本文选取环境责任行为、亲环境行为、环境友好行为和环保行为的相关文献,统一使用亲环境行为进行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对亲环境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游客和农户两类对象上,而对城市居民、消费者、学生和员工则较少关注。因此本文接下来分别从游客和农户两大主体出发对亲环境行为的内涵进行进一步的分类与界定。

1.1 游客亲环境行为

游客作为旅游地环境管理与永续发展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其在观光过程中表现的乱扔垃圾、踩踏植被以及攀折花木等不文明旅游行为将对旅游景区造成重大的负面环境影响。以往的研究和实践中发现,游客亲环境行为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指标,如何规范和引导游客亲环境行为对于促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8]。

Lee沿用Sivek 和Hungerford 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内涵界定,在旅游领域中探讨游客亲环境行为,认为游客亲环境行为是指为了减少环境负面影响、促进旅游地的环境保护,在不打扰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情况下,游客在休闲与旅游活动中实施的一系列行为[19];Chiu等人强调游客亲环境行为是指游客意识到自身的一些行为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采取相关行为遵守目的地的规章制度[20]。国内学者范钧参考Steg和Vlek 对亲环境行为的概念界定,首次使用游客亲环境行为术语,将游客亲环境行为界定为,在度假区特定情景下,游客实施促进度假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行为[21];有的学者将该概念应用到了更广泛的领域,指出游客亲环境行为是指游客主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或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行为[22];而有的学者将亲环境行为描述为游客在旅游情景中采取的一种特定行为,目的是降低其对旅游地的消极影响或者促进旅游区内的环境保护[23];李文民则进一步将游客亲环境行为延伸到游客在出游时,对环境及要素采取的高层次文明旅游行为,如尊重行为、审美行为、共情行为和依恋行为等[24]。总之,目前学术界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界定还未达成统一,但是其表达的内涵极其相似,均强调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主动实施有利于景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行为。因此本文借鉴上述学者们的观点,将游客亲环境行为定义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为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和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行为。

1.2 农户亲环境行为

以面源污染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污染问题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环境问题之一[25]。农业污染的隐蔽性、分散性和滞后性等特点,使得仅仅依靠点源控制政策或法律法规等事后控污措施是无效的[26]。农户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决策者与操作者,如何正确地引导其有意识地采纳亲环境的农业生产资料、推行亲环境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减少产地环境农业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些学者认为农户亲环境行为是指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有意识地实施减量化、低污染、再利用的农业经营模式[27,28];一些学者则将为了提高农业环境质量而采取的有益行为视为农户亲环境行为[29,30];根据Kollmuss和Agyeman对亲环境行为的概念界定,部分学者认为农户亲环境行为是指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施的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小污染影响或积极改善环境问题的行为,包括减少污染行为(即止损行为)和改善环境行为(即增益行为)[31,32]。止损行为主要指施用无公害农药、回收化肥农药包装物、测土配方施肥和物理除草(人工和机械除草)等行为[27];增益行为主要指施用有机肥、绿色农药、高效新型肥料、植树造林、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地表覆盖和修建枝叶还田等行为[30]。而部分学者并没有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做具体的定义,而是认为其涵盖的范畴较广,研究的主要范式是在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研究主题和实际调研情况,选择性地采用一种或多种的亲环境行为技术作为农户的亲环境行为,比如施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农膜回收、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等生产行为[32,33]。在中国,农户在生产中不当施用化肥和农药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当前有关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探讨有机肥、绿色农药等生产资料的采用。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借鉴上述学者的观点,将农户亲环境行为定义为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施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或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

2 亲环境行为的发展、测量与机理

依据关键词共现功能生成聚类单元,厘清聚类单元之间的内在关系可准确知晓某一领域的演进过程[34]。同时,突现词是指某个关键词在某一时期内出现的频率迅速上升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对其进行梳理可了解该领域在不同时期研究重点的变化趋势。因此,本文以1999—2023 年亲环境行为相关文献作为样本进行共现与突现分析,探寻不同聚类单元之间的关系和研究热点,以期深入剖析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运用Citespace 软件中的Timezone View功能得到有关亲环境行为关键词聚类的时区分布图(图1)。在生成的图谱中,节点表示论文的关键词;节点所在的年份为关键词成为深入研究的年份;节点的大小表示该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或引用次数,某个节点的年轮越宽,代表在相应的年份上出现或者被引用的频次越高;各时间段节点的连线数量越多,表明两个时间段之间的联系越密切[35]。使用Citespace的突现功能得到1999—2023 年与亲环境行为相关的排名前10 的突现词(图2)。

图2 近二十年亲环境行为研究关键词突现图Figure 2 Keywords of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research in recent two decades

2.1 亲环境行为的发展阶段

为了厘清国内亲环境行为的研究进程,本文基于关键词聚类时区图谱(图1),立足图谱中的关键词分布与变化,并结合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等发展理念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将1999—2023年国内亲环境行为的研究过程划分为4 个发展阶段,即1999—2004 年探索发展阶段、2005—2009 年缓慢发展阶段、2010—2014 年快速发展阶段和2015—2023 年成熟发展阶段。

2.1.1 探索发展阶段(1999—2004 年)

中国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始于20 世纪90 年代。1998 年国家环保总局开展的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旨在了解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现状,分析影响公众环保意识的相关因素,从而促进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自此,国内学者们开始尝试对亲环境行为展开研究,但受到西方研究者的影响,学者们普遍将环境行为囊括在环境意识或环境态度的维度之中,使得环境行为的研究只停留在现状描述阶段,忽视了环境行为的单独作用。直至2000 年左右,学者们认识到环境意识或环境态度的提升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环境行为的改善,将环境行为渐渐从两者中剥离出来,单独分析环境行为的影响作用[36]。这段时期内节点的散状分布表明研究相对较少,主题较为单一,只停留在通过简单的问卷调查描述如何提升简易环保行为(如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节约用电等)的发生率,对其背后的产生根源和形成机制缺少深入探讨,尚未形成完整的亲环境行为研究体系,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有唐军[37]、王彦斌[38]等。

2.1.2 缓慢发展阶段(2005—2009 年)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务院于2005 年颁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同年,中国首次开展全国范围内的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并向社会公布数据结果。自此,学者们对亲环境行为的研究呈现缓慢发展的趋势,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主要集中于以下3 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的多元化,包含政府、企业、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大学生等,其中公众参与、企业是亲环境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研究领域的扩展,将亲环境行为引入消费领域,对环保消费行为[39]、绿色购买[40]、环保猪肉[41]等方面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三是分析影响亲环境行为的因素:①从个体认知过程的角度出发,关注亲环境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背后心理因素(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等[42])发挥的作用;②着重探讨亲环境行为的社会人口特征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地域等的影响作用,其中龚文娟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其以人口统计学变量为视角,基于CGSS2003 的调查数据,运用低成本理论分析城市居民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女性的亲环境行为总体上高于男性,且更偏向在私人领域内实施亲环境行为,而在公共领域中,两者的亲环境行为并无显著的性别差异[43]。

2.1.3 快速发展阶段(2010—2014 年)

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行以奖促治政策,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村排水、河道疏浚等试点,搞好垃圾、污水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此,关于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研究内容增多,逐渐形成体系化的研究成果。该阶段是农户亲环境行为逐渐本土化的过程,学者们不再只停留在对统计结果的表面分析,而是尝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规范激活理论(Norm Activation Model,NAM)、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alue -Belief -Norm Theory,VBN)等传统的亲环境行为理论模型,运用多元回归、logit 模型、probit 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等计量分析方法,揭示亲环境意愿与行为的形成机制。尤其在2012 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后,国内学术界掀起了探讨研究农村领域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与技术采纳的浪潮,研究主题主要围绕使用环保农药与化肥等生产投入行为、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行为以及秸秆还田、沼气池建设等废弃物处理行为等展开。在这段时期,爆发力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关键词是“环境意识”。学者们主要基于对特定群体或局部地区的抽样调查或通过CGSS的全国性抽样调查对公众环境意识进行识别,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说明环境意识因素是规范与引导人们环保行为的关键内驱力,对环境保护起着愈来愈大的推动作用。

2.1.4 成熟发展阶段(2015—2023 年)

2015 年1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为中国环境保护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开启了环境保护的新篇章。新环境保护法的出台对于个体或群体的意愿与行为产生重要导向作用,学界将环境问题聚焦于微观层面,反向推动顶层设计的优化,提升制度的实用价值。公众作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受益者,亲环境意愿也会随之逐渐提高,通过主动、规范和有序的亲环境行为,进而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的阶段成果。同年,第三次全国范围内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3)对外正式公布。在此背景下,亲环境行为研究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关键词激增,聚焦于垃圾分类、节能减排、乡村旅游等具体的环境问题。影响因素、环保行为、环境知识、环境规制、元分析、地方依恋、中介效应、感知价值、社会资本等新兴热点逐渐突显。其中“环保行为”呈现出较高的突显度,其次是“环境知识”和“地方依恋”。当前亲环境行为呈现如下两条发展路径。一是借助元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验证影响亲环境行为的因素,进而对环境行为进行预测分析;二是着重探讨内外部因素在亲环境行为形成机制中发挥的作用,不局限于个体的微观层面(如认知、能力、动机和人口统计学等),还包括环境中观(如集体效能、群体情绪等)、社会宏观(如社会经济文化、国家政策法规等)等不同层次的因素;在理论框架上,从单一的亲环境主流模型如TPB 理论、NAM 理论和VBN理论到纳入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型、知—信—行模式和ABC 理论转变为采用多因素或双理论的整合模型;在研究方法上,从早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到多元回归、probit 模型转变为采用多层次线性模型、演化博弈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中介效应、调节效应和多群组分析等复杂的研究方法解释亲环境行为的内在机理。

2.2 亲环境行为的测量研究

对亲环境行为进行科学测量,厘清维度结构,是认识其本质的重要前提[44]。根据图谱显示,亲环境行为细分维度包括消费行为和回收行为等,这表明亲环境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可以被进一步细化和深化。部分学者将亲环境行为视为“单维结构”,认为其研究对象仅是研究特定情境中的某种单一行为,比如配方施肥技术[45]、农户秸秆处理行为[29]和绿色消费行为等[46];而部分学者为提高亲环境行为的概念抽象水平,使其解释能力更强,认为亲环境行为涵盖多种维度。因此本文拟对国内外学术界引用频次较高、具有代表性的亲环境行为测量维度进行整理与总结(表2),以明晰亲环境行为维度测量的知识图谱。

表2 亲环境行为的结构维度Table 2 Structural dimensions of pro-environment behavior

从表2 中看出,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亲环境行为的维度划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这些维度划分中,Smith -Sebasto 和D’costa 的维度划分具有普遍适用性,有效涵盖了亲环境行为内涵的各个属性;Stern从社会运动的视角出发,首次将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与社会学领域结合,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Hunter 等人根据涉及的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程度,将亲环境行为分为私人领域的亲环境行为与公众领域的亲环境行为,这一划分方式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认可并应用[43];Lee 等人首次开发了游客在特定旅游情景下的亲环境行为量表,为后续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善的测量工具[19];薛彩霞立足于农户视角,认为农户亲环境行为应包括减少污染行为和改善环境行为两种维度[31]。

进一步分析,当前测量亲环境行为的方式主要有3 种,分别为自我报告法、观察法和实验室评估法[47]。自我报告法是指根据个体对自身行为的主观评估来测量亲环境行为[48];观察法是指利用一些设备(如水电气消耗记录仪)间接记录亲环境行为[49];实验室评估法是指根据实验室任务程序(如亲环境行为任务)的结果测量亲环境行为[50]。现有文献关于亲环境行为的量表测量多采用自我报告法,自我报告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研究对象的亲环境行为水平,但是客观上也存在研究对象有意夸大自己实施亲环境行为的程度,建议在后续研究中采用自我报告法与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而提升测量亲环境行为水平的准确性。

2.3 亲环境行为的形成机理

2.3.1 亲环境行为的理论框架

构建亲环境行为的理论框架是对亲环境行为进行深入分析的前提。在理论框架方面,主要围绕TPB理论、NAM理论和VBN 理论,从认知和情感两类心理变量切入剖析亲环境行为。TPB理论最早由Ajzen和Driver提出的用于解释和预测个体一般行为的行为理论,该理论侧重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认为个体行为意愿是促使个体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而行为意愿是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强调行为意愿在上述三个要素与个体行为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55];Schwartz于1977 年提出NAM理论常被用于解释和预测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该理论以个体行为的利他倾向作为理论起点,认为个体能否产生亲环境行为取决于个体规范,而个体规范的激活主要依赖于责任归属与结果意识的共同作用,并最终影响行为意愿的产生[56];Stern 将Schwartz 的价值理论和Dunlap 的新生态范式与NAM 理论融合在一起,提出了VBN 理论,该理论通过因果链将环境价值观、信念、责任归属、结果意识和个体规范串联起来,揭示个人规范的激活路径及其对环境行为的影响[5]。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以上三种理论模型均存在各自的不足与局限:TPB理论作为理性选择的模型,忽视非理性和利他倾向在环境行为中的作用[57];NAM 理论更强调道德因素发挥的作用,使其在阐述利己动机驱动行为发生时缺乏解释力[58];VBN理论作为当前解释个体环保行为的最佳理论,但其忽视态度等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59]。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演进,单个理论模型不足以有效解释亲环境行为的发生,可以在模型中添加其他因素或者将两两模型进行整合(例如TPB +NAM[60]、TPB +VBN[61])进而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

2.3.2 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不同研究主体之间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文从不同的研究主体(游客和农户)出发探讨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规范游客和农户亲环境行为,以为全面提升旅游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归因理论认为,游客亲环境行为既受到个体特征、内在认知和情感等因素的制约,又受到外在压力和情境等因素的制约,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24]。属性特征不同的游客在亲环境行为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证实游客的年龄、性别、收入与学历对其实施亲环境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早期多数学者的研究基于TPB理论、NAM理论和VBN 理论等理性分析框架从认知层面分析亲环境行为的形成过程。但伴随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此类模型在解释亲环境行为时暴露出许多的局限性,忽视了情感因素的作用。因此亲环境行为研究开始尝试将认知与情感因素结合起来,分析“情理合一”的研究路径[62]。认知因素包括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效能[22]、道德义务[63]、环境知识[64]和感知价值[65]等。环境知识反映个体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水平,环境知识丰富的游客会更重视造访地的环境问题。情感因素包括自然共情[66]、地方依恋[67]和环境敏感性[64]等。自然共情是指人在感受与共享自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可细分为自然诱导共情和自然特质共情[68],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会生成一系列复杂的情感,在自然情境下会引发游客情绪上的波动,进而激发游客的亲环境行为;地方依恋是指个人与特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认同与情感联系,主要包括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69],产生地方依恋感的游客常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以满足自身对旅游目的地的特别需求;环境敏感性是指个体对环境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并对环境保持高度关注,通过积累经验或采取行动维护生态环境。当个体对环境的敏感度较高时,他们会密切关注造访地的生态环境,进而更有可能表现出亲环境行为[70]。

游客在出行时通常处于匿名状态,其心理变化与行为特征与非出行状态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亲环境行为难以实施时,心理因素会削弱行为效应,而旅游地外部情景因素的效应将会增强[71]。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多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获取对外部情境因素如环境教育感知[72]、景区质量[71]、旅游地意象[73]、旅游者—环境契合度[74]等的认知与印象。其中,环境教育感知和景区质量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在旅游地开展游客环境教育是通过外界信息管理和干预提高游客亲环境行为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环境教育感知是指游客对景区内环境教育系统的设置和运行成效所产生的综合感知,主要由环境解说牌、警示牌和多媒体展示系统等“自导式”环境教育干预系统和导游员、景区管理经营人员和志愿者等“他导式”环境干预系统构成[75];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游客对旅游地的最初印象,又反映旅游地行为规范信息。因此旅游地环境质量会对游客的亲环境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关于游客亲环境行为的相关研究案例地多选择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以及生态旅游区等。

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厘清农户亲环境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是解决农户行为与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关键。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影响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因素有如下4 类:①农户的个体特征。由于农户的个体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的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价值选项。研究表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水平[76,77]和生计资本[78]等特征因素对农户亲环境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是生计资本,生计资本即个体或家庭为改善其生计与生活状况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与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有学者指出农户总体的生计资本水平越高,其支付亲环境行为要素、抵抗自然与风险的能力越强,越倾向实施亲环境行为[78]。但是诸如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等人口因素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作用,学者们之间并未达成一致性的结论。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或者是亲环境行为结构维度之间存在差异性。因此,对于社会人口学变量在亲环境行为发挥的作用,在未来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②农户的家庭与生产特征。研究表明农户家庭与生产特征的异质性作用会影响亲环境行为,当农户的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种植面积越大、种植地块数越多以及从事农业劳动力人数越多时,农户有足够的经济与人力去尝试并承担亲环境农业生产资料带来的风险与损失,且更容易获得规模效益,因此这些农户更倾向实施亲环境行为[79,80];③农户的心理特征分为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农户认知因素包括环境认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环境价值观[32]等;农户情感因素是指环境情感,分为积极环境情感(行为赞赏感、行为自豪感、环境热爱感)和消极环境情感(行为厌恶感、行为愧疚感、环境忧虑感)[81];④外部情景特征,如社会规范[31]、市场价格、政府技术支持[82]和政府管制[83]等。社会规范指某一群体对某一特定行为感知到的规则与标准。在农户亲环境行为中主要体现为农户所处的重要群体例如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等对实施该行为时的规则与标准[84]。由于中国农户大多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进行农业生产信息交流,当农户处在较强的亲环境社会规范的情境下,会促进其他农户亲环境行为的改善。与此同时,政府和市场采取不同的规制手段也会对农户的亲环境行为产生不同的作用。

3述评与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界定亲环境行为的内涵,从游客和农户两类行为主体维度进一步明晰亲环境行为概念;其次借助Citespace 软件对1999—2023 年国内亲环境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与突现词探测等方法系统厘清亲环境行为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接着总结亲环境行为的维度结构与测量方式,进而对亲环境行为整体概念有清晰的认知。最后从理论框架与影响因素两方面出发分析亲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介绍了3 种亲环境行为经典理论模型的进展,并着重探讨影响不同行为主体如游客和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①亲环境行为与环境友好行为、环保行为和环境责任行为等术语是互相使用的,将亲环境行为的概念内涵定义为个体或群体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而采取的一些积极行为,明晰游客亲环境行为与农户亲环境行为的概念界定。②亲环境行为的研究脉络分为探索发展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探索发展阶段的研究停留在通过简单的问卷调查描述如何提升简易环保行为,尚未形成理论框架;缓慢发展阶段逐渐扩大研究领域与研究对象,从个体认知与社会人口特征角度出发探讨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由点到面提高研究深度与广度;快速发展阶段是亲环境行为逐渐本土化的过程,学者们不再只停留在对统计结果的表面分析,尝试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探索亲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研究思路逐渐明晰,其中环境意识作为一个热点主题,长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成熟发展阶段将环境行为置于环境政策情景下(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通过识别影响因素、构建理论框架和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等手段检验理论假设的结果,提高具体政策的地方适用性以及顶层制度的优化设计。当前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环境规制、感知价值及社会资本等相关因素展开,方法学上多采用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探讨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机制。③从概念结构上看,亲环境行为分为单维与多维结构,行为测量包括自我报告法、观察法和实验室评估法。④亲环境行为的形成机理包括理论框架的构建与影响因素的识别。理论框架主要围绕TPB 理论、NAM 理论和VBN理论展开,且不同理论之间的整合趋势愈加明显;亲环境行为主要受个体特征、内在认知、情感因素以及外部情景特征的影响,但具体到游客与农户身上,发现影响因素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近二十年来亲环境行为研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由于亲环境行为涉及的研究领域众多且细分维度复杂,导致亲环境行为测量上存在困难,因此尚未形成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亲环境行为量表。特别是游客亲环境行为这一高度情境化的概念,需要进行更多不同旅游情境下的对比分析,以清晰地了解其构成维度。鉴于此,一方面,未来的研究在现有量表开发的基础上,需要结合研究对象的特征,开发适用于不同情景下的游客或农户亲环境行为量表。在游客亲环境行为方面,应进一步的细分,对比生态旅游、森林旅游、乡村旅游等不同类型旅游地下亲环境行为的组成维度,从而全面、清晰地了解各旅游地类型之间亲环境行为的构成差异。另一方面,学者们可以借助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厘清游客和农户等行为主体亲环境行为的结构维度,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信效度进行检验,编制适用于中国本土化情景下的游客或农户亲环境行为量表。

第二,亲环境行为的测量方式较为单一。当前国内外的很多亲环境行为研究均以问卷调查为主,但是自我报告的问卷数据和真实行为数据之间存在偏差,因此亲环境行为测量结果的真实性有待提高。为此,在后续研究中应结合观察法、实验室评估法和纵向调查等多种方法,对问卷调查测量结果加以修正,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其对于亲环境行为研究的深入和推广具有深远意义。

第三,亲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尚不完善。起初,学者们更多从理性层面通过TPB 理论、NAM 理论、VBM理论、刺激—机体—反应理论等加以分析。近年来,亲环境行为的研究开始从情感和道德层面展开,纳入环境关心、地方依恋和道德规范等因素,通过唤起公众对自然的价值认同以及保护自然的自我责任感,促使人们自觉地采取亲环境行为,但同时受到情境、人口学和自身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鉴于此,未来研究需从心理、情境和人口特征等多方面入手,尝试纳入从众心理、面子文化、实用理性等具有典型中国文化色彩的因素,挖掘更多前因变量并整合多理论视角对亲环境行为形成机制的整合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构建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亲环境行为机制整合范式。

猜你喜欢

个体农户理论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